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罗斯福说道。
“方云的政府替代蒋的国民政府,是件令人惊奇的事情。日本是强大的资本国家,但它不是我们的盟友。方云政府保护犹太人,保护我们在华的巨大商业利益,他们实施的保护私人的私有财产的制度也符合我们的意识形态,议会和政府的中下级工作人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按中国的现状来看,已经是非常民主。虽然现在他们号称是共产党,但我们研究过他们的临时宪法,有许多方面是民主的。在昆明,我们的使馆人员观摩过他们的阅兵式,他们的部队很整齐,有战斗力,士兵的装备非常精良。与其限制他们发展,不如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利用他们来牵制日本。”
“你的意思是我们和中国要建立盟友关系?”
“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我是坚决支持的。在这方面,苏联已经走到我们前面了。如果我们再犹豫,前期在中国的投资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利益。这不符合我们一惯的标准。”科利看了看正在沉思的总统,又说:“现在,几乎所有在美国的犹太商人都表示支持方云和他的政府,我认为与他们和作,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国务卿维尔斯在看完关于中国的调查报告后,摇摇头说:“议会这帮该死的,只要有利益,他们什么都干。看看,在三年前就把我们最先进的机械母机卖给了中国!上帝啊,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CIA的局长是不是该换人了?”
“维尔斯先生,我想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吧。”国防部长莱利说话了,“卖给他们的只是一些机床,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当时可是一笔大交易呵,议会也没意见。”
维尔斯几乎是用看白痴的眼光看着他,讽刺道:“一批机床?呵呵,看看中国人拿到这批机床都干了什么?他们自己可以生产出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和机枪,能够生产自己需要的所有精密机床。别的不说,莱利先生,你就看看他们得到这批机床的短短三年时间,军火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能够有了自己的炼油厂,炼钢厂!哦,够了,我不想再和你这白痴说话了!总统先生,我提请国会要调查这件严重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
“你说谁白痴?你这狗娘养的!”莱利脸红脖子粗,咆哮着要起来打人。科利急忙拦住他。两人不干不净地争吵起来。
“够了!先生们,要保持风度,风度!”罗斯福厌烦地打断两人的争吵。待两人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这次中国人提出要购买我们的潜艇,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以及船坞的生产设备,你怎么看?”他用手点点维尔斯。
“我坚决反对出售生产设备,同意出售潜艇和巡洋舰,但不能是最好的,航空母舰最好不要出售,我们要保持我们的领先优势。”维尔斯回答说。
“如果不出售航空母舰给中国,他们如何能够对抗日本的海军呢?”莱利讥讽地说了一句。
“那个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只关心美国的利益。”维尔斯冷冷地道。
“那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呢?”
“我同意科利的看法,现阶段可以考虑与中国结成盟友关系。毕竟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是非常多的。让日本称霸亚洲,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好的,我会考虑你的意见的。”罗斯福点点头。
苏芬战争的进程让所有人跌破了眼睛,本以为苏联人的进攻会很顺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最初的几个星期的战争中,苏联军队毫无进展。芬兰人以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一种杯戏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莫洛托夫是苏联外长)的手榴弹,来对付苏军的坦克,苏联向前推进的作战计划受到严重打击而破产了。到1939年底,苏芬战争全线趋于沉寂。
苏芬战争的僵局使英法感到有必要插手北欧。英国人认为,将北欧的国家拖入战争的计划有很多好处,也可能使关键性的一步,这将迫使德国人立即采取行动,使德国人分散兵力,并投入不限于陆地的战斗中去,这将是防止德国人在其它战线进攻的最好手段。盟军总司令甘默林将军也坚决赞同派军队远征,这样不但可以切断德国人的铁矿石来源,而且还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可能把德国人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吸引到挪威一线,从而阻止德国在春季大规模向法国进攻。
希特勒对北欧的局势越来越关注,他接见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将军,和他一起讨论了关于挪威的问题。雷德尔坚决要求占领挪威,它是德国和英法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基地。希特勒是不能让英法完全截断瑞典铁矿石对德国的供应的。
德国海军“阿尔特马克”号是一艘战列舰补给舰。这艘军舰也是监禁杯德舰击沉德商船船员德一个浮动监狱。在该舰上,关押有大约300名英国商船船员。这艘军舰自大西洋返航途中,经过冰岛和法罗群岛之间,驶入挪威领海后,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侦察机发现了这艘匆匆逃离的“阿尔特马克”号,并马上报告了海军部。
英国海军迅速反应,派出了以“科萨克”号为首的驱逐舰队。很快,驱逐舰队便截住了德舰“阿尔特马克”号,但没有立即加以阻拦,它便逃进了约星峡湾。在峡湾的入口处,英舰遇到了两艘挪威炮艇。挪威人通知英国人说,德舰没有武装,他们已经在前一天作了检查,并已获准通过挪威领海开往德国。英舰队为尊重中立国挪威的权利,只好撤退。
英海军部得知这个消息后,海军大臣丘吉尔出面作了干预。在取得英国外交大臣的同意下,他下令英国驱逐舰队进入峡湾。丘吉尔认为:即使“阿尔特马克”号在挪威的领海内,也应当毫不犹豫地加以逮捕,因为它把英国战俘运往德国,已经违反了中立法。
在命令下达的当天晚上,维安舰长乘着“科萨克”号,借着白光四射的探照灯,小心翼翼地穿过了漂浮的冰块,进入约星峡湾内。他先登上挪威炮舰“切尔”号,要求挪威人必须将德舰带到卑尔根港去进行审问。挪威舰长又一再担保说德舰已经杯搜查过两次,没有战俘,没有武器。维安舰长表示要亲自检查,并邀请这位挪威人一同前往。挪威舰长表示抗议,说这违背了国际法。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德舰想乘机起航逃离,结果是糟糕透顶:德舰搁浅了。维安舰长不在理会挪威人,命令军舰靠近德舰,一队英舰检查人员便跳到“阿尔特马克”号上。双方没有发生枪战,代替的是激烈的肉搏战。英国人水兵很快就制服了德舰的船员,随即开始了搜寻俘虏的工作。他们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找出了几百人,他们有的禁闭在舱内,有的被锁在储藏室,有的甚至被关在空的油罐里面。检查人员还在德舰上发现了两门高射机关炮,显然挪威人并没有认真检查。获释者都换乘英国驱逐舰,到了午夜十分,维安舰长带领舰队离开约星峡湾。
“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对希特勒来说,是大丢颜面的事情。挪威政府对英国人进入他们的领海,提出了强烈抗议。张伯伦首相在下院发表了一篇演说,作为对挪威抗议的回答。他指出,“挪威政府对于一艘德国军舰为达到运送俘虏到德国监禁的目的,而允许其使用挪威领海一事”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希特勒认为,挪威人是不会认真反对英国人在自己领海内使用武力的,他打定主意,要尽快完成“威赛演习”计划。
“威赛演习”计划于1940年2月初完成拟定。在北欧,局势出现了新变化,芬兰接收苏联的议和条件,双方议和,苏芬战争结束了。于是,希特勒把“威赛演习”定于3月9日拂晓5点15分开始。计划规定这次战役广泛使用空降兵和登陆步兵对挪威和丹麦同时实施突击。这是德军空降部队第一次投入战斗,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挪威占领奥斯陆,卑尔根和纳尔维克等重要的战略要地,在丹麦占领哥本哈根和其它中心。在空降兵和登陆步兵占领丹麦的战略目标的同时,陆军应该开进丹麦国境。
希特勒强调这次行动要特别注意计划的伪装和执行计划的速度,仍要实施波兰战争中取得成效的“闪电战”战术,这样,尽管英法在海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德国兵力较少的陆军部队也能顺利侵入丹麦和挪威。
北满,大雪纷飞。
护国军东北抗日联军的总部是喜气洋洋。护国军正规部队对日作战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处在困境中部队官兵。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和副总司令黄克成将军在接到护国军总参谋部要求他们派出精干人员配合林杰中将打击黑龙江日军的秘密命令后,两个人是兴奋得彻夜未眠,马上召集了参谋人员,详细研究制定了计划。
东北抗联经过这几年艰苦卓绝得战斗,发展,已经是一支令日军头痛的部队。日关东军曾多次出动部队对其进行围剿,都未能如愿。杨靖宇,赵尚志和赵一曼都是在当地大名鼎鼎的名字。
经过大规模的调整,补给和休整,护国军三军总司令方云一声令下,部队云集平津一线:陆军参战部队十五个军共一百三十八万大军,五千门各式火炮,一千七百多辆坦克和七万匹战马;空军参战战斗机和轰炸机共计七百三十架。
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零年,日本从东北掠走煤二万二千三百多万吨,生铁一千一百多万吨,钢五百八十多万吨。仅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九年,掠走粮食三千六百六十多万吨,其中一千一百三十万吨运回日本、五百多万吨充作关东军军粮。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日本向东北移民十八万多人,侵占土地一百五十多万公顷,约占东三省土地的百分之十。三十万东北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关东军还疯狂掠夺人力资源。“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专门成立了劳工管理部门,并在天津、北京等地开设骗招关内劳工的公司。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八年,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共计八百五十七万多人。被日寇残害致死的不下二百万人。关东军统治东北近十年,全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机场、铁路、公路迅速修建起来,军火工业急剧膨胀,日本军阀把东北变成了侵略中国内地、亚太地区和苏联的战略基地。
第四卷第十一章
作者:冰龙
马来半岛作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被称为“远东直布罗陀”的新加坡更是看护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基地。英国在新加坡经营多年,建有章宜海军基地。苏门达腊岛有着丰富的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日本缺少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那么近在眼前的苏门达腊就成了日军的目标。新加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打击点。
东条英机的计划就是趁英国无力顾及马来半岛的时候,增兵越南,抢占马来半岛,然后占领苏门达腊,夺取丰富的石油资源;切断中国的滇缅公路的海上通道,进而达到威胁中国西南的目的,为将来占领中国奠定基础。
驻越日军为防御护国军东线的进攻,在靠近广西一侧以一个驻越师团(第八师团)为骨干,配合在越南征集的伪军部队,构筑了一道比较完整的防线。在日本人构造防御战线期间,不时和护国军驻广西第二军的部队发生摩擦,发生小规模的冲突,范围都不大。日军大本营从本土和朝鲜各抽调了一个师团,加上台湾的一个炮兵大队,组成了远征军派往越南。到达越南后,和先期到达的四个师团组成南亚派遣军,军团总司令为南部大将,下辖六个师团,近十一万人。为了保证其计划的成功,东条首相再次从本土派遣了两个近卫师团的兵力抵达越南,使得南亚派遣军的兵力猛增到十五万人。
相对于日军在越南的调动,护国军保持了足够的警惕。除开先前的第二军,第六军的一个摩步师和一个步兵师加强到了龙州,宁明和南宁一线。驻扎在云南的第五军也加强了对越南方向的监视。同时,在昆明,华泽民中将正在组建越南战役的集团军。
2月底,日军开始军事行动。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以精锐的第十五师团为前锋,从金边由东向西突进,占领曼谷,然后沿着马来半岛南下。日海军第四舰队组建南马来舰队,下辖重巡洋舰五艘,轻巡洋舰四艘以及驱逐舰十三艘,掩护山下奉文中将带领的第五,第十八师团从海上登陆。英军有部队近八万人,主要是由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部队组成。
日军海军集中火力攻占了新加坡西乐索炮台,然后部队马来半岛登陆,仅费时一个月就攻占了英国苦心经营多年的新加坡,撕开了进入印度洋的口子。南马来舰队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与英国驻印度洋舰队在安达曼海激战,在优势空军的配合下,击败英国人的舰队,拿到了印度洋的制海权。日第十八师团趁势攻击仰光。
日本人在东南亚的节节胜利,使得日本国民的士气极度高涨。东条首相的内阁,也顺利地渡过了一个艰难的政治关口。
1940年3月5日,挪威政府收到从柏林来的确切情报,德国人即将在挪威海岸登陆,但内阁对之持怀疑态度;晚上,德国驻奥斯陆大使邀请包括政府成员在内的显要人物到大使馆观看电影。电影的内容使描述德军征服波兰的经过,并以德国轰炸华沙的恐怖场面结束,银幕的结束映出“对于这种结局,他们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3月6日夜,德国海军开始大规模行动,去纳尔维克的军队登上军舰开始出发。3月7日,挪威发现有几艘大型军舰向其海岸前进,又接到英国飞机在海上扫射德国舰队的报告;英国本土舰队,包括两艘巡洋舰和十艘驱逐舰在内的舰队离开了斯卡帕湾基地。
3月8日,整个德国舰队都在海上;英舰在通往纳尔维克港的航道上布雷完毕,英国通知了挪威外交部长,挪威立即对英国提出抗议;德国舰队与英国布雷巡逻舰队相遇,双方爆发炮战。英国的小型舰队不是对手。德国一艘运输舰被击沉,英国一艘布雷艇和两艘小型炮艇被击沉。
1940年3月9日凌晨,德国驻哥本哈根和奥斯陆的大使按柏林外交部的指令,分别向丹麦和挪威递交了最后通谍,要求他们不要进行武装反抗,而是要接收德国的和平占领。两国外交部长在睡意朦胧中接受了最后通谍,但很快他们就清醒过来,急急忙忙地通知本国首脑。
丹麦好像被吓坏了,虽然对德国这种行为表示了抗议,但是默默地接受了通谍的要求。挪威人却不是这样,挪威政府很快就答复了德国人的最后通谍,表示决不自动屈服,并告诉德国,要他们“听一听抵抗战斗的枪炮声”。
丹麦,处于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交通要道上,是北欧的一个岛国。它的面积不大,国土地势平坦。此时的丹麦正处于老国王克里斯蒂十世的统治下。老国王十一个年龄已经又七十多岁的慈祥的老人,老人的脾气很好,只是有点懦弱。当德国要求和平占领丹麦的时候,老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觉得希特勒太霸道了。但他也只是生气,丝毫没有和德国打一仗的念头,因为他明白丹麦和德国是无法比较的。
丹麦军队的总司令是主张抵抗德国的侵略行径的,趁德国部队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反击,并向英法紧急求援。可他的主张很快被老国王,首相和外交部长各否决了。他们指出丹麦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国土最大部分是日德兰半岛,根本挡不住德国装甲部队德冲击,领导抵抗的政府在国内更本找不到一个战略纵深,至于英法等国的支援,不能抱太大希望,波兰的灭亡是前车之鉴。即使英法同意支援,也是山高水远,德国很容易切断他们的运输线的。于是,政府忙于争论最后通谍,丹麦军队没有接到战争总动员令,海军便任由德国的运兵船在他们的炮口下匆匆驶过,一炮不发。
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登陆驶由进攻丹麦的特遣部队参谋长库特将军负责的。库特将军在3月7日即已身穿便服乘火车到哥本哈根来“旅游观光”了一番,并进行了必要的安排。他首先驶替德国军舰找到了合适的停泊码头,其次为了运输少量的补给和一台无线电发报机找到了一辆卡车。很快,负责登陆占领哥本哈根的部队的那个营营长也来到了首都观光。他很悠闲地逛了库特将军为登陆部队选择的港口码头的各个主要部分,在心里确定了部队进攻时应该首先占领的制高点。
在递交最后通谍后不久,德国舰队就到达了哥本哈根港外,经过港口炮台和丹麦巡逻艇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德舰悄然地停靠在库特将军早已选择好了的码头,一营登陆步兵随即开始了登陆,占领了码头。整个过程中还是没有遇到大规模的抵抗战斗。
在里码头不远的地方,就是丹麦皇宫。皇宫内,老国王和大臣们仍在商议着,大臣们大都不主张对抗德国人,只有部队总司令仍然请求一战,同时要求老国王到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