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一章 忘年之交
张超听得邹着眉头,看来那家伙的收集情报能力不错,南皮军粮被烧只是二天前的事。张超道“那么,请问林公爷有什么高见?”“丞相过奖了。公爷认为,如果南皮被洪全攻破,对丞相威望有莫大的损失。所以今天下官前来,想代表公爷协助丞相的。”
协助?那家伙想协助我?自己实力比他强十倍,竟然要他协助?不过张超转念一想,自己好像真的束手无策呀!看来那家伙对眼前局势早就料到了,而且一早就准备在最危急时刻协助自己,好趁火打劫,多捞一些便宜。不过,浪思怎么说都打算协助自己,那听听他有什么计划吧。“不知林公爷怎样协助本相呢?”张超问。
清梅依然用不碱不淡的语调说“对不起,丞相。以现下公爷的实力,不能和李情宣战,请丞相见谅。公爷打算用另外一些方法去解南皮之围。”
张超点点头,要人家向李情宣战来协助自己,怎样都说不过去吧。张超调查过北海的军力,除了一大堆女兵外,大慨只有二十万左右,而且有一半是水军。除了与徐州的孙庆联盟外,根本不可能抵挡李情大军的攻击。如果真的跟李情撕破面,长浪军很快就会被消灭了。这点,张超心中很清楚,也没打算要求对方这样做。
只听清梅继续说。 “丞相,我们将采用围魏救赵之策。我们用十多万士兵包围平原,迫使洪全撤军。至少也让他撒走十万人吧。如此一来丞相就能挣得十天八天时间,待晋阳援军到了,丞相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吧。不过我军无意跟洪全开战,故在洪全的士兵退到平原附近就立刻撤军。另外,李情的二十万大军,长浪军是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渡河的,请丞相放心。”
张超王平双眼一亮,心中大喊着“妙!”。不错,只要有十天八天时间,晋阳的援军到了,洪全不死也得大败。张超所忧虑的只是南皮是否可以撑到晋阳的援军罢,如果正如清梅所言,对方撤走十万士兵,那南皮要防守八天绝对不是问题。 至于粮食问题,顶多高价向百姓商人买吧。张超也曾考虑过攻打现在只有六万人的平原,可是大军一离开邺城,必引起众将不安,人心不隐。 另外李情在濮阳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省油灯,只要攻城战不顺利,很大机会被前后夹击,甚至这可能就是李情的意图吧。长浪军不让李情渡河,自然是用水军阻挠,李情虽有在濮阳有二十万大军,但水军战士却只得可怜的二万,肯定不会是长浪军十万水师的对手。张超没有忘记自己也有水军,不过他们都必须用来保护京城重地,不可能主动出击的。看来,那家伙对如何协助我,下过一番心思呢。只是,他有什么要求?如果不是太苛刻,张超是很愿意答允的。
张超压下兴奋的心情,淡淡的问道“那么,对于长浪军今次协助本相,林公爷有些什么条件呢?”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张超这么多年打滚自然理解,他知道北海现在干什么海峡工程,很缺钱用。只要不超过五百万两银,他会立刻接受的。接着,清梅所说的条件,令他极为震撼,可说是他自参政以来没有听过如此荒谬的条件。
“虽然下官认为丞相会令出不少代价,作为今次长浪军出兵的条件,但是公爷告诉下官,他只想跟丞相交个朋友而已,没有什么条件的。”清梅一面苦笑着说。
没有条件?那家伙不计代价协助我?张超和王平惊讶得张大了口,那家伙想出了如此妙计解我之围,只是想交个没有什么好处的朋友?究竟那家伙在想些什么?
“丞相不必多怪,公爷托下官转告丞相几句话:朋友和同盟,他们之间分别在于,同盟是一种利益之下的衍生物。他是双方认为有用时就当它成是宝贝,没有用时就随手丢弃它。弱者有义务去履行它,强者有权利去撕毁它。至于朋友之间,有时可能会从对方身上讨点小便宜,不过两个朋友绝对不会为了利益互相残杀,也不会看着朋友被害而不去援助,更不会在对方有难之时在背后捅一刀。公爷这次,是专诚为交丞相这位朋友而来的。”
朋友!!!!!
很多年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了,也很多年没有交过朋友了,张超心里叹息着。自他十八岁从军,到二十八岁参与政事,之后独揽大权,他好像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战场上是认识不少同生共死的战友,他们不是战死了,就是退役,自己已有十多年没有去看过他们了。一直以来,张超只是提防着身边的人有没有出卖他,有没有利用价值,慢慢的,他忘记了什么是朋友了。其实有不少人跟他曾经曾经称兄道弟,但所有人不是利用自己,就是背叛他。再看看现在身边有多少朋友吧,明琪和梁遥算是谈得来,但张超心里很明白,他们跟浪思说的同盟没有分别。 自己的手下当中,有多少人真的是自己朋友?十根手指头可以算出来,除了身边的王平,他们都是慑服于自己丞相的身份吧,就算是自己几个儿子,看上的也是自己的权力地位,有多少人可以无私的谈父子之情?全部都是来讨好自己。若有天自己失势了,有多少人会跟着自己?不落井下石算是幸运了。曾几何时,自己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打算凭一已之力来守卫家园,令国家富强,为大汉子民造福。这么多年来的争权夺利,已经令自己忘记了当初参军的目的,令自己迷失在杀戮,背叛,猜忌当中。这位年轻的将军,却打算跟我这头老狐狸交朋友,看来,这人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要紧的关头没有勒索自己,在毫无利益下,冒着跟李情翻面而出兵协助自己。
撇开双方身份不谈,张超倒是很欣赏浪思的。他的谋略,他的智慧。他为百姓谋福的举动,在战略上是有点愚蠢,不过在朋友角度看,他是位不可多得的知己,有一个会为人民着想,受万民拥戴的朋友,自己也觉光彩。上次他狡尽脑汁,就是避开跟自己为敌,这次又为协助自己花了不少力,怎么看都不会是一个将来会谋害自己的人吧。这么多年来,张超内心一直很孤独,很寂寞,就算有多少雄心壮志,也没有与他分享。身边的人都祗是不折不扣执行自己的命令,没有了解或询问为何要这样做。有时他的计划,没有人跟着他共鸣,他也不敢将所有事都说出来,以免泄露。想到这里,张超心中大是喜悦,应该是那种找到一名知己的喜悦吧。当下,他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张超豪气的说“好!今天张超就交了林公爷这位朋友吧。有空时叫他来跟我把酒言欢,张超实是无限欢迎。”他心情大好,也忘了自己身份,脱口而出说自己的名字。从此以后,张超和浪思成了这个乱世最为奇怪的两个人,他们没有任何盟约,没有协议。 但是在对方有困难之时,毫不考虑地互相协助。在帝国这个乱世里,他们这对朋友实在是一个异数。张超终其一生,没有对浪思挥剑相向,很多蛛丝马迹证明,张超从来没有如此打算过。
清梅微笑着说“丞相,很快公爷就会到邺城来的。丞相不必多等罢。 ”张超听了后,登时压下愉快的心情,毕竟,眼下的情势仍然是对自己不利的。“请问,公爷什么时候进行他的计划呢?”“公爷知道丞相不会拒绝他的建议,所有事都准备好了,下官想,现在已经包围了平原吧。丞相不必过虑。 ”
听到这里,张超心里实是痛快,这位新朋友动作倒很快呢。当下扫光了先前被李情围攻的郁闷心情,说“好!以后公爷有什么事,直接跟本相说吧,可以帮的本相一定尽力而为。”听到这句,清梅立刻接口道“那么下官先行代公爷谢过了。下官打算在华北设立商会,加强南北两地的贸易,还望丞相多多关照。”
张超听了一愕,这女子不简单啊!这么快就抓到了自己一时口快的语病,打死随棍上的说出她的要求来。他现在心情大好,没有去跟她去计较这等小事,随口便说“一定,一定。”
大事谈完了,使者任命已完成。张超以为对方打算离去之际,清梅却用很神秘的语气说“丞相,有没有兴趣跟小女子作笔买卖?”“买卖?”清梅改称小女子,暗示这笔买卖跟长浪军和林浪思没有关系。 看到天香也是一面疑惑,知道她说的买卖浪思应该是不知道的。这下引起他的兴趣。“小女子家族有批二千万斤的粮食,不知丞相有没有兴趣?”
张超听了邹起眉头,粮食?他多的是,光是邺城就有四万万斤储粮,一年税收也有三万万斤。浪思和这位女子不可能不知吧,从来只有他卖粮食,没有买过粮食的。正待发话之际,却听清梅说“丞相,这批粮食,第一批三百万斤,可以在二天内运入南皮城哦。”再次,张超和王平双眼精光一闪。 对呀,南皮被烧了军粮,现在很缺少粮食的。虽然可以向百姓商人购买,但是这举动很影响民心的,万不待已不会如此做法。除此之外,若果洪全真的不惜平原失守或看穿浪思的计划,全力进攻南皮而不回师去救平原,岂不是前功尽弃?多了这一批粮食,心理和士气上比起实际上作用大得多。这位女子倒很会作买卖。 不过,这名精明的女子应该不会像浪思那样豪爽吧。
“丞相,南皮城的战况大家很清楚。这样吧,包括第一批三百万斤,我们安全在二天内运送到南皮城内,作价一百五十万两,不知丞相同意么?”一百五十万两!。正常来说二千万斤可以卖五十万两,不过鉴于对方包括运送,而且是送到被二十万大军包围,兵荒马乱得连苍蝇都飞不进去的南皮,加上自己现在真的很需要,这个价钱很合理,这位女子也没有漫天开价。 就算是五百万两张超都会答应的。只是,她怎样运到南皮城呢?
“这个价钱很公道,只是林夫人怎样运到南皮城里呢?”看到天香也是一面茫然,张超禁不住问。“这个…………丞相大人,小女子可以保证小女子离开丞相府后二天就运到了。商人最讲信誉,丞相放心吧。”清梅故作神秘的说。 张超和王平理解她的话,这些商业秘密是对方赚钱的本事,又如何会透露出来呢?张超充满疑惑地答应了,并且立刻付了一百五十万两给清梅。
过了几个时辰,张超接到南皮传来的飞鸽传书,气得他快吐出血来。传书上说有位秘密商人将三百万斤粮食交到军队中,说丞相已经付钱了,南皮城守喜出望外之际传书来核实。张超心中骂着清梅,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兵战之危,运输上的凶险,这批粮食由始自终就在南皮城内!!!!自几天前清梅收到线报,有人在南皮城秘密收藏引火之物,浪思就立刻想到有人打算烧军粮。 除了确定李情的目标是南皮外,清梅更秘密的将这批三百万斤的粮食运入南皮城,好等待民心慌张,军心不隐之际拿出来贩卖,大赚一笔。 清梅知道浪思有意无条件协助丞相,却想不到浪思竟然当场任命自己为外交官,全权负责长浪军一切外交事务。任命女子做使者已经是极少见了,要女人做一个军队或一方诸侯的外交官,统筹所有外交事项,实在是大汉有史以来第一遭,连一向不形于色的清梅也大吃一惊。 浪思这样作有其苦衷,首先是战略需要,他必须随着水军明目张胆地航行到邺城。他想到上次跟张超的谈判落于下风,想到以后都由清梅这位谈判专家代他出使,便作出这样任命了。清梅沿途就想到,这样倒卖军粮给丞相可以赚回不少钱呢。
张超虽然有点恼恼被清梅摆了一道,可对方是来协助自己,这次交易事前又是你情我愿,被少许的敲诈他浑不在意,很快就忘记了。他此刻在为南皮得到这批粮食而放下心头大石。
第三十二章 围魏救赵
“城守大人,紧急军情,平原城外有大批盗贼前来进攻。”一名平原城的探子说。
“什么?盗贼?那来的盗贼?平原城方圆百里都没有盗匪团,那来的盗贼?他们有多少人,是不是张超找人来装扮的?”那名城守说。
“大人,那帮盗匪看来有十三万人。据属下看来,那些应该是真正的盗匪,那种绿林盗匪的气慨是装不出来的。另外,探子回报,邺城没有一兵一卒离开过。 城守大人,那些盗贼准备攻城了,请大人定夺。 ”
那城守气急败坏的说“立刻找人突围出去告知洪全大人。”说完便走上城楼。骤眼望去,那些人是货真价实的山贼,那些干了多年山贼的举止并不是这么容易扮出来。其中那名领袖,全身充满地痞的杀气,不是军人的特色。不过有二点很疑虑,就是他们拥有全套的攻城器械,还有就是攻城的只有近五万人,另有大慨七万人远远在外戒备。
此时平原城下的张燕回想起几天前的事:那天浪思和白玫一起找他,说希望他带着他的旧部,去攻打平原城。当时他听到后吓了一跳,待听到是佯攻,不会有人伤亡后,而且任务完成后,就还他旧部自由后,他和他的手下就同意了。白玫的旧部自然是唯白玫之命是从,所以这些原本就是山贼的人,根本不用假扮,就可以借山贼之名来攻击平原了。至于远远站在后面的山贼,其实是长浪军那一大帮娘子军,她们都是来凑人数的,当然也有两万白马军团在内,不能令红蝶军团穿崩。如果那名城守发现远离城池的士兵,有些在谈情说爱,肯定活活气死。浪思基于这次是佯攻,没有打算产生无谓的伤亡,根本就不让士兵接近城池附近,红蝶白马两军更驻守在近海的位置,方便紧急撤离。 白玫也很了解浪思的意思,按捺住上前厮杀的冲动。
按浪思的吩咐,攻城的“山贼”只是在城下射箭,投石,和吹号角而已。自己人多势众,平原城的士兵根本不敢出来,他们只需等到洪全率军回来平原之前撤退就可以了。他们自小就在北海的山头长大,没有见过水军,他们看到蓝鲛军团的大型楼船是,已经有点吃惊。 最令他们惊讶的,是长浪军的水军竟然可以只用一天就让十三万的士兵安排上船,没有多少批漏。之后安排士兵登陆也不花多少时间,令他们对以往以步兵或骑兵的战斗方式充满怀疑。他们相信,这批水军将会在日后大放异彩。
“什么?平原被盗贼袭击?有十多万?全个华北加起来也没那么多盗匪,肯定是张超在装神弄鬼的。不用担心,南皮城中无粮,加上李将军的内应,很快就可以攻下的。”洪全说。 可以过了不久,又有一道坏消息。“洪大人,南皮传来可靠线报,不知那里来的商人卖了几百万斤的食物给军队,现在城中没有混乱或暴动的倾向。”听到这儿,洪全愕了一下,怎么大好形势竟然这么快逆转了?他思考了一会,便问“李将军的援军渡过了黄河没有?”“回洪大人,李将军的援军过不了黄河。刚刚收到消息,前几天北海的林浪思说什么勤王,领着十多万水军从北海出发,却在我们平原城外的白马港徘徊,李大将军担心他的运输船队被水军攻击,令大军还未过河便葬身鱼腹,便回到濮阳,观察一下再说。 所以如果我们不回师去救平原,平原将会很危险。 洪大人,既然南皮城多了这么多粮食,张超的二十万援军很快就到来,李将军又不能发援军,我们不如先回平原再说吧。”
洪全忽然像只斗败的丧家犬,心中在想,李情的计划已经很高明了,若不是多了那些山贼,若不是有人卖了粮食给张超,若不是林浪思好端端没事干走去勤王,应该就可以成功了。原本南皮只有二天的粮食,只有没了军粮,李情的内应就会制造大规模的暴动,到时就可以轻易攻入南皮的。现在,唉,当下他下令说“全师回去救援平原。”“大人,不若我们留下一半人马攻打南皮,看看可不可以打下它?”“不可能,对方已经稳住了军心,留多少人在这儿都会成为张超援军的点心。还是早点回去吧。”“可是大人,李将军那边如何说项?”这时洪全咆哮道“说什么项?他的二十万大军不敢过河,难道要的们的老家白赔上吗?走吧”说完便全师回平原去……令他们气结的是,当他们回到平原城附近时,那十多万“盗匪”突然凭空失踪了。任凭他如何搜索,也找不到他们的脚印,也没有人见到他们去了那儿。洪全大是愤怒,想回南皮再进攻时,张超晋阳的援军已经只剩下三天路程,他只能叹口气的回到平原,等待着被张超剿灭的命运。
浪思见到围攻平原的盗匪和白马红蝶军团安然撤退后,顿时放下心头大石。看来自己的水军运输能力比自己想像中更好呢。宋永祥更是兴奋,他知道这次出征是没有危险的,可是他见到这么多战船首次驶离北海,心情很激荡。 之前曾经击溃过一些海盗,但都是北海海域内。现在自己一手训练的水军踏出了北海第一步,虽然只是到邺城逛过圈,但他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离开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