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宝典-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喻恩泰的腐竹被称为“鱼翅”,源自恩泰在贴吧里的一段留言:“几年前在香港正要点一道鱼翅,想到父亲和我一样也没吃过,于是就忍住了,跟朋友说要人性化,打算回南昌让爸爸和我一起共享第一次。结果回家后,父亲开始出了新问题,再不能吃高蛋白的食物了,于是陪着他,至今没吃过。倒是在谈话里经常说起,父亲从不服输,至今还认为他什么都能吃,于是我就这么糊弄,‘关于鱼翅的事,那就是粉丝……’”采访中,我问恩泰平时不拍戏的时候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做家务”。恩泰的父亲多年卧病在床,只要有可能,他都会侍奉左右,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护理病人,比那个“子曾经曰”的秀才能干多了。




姜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1)



  人物档案
  姜超李大嘴扮演者空政话剧团演员
  生日1975年3月
  主要作品
  电影:
  《能人于四》
  电视:
  《校园先锋》
  《日落长江》
  话剧:
  《豪情盖天》
  《和平之翼》
  电视电影:
  《大沙暴》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
  《翻身》
  情景喜剧:
  《炊事班的故事》
  《武林外传》
  每次给姜超电话,临了他总要来一句“谢谢你给我打电话”,语调自然真诚,我立马很认真地说“不用谢,不用谢”。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哎呀,谁谢谁啊?我追着他要做采访,约好时间又临时因故换掉,应该是我感谢他才对吧。
  姜超1975年3月出生在大连,属兔。我遇见的大多数属兔的人都谦逊、勤奋、聪敏,我也是属兔的,哈。姜超的父母都是军人,用他的话讲,“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1992年,姜超考入空军政治话剧团学员班,成了一名文艺兵。
  毕业后,姜超得到一些影视演出机会,比如在《三国演义》里面扮演卫戍,在《校园先锋》里面扮演朱小。但是大多数时候,他所得到的角色,要么只有几句台词,要么没有台词——在小品里抬桌子,在话剧里扮演秦俑,戴着面具,台词自然没有,连脸都看不见。
  整整七年时间,姜超四处跑龙套,争取一两个小角色,还做过剧务,帮剧组打开水。军队里生活比较艰苦,又没有上戏的机会,自然囊中羞涩。用姜超自己的话讲,“那时候请别人吃顿肯德基就得琢磨半天”。
  这段时间给姜超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此知道了什么是好日子,懂得了冷静和珍惜。因为和那时候相比,后来的辛苦和寂寞都不算什么了。
  1999年,经过七年漫长的等待,姜超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机。空政话剧团要排演话剧《和平之翼》,主要人物之一的黑塔,是一位从抗日战争走过来的空军副参谋长,人物年龄跨度非常大,要从十九岁演到七十岁。A角当时定的是团里的著名演员洪剑涛,B角选中了姜超。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洪剑涛没有参演,留下姜超一人完成这个角色,当时他刚刚二十三岁。
  经历了跑龙套的煎熬和等待,“老天爷眷顾自己的时候到了。”姜超感慨说,其实每个人出生的时候,老天爷就给他准备了一个苹果,只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只能满心期待地时刻准备着。有的人可能在等的过程中,觉得希望渺茫,渐渐放弃了,而自己则宁愿一直等下去。
  戏是1999年7月公演的,从排练到演出,整整三个月。之前的姜超还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好戏找到他的头上,能够多一点台词,戏份重一些,收入好一些。而今这一切离自己这么近,姜超非常忐忑。他鼓励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时候的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失眠,从早到晚琢磨,“整个人都魔怔了”。
  《和平之翼》的导演就是尚敬。尚敬导演和团里的其他成员,给了姜超很大的帮助。前辈的言传身教,让他慢慢找到表演的感觉,“虽然天生愚钝,但是偶尔一天也有开窍的时候”,姜超开始琢磨出其中的一些滋味,也慢慢找到自信。也是这个角色,使周围的人认可了姜超的表演,他开始有机会参演空军团拜会的一些小品,也才有了后来的《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姜超七年的“龙套时期”结束了。
  时至今日,说起当年这段经历,姜超仍旧唏嘘不已,“很多人往往没有等到机会来临那天,就已经放弃了。就像被大雪压断了的竹子,但是假如你坚持下去,大雪过后,你可能会弹得更高,生命可能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到今天依然如此。但是他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小小转变,可以鼓励更多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坚守自己的梦想,就算跑再多年的龙套,那一天总会来的,你会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听到为你而起的掌声。
  接到《武林外传》剧组的指令后,姜超就开始狂吃狂喝。“我演神厨李大嘴,与沙溢相反,他要减肥,我的任务是增肥。”不到两个月,他硬是胖了好几公斤。在开拍前一个月,他挺着大肚子问导演是否满意,尚导摇摇头,从身后拿了件肥大的衣裳:“这是你的戏服,啥时候能把它撑满,啥时候算完。”于是,新一轮的增肥计划再次展开,直到开机,他已经足足胖了十五公斤,听到“肉”和“油”字,浑身难受。试装那天,造型师不住地赞叹:“尺寸还挺合适!”姜超说:“能不合适吗?这可都是一寸一寸吃出来的”




姜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2)



  姜超说,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时刻,尚敬都在他的旁边。1999年的话剧《和平之翼》,2001年的《炊事班的故事》,2005年的《武林外传》。有一次俩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尚敬对他说,“你一定要让人物活在你的身上,而不是死在你的身上……而且要在人物的诠释上,演出变化来。”这番话给他很大的触动。
  在《武林外传》里面,拍摄杨蕙兰向李大嘴摊牌那场戏时,姜超百感交集。从第一眼见到杨蕙兰,李大嘴就喜欢上了这个姑娘,到了第一百六十回,也就是戏的结尾,杨蕙兰决定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远走高飞,彻底击碎了李大嘴的幻想。两人初识到作别,从拍摄时间上也相隔了六七个月。“就像真的谈了一场恋爱,两个人相处六七个月,要是分开,你心里也会难受吧?”姜超说。这场戏开拍后,姜超完全沉浸在李大嘴的世界里。杨蕙兰决绝的表白,让他心如刀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姜超转过头,背对着镜头,肩膀微微颤动。他说他不想让镜头看见自己流泪,也不想让杨蕙兰看见自己流泪。拍摄结束后,他仍然被人物的情绪浸泡着,半天才恢复平静。
  在百度贴吧里,姜超看见尚敬在答网友提问时,对自己的评价:“认真,敬业,谦逊,每一次都努力和角色合而为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在喜剧里要的是什么。”这句话令姜超分外感动。
  从《炊事班的故事》起,走在街上,姜超能被人认出来了。《武林外传》之后,更是涌现出众多“姜丝”。姜超说被人重视的感觉很好,他只有心存感激。“人是要往前走,眼睛要往上看,但是要把心放平”。
  姜超当了十四年兵,离家时才十七岁。这么多年,他几乎每天都给父母打电话。有时候他在剧组,一天不打,第二天父亲肯定会打过来。父母看不太懂《武林外传》,但是央视首播的时候,他们还是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
  这次采访,我没有录音,但是聊了几句就发现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姜超的表达非常好,流畅而又真诚,聊完后觉得很开心,豁然开朗,那种感觉是我无法用语言传达给读者的。
  他说,“真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我挺知足,(笑)请人吃个肯德基啥的也不待琢磨了!”我们于是约好了,做完书,由姜超请客,去肯德基大吃一顿。




倪虹洁:我不是无双是芙蓉(1)



  人物档案
  倪虹洁祝无双扮演者
  生日1978年6月9日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6厘米
  体重93斤
  嗜好看到有毛的小动物就想伸手摸
  喜爱的运动骑马、打羽毛球、跳舞
  喜爱的季节春、秋
  喜爱的食品辣辣的
  健康秘诀常笑
  奖项因婷美内衣广告被评为
  “全国十大广告明星”之一
  作品
  电视连续剧:
  《爸爸叫红旗》
  电视情景喜剧:
  《圈里圈外》
  《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恶人,但却有一位近乎完美的好人“祝无双”。美丽、善良、多情,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是这个无双,在网络上引起了最大的争议,从人物性格设定到演员表演,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据编剧财神的说法,他不喜欢剧本里的无双,因为无双似乎太完美,没有缺点,没有自己。但是他本人却非常喜欢屏幕里的无双,倪虹洁自身的气质与魅力为这个人物添色不少。
  倪虹洁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并不熟悉,但是看过婷美广告和早年的“朵尔”广告的人,恐怕不会对这张面孔陌生。事实上倪虹洁拍摄“朵而”广告时只有十九岁,还只是一名高中生,生活中的她与镜头里的成熟优雅的广告明星,有着不小的差距。直到今天,她的性格也有点大大咧咧。《武林外传》里她认为最适合演的角色是郭芙蓉,而不是那个祝无双。
  没有背景,没有家世,父母是知青,下乡后一直扎根常熟,倪虹洁一岁回到上海,跟随奶奶姑姑一起生活。走上广告之路,纯属巧合。“1997年底,我上高二,同学拍矿泉水广告,缺一个群众演员,非拉我去。”那次拍摄,倪虹洁在冬天里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春季套装,从上午十点一直拍到晚上十二点,事后,倪虹洁挨了姑妈一顿训斥,当时她对这个行业并无好感。
  第一次广告经历,倪虹洁是群众演员,统共露脸一次,收入四百元,其中两百元还是照顾她多给的。不过,这次尝试也开启了她的事业之门:“当时,群众演员其实不用化妆,但那个化妆的老师对我特别好,她给我做了造型,还带我去见导演,后来,摄影师给我拍了一张剧照,挂在那家广告公司。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养生堂就因为这张照片选中我做了‘朵而’胶囊的女主角。”
  几个月后,“朵而”广告开始家喻户晓。不过,刚看到样片时,倪虹洁还是大大惊讶了一番:“怎么看怎么不像我,好像老了十几岁,太成熟了。”说到片酬,倪虹洁爽朗地说:“就是一千五百元。当时我根本没跟他们谈价钱,也没有挣钱的概念。后来,陪我去的同学一直说不会吧,不会吧,这么少。这样,他们才又加了五百元。”
  “朵而”广告全国热播,倪虹洁却似乎没受丝毫影响。高中毕业,她去了一家部队办的宾馆做公关销售,一年之后,她报名参加高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信息管理专业。1999年,婷美内衣找到倪虹洁,这次,倪虹洁的身价长了不少。
  拍摄内衣广告,倪虹洁一开始无法接受,试衣后怎么都不肯出来见人。后来还是那个化妆老师劝她,公司又说先拍着,以后可能会用替身,这样,倪虹洁才勉强哭着答应。倪虹洁告诉记者:“我后来想,拍都拍了,就这样吧。最忐忑不安的就是怕爸妈看到后骂我,结果他们也没说什么,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因为婷美内衣广告,倪虹洁被评为〃全国十大广告明星”之一,也给她带来了新机会。2001年,倪虹洁开始涉足电视圈,担纲电视连续剧《爸爸叫红旗》的女主角。“这部戏演员阵容强大。主要演员是于荣光、高宝宝和我,除此之外还有刘蓓呀、李丁呀等好多著名演员,不过他们的戏比较少。”“我在这部戏里演一个特别好的女人,是女一号。她算是个推销员吧,非常喜欢于荣光,但他们年龄差距太大了。而且于荣光又没钱,又不是很帅,又老,脾气也不好……总之好多毛病,但她就是喜欢于荣光!是不是比较怪?因为她就看中了于荣光人品好了!”




倪虹洁:我不是无双是芙蓉(2)



  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反响一般,但是倪虹洁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外形清丽,比当年广告里的形象年轻了好几岁。相对剧中其他几位明星大腕,她的虽然稚嫩生涩,却异常真挚,一颦一笑都能感染你。
  《爸爸叫红旗》之后,倪虹洁又参演了情景喜剧《圈里圈外》,扮演一位做着明星梦却四处碰壁的女孩子。也许是之前广告明星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倪虹洁的戏路相对狭窄,她所接拍的角色大都属于这种“淑女或花瓶类型”,即使是在搞笑的《圈里圈外》和《武林外传》中,倪虹洁饰演的人物也脱不了这种模式。
  “其实我最想演的是郭芙蓉,既爽气活泼又开朗。那才是生活中我真正的样子。”倪虹洁说,之所以接拍《武林外传》完全是被导演尚敬和编剧宁财神“吸引”,“之前我们在《都市男女》中合作愉快,所以他们一声召唤我就投奔‘武林’去了!”
  出道至今,倪虹洁接戏很少。“不是没人找我拍,而是好的又合适自己的剧本太少了。”她觉得红不红其实无所谓,每天只要开开心心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个人自有个人的福分。”
  《武林外传》之后,倪虹洁投身电视连续剧《玫瑰绽放的年代》的拍摄,扮演柳秋莎的女儿柳北,与李琳、申军谊等同台合作。倪虹洁要从人物的十七岁一直演到四十岁,相信这对她是一个新的机会,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王莎莎:小贝不是我的童年(1)



  人物档案
  王莎莎莫小贝扮演者
  生日1992年12月14日
  籍贯河北邯郸
  代表作品
  电视连续剧:
  《小兵张嘎》
  电视情景喜剧:
  《武林外传》
  采访王莎莎之前,看到有媒体这样描述她:“年方十二,已经演了好几部戏了,号称甭管怎么拍戏,任何一门功课没下过九十五分,戏曲、舞蹈、武术,十项全能。惟一不能的是——老老实实呆着。如果在片场上空架设一个摄像头,我们将会发现,小王同学的运动轨迹,如花海中的蜜蜂一般,填满了所有空间。剧组人送外号:小忙叨。看似调皮的她,却有着同龄人很少有的自立,自己打饭,自己洗衣,甚至连手都泡烂了……”(引自央视国际网站。——编者注)而投资人郝亚宁的评价更直接,“她虽然只有13岁,却有着30岁女人的智商,而且是聪明的30岁女人的智商。”
  第一次和王莎莎通电话时,她正在广州拍摄《河流如血》,工期紧张。拍戏间歇,她发短信给我,商量采访时间,每条短信都写好多字,措辞周全,语气诚恳。等到真正采访那天,我照着她发的号码打过去,电话那边却嘟嘟地响。她抱歉地说,自己用的是路边的一个IC电话。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我想到她还是小孩子,怕有什么不安全。她说没关系,他们就在附近拍戏,剧组的人看不见她,但是离得不远。她已经叫人给自己打饭了,聊一会就回去吃,晚上还有夜戏。
  她这么一说,我倒不知道怎么问了。后来,那边的IC电话出了毛病,一直无法正常通话,我们只好作罢。隔了一会,她短信告诉我,又开始拍戏了,晚上十二点收工以后再聊,如果我还方便的话。
  夜里十二点左右,莎莎回到驻地,我们又开始通话。她的声音有一点疲倦,但是说到高兴的地方,她就会发出孩子气的笑。
  编者:熟悉你的人都说,你和《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完全相反。
  王莎莎:莫小贝的确跟我生活中反差挺大,我对这个角色挺感兴趣的。她逃学,胆小,整天爱吹牛。比如说我怕谁啊,一遇到事就说“救我”。我在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而小贝是希望有一片自由的天空。我们导演说,这部戏跟别的戏不一样,不是像其他武林一样打打杀杀的,是讲成长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角色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编者:生活中你是很小就离家了吧?
  王莎莎:对呀,我九岁离开家,我家住在邯郸,在邢台上武术学校,一个月回来和妈妈呆几天。妈妈以前在山西做生意,我开始在山西上学,后来才来的邯郸,老来回倒,我也没觉得怎么。上武术学校是因为我伯伯的孩子上了这个学校,挺有名的,在影视方面机会比较多,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我们有早操,五点就要起来。然后每天六节文化课,三节武术课,跟同学在一起,整天学习,有时候就忘了想家了。
  编者:当初尚敬导演怎么找到你的呢?
  王莎莎:选莫小贝这个角色也选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