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三为人处世哲学-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的工作为乐。第三,他们的成就,就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一样多。就拿酬劳来说吧,这两个人在 1983 年的年薪,都 在美金 10 万元以上,这算是相当高的酬劳了,但他们却毫不以为意。罗夫说:“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何必大惊小怪的到处宣扬呢?”乔依丝也说:“我的公司很好,而我赚的钱也够花,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又不会打破世界 纪录!”也许有人会觉得,他们以这种毫不在意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成就,是在暗示要加薪或升迁,但实际上却不然,他们并不是对此感到不满,甚至平 时,也很少提到升迁、加薪的问题。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他们平时如何处理每天的工作的话,就会看到一个 有趣的现象:他们两人都有意的抹杀自己过去的成就。

  在罗夫 34 岁时,他的公司为了扩展业务,要到德州设立工厂,这个重任 就落在罗夫和其他 3 个资深的经理人身上,他们要负责监督、管理整个计划。

  由于事前市场调查显示,一旦工厂落成,将会有极大的利益回收,所以罗夫 摩拳擦掌,预备一试身手,他说:“市场就在此,我们要好好努力,把所有的产品都卖出去。”他对自己能入选为这计划的负责人之一感到光荣,并诚惶诚恐地工作,因为其他的负责人,年纪至少都比他大上 15 岁。 这个计划可说十分庞大,光是工程就进行了两年——比原计划多了 3 个月,这是因为某些建材暂时缺货的缘故;而又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预算也 稍微超出原来的计划,不过,最后总算大功告成。而训练新进人员操纵机械 又多花了他们6 个月的时间,罗夫说:“要找出适合的人才来做适当的工作, 才是最麻烦的事,我们曾雇用一位经理,但他第一天来上班就喝醉了酒,想想看!喝醉酒,这会把一切都弄得完蛋!”

  不用说,这个计划花了罗夫 3 年,时间也不算短了,但除了时间之外, 罗夫还花了无穷的精力在上面,他常常熬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到最后计划快完成时,他高兴的说:“我现在对整个流程都了解了,从有机反应机械装 置,到整个资金运转都会了。”等到计划完成后,罗夫却不稍事休息,马不停蹄地又去忙别的事,因为在这 3 年中,他也还在进行其他的计划,既然这 个计划已告结束,他已开始费心在他的新计划上了。

  5 年后,罗夫 42 岁了,我们问他如何评估自己对这公司的建树。“我的 建树?”想了半天,他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啊!也许过几年,我才可以真正称得上对公司有什么建树吧!但到目前为止,实在没有什么,除了 上礼拜公司又升了我一级罢了。”

  他是谦虚呢?还是有健忘症?如果光看这个例子,我们免不了会下这两 种结论。罗夫的同事都认为他是公司的大功臣,除了上述的建厂计划外,他们还可以对罗夫举出至少一打以上的大功,他们的副总裁还认为不止于此 呢!

  乔依丝的情况也是如此。当她 37 岁时,有一天恰巧碰到高中的一位老同 学,两人便寒喧起来,她问那位同学现在在做什么,他答:“我在销售办公用具。”他们站在一起谈了 20 分钟。

  这次的谈话一直萦绕在她耳际,她很高兴听到那些和她一起长大的老友 的消息。“我和班上的同学都失去了联络,但他却对他们的行踪了若指掌,因为他参加了同学会,而我连什么时候举行同学会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也 没有空去。”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理由使她难忘这次的谈话。她说:“他提到包装对 他们那一行的重要性,例如一包内该装多少东西等等的问题。”他的话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她发现,不只是她自己的公司,甚至整个工商业界都忽略 了这个问题。“办公文具公司和药厂,在这方面都先我们一步。我们只会大批的卖给各大公司,或分成一小包一小包的零售。”而她同学的话给了她新 的灵感,那就是“小量包装”。

  接下来的两年,她逐一审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产品,“其中有一些是别 的公司以专有标签为我们生产的。”她说,但其他由自己公司直接生产的产品,她都逐一检查过,看是否能在包装方面做点改善。老板已同意她的做法, 并派了两名生产人员来协助她。

  她开始动手以后说:“这并不难,我们把 12 瓶分为一组,装在小纸箱里——就像一打汽水的包装法那样。整个箱子的长宽高分别为 3×5×12 英寸, 这样看起来清爽多了,也比较容易购买、存放。”对她来说,这两年中,最叫她感到心焦的时候,就是在新包装推出,等待顾客反应的时刻了。在开结 果研讨会,比较订单多寡的前几个小时里,她很不安地等着,生怕一切都只 是徒劳而已。

  结果却证明她的构想在市场上大获全胜,而且销售情形也维持数年不 衰,乔依丝原本害怕消费者只是为了一时新奇才买他们“小量包装”的产品,她更怕这种“小量包装”的产品会夺去自己公司的批发市场,现在,一切都 证明是多虑了。该公司的销售经理在第二次会中说:“这只会打击我们的竞争对方,因为现在顾客比以前贮存了更多我们的产品。”老板非常满意,而 且到现在都还记得乔依丝的功劳。

  唯一忘记这件大功的,反而是乔依丝本人。在五年后,我们问乔依丝她 如何评估自己的成就,她沉思后说:“谈不上什么成就,我只是东做一点、西做一点,尽我的职责而已。”

  是健忘?还是谦虚?这两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得再举几个例子,才能看 出这种人的基本问题在那里。这种人可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群。

  什么时候才能休息? 蓝领劳工阶级通常的工作型态是成群结队、听命于人的,也就是说,一群劳工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例如盖高楼大厦等等,会聚在一起工作一段时 间。而另一方面,白领阶级的工作则强调个人独创性。白领阶级工作时,旁边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大群人盯着,他主要的工作是劳心,而不是劳力,而 且在大部分的时候,都看不到什么成果。劳心的工作,既不像砌砖盖瓦那样是可见的,其成果也不像生产线出来的商品一样标准化,因为心智较肉体来 得抽象,其成果也较难以掌握。

  劳心的工作,比较不容易培养同事间的感情。两个并排工作的油漆匠, 可以一边油漆,一边聊天,因为他们的工作只要求他们用手,而不是用脑,手上虽忙,嘴巴却可以不停。但劳心者就不能如此,如果两个办公桌相邻的 人不停地聊天说笑,工作量必会大受影响,想要边作事、边聊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劳心的工作给人较大的工作自由,让人按照自己的计划工作,而且他们 的工作也较劳力者有连接性,也许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计划要进行,但这些计划相互之间却有些关联,分界也不很清楚。我们所访问的一位园丁把劳心、 劳力工作最大的不同,描述得很清楚,他说:“如果我是坐办公室的人,一定会搞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喝杯啤酒,放松一下。我看我要不是整天喝得 醉醺醺(因为很多小计划都已完成),就是一点酒也不敢碰,一点轻松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计划间都相互有关联,容易搅在一起)。”医生、牙医、律 师,以及各种专业人员都该了解这种情况,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他们处理一个接一个的病例或案子,或者接下几个不同的计划,然而这些表面 上似乎没有关联的案情或计划,从另一方面看却以某种方式一一衔接,有其连续性,其中任何一小件的成功,从他们职业的观点来看,都不很重要。

  这就是罗夫和乔依丝无法找到一个计划的另一个计划分际之处的部分原 因,基本上,他们不能在每件工作完成后都喝一杯轻松一下,所以也就容易忘怀自己已有的成果。

  另外,罗夫和乔依丝,以及其他成千上万像这两位的人之所以会如此,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原因与表彰外在的成就较无关联,却与维持内在的工作动机有重要的关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都很明白,保持自己的工作动 机是他们获致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一旦工作热忱消退,麻烦就大了。为了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工作动机,这些白领阶级就想出一个办法:对自己的成就干 脆视而不见,对其重要性也不予理会。怎么做法呢?忘却一切?这就是我们以为罗夫和乔依丝得了健忘症的原因,但实际上罗夫和乔依丝对他们工作的 程序记得一清二楚,他们分别记得自己参加过设立工厂及“小量包装”的计划,但他们觉得这只是无足轻重的小成就而已。

  他们的座右铭很能代表他们自己的看法:“唯有现在着手的,才能算数。” 乔依丝这么说。她的一位做服装设计的好友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有即将要画的设计图,才最重要,如果失败的话,不管上一季我做得多么成功,也没 人想听。”罗夫也常说:“真正能展现我能力的,是下一季的收入,而不是上一季的。”他的一位新闻界朋友也说:“下一篇要写的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看看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用明天把昨天挤到毫不重要的地位。说得更清楚一点:他们只重视现在和未来、正在进行或尚未开始的计划,却对过去的成就毫不注意。 显然,他们靠这样来维持自己的动机,但这样做却代价高昂。他们等于是一天一天逐步地消耗自己,过去的成就转眼就灰飞烟灭,昨天发生的事马 上就过去了,真正重要的问题变成:“我今天做了什么?”

  罗夫和乔依丝每天上班时,都带着报告、文件或报纸等东西,但当一切 都说完做完后,他们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安慰自己的东西,结果就会不知不觉地向自己施加压力,要求自己去做更多的事。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 一无所有的,过去的成就既已烟消云散了,他们只好拼命向前。

  这个问题的要点在于,他们的工作往往较不具体,如果想把它拍成一部 影片的话,根本没什么好拍的,虽然,最后的工作成果可以知晓,但这往往只占他们工作中最小的一部分。一般人只看到结果,却忽略了他们一步步奋 斗的过程。他们这种劳心的历程,也难以拍摄在影片上。

  如果我们拿有成就的经理人,和知名的运动员作一番比较的话,就可以 把这一点弄清楚了。拿上面举的影片例子来说,如果年轻人想在运动界出人头地的话,至少该观摩数里长的影片,他们所该知道的,不只是每一局比赛 的分数,而且也该知道运动员紧张、专心的情况,和导致他们赢或输的每一个小动作,甚至,他们也该用摄影机或录影机拍下自己练习的动作来比较。 经理人却无法这么做,不管愿不愿意,他们处理事情时所花的努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情绪——烦恼、焦虑和快乐等等,都随着一天的结束而终 了。他们的计划,可能费时很长,在其中的某一天计划完成了,新产品推出了,却对他们没什么大影响,因为比起几个月、甚或几年,这一长串时日的 情绪波动,这一天实在算不了什么。罗夫在工厂上所花的努力,和乔依丝为“小量包装”所费的心神,总共合起来也有 5 年的时间。 劳心的人由于工作过程不够具体,成就感不足,结果常常拿部属来出气。

  例如罗夫和乔依丝,他们两人都希望在世上留个名,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成就, 一旦自己觉得没什么进展时,和他们一起工作的部属就成了出气筒了。但他们这样做只会造成反效果,他们的属下不但不会了解他们的成就,反而会起 怨恨之心,而且这种心理会持续很久。

  其实罗夫和乔依丝都不是故意对部属不好,而且一旦发泄过,气马上就 消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暴躁的原因,但却不想让这种情况再发生,所以下一次他们便把鞭子打在自己身上,想强迫自己向前更进一步,以便掌握一直逃 避他们的成功,以及伟大的成就,他们都坚持,到那个时候他们才可以休息。

  终点在何处然而,他们所盼望的终点却永远不会到来,这关键仍是在他们自己身上。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折磨自己呢?为什么明明已到手的成就,他们却视而不见,反而不停地追逐更远、更大的目标,永不止息?

  因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斗志,失去工作动机。在我们所研究的个案 中,发现大多数既聪明又勤奋的人,都深恐有朝一日成就过大,会使自己失去工作动机而停顿下来。

  这些人对失去工作动机这个问题很可能只会轻描淡写,不过我们该再深 入探究其中的奥妙。乔依丝常宣称:“我一定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罗夫也常说:“我最盼望的,就是能好好做一番事业。”我们一定以为这就 是鞭策他们不断求进的原因,他们也自以为如此,然而,真正面对他们所最渴望的成就时,他们反而退缩不前,深恐得到它,就会使自己停滞下来,不 再前进。因此,他们的应变之道,就是不停地把终点线擦掉,使自己能永远地向前跑,这方法很适合他们,他们现在可以振振有词地辩白:“我怎能把 脚步放慢或停下来呢?赛程离终点还很远啊!”

  但是,我们该注意,这是一场奇特的赛跑;跑得越远,要跑的路就越长; 罗夫和乔依丝花的努力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该努力下去。他们永远没有成果回收的一天,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停下脚步,一切的努力——多年的教育和累 积的经验——都会功亏一篑。

  罗夫和乔依丝的问题,就在于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期望,从不给自己缓一 口气的机会。当他们终于成功地完成某件工作或某个计划时,并不感到满足,反而把眼光放得更高。重复过去的成就,对他们来说,也毫无意义。只有害 怕自己停顿下来的恐惧,不断地鞭策他们,成为他们前进的原动力。乔依丝45 岁的时候说:“昨天的一切都已过去。”罗夫 44 岁时也说过:“如果大 家都在奋力向前而你却停在原地,那么你只能看到他们扬起的灰尘而已。我们一定要不停地向前。”不过,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水平的距离,而是 垂直的成就。

  罗夫和乔依丝在 30 岁的阶段,想要超越他们 20 多岁的成就,而在 40 岁的阶段,又希望能凌驾 30 多岁的成就,他们希望能往下俯视,而非转头回顾前一阶段的成就。所以他们不但忽视以往的成就,而且故意缩小它,就好 像从高楼顶往下看它一样。为什么从前曾使他们十分满足的工作,现在却不屑一顾呢?对大多数进取心强的人,答案都是:“为什么还要再去做它呢? 这工作我早已做过了啊!”

  进取心强、或利用上述方法以保持自己工作动机的人,日子久了,免不 了会出大毛病。在刚开始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以为一定是那些对工作漫不经心的人才会出毛病,而那些进取心强的工作者,则可一帆风顺,结果却 完全相反。对工作漫不经心的人,虽然会有工作上的问题,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对工作或公司毫不关心,所以他们所受的困扰也比我们想像中小得多, 他们也许会觉得烦恼,但却并不会因此而牺牲任何睡眠的时间。

  而另一方面,进取心强的人,所面对的困扰更大,而且在我们研究的案 例中,有 70%都发生极大的问题。由于他们不断地摧毁自己昨日的成就,使自己能专注于今日的工作,以至于他们的明日一无所有。当他们年轻时,一 心一意都在未来,所以这么做并没有关系,但当他们迈入事业中期,甚至进入末期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值得安慰的成就,或是足以自傲的建树。结果,他们就成为典型的——成功却不自觉的人。

  情绪的影响

  如果犯了上述的毛病,当然越早改越好,而且并不需要花太多的精神在 上面,只要稍微作一点适度的修正,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怎么改呢?首先,这种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过去的成就置诸脑后而不顾,通常我们如果有 什么成就,放在那儿一年多不去理会的话,以后就更不会重视它了,结果反而好像不曾有任何成果、任何建树似的。

  例如,罗夫为设立新工厂花费了三年的心血,计划完成之后,他该了解 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同样地,乔依丝的“小量包装”计划成功之后,也该拨点时间欣赏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如果他们因为害怕会对自己的成就自 满而停止进步,以致不敢停下脚步,马不停蹄地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向下做的话,反而失去了欣赏成就、激励自己的机会了。要知道,时机稍纵即逝, 过去的成就如果放得太久,其光彩就随时间消失了。

  让我们花点时间看看这种现象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