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假慈禧-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遁风云录35(1)



  慈禧惊叫:“这是怎么回事?”
  崔玉贵、马玉昆、岑春煊等人一齐抽出宝剑,围拢上前,席间大乱,福晋、格格们挤作一团。
  尹福飘然而落,拾起桌上的两支镖,一支是自己的飞镖,另一支是飞龙镖,镖头是龙头形,三支龙须分外锐利,镖柄是龙身,上面镌刻“神腿杜心武”五个秀丽小字。
  尹福对凑上前来的李瑞东道:“杜心武果然到了!”
  慈禧问:“杜心武是什么人?”
  尹福缓缓道:“这个杜心武是湖南慈利县人,人称‘神腿’,又称‘南北大侠’,道号‘斗米观’居士。他今年三十余岁,身高瘦削,身体羸弱,人以为病,其实劲力已入骨髓。杜心武幼嗜技击,曾拜名师高手不下十余人,学得少林功夫、鹰爪功等。年十三时,功已有成,力求深造,于川、滇、湖交界处张贴榜文:‘如能胜者,以重金聘,执弟子礼。’揭榜者十数人均为其败,其中以河南教师王某,受伤最重。翌年,贵州友人荐来徐始祖,人称徐矮子,是自然门始祖。他内外家南北派无所不通,闯荡江湖,技艺大成。徐矮子身形矮小,传闻下颔刚过桌面,他身矮貌亵,不为人重,故僻居深山大川,潜心武学,去繁就简,综其所学,独辟蹊径,熔各派精纯于一炉而冶之,始创自然门功夫。他踩水而行,如履平地,一夜间可往返于湘川大山之间,此谓天盘功夫。徐始祖文学造诣亦深,尤精老庄哲学,晚年隐居四川峨眉山修养,不知其所踪。杜心武初见徐始祖,不肯竭诚就教,他见徐始祖猥琐幺瘠,故不甚礼待。而徐始祖并不计较,终日手持小旱烟管蹲于凳上吸烟而已。杜心武经多次探试、袭击,始悉徐始祖神技,于是拜徐始祖为师,一学就是八载。杜心武功成后,夹技走镖川滇间,浪迹江湖,所遇名师镖客,均未有能出其右者。今年年初,他亡命日本,考进了西京帝国大学,专攻农科。他与湖南桃源县人、革命党人宋教仁既是留日同学,又是同乡,两人交谊甚笃,经宋教仁介绍,杜心武结识了革命党领袖孙中山……”
  慈禧惊道:“这么说,孙中山派来了刺客,这个杜心武真是厉害。”
  尹福道:“如今见镖未见人。”
  李瑞东道:“徐矮子被称为‘江南怪杰’,来无影,去无踪,难以捉摸。名师出高徒,怪侠出奇杰,这个杜心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不可轻视。”
  慈禧听了不悦,说道:“如今仇家众多,不得不防,玉贵。”
  “喳!”崔玉贵恭恭敬敬侍立着。
  “这些日子,你就睡在我的房中,以防不测。”
  “喳!”崔玉贵回答。
  慈禧又道:“传旨下去,一、下罪已诏;二、派王公大臣留京;三、随扈京官,酌给津贴;四、刊行在朝报,俾天下知乘舆所在;五、随扈各军,饬编补足额,恪定军纪;六、各省义和团余众,饬疆臣酌量分别剿办解散;七、饬各督抚宣谕逃匿教民,各归乡里;八、饬各省将应解京饷核定成数,分别解送行在户部,以济要需;九、饬京外大臣遴保通达时务人才,破格任用,并注意出洋留学生,量才登进,俾得循途自效,免致自投他国,有楚材晋用之消;十、圣驾经过,沿途十里以内,豁免本年丁粮。交军机大臣奉旨施行。”
  军机大臣王文韶慌忙答道:“奴才依旨照办。”
  慈禧说完,回去歇息去了,宴会始散。
  尹福、李瑞东随光绪皇帝回到房内,光绪闷闷不乐,忧郁地说:“这一路上真是凶多吉少,又有土匪,又有义和团,又有奸党,又有大盗,又有洋鬼子,又有大侠,说不清的孽缘,数不尽的对头,如今又添了一个杜心武,这可叫朕如何是好?”
  李瑞东劝道:“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圣上不必过虑。”
  光绪道:“尹福,明早你就去太谷,寻找玉玺和香巾的下落,然后到太原府来找我们。”
  尹福应道:“奴才照办。”
  玉兔东升,月光润洁。尹福退出光绪的房间,来到贡院院内,院子大而敞亮,四角扫得干干净净。秋天本来就让人明快,这个院落更叫人看着眼睛豁亮。这是个考场,考秀才的地方。慈禧住在学差住的房间。带廊的五间正房,十分雅洁,瓜果飘香,大有清官储秀宫的味道。
  尹福见一个人匆匆朝太后住的房间走去,那人戴着一顶瓜皮帽,身着一身青色衣服,显得风尘仆仆。他拉开太后居住的房门,走了进去。
  “哟,禄儿来了。”传出慈禧亲热的声音。
  “给太后请安。”是兵部尚书荣禄的声音。
  尹福知道,自从荣禄找到皇家行列以后,他一直作为信使,来往于北京与西逃的皇家行列之间,充当使者。他一定从北京带来了新的消息。
  尹福想探听一下新消息。他悄悄挪到窗前,探头一看。只见慈禧披着一件外衣,靠在椅子上,椅子前有一个兀凳,她两脚平伸在兀凳上,上面搭了一件毛毯。旁边有个供桌,供桌上摆着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中间有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还有两支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着黄纸。
  李莲英和崔玉贵躬立一旁。荣禄坐在慈禧对面的一个方凳上。




西遁风云录35(2)



  “京城的情形怎么样了?”慈禧着急地问。
  “洋人要价太高……”荣禄闷闷地说。
  “要多少?”
  “这个数……”荣禄伸出食指。
  “一千万?”慈禧紧张得心要跳出来。
  荣禄摇摇头,说:“一亿两白银呀!”
  慈禧幽幽地说:“要的也太多了,自从历史上有赔款以来,咱大清国还没有赔过这么多。”
  荣禄道:“人家说了,是八国联军,代表着八个国家。”
  慈禧皱着眉:“这可得好好计议计议。”
  荣禄岔开了话题:“托列祖列宗的福,托老太后的福,托皇上的福,宫里头平安无事,叩请老佛爷、皇上万安。自七月二十一日老太后启驾以后,整个宫奉敬懿皇贵妃的口谕,把宫苑后门的贞顺门封了,出入人等只许走顺贞门。东宫的侍女一律搬到西宫住,东宫完全由太监看守,昼夜轮流值班,不论发生什么事,不能擅离职守。各宫按卯查点人数,每天由各宫总管巡查上报,不得有误。所以宫里很整肃,没有发生任何事。二十一日上午,也就是当下朝的时候,突然从京城东南角上冒起浓烟来,一会儿一片火光,浓烟都呛到宫里来,宫里一片惊慌。据护军报告,说是东交民巷被困的洋人为了报复,把翰林院烧了。往西连带了太医院,那正是台基厂和御河桥以南一带。下午,在西什库被困的洋人和教民们一起冲出来,直奔护国寺,拥进了宝禅寺街,扑向西面的端王府,把端王府烧个精光。二十二日正午,突然有一个日本人骑着马,带着两个亲随,来到神武门外,说是奉日本军司令的命令来的。这个人说很漂亮的北京话,说日本军司令宣告,日本此次出兵,只是攻打义和团,不是面对中国的大皇帝,请放下武器,不必抵抗。又说,我们日本人决不进入皇宫,皇宫以内还是由护军保卫,皇宫以外,由联军保卫,宫里一切供应照常。以后又发了二百个腰牌,宫里的人可以凭腰牌出入。”
  慈禧问:“那个日本人叫什么名字?”
  荣禄喝了一口茶水,回答:“川岛浪速,他是日本驻华公使馆武官,日本派遣军司令福岛安正少将的翻译。”
  “这个日本人我见过。”慈禧的声音里有几分感激。
  荣禄又说下去:“日本人不愿马上骚扰皇宫,恐怕别有企图。”
  “什么企图?”慈禧紧张地问。
  “一是出于政治上需要,二是他们认为这些皇宫国宝早晚要到他们手里,这样一来宫里反倒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宫外头可不行,一来抓义和团非常凶,只要是平常拿枪舞剑的,全都杀。哈德门外有个绰号‘眼镜程’的武术家,就因为扛着一柄大朴刀过了哈德门,就被德国兵乱枪打死了!”
  “眼镜程”程廷华,他是尹福最好的师兄弟,是董海川的高足弟子,难道他也遭到洋人杀害?尹福在窗外听了,感到一阵心悸,头晕目眩,使他不能自持。他踉踉跄跄回到自己的房间,李瑞东见他脸色苍白,泪水扑簌簌而淌,惊问:“尹爷,你怎么了?”
  尹福坐在床上,将头倚在被上。
  “尹爷,你病了吗?”李瑞东关切地问。
  尹福抬起一双泪眼:“刚才荣禄来,说我的师弟程廷华被洋人杀了。”
  “什么,廷华被洋人杀害了?”李瑞东听了,也大吃一惊。
  “恐怕是流言吧,这年头流言盛传,尹爷,你不要轻信。”李瑞东说。
  “不,我有这个预感,廷华对洋人嫉恶如仇,又血气方刚,我一直对他放心不下。”尹福的眼前仿佛出现程廷华,他英姿勃勃,浓眉大眼,面容英俊,身材高大。他是董先师最欣赏最心爱的徒弟,人长得英俊漂亮,功夫也漂亮,是董先师八大弟子之一、八卦门的佼佼者。程廷华是直隶省深县人,与郭云深是同乡,因在北京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开眼镜铺,人称“眼镜程”。他秉承董先师拳旨,独创了程氏八卦掌,与尹氏八卦掌相映成辉。
  尹福想起与程廷华相处的情景,那是个细雨霏霏的早晨,尹福到肃王府去找护卫总管董海川,刚走进董海川的屋内,正见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坐在窗口捉鸟玩,董海川不知到哪里去了。
  正值盛春时节,院子里花团锦簇,鸟语桃红,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那年轻人手一伸,就揽住一只麻雀,一连揽了五只。尹福看得呆了,不禁喝彩。
  那年轻人高兴地说:“还真有捧场的!”
  他就是程廷华。
  董海川与杨露禅比武,一个是八卦门创祖,一位是太极门英杰,战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尹福和程廷华挤在人群中,急得直跺脚。尹福要换下师父与杨露禅比武,被程廷华拦住,程廷华要与杨露禅比试,也被尹福死死劝住。尹福恐怕程廷华有闪失,因为他风华正茂,未享天伦之乐。程廷华恐怕尹福有个三长两短,妻丧夫,子丧父,结果董海川与杨露禅两个大师握手言和,闹了个喜剧结局。
  董海川过世,程廷华力荐尹福为掌门人,尹福因已接替董师之职,任肃王府护卫总管,杂事颇多,极力推荐程廷华为掌门人,二人推来推去,没有结果。还是“铁胳膊”魏吉祥出了个主意,从施纪栋的义和木厂找来一堆木片片,各写上“尹福”和“程廷华”的名字,由八卦门六十多位弟兄拔牌裁决。拔牌那天,众弟兄手捧的木片片上都写着尹福的名字,原来是程廷华做了手脚。




西遁风云录35(3)



  戊戌变法中,八卦门支持康梁变法,八卦门高手“煤马”马维祺惨遭杀害,八卦门面临种种危机,尹福和程廷华携手并肩,击败敌手,多少次转危为安,患难与共。
  如今尹福听到程廷华被害的消息,怎能不悲痛欲绝呢!
  尹福真想大哭一场,但是他的喉咙被什么东西梗塞了,哭不出来。只有友情的泪汩汩而流,流湿了被褥。
  李瑞东劝道:“洋人实是可恶,尹爷,咱们要化仇恨为力量,洋人想加害皇上、太后,酿成全国内乱,互相残杀,他们想渔翁得利,瓜分咱们中国,咱们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咱们就是要把皇上、太后安安全全地护送到西安府,让洋人的阴谋失败。等太后、皇上返回京城,咱们还要武谏太后,让她放弃腐败政治,举用贤人,励精图治,富民强国,也让死去的廷华弟和无数志士瞑目了!”
  尹福听了,缓缓抬起头来,庄重地说:“瑞东,你说得好,说得对,我尹福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实现这个宏愿!”




西遁风云录36(1)



  第二天,天蒙蒙亮,尹福就起身前往太谷。太谷在太原府东南,是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几天后的上午,尹福来到太谷县城,但见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分外热闹。尹福问一个算卦先生:“形意门大师车毅斋先生住在哪里?”算卦先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答道:“在吉安巷吉安堂。”
  尹福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一路打听,来到吉安巷,看见有个古色古香的庭院,门前立着两个石狮子,龇牙咧嘴,黑漆大门上吊着两个铜门环,也是狮形图案,门额上写着“吉安堂”三个金色小字。
  尹福来到门前轻轻叩门,一忽儿,出来一个堂倌模样的少年。
  “车老先生在家吗?”尹福问。
  “出门了。”少年回答。
  “什么时候回来?”
  “说不准,先生的脾气古怪,摸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少年淡淡地回答,随即把门关上了。
  尹福还想问郭云深到了没有,车毅斋与郭云深何时比武等问题,看到少年已把门关上便没有再问,退了出来。
  这时,有个瞎乞丐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见到尹福翻了一下眼白,也来到吉安堂门前。
  “笃笃笃……”瞎乞丐用竹竿敲门。
  门开了,还是那个少年。
  “你怎么又来了?不是告诉你先生不在家吗?”少年面色愠怒,不耐烦地说。
  “他就见那个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郭云深,难道不愿见我这个乞丐?”瞎乞丐气咻咻地说,他脸上青筋暴露,面色绯红。
  少年冷冷地把门关上了。
  瞎乞丐将竹竿一挑,在黑漆大门上磕打几下,顿时出现几个小黑窟窿,从窟窿缝能望到院内。
  瞎乞丐狞笑着走了。
  门开了,少年挺着一杆红缨枪追了出来,瞎乞丐已没影了。
  尹福暗自叹道:这瞎子还真有几分功夫。
  少年骂咧咧地返回来,关上了门。
  尹福又来到街上,他想找个客店先住下,再来打探消息。
  尹福走进一家叫“太谷丰”的客店,店主是个爽快人,麻利地把他让到后面,客店的二十多间房子都住满了人,又新辟了几个包房为客房。店主笑嘻嘻地把尹福让进一间弥漫着烂芝麻味的客房,说道:“将就着点,没办法,前来观看比武的人太多,县城里的客店都住满了人,连城隍庙也住了人,我这地方是风水宝地,离吉安堂最近。”说完,出去了。
  尹福有点累了,往炕上一躺。一忽儿,店主端来热水,放到一个木凳上,说:“洗洗脸,解解乏,咱们山西风大土多。”说完,又出去了。
  尹福擦了把脸,一闻汗巾,险些呛人一个跟头。他皱皱眉,放下汗巾,用衣角擦了擦脸。他隔着窗户望去,店主又领着两个客人进了院,往对面一间房子去了。
  尹福躺了一会儿,被隔壁两个人的对话吵醒了。一个粗嗓门的人说:“说起郭云深的半步崩拳,甭提有多厉害,拳到壁穿,没法抵挡;势如连珠炮,劲整功纯。”
  一个细嗓门的人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熟,熟能生巧,沾手就来。崩拳是宜出直入,道既近,手就快。脚踏‘中门’,不仅捷近,而且力猛,对方难避;特别是正前直进,踹劲得发,拔根进远,威力怎能不大?你要打他,他不会不管,遇到遮拦,虽出手是崩拳,沾手就变劲,什么劈、钻、横劲就应势而发了,主要的是内在的意、气和劲的运用。”
  粗嗓门的人又说:“经云:‘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气,明了三星多一力。’其中四梢,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手足甲为筋梢,齿为骨梢;五行,内为心、肝、脾、肺、肾,外达五官,舌、目、口、鼻、耳。三星就是肩星、肘星和腕星。当沉肩、坠肘、塌腕按要求做到抻筋,拔骨又沉坠适度时,所出现在肩、肘、立拳的腕上的小坑儿就是三星,它标志着在臂上的三节劲是否练得对,抻得到。崩拳又讲,拳打三节不见形。三节指躯干、臂和腿无处不分根、中,梢三节,甚至一手、一足又分其三节。这各个三节如合而为一,就可通身一体,完整一气。分而为三,又各有所司,作用各异。”
  细嗓门的人叹道:“我见到车毅斋老先生练拳,他的迂回步十分厉害,弹跳自如,避重就轻,绵里藏针。”
  粗嗓门的人打断了他的话,说:“郭云深和车毅斋的老师李洛能在世时曾说,郭云深的武功不如他的师兄车毅斋,郭云深自然不服气,由此才引出这一场比武。听说郭云深要提前到,比武也要提前呢!”
  细嗓门的人说:“形意门还有一位大师也了不起。”
  “是谁?”粗嗓门的人问。
  “宋世荣,他今年六十有余,是直隶省宛平县人,后迁居此处,以开设钟表铺为业,谱传是形意拳第五代传人,师承李洛能,是重振山西形意拳的一代名家,与其弟宋世德,素有山西二宋之称。形意拳虽然起源于山西,但自戴龙邦之后,虽代有传人,然而由于保守之弊,默默无闻。至嘉庆、道光年间,近乎失传,李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