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可以查出来。我想这个资料很丰富,佛讲得很微细,你真正了解了,那叫寒毛直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地藏经》上讲,「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才懂得这两句话。否则的话,你天天念,你听我讲都听不懂,不知道这个话讲的是什么意思。你要把《大藏经》上这些统统看过之后,你才晓得这两句话真正义趣在哪里。这对我们现在人来讲太重要了,所以我统统要把它抄出来,抄出来然后印成一本,这是「诸经集佛说地狱」,诸经集合佛讲地狱的,我统统汇集在一起,将来印成一本。我会很快把它印出来,配合「地狱变相图」做为参考资料,很重要!
  你要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每天在这个世间真叫混日子。古人讲醉生梦死,这个形容是非常恰当,一点都不过分。所以,明白这些事情就叫做佛,不明白就是魔。魔是折磨的意思,折磨就是苦,生活过得很苦,日子过得很苦,这是磨,折磨,不快乐,身心都受折磨。心要开悟,你就快乐了。所以《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学里头有法喜充满,愈学愈快乐,你是真正得智慧,真正觉悟了,愈学愈快乐。快乐得连吃饭、睡觉都忘掉,法喜充满!是这么个道理。迷惑的众生,苦!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刹那也离不开贪瞋痴慢,这就是受折磨,精神受折磨,身体受折磨。
  我们同学当中,确实有不少身体不好,常常有病痛,一般人常讲业障现前。这句话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不对。业障有宿世的,有过去世的,有现在造的,你现在生活习惯不好,饮食起居没有留意,也是业障。伤风感冒又何尝不是业障!都是饮食起居没有留意。有这么一个身体,身体是臭皮囊,这个东西虽然不是真的,佛菩萨也叫我们借假修真,这是假的,我们要藉这假的东西去找到真的东西,你没有这个假的东西还不行!真的是什么?真的是法性,真的就是佛。我们要从这个假的,现在这个假的是魔,怎么样把魔变成佛,变成之后,然后佛在大经上常讲,「无佛亦无魔」。这个境界最低的是圆初住的境界,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性现前。这时候一切都跟法性相应,没有丝毫违背,我们称他作佛,虽没有到究竟圆满,分证佛,分证是真佛,不是假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佛,不是真佛,跟佛很接近,相似;天台大师讲「六即佛」里头相似即佛。法身菩萨是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没有圆满,所以叫分证。从圆教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个位次分证即佛,最后是究竟即佛,那是究竟圆满。也就是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品无明断尽,这就成了究竟即佛。
  无明的头数,诸位要是想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佛学大辞典你们去查,查「无明」这一条里面就引用许多经论里面所讲的,给你一条一条的说明。像这些,我们在讲经里头往往就省略了,有资料可以查考。我们讲,著重在义理、著重在启悟,启发你觉悟,著重在这里,这些名相术语有资料可以查,通常我们都把它省略。我当年在李老师会下,李老师对这名相不讲解的。为什么?要你自己去查。讲解,你是不费力得到的,不费力得到,很容易忘掉,你得不到受用。自己一定要去下功夫,你的记忆就深:这东西查过的,费了很多时间。像现在我们要解释、讲解地狱,就不能不查经,把经典里面有关讲到地狱的统统要找出来,要做这个功夫。做这个功夫,这印象深刻,你这一生一世永远不会忘记,你了解这里头的业因果报;换句话说,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人、对事、对物,你一定有高度的警觉心。
  杨老师现在负这个责任,给我搜集这些资料。她告诉我,单单讲妄语,妄语的果报就不可思议,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妄语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果报?不同的地狱?你妄语的因不一样,妄语的缘不一样,你妄语的心态不一样,妄语的影响不一样,你妄语对众生受灾害不一样,所以果报一样一样都有差别。从这个地方我们想到古人一句话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是什么?前面业因给你定的。古人又说,你自作自受,一点都没错。不是佛菩萨给你受的,也不是阎罗王、小鬼给你受的,自作自受。地狱从哪里来的?是你的恶业变现出来的。你要没有恶业,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地狱,你没有这个业;你有这个业,自然变现在面前。
  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道理,什么样的业因变现什么样的果报。我们眼前所受的统统都是!是个虚幻的现象,虚幻你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为什么?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我们没有契入境界,给你是这个说法。入了境界,入了境界是理事不二,性相一如,这就是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应化在六道三途,普度众生。他住在哪里?前面跟诸位讲过,他住无住涅盘。我们住哪里?我们住生死烦恼。住生死烦恼是魔,住无住涅盘是佛,这是给你说明什么叫佛,什么叫魔。
  说真的,佛跟魔就是一体,一体的两面,觉了叫做佛,迷了叫做魔;依智慧是佛,依愚痴是魔。所以我们怎样转痴(贪瞋痴),转痴为智,转迷为觉,一定能转,为什么?它是一体。好像我们这个杯子,这一边,这是迷,这是愚,这是魔;这一边,这是佛,就看你会不会转了,它是一体,不是两桩事情。所以真正通达之后,告诉你,无佛亦无魔。这是对明白人、真正觉悟的人说,他没有。给你讲佛跟魔,你都还执著,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这才跟你说。这些说法统统叫方便说。真实说,真实说一句话都没有,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现在时间到了,这一个小时就跟你说明什么叫佛,什么叫魔,对於初学的人来讲非常重要。这个三种智,佛的智是叫一切种智,三种觉里面,叫觉行圆满;阿罗汉是自觉,菩萨是自觉觉他,佛是觉行圆满。所以「佛」里头,有三个智的意思、三个觉的意思。魔,恰恰就是无知、愚痴、不觉,不觉、愚痴就是魔。我们学佛的人,学佛,对「佛」的意思不能不清楚,要不清楚,叫迷信!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再看第四首偈颂:
  【佛非世间蕴,界处生死法。】
  我这样念,意思就更清楚、更明了。佛这个字的意思我们懂得,底下就很容易明白。『非』就是「不是」,佛不是世间法里面的『蕴、界、处生死法』。什么叫「蕴」?什么叫「界」?什么叫「处」?清凉大师有注解,总的来说,「蕴、界、处」是佛在讲经说法为了方便起见所说的名相,把宇宙之间一切法归纳。最简单的归纳,五蕴,蕴就是五蕴,界就是十八界,处就是十二处,归纳成这三大类。归纳一类就行了,何必归纳三类?这是便利听众根性不相同,有上中下三等根性。上根的,你简单说一说,他就通了,所谓是一闻千悟,闻一知十,绝不罗嗦。中等根性的人讲得太简略他听不懂,他不能接受,所以对中等根性的人讲十二处。下根人还不行,讲十二处还听不懂,换句话说,还得罗嗦,还得详细一点,讲十八界。这是为什么要分成这三大类,道理在此地。另外从众生根性,爱好各有不同,有人喜欢听简单的、听扼要的,有人喜欢听详细的,这是需要不一样,所以也分为三种说法。这三种就是略说、广说,有简略、有广、有细说。
  我们看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的,「蕴者聚义」。蕴是什么意思?蕴是集聚;换句话说,就不是一个单单的,我们讲缘生,众缘和合,这是蕴的意思。「谓是有为生死果相」,这是把蕴的意思说出来。要知道蕴有五种,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都是有为法,都是生死的果相,或者我们说生灭的果相。色是我们的身,现在讲物质;受、想、行、识,这是精神。我们佛法里头归纳到最简单,只有两个字:色、心。五蕴里面,色说得简单,只说一个字,物质方面只说一个字;精神方面,心法,说了四个,受、想、行、识,说了四个。经教里,佛讲五蕴是对迷色法轻、迷心法重者而说;迷色法轻,简单说就行,迷心法重,要详细说,所以心法讲四个,受想行识。
  诸位要晓得,我们这个肉身是个生灭法,这个地方讲得好,「生死果相」,生死不是说你断了气叫死,现在就是生死。我常常讲的粗相,你看看你晚上睡觉睡著了,不就死掉了?第二天早晨醒过来,你又活了,这是说什么?一天一个生死,这说得粗;细说,细说是刹那生死。这个道理,现在学过科学的人知道,我们身体真是无数细胞组成的,讲无数细胞这都是粗相。细胞是怎么形成的?那就讲到原子、电子、粒子,愈讲就愈细。我们就说粗相,细胞。细胞大家晓得,新陈代谢,永远没有间断的,在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身体里头,老的细胞死掉,新的细胞形成,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你想想看,是不是个生死果相?我们凡夫粗心大意,不觉察,不能觉察。只要你细心去观察,不难看出来,知道这个身体刹那生灭,从来没有一分一秒停止过,一分一秒都不停止。
  这个现象谁能觉察?大家都忘掉,粗心大意,谁想到这个事情!真正要想到、观察这个事情,才想到无常,身都保不住了,何况身外之物!这样你才能真正放下。你现在放不下,就是执著,你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坚固执著,执著就苦!执著是什么?受!受是心法,不是色法,色法里头没有受。江本胜博士,用水的实验,水是矿物,它只是色,它没有心,它有见闻觉知,它也有感受,它起这个变化,但是它没有受想行识,它是随著外面境界产生变化,所以叫矿物。了解事实真相,这才真正能放得下。心法里面第一个是受,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感受,或者说得大家更容易了解,你的享受,享受里头有苦受、有乐受,苦、乐再分,那就非常复杂了。
  我们人,不但是人,六道、十法界都不例外,你到哪一道,你为什么原因会到这一道?佛讲,业力!这个业力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这个业叫引业。可是到这一道之后,你这一生的享受,是苦受还是乐受,这一生的享受,那个业叫满业,圆满的满,叫满业。所以,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是得人身,引业相同;每个人享受、遭遇不一样,满业不相同。满业是你过去所造的善业跟恶业,你造的善业,那你享福,你造的恶业,那你受罪。每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造的善恶业不一样,也不是完全都是善,也不是完全都是恶,总是善恶混杂,那就看你是善多,是恶多。善多恶少,那你这一生当中你的享受就乐多苦少;如果你造作的是恶多善少,那这一生当中,你所受的是苦多乐少,原因是在此地。都是自己造自己受,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你的罪就更重,来世就更糟糕了,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无量劫以来,我们是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都是迷惑颠倒,所以有意无意跟一切人一切物,物是什么?多半指动物、鬼神,有意无意跟这些结了怨。尤其是现代人,现在人不读圣贤书,不懂得做人,所以非常容易得罪人,非常容易伤害这些畜生,容易得罪鬼神,这个事情麻烦了,将来无论到哪一道里头,你的果报决定是苦多乐少。所以我们要常常想到,我们最重要是跟一切人往来,我以善心,我对人好,我将来得的果报乐多苦少。我现在看这个人不如意,看那个事情看不习惯,将来我的果报是苦多乐少,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受的,没有人给你受。
  如果别人能给我们受,这就好了,诸佛菩萨大慈大悲,都给我们乐,不会给我们苦。诸佛菩萨办不到,这是你自己作自己受,佛菩萨没有办法。你说哪个人给我苦受,他要有这个能力的话,那魔王、恶鬼可以天天整人,他不能,他没有这个权,也没有这个能力。一切众生,你一生所造,都是你自己前世所造你感得的。不但佛这么说,儒、道都是这么说法,现在连外国人,你们现在学英语,念的课本是凯西的报告,连凯西也是这个说法,他没有念过中国书。你看他报告里面说得很详细,说得很清楚,这个世间每个人在一生当中,绝对不可能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不可能有一桩事情是没有因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前因是过去,后果是来世,因果通三世。
  晓得这个道理,我们自自然然就会化解怨结。这个怨结是什么?怨结就是冲突,冲突都是过去生中的怨,怨恨,这一生遇到了,当然余恨还在,余怨,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现在碰到,小小的鸡毛蒜皮小事情,非常不高兴,这样什么?这就把怨恨增长,来生的果报就更痛苦,这又何必!佛菩萨常常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聪明人、觉悟人、明白人解怨释结,遇到这个机缘,化解,千万不要再结。怎么化解?遇到,很不高兴,马上就晓得,过去世的冤业,余怨。现在我怎么办?我学了佛,我忍受,我以善心善意宽待他,来接待他,他的怨恨也就化解。来生来世碰到是好朋友,你有困难他会帮助你,他不找你麻烦。所以这是受,都是属於果报,色是果报,受也是果报。
  想、行、识,都从果上说的,但是你要知道果里有因,因里有果,因果也分不开。受,前五识;想,第六识,想是什么?妄想、分别是属於想。执著是属於行,行的意思是念念不断,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念头非常微细,这第七识,第七识是执著,所以行就是执著的意思,坚固的执著。这个执著里面,唯识经论里面常讲,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就是「我」,一切众生执著这个色身是我,所以他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坚固的执著。有这个色身是我,那附属的就是「我所」,我、我所,这凡夫,有这样坚固的执著,非常麻烦。真正觉悟,把这个就放下了,放下,转识成智,开始转。不分别了,不分别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诸位要晓得,只要有我就不平等,就有高下,无我才平等。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不分别了,不分别你突然聪明了,你能够看到诸法实相;你有分别心,你决定见不到诸法实相。分别跟执著常常是连起来的,同时起来的,事实真相你看不到,你所看到的全是错误的,错觉。所以这个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在日常生活当中提高警觉。
  佛法里面讲修行,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总的枢纽,叫「止观」。我也跟诸位说过,止观就是章嘉大师传授给我的「看得破,放得下」。他那个时候要跟我讲止观,那我一点都不懂,为什么?没有入佛门!真是初学,开始学,哪里懂得什么叫止观!所以他老人家高,你看止观他换个话说,看破,看破是「观」;放下,放下是「止」,这两句话我们就很容易懂了,这就是接引众生的善巧。初学不要用佛学名词,一定要他能够听得懂,他能理解,才能得利益。讲出许许多多佛学名词,名词再加以解释,愈解释愈繁琐,这都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罗嗦!你去向他请教,他给你讲一、两个钟点,你不知道讲什么东西,你抓不到重点。真正大善知识,言语简单,你跟他坐两、三个小时只给你说几句话,这几句话你一生受用不尽。真有功夫,真有学问,真有修养,不一样,言语真的不在多。
  识,我们一般讲落印象,这个很糟糕,这就是果,果相;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落印象。落印象加深了分别、执著,这个果是什么?心不能解脱。不知道这个身体,这个色相的真相,在色上不能解脱;所以受想行识这四个东西使你心不能解脱,那麻烦了。我们学佛,朝暮课诵里面一般都念《心经》,很难得,《心经》里面提醒,「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智慧!真实智慧你才看到,心、色(这把整个宇宙都包括了,不是属於心,就是属於色)皆是空寂,不是实在的。有相,无性;有事,无理,我们现在讲,有形相、有现象,没有实体。这是真的,没有实体,所以「当体即空」,真的像《金刚经》上所说「梦幻泡影」。佛教我们,一切有为法,五蕴是有为法,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是有为法,这里讲的是「谓是有为生死果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确确实实「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什么人能看出这个?破一品无明的人亲自看到,对於佛经上所讲的完全肯定,「佛说的没错,我看到了」。我们今天还没看透!
  往年在台湾华藏图书馆,我讲经的时候曾经用比喻,让大家看电视。你们每天都看电视,你能在电视里面看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就觉悟了。虽然没有真的悟入,能够达到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