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赢信息化战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可以通过时间差、空间差打胜仗,可以用十年八年的持久战和消耗战来拖垮对
方。这些传统战法在信息化战争中遇到了麻烦,拥有空天优势和信息优势的美军,
开始用信息化战争的一套来打速决战、精确战、非线式作战。兵力不接触了,战线
没有了,鬼子不进村了,突击队也不上山了,说打就打,想停就停,战争就像水龙
头那样随意可控。在这样的战争中,如果眼睛瞎看不见,耳朵聋听不着,腿短跑不
动,胳膊短够不着,五官四肢没有一个零件好使,战争怎能获胜?从四场战争来看,
交战双方武器装备的代差十分严重:一方处于信息化时代,另一方却仍然处于半机
械化和机械化时代;一方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了信息化和
网络化,另一方却仍处在单机单控阶段,武器装备之间无法连通,只能各自为战,
人自为战。从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估,交战一方
比另一方先进至少30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结局已无悬念,处于绝对
劣势一方的军队难以获取战争的胜利。
mpanel(1);
    这样的结论,似乎与传统的以劣胜优理论有些相悖,为什么在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中能够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而在四场战争中却不可
能?其重要原因在于战争形态的变化,即信息化战争形态已经出现了与机械化战争
形态根本不同的某些特征。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
空间的网络化,信息成为主导,物质和能量降为辅助。在这样的战争中,不再强求
各军兵种自行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电磁权,而是着重夺取信息优势,
争夺战场上的信息控制权。在信息化战争中,如果没有信息优势,不能对战场进行
控制,无法获取战争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即便是拥有这权那权,最终也是没有任何
作用的权。夺取信息优势,主要是在信息占有量、获取信息与信息鉴别能力、利用
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对抗能力四个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并掌握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再想夺什么权,就易如反掌。不能与时俱进的军队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苏俄模式没有打胜仗的记录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分庭抗礼,分别建立起各自的势力范围。苏
联向东欧的华约国家、中东地区各国、北非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售了大量
武器装备,伴随武器装备的出口也输出了苏联的军事战略理论、机械化战争理论、
机械化作战理论和各种战术和战法。在1979—1989年历时十年的侵阿战争中,苏联
出动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结果大败而归。2001年美军主导的阿富汗战争,仅两个
月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取得阿富汗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两相对比,形成鲜明对照。1986年美军两次袭击利比亚,首创了“外科手术式”
精确打击战法。然而,用苏式装备和作战理论武装起来的利比亚,自始至终处于被
动挨打的境地,虽然先后出动两架米格—25战
    斗机和两艘导弹艇反击作战,结果全部被击落和击沉。1991年海湾战争中,号
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不仅拥有米格—29战斗机、T —72主战坦克等大量
先进的苏式武器装备,而且在苏军顾问的指导下建设了各种坚固的防御体系,传授
了各种先进的作战理论和战法,但与美军交手之后,很快就陷入全线崩溃的境地。
    1995年和2000年,俄罗斯出动了全部的正规军,几乎使用了所有先进常规武器
装备,两次对境内的车臣反政府武装进行围剿作战,第一次全面失败,第二次初获
小胜,继而是没完没了的失败和挫折。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在顽强抵
抗了78天之后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厄运。1998年美、英打击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
动中,伊拉克没有任何反击能力。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伊军不仅惨败,而且丧
失了政权,国土全面沦陷。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
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和分水岭,也是苏俄装备及作战理论走向全面失败、美军装备及
作战理论走向全面胜利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苏联作为世界
超级大国和军事强国,不仅没有打赢过任何一场国际或国内战争,而且最终走向解
体和溃散。苏联的卫星国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更是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看不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生机和活力。
                         苏俄模式屡战屡败的原因
    为什么使用苏俄武器装备以及沿袭苏俄军事理论的所有国家都打不赢信息化战
争呢?看来,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差。存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战术,有
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有什么样的作战理论。
    苏联时代,在军事技术方面就过于偏重核、航天和机械化装备,在电子信息装
备方面比美国落后10—20年。这种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察觉不出来,主要原因
是当时美苏处于冷战状态,相互猜疑多、实质性了解少,加之没有实战对抗,所以
这种差距被掩盖了起来。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参谋总长加尔科夫元帅提出新技术
革命理论,建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一系列高技术群的发展,占领科技制高点,
加速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这个创造性思维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提出,很有超前性,
如果苏联抓住那次机遇,在技术革命方面就会超前美国一步。可惜,在保守派的围
攻之下,新技术革命的动议不仅彻底流产,而且本人也被降职使用。
    谁能想到,错过了这一步,结果整整错过了一个时代,从此苏联便埋下了走向
溃败和解体的种子。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改革创意,很快被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接
受并开始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转而大力发展以精确制导武器、电
子信息装备和隐身战斗机为主的常规武器装备。之后,更是大张旗鼓地积极推进新
军事变革,在武器装备、编制体制和军事理论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苏联因落后
于时代而最终被时代所抛弃,俄罗斯作为继任者即便是再用50年也不可能追上美国。
同一时代不同技术水平的装备差关系不大,但如果出现了时代差,二者之间的鸿沟
将产生裂变反应,从此难以弥合。二是技术差。苏制和俄制武器装备在机械加工制
造技术上比美国落后10年左右,但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少落后20年,尤其是系
统集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智能化微处理技术等落后更多。
    因此,苏俄武器装备技术从根本上说是机械化中期的水平,基本达不到机械化
后期的水平,关键是精密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差。这类装备完全靠数量规模来
堆积,靠规模和机动形成战斗力,靠化学能和机械能来凝聚力量。伊拉克、利比亚、
南联盟及前华约国家的武器装备基本都处于这种水平。近年来,俄罗斯为了进行武
器装备出口,研制了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这些装备性能基本处于三代水平,单件
装备或单个系统而言性能是不错的,由于无法整合成中系统和大系统,无法实现跨
军兵种武器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所以无论这样的武器装备性能有多好,都
难以发挥综合作战效能,在实战中还可能成为累赘。南联盟军队在官兵素质、精神
状态、战争传统等方面,都是伊拉克所不及的。南军军官普遍具备全日制理工科大
学本科以上学历,科技素质较高,多数军官多次到苏军或俄军院校进修,在作战训
练中也基本上是贯彻苏军和俄军的一套战役和战术理论,许多军官还亲身参与过波
黑战争,对北约作战样式和特点比较熟悉。科索沃战争中,南军指战员非常勇敢,
在第一阶段空袭中,就起飞了多架米格—29战斗机进行截击。结果,所有升空后的
先进战斗机都被击落。苏俄武器装备目前已经无密可保,几乎所有新型装备都成为
美军平时进行针对性训练的靶标。可想而知,这些早已没有悬念的靶标战时还能发
挥多大作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的不堪一击,震惊了俄罗斯的一些军事战略家,引
发了俄罗斯军界的深刻思考。
    许多军事专家和战略家纷纷表示忧虑,因为他们从伊拉克战败的现实中看到了
苏联和俄罗斯的阴影,许多专家认为,伊拉克的战败是苏联军事理论的失败,也昭
示着俄罗斯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的无能。传统、落后、保守的军事理论和战役战法
始终笼罩着苏联的前卫星国,其中受害最深的自然是俄罗斯。苏俄军事理论的实质,
是卫国战争实践的总结,直到冷战结束,这套理论不仅一直在指导着苏军的训练和
作战,而且也在影响着世界上所有采用苏俄模式建军的国家。俄罗斯独立以后,叶
利钦总统于1993年主持修订了第一个《军事学说》;普京上台以后,又于2001年制
定了新版《军事学说》和《国家安全构想》。伊拉克战争后,俄罗斯学术界痛定思
痛,不断提出国防改革建议,俄国防部也组织召开研讨会,探讨伊拉克战争的经验
教训,制订未来军队改革方案。为了加大军队改革的力度,普京总统任命46岁的少
壮派军事专家亚历山大·布鲁金为总统军事顾问,开始强力加速推进军事变革。国
防部和总参谋部也组织力量加强对伊拉克战争的研究,以此推进军队的改革。一时
间,俄罗斯掀起了进行军事改革的热潮。俄罗斯清楚地看到,如果再不跳出苏联传
统模式的制约,今后将不可能打赢未来的战争。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讲,苏联解体的
沉痛教训应该认真汲取,美军屡战屡胜的经验也要认真学习,在此基础上还要创新
适合自己特点的军事理论。苏俄作战理论的基础是机械化战争,不是信息化战争,
这不仅是因为苏俄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更因为苏俄没有任何的信息化战争实践,
且在实战中败战多于胜战。苏联军队由于拒绝新技术革命而被时代所淘汰,俄罗斯
军队目前尚未跳出机械化战争的包围圈,新军事变革对俄军而言显得格外陌生,更
不用说信息化战争的实践了,它自己的战争记录基本上是失败多于成功。2001年俄
罗斯总统普京上台以后,时任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和参谋总长克瓦什宁围绕未来军
队如何建设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未来型军队究竟是以战略核武器为龙
头,还是以常规武器装备为重点。当然,这直接牵涉到未来准备打赢什么样的战争
有关。争论的结果最后统一到战略核武器的发展战略方面。
                           砸烂苏俄模式的桎梏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
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
世界新军事变革,不少人有过不少的论述,但如何从源头抓起,从科学技术和武器
装备建设的角度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还需要认真研究。砸烂苏俄模式
的桎梏在1986年3 月美军袭击利比亚的“草原烈火”行动中,利比亚就先后出动米
格—25战斗机和两艘导弹艇偷袭美国航母战斗群,结果全部被击落和击沉。在海湾
战争中,伊拉克引俄装备也不错,无论是米格—29还是T —80坦克,都是当时世界
上最先进的,可一到实战中就都没有了作用。是俄罗斯武器装备可用性、可靠性不
强,还是俄军的战役和战术理论指导有问题?
    这些重大教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引进俄罗斯武器装备不是坏事,但
如果连同落后的战役战术理论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也一同引了进来,并且用这些东
西来指导和影响我们的军队建设,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纵观苏军作战,二战以来
就没有打过胜仗,更没有打过一场漂亮仗。如果对手是美军情有可原,但对手都是
些不起眼的敌人,不是阿富汗学生民兵,就是车臣的反政府武装。苏联不行,俄罗
斯也不行吗?为什么使用苏俄武器装备以及沿袭苏俄军事理论的所有国家都打不赢
现代战争呢?利比亚、巴拿马、伊拉克、南联盟在与信息化对手的战争对抗中一一
败下阵来,这种一边倒的战争形势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有些东西需要尝试,
有些东西就没有必要去尝试,战争就是一种不能尝试、无法重复的游戏。
    传统落后的机械化一套明摆着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死抱着
那些东西不放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尽快丢弃我们脑海中传统过时的陈旧观念,
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要求去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无疑是打赢未
来战争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武器装备相差几代很难取胜”这种现实,
应该动员广大指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认真学习信息化武器装备知识,研究打赢信息
化战争的战法,尽快缩小与作战对手的技术差、代差和质差,发挥现有装备的最大
效能,树立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之敌的信心。
    其实,武器装备的“代差”并不那么可怕,只要有经济支持,武器装备更新换
代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最可怕的是思维观念,是落后的军事指导,是错误的战役战
术理论。如果这些东西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即便是美军把所有信息化武器装备都
白送给我们,也绝对不可能打赢战争。在武器装备和人的关系中,人始终是起主导
作用的。如果不懂科学技术,不懂武器装备,只知道大而化之地高谈阔论战略、战
役理论创新,大搞战法创新,其结果可能是埋下打败仗的种子。剔除指挥员头脑中
的旧观念比向他们灌输新观念更难。所以,要搞好信息化战争准备,必须破除指挥
员头脑中的传统战争观念。从我军实践来看,长期以来受苏俄建军思想的影响较大。
破旧必须立新,坛坛罐罐不砸烂,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光辉灿烂的明天就难以建
立起来。面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先向自我开战,因为不跳出苏
俄模式的困扰,我们将很难建设一支新型的信息化军队,这一点不仅利比亚、南联
盟、塔利班、伊拉克军队意识到了,连俄罗斯军队也已经认识到了。因此,我们应
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应该看到,如果不尽快丢弃传统落后的理论观念,信息化战
争的理论思维就很难建立起来,新军事变革就很难推动,建设信息化军队也将难以
落实。
                          以敌为师,以实践为师
    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新军事变革发展到成熟阶段,军队建设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完
成转型之后的一场信息化战争,这场战争的速战速决,将在多个层面对今后军队建
设和战争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在军队建设上,美军将进行重新整合,在
总结四场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军队改革的力度,着力建设一支更加精干顶
用的信息化军队;其次,在战争形态上,今后美国主导的战争将全部是信息化战争,
战争持续时间将更短,打击节奏将更快,速战速决将成为主要样式;再次在作战对
象上,美国单边主义倾向将加剧,战争随意性将进一步增强,将更加无所顾忌,邪
恶轴心国家以及一切影响美国利益的国家,都有可能成为其军事打击的对象,恐怖
和平态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安全环境将面临严重威胁,美国与
中国的矛盾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而不断加剧,当中国开始挑战美国利益的
时候,中国的安全环境将更加恶劣。因此,中国军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新军
事变革,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做好充分准备。四场战争的结果
告诉我们:无论是否喜欢,无论是否愿意承认,美军作为世界新军事变革领头羊已
经占尽了先机,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方面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战争的经验教训应成为各国军队的共同财富。就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而言,美军历经20多年试验,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成功的方面,代表了先进
的军事理论、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编制体制,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对
于一些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及时汲取,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是不能重复的,在未来
战争中不能再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更不能重蹈失败者的覆辙。从当前来看,四场
战争实践是最好的信息化战争教材,应认真研究这些案例,从中思考规律性特征。
按照战争形态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