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利用太平教在各地的势力向老百姓宣传太平教的主张,广泛发展教众,争取民众的支持。
第四、在云南昆明建设太平军的后方基地,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筹划军需。派田精明亲自到云南去主持后方基地的建设,并负责粮饷的筹集。
与此同时,在武昌城中,卢象升也接到南明朝廷的旨意,任命他为华中四省明军的都指挥使,命他整军抗御闯匪。同时,南明朝廷封三皇子为桂王,属地云南。南明钦使表示,他们只认太子,只有太子去了南京才肯让出皇位。
卢象升一直以崇祯的托孤之臣自居,一门心思要拥立崇祯的儿子为帝,可如今的情势让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如果起兵拥立三皇子,那就面临这同南明朝廷决裂。满清入侵,中原局势大乱,自己这么一来,国内局势就更乱了,大明江山愈加难保。如果遵从南明朝廷的旨意,那就等于承认了弘光帝的地位,将来再想拥立新帝可就难了。他本擅长统军,不喜政治,遇到这种难题自然难以决夺,思前想后,他决定去向赵强讨教,满清入侵和南明朝廷不肯让位的事情都被他言中了,此人如今势大,不管是起兵拥立新主,还是整军恢复失地都需要借助他的力量。
在去太平教总舵的路上,卢象升琢磨着赵强这个人。他佩服赵强对天下大势的判断能力,也信服赵强的为人和才能。此人自出道以来,剑走偏锋,奇招叠出,从不循规蹈矩,每每行到险处都能化险为夷,似有天助。受伤后在东北养病两年,却悄没声的创出一个太平教,转眼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势力,连尚大勇、李刚这样的明军勇将都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呢?近来他还听到很多关于赵强的传言,有的说赵强是上天派来人间救世的神主,有的说赵强根本就不是太监,有的说赵强通幽会神,能预知未来,这些传言更加让这个小太监显得高深莫测。他原本还打算借着自己托孤大臣的地位将赵强收归己用,不想原属于明军旧部的李刚、尚大勇反倒投到了赵强的麾下。想到这些,卢象升竟有点嫉妒这个小太监。
赵强在会客室里接待卢象升。
寒暄过后,卢象升打算先试探赵强的底细,于是说道:“如今满清入侵,果然未出大人的预料,大人年纪轻轻,却对天下大势判断的如此准确,真让卢某佩服。据说大人一年多前就已经料到了此事,真是神奇呀。”
“嘿嘿,倒也没什么奇怪的。我在东北与清军交战,后又出使清廷,见识了满清的实力和清主的野心,因此断定他们肯定会侵我中原,只是没料到竟这么快。”赵强敷衍说道。
“这么说,你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卢象升问道。
“不错,我当时料到此节,却又担心皇上疑我,所以只好诈伤,暗中继续抗清的力量。没办法,都是给逼出来的。”赵强坦然说道。
卢象升叹了口气,觉得赵强的做法虽属欺君,却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遂说道:“大人一番苦心卢某佩服。不过你刚才的分析,我却有一点不明,这李自成拥兵百万,占据数省,凭他一人之力当能击退满清,难道满清真的能威胁到我江南数省吗?”
赵强说道:“这李自成孤傲自大,目光短浅,非人主气象,他能有今天的势力,不过凭着其勇武,也是我朝气数将尽。他虽占据数省,但只是占,而不是治,百姓虽拥护他,却不是忠诚他。他麾下虽有百万之兵,却大多是乌合之众,是降兵和临时加入的贫民组成,缺乏训练,真正能作战的部队不足一半,而清军却是厉兵秣马准备多年,加上汉军和蒙古的联军,兵力实际在李自成之上。所以,清军很可能打败李自成,占据中原,进而挥师南下,占我整个大明江山。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抓紧练兵,准备御敌。另外,我还打算同李自成联手,共同抗御清军。”
卢象升沉思片刻,点头说道:“赵大人言之有理,不过那李自成破我国都,逼死先帝,是我大明的死敌,同他联手,恐怕不行吧,南京朝廷也不会答应。再说,让满清和李自成拼得两败俱伤,我们不正好可以收复失地,光复大明吗?”
赵强笑笑说道:“从军事上说,大人的提议不错。但这样一来,中原百姓就会落入满清铁蹄之下,惨遭杀戮和凌辱,这却是我不忍见到的。再说,一旦满清击败李自成统一中原,站稳了脚跟,恐怕我们再想收复就难了。”
卢象升钦服的说道:“没想到大人还有悯天怜民之心,我却没有想到这一层。惭愧!”
赵强慨然说道:“我太平教的宗旨就是济世安民,自然以民生为要务。不过我猜南明朝廷可能不会这么想,我们以明廷的名义同李自成合作自然是不行,李自成也不会答应,但太平教不受朝廷管束,所以可以和李自成联手抗敌,我打算以太平教的名义在各地起兵反清,此事却不必同朝廷言明。”
卢象升听赵强的意思,显然是不打算投靠明廷,也摆明了和自己是处在对等的地位上,不过赵强济世安民的主张他还是赞同的。
弄清楚了赵强的意图,卢象升安心了,于是说道:“朝廷的钦差前日到了武昌,果然如你所料,他们只认太子,不认三皇子,只封三皇子为桂王,属地云南。还委任我为华中地区明军的都指挥使,命我整军抗御闯匪。我该何去何从,一时没有定见,还请赵大人开解。”
赵强已经知道了卢象升受封的消息,事先想好了说辞,他冷笑一声说道:“哼哼,别说三皇子,就是太子去了南京他们也未必认!不过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争起来,只会让满清得利,我觉得现在还是得一致对外,我们自己内部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再说局势怎么发展现在还是未知数,等等看也好。所以我的意见不如就接受南明朝廷的旨意,先壮大实力再说,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卢象升叹气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我初来此地,要整军和管理地方困难也是颇多,手中可用之人甚少,想整军抗匪也没有那么容易呀,你那里人才济济,还望能帮衬一些呀。”他考虑自己整军需要助手,想将李刚、尚大勇他们这些明廷旧将收到麾下。
赵强听出了卢象升的意思,打着哈哈说道:“哈哈,我与大帅是莫逆之交,协助大帅责无旁贷呀。现在我太平教也在编练新军,起而抗清,到时候我、李刚、尚大勇都会听从大人的调遣,就向当初在特区那次一样,我们几人联手,定然是战无不胜啊。”
卢象升见赵强不肯松口,也觉无奈。赵强忽然想起了张晓东,于是说道:“大人手下缺人也不可不虑,尤其是地方上的官员如果不能鼎立相助,筹粮助饷,想要整军也难。要说擅长治理地方的人才我倒知道一人,现任苏州知府张晓东擅长经济,在当地民望很好,我当初去苏州筹粮,有些交道,要是将此人调任湖北不知大人是否合意。”
卢象升说道:“此人我也有所耳闻,是个能吏,我今天就给朝廷上表,调他来任这湖北巡抚。”
“还有一人,原是通州的县令,叫张浩,当初我在特区之时与我配合甚好,是个人才,此次京城陷落,他也随队到了这里,现在赋闲,可以一用。”赵强说道。
“哦,那我倒要见见,如果合用,就委了武昌的知府。” 卢象升说道。
赵强不动声色的已经将两名关系亲近之人安插好了,见卢象升并不疑心,接着说道:“我当初在东北办学校倒是培养了一些人才,只是都很年轻,缺乏历练,可以选一些出来,由大人亲自考较,量才任用。”
“好!有多少人你尽管荐来,我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一下地方,不然将来这仗就没法打。” 卢象升喜道。
赵强担心的说道:“大帅骤然安排这么多官职的调整,朝廷能答应吗?”
卢象升傲然说道:“他们既然要我整军御敌,让我督管几省地方,就必须委我以全权,四省的官吏任免和税赋的支用就得我说了算,不然我就不认他这个小朝廷!”
赵强觉得南明朝廷刚刚成立,正是急于安抚地方,收买明廷遗臣,卢象升以抗命相要挟,这南明朝廷八成得顺着,不如就这个机会多要一些权利出来。他考虑到太平教在云南要建立基地,而且丽妃和儿子也要到云南去,觉得云南巡抚如果能安排自己人最为有利,于是说道:“还有一事请大帅思之,此次朝廷将三皇子发往云南永驻,我担心日子久了,皇子在那里会受委屈,不如将这云南巡抚一职安排我们的人,这样才能确保皇子的周全。”
“大人所虑极是,我也正有这个担心。朝廷一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保不齐将来会对三皇子不利,不知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反正我去同朝廷力争,不安排我们的人,那皇子就留在这里,不到云南去。” 卢象升说道。
“恩,大帅觉得田精明如何?他原是以吏部侍郎衔掌管特区市场和钱庄,擅长经济之道,为人忠厚,处世老练,大人觉得如何?”赵强说道。
“好!就是老田。此人当初给我前线供应军需从未迟缓,为官清廉自守,正合我意。” 卢象升高兴的说道。
两人一番密议,各有所得,尽欢而散。
~第七十五章 忙无计萌生隐退心~
南明朝廷为了笼络卢象升,全盘接受了他关于湖北巡抚、云南巡抚人选的提议,几天后,朝廷旨意下,调任张晓东为湖北巡抚,任命田精明为云南巡抚。在这几天里,赵强也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了周密的筹划,他要将云南建成自己的根据地,太平教势力发展的大本营。
在赵强他们积极筹备的时候,国内局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自成从山海关败退回到京城,精锐尽失,自觉靠京城的守军无法抵挡满清三十万铁骑的进攻,遂决定撤回陕西老巢,重新整军反击,临走的时候在李自成在武英殿正式登基称帝,过了一把皇帝瘾,第二天大顺军带着从京里抢夺的财物向山西方向撤去。临行前,李自成下令杀了吴襄全家三十八口。多尔衮统率大军以吴三桂为先锋,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进入北京,当大明的那些遗老遗少们欢天喜地的以为大明朝复辟了的时候,大清朝的顺治皇帝已经在太和殿登基做了皇帝,满清也正式宣布将首都迁到了京城。国人这才如梦方醒,原来是靼子把北京给占了!吴三桂引清入关,卖国投敌的嘴脸也正式暴露在世人面前。清军并没有在京城停下脚步,清军分为两路,多尔衮会同吴三桂为北路,进军山西,一路追杀李自成,多铎带汉王耿精忠为南路进军河南,从侧翼包抄李自成。两军在山西、河南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赵强和尚大勇等人分析国内的局势以后,一边谴使赴山西会晤李自成,表明太平军同他联手抗清的诚意,另一边同卢象升商议派兵进军襄阳,阻住清军南下的通路,并随时准备进入河南抗击清军。
这年六月,卢象升带湖北守军一万人、尚大勇、李刚各带领太平军两万人开赴襄阳,赵强留守武昌总舵。
大军开拔,田精明、李刚、尚大勇他们相继离开,总舵一下子清净了下来,赵强一时还有点不适应。他每天处理完教中事务,偶尔会忙里偷闲到后山上去找陈圆圆聊聊天,听听曲儿,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和圆圆之间隔着一层什么,在一起总是客客气气,反不象原来那样自在随性。圆圆已经知道吴三桂降清的事情,自然彻底绝望了,两人在一起时也都刻意回避这个话题。
这一天赵强处理完公事,甚觉无聊,一个人坐在案前发呆,想着送走丽妃和彩铃儿她们以后身边连一个伺候的女人都没有了,连那个俪儿也走了,心里不免有些怅怅的。想起俪儿,赵强不由得心动,这丫头柔弱乖巧,一向顺着自己,由着自己任性胡为,也不恼怒,当初在特区府里只是碍着有彩铃儿看着竟然没有得手,现在还觉得有点遗憾,要是俪儿现在能在身边伺候就好了。他正在想入非非的发愣,忽听耳边有人轻声说话:“俪儿给老爷请安。”
他激灵一下子回过神来,居然看到俪儿正怯怯的立在面前,他以为自己在做梦,使劲揉揉眼睛,再看,没错,眼前就是他正在心里念叨的俪儿,他惊喜的从椅子上跳起来,上前一把搂住俪儿的肩膀,说道:“俪儿,真是你呀?我正心里念叨你呢,可巧的你就来了。”
那俪儿轻轻晃动肩膀,挣扎一下,脸羞得通红,柔声说道:“尽瞎说,俪儿只是个丫鬟,算什么位份儿上的呀,老爷哪会想我。”
赵强最喜欢俪儿这等柔顺害羞的样子,顺势将俪儿揽在怀里,做了个嘴儿,坏笑着说道:“这些日子,我对你可是朝思暮想,没想到还真把你给想来了。”
俪儿羞红着脸,双手挡在胸前,声音微微发颤说道:“老爷快松手,太太看见了可不得了。”
“太太看不见的,她们已经启程去云南了,这里是我的天下,没人管咱们。怎么你不知道吗?”赵强边说,一只手还不规矩分开俪儿的双手胡乱抚摩着。
俪儿娇羞说道:“我前几天病了,在一个亲戚家修养,今日回府却发现那里已经人去屋空,以为太太是搬到了这里,这才找了来,不想已经走了。即如此,俪儿赶上去就是了。”说完挣扎着就要脱身。
赵强欲火已被勾起,如何容得她逃脱,一把将俪儿抱起,色咪咪说道:“你即来了,哪里还能放你走,再说我这里原也需要人照顾,你就留在我身边伺候吧。”
那俪儿瞪着两眼盯着赵强,傻傻的说道:“老爷,这事夫人早晚知道,恐不容我,再说我还是一个姑娘家,你如要了我,将来可不能相弃。”这话的意思竟是认了。
赵强此时已时色迷心窍,哪里还管什么其他,抱着俪儿大步进了里间的卧房,那俪儿却如同醉了一般,迷迷糊糊全然没有了抵挡,任那赵强挥戈猛进,肆虐了一番。直到事闭,赵强见到床单之上红樱点点,怜惜的把俪儿搂在胸前,信誓旦旦一通柔声安抚,那俪儿也就铁了心自此随了赵强。
这段日子赵强过的比较舒心,他金屋藏娇,收了俪儿,那俪儿性情柔顺,一切由着他的性子,不似彩铃儿那样饶舌多事,让他尽逞大男人的威风,俪儿一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一边帮他整理文书信件,细致周到,体贴入微,赵强甚是满意,他如今已经完全自立,不用再藏着掖着了,大男人三妻四妾本就他心中向往之事,他打算将来要给俪儿一个名分,反正木已成舟,谅那彩铃儿也说不出什么。
太平教的势力也在不断的壮大,田精明护送皇子和贵妃到云南赴任,又带着大批的人马,加上太平教在云南的分舵本已有些基础,所以一到任上就很快站住了脚,当地原有各方势力无不臣服,冷锋配合他很快将云南各地的守军进行了整顿,通过官员调职、队伍调防等手段,将全省的兵权基本掌握在太平教的手中,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太平教在各地的势力发展很快,太平教本就打着抗清的旗号,如今满清入侵已成事实,太平教的宗旨也已经深入人心,各个分舵都在积极发展教众,组建太平军,北方各省的太平军就地开展抵抗清军的行动,南方各省则积极筹措粮饷和兵员输送到武昌总舵。天平教已经成为国内各方势力都不敢小觑的一股重要力量。
国内局势越来越复杂,教内事务越来越繁忙,赵强渐渐的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年轻阅历少,没有独立主政的经验,历史机缘巧合的把他推到了现在这个高度,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以前虽然很漂亮的做成过几件军国要务,但都是仗着崇祯的势力和自己的小聪明;他由于知道历史发展的进程,能大概预示历史发展的事件,但并不真正具备对大局分析和把控的能力。如今真的将统揽全局的一大摊子事情压在他的肩膀上,他就吃不消了,赵强整天被一大堆政务包围着,弄的昏头涨脑,苦不堪言,慢慢体会到当初崇祯皇帝起早贪黑理政的艰辛,也渐渐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他清楚自己不是主持大局的料,当不了太平教这个家,长此下去,早晚会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太平教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不由萌生了退意。他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政务直接推给李刚、顾炎武他们去处理,自己只是从中参赞意见,这倒不是他偷懒,而是有意让几个亲信助手逐步接掌他的权力,为自己将来退身做准备。
~第七十六章 又见兰汀~
这一天,外面传来消息说新任湖北巡抚张晓东已经到了武昌城,那张晓东是赵强的好友,当初还救过赵强的命,两人虽年龄相差很大,却是兄弟相称,张晓东的弟弟张晓平、女儿兰汀与赵强的关系也非比寻常,所以赵强当天下午就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