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三为人处世哲学-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你觉得处理得特别好的事,或者是处理得特别糟的事,或者是你觉得受到伤害的时候, 或者是觉得生气的时候。显然,这是必须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分析这样的事件,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所建议的方法,就是 写日记。

  自己的日记拿出一本笔记簿来,在簿子上划一条线,分成两部分。 其中一边写的是发生的事情:除了你自己以外,还有哪些人牵涉在内?

  那些人做了什么?你觉得那些人感觉怎样?想的又是什么? 另外一边写的是你的行为:你对于这个事件的想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实际上,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至少要过了一天后),再读一遍发生过的事情。你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觉得怎样?认为那件事情怎样?那件事情使得你 想做什么?有没有尚未完成的事情?你打算要做什么?你从这一切学到了什 么?

  经过一段时间,记下来的事情就愈来愈多,这时候,你就可以更进一步 地运用一种技巧,来加以解释,这个技巧叫做贮藏格,也可以称之为分析镜,这是个探索你自己的好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假如你已经记录下来不少重要事件,就会发觉情况 愈来愈清楚,有的时候,你对自己能管理得很好;有的时候,却没能管理得那么好。现在,你想要更进一步探索,看看你是不是能发掘得更多一点。

  第一步就是选出大约十件事情来分析,其中有一半是成功的例子,另一 半是失败的例子。然后,以一个字或很短的语句,来分辨或注记各个事件。

  这样一来,以后提起这些事件时,就比较快、比较方便。

  为了要说明得详细一点,我们从汤姆的日记中,选出六个事件来。我们 把事件简化,这样比较好解释。但是,基本上这些都是真实的事件。

  简要标示商店中大排长龙,原来那家商店要清出一种存货,于是大做特价品的广 告。(商店)

  向一群经理发表演讲,介绍加入自我发展团体的观念。(演讲) 与赞助团体开会,以便取得一项计划的资金。(赞助人)

  在火车上和管理员发生争执,起因是时刻表上列明了有餐车,其实却没有,管理员说是由于“营运原因”才会这样。(火车) 给一群接受管理训练的人上了一堂课。(上课)

  和餐厅的女侍发生争执,因为那家餐厅所谓的《新鲜水果沙拉》其实是罐头食品。(餐厅) 你选择好,并且标示好事件以后,然后把各个事件的名称,填写在第一行中,次序并不怎么重要。另外,再把各个事件的名称,分别写在小纸片上。 所以,就拿汤姆的那六个事件来说,就要用六张小纸片。像洗扑克牌一样,把这些纸片混合起来,然后随便抽三张出来。

  思考一下,这三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举例来说,我们找出的三个例 子中,火车跟其它两个都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首先,这个事件处理得不太好,另外两个事件则处理得比较好。

  我们就把这种对比,在“特征”栏内登记下来,以技术名称来说的话, 就是结构。下面是实际的例子:右    处理得不好    左    处理得好 继续考虑这三个例子,会发现其中两个和工作有关,其中一个则否,所以,下一个结构是这样子的:右    和工作无关    左    和工作有关 你继续进行这样的过程,直到再也找不到这样异同的对比为止。当然,这些对比未必都是一样的。举例子来说,我注意到,其它牵连在赞助人这个 事件中的人,年龄都比我大,至于牵连在其它的两个事件的人,不是年龄比我轻,就是与我同龄。于是,又形成了一个对比结构:右    其它人大部分年龄较轻,或年龄一样大。左其它人大部分年龄较大。 继续在这三个事件上下功夫,进行各式各样二比一的组合,直到你认为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对比结构,然后再把那三张纸片放回到纸片堆里,混在一 起,然后再找出三张纸片来。

  假定这一次,你取出来的三张纸片,分别是餐厅、演讲、赞助人。(这 三个事件中,其中有一个已经讨论了,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不是三个事件和上次完全一样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立刻发现到,在处理得好和处理得不好 这个项目中,演讲和赞助人这两个事件可以放在一起。另外,你还发现了一个新的项目,那就是在餐厅和演讲这两个事件发生时,你患了重感冒,觉得 很不舒服。而在赞助人那个事件发生时,你觉得精神好得很,所以,我们又可以加上一个新的范畴。

  应用问卷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获得和人有关的信息,有个最常见的方法,那就是应用问卷调查。大部 分设计问卷调查的人,都是想获取有关其它人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要经由专家来判定的(例如,选择的过程)。不过,给自己的问卷调查,可以增加对 自己的了解,这是毫无疑问的。

  问卷调查可以分为两种——自由问答式的,和非自由问答式的。前者的 问题,是要你以自己的文字写下答案来,后者的作答方式,则包括了在格子中做记号,选择适当的答案,按照喜好程度加以排列等等,结果得到的,是 以数字来计算的分数,刚才这节里做的练习,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

  自由问答式问卷调查的答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加以解释,一般 都认为,那得由专家来解释。但是,为了配合自我管理的哲学,经理应该想出自己的答案来,并且自己加以解释,我们相信这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我们希望的。当然,若是能和朋友或同事讨论的话,也是很好的。 其实,你可以直接用自由回答式的问卷调查,来和其它人沟通,把问卷调查当成谈话或讨论的大纲,互相问问题,并加以讨论。 本节中有不少这样的项目,我们这里就有个和本节主旨有关的,了解你自己,你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问题中,有不少都是相当复杂的,得花不少 时间来研究。我们已经提到过,碰到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先沉思一、两天,然后再想出正式的回答来。当然,你也许会希望先集中全力于其中一、两个 问题,可以自己和自己讨论,也可以和伙伴讨论,其它的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讨论。以最适合你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有关了解自己的问题调查与讨论

  (a)个人的信仰、标准、价值观1。你对于以下各个事项的基本信仰是什么——人群、工作、家庭生活、 政治、道德、你的国家、国籍、种族、你的性别、其它国家的人、其它种族、和你性别不一样的人。

  2。你对于宗教、精神方面的事情,生与死的基本信仰是什么?

  3。你的想法和感觉一直都是这样子吗?或者,你发觉自己的思想、信仰、 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改变?如果有改变的话,是突然的改变,还是逐 渐的改变?

  4。如果对于这些你一点都不相信,那么就再思考一下。你一定相信某些 东西,至少在潜意识中,也许是暗藏着的假设,但也是一种形式的信仰。

  5。倘若你发现,这些问题之中,有些会使你觉得不舒服,那就是刚才说 的那个情形了。

  于是,你要想方法找出不舒服的原因来;知道了原因以后,不妨考虑一 下,如果你希望的话,可以决定不去探究那个区域。

  6。倘若你的确认为,自己对任何东西都没有自觉意识的信仰,那么你的 感觉怎样?倘若能够的话,你打算怎么办呢?你要做些什么?

  7。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信仰中,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有没有 互相矛盾的地方?

  8。你的信仰概源是什么?基础是什么?你在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 的时,有谁能影响你?有什么东西能影响你?

  9。你的信仰和价值观,怎样影响你的思想和感觉?你希望做的是什么? 实际上做的又是什么?

  10。你能不能想起这样的情形,你做的某件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基本信仰 或价值观?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你觉得怎样?你为什么会那样做?

  11。想想看,你对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你认为其它人对你的看法,是不 是跟你对自己的看法一样?或者,也许有的人看法跟你一样,有的人却不一 样?

  12。最后再回顾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觉得怎样?这些答案是不是 能描绘出你自己的形象?那些形象是怎样的?你对于那些形象的感觉怎样?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要采取什么行动的话,该怎么办?(现在,如果你说 什么也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些必须是有意识的决定,正反两面都恰当地考虑过。别忘了,你现在是在自我管理。)

  (b)关于你自己的知识13。写一篇叙述你自己的文章,两、三页就可以了,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写,好像是在描述其它人一样。你觉得,哪些方面是很容易就能描述出来, 不会觉得不自在的?有没有不容易描述出来的方面?或者是不知道的方面?

  或者是觉是不自在的方面?

  14。不妨把这篇自述拿给同事、朋友、家人看一看?看看那些人能不能认 得出来?你也可以在文章后,加上几页空白纸张,请那些人写下对你的看法。

  15。最后,回顾一下你给这些问题写下的答案,你认为怎样?给你自己描 绘出怎样的形象来?你觉得怎样?如果你想采取某些行动的话,打算怎么 做?

  显然,这整编内容中要谈的,主要是知道你自己,我们也希望,你会觉 得书中的某些练习很有用,你可以自己做练习,也可以和伙伴或一群人同做。

  下一节中,我们要继续探讨,评估自己和做自己的方法。

  我们要在这节中,继续探讨自我的问题,从知道你自己,进展到评估自 己、做自己。首先你要知道,目前你评估自己、做自己,要进行到什么程度。

  所以,你必须先找出下面这个自由回答式问卷调查的答案来,可以自己一个 人做这个练习,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做。

  有关评估自己、做自己问题的调查和讨论1。你对于自己的感觉怎样?对于自己的能力、弱点、特征感觉怎样?对 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感觉怎样?对于自己的技能感觉怎样?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做的事情,感觉怎样?

  2。想像着你自己的个性,写下一份参考资料,在那资料中,你要说些什 么?

  3。你的感觉怎样影响到你,以及你做的事情?怎样影响到发生在你身上 的事情,以及其它人做的事情?你能不能想出一些例子来?

  4。你认为,其它人知不知道你对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

  5。你有没有感觉到人生的目的——你活在这世界上是要做些什么的?

  6。你的天资是什么?你应怎样来运用这天资?为了谁而运用这天资?

  7。谁在影响你?什么在影响你?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不妨画一张影 响图,显示出各种影响你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影响有没有相互抵触的地方?你的反应是怎样?你自我管理的成效怎样?

  8。你认为其它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和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样?或 者,有的人看法一样,有的人看法不一样,谁的看法和你一样?

  9。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你认为这些答案怎 样?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你打算将怎么办?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好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好,可能是由于反面的回馈,也可能是由于和别 人比较的结果,别人似乎比较能干、比较聪明、比较美丽等等,我们在前面中已经批判过这种情形。这些不好的感觉,会以两种方式,渗透进我们的生 活中。首先,这些不好的感觉会创造出一种预言,而这预言本身会逐步实现。

  既然“我很差劲,没有人会喜欢我”。我就想避开其它人,不想和别人相处, 变得退缩,到后来其它人都离开我,只因为我实在并不吸引人。

  事情变得愈来愈糟,因为即使有一部分的我在告诉自己,我没有用,其 它部分的我却不相信。所以,虽然没有其它人忽略我,我却找出借口来,说这是因为其它人太差劲、太笨、太无聊等等。所以,反正我不想结交那样的 人,避免那些人,不理会那些人,这样反而比较好。

  于是,这恶性循环就不断继续下去,其它人注意到我的行动孤僻,相对 地也会和我保持距离,不但加强了我对自己不好的看法,也加强了我对其它人错误的、不好的看法。于是这种情形就这样不断演变下去??这种行为模 式是很常见的,所以有一种心理治疗法,就是根据研究这种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而建立的。发展出这种心理治疗法的,是位美国精神病学家,名叫艾里 斯,艾里斯治疗的对象,都是些深受忧郁症之苦,或是有自毁倾向的病人,这种治疗法叫做理智情感治疗法。

  挣脱毁灭性的恶性循环本节是为了“发挥思想的经理”而写的,我们并不是建议,这些经理都 该去接受心理治疗。不过,我们能修改一下情感治疗法的原则,来挣脱这恶性循环;这恶性循环会令我们觉得情绪低落,沮丧抑郁,仿佛一整天都不顺 利似的。

  艾里斯指出,我们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于自己或其它人有些不合理 的信仰或假定,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我们找不出合乎逻辑的原因来。譬如说,有些人会相信“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很行。”这是谁说的?这样的信心是 怎么产生的?只要你肯想一想,就知道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算我们的父母、老师、老板告诉我们,那是真的,我们也不可能办得到。可是, 只要我们坚持着那假定,就会常常觉得不快乐,因为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会发觉,自己并不那样行。

  问题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开始自我设限。我们本来应该这样想的:“好 吧,若是能做得更好的话,那就好了,但是至少我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我们却坚持着这样想:“我太差劲了。”于是恶性循环又开始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自我设限丢掉,首先,我们要认识那背后的 假设,只不过是胡说八道,然后,要以比较合理的信心来代替。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不合理的假设。 第一号不合理的假设:我在各方面一定都很行。这等于是个惩罚自己的好武器!事实上,谁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很行的。 那么,手中握有自我惩罚工具的这些人,会碰到些什么事情?显然,这些人一天天地累积经验,等于是在证实自己不是技术和美德的模范,没办法 实行这不可能的理想。结果,这些人就自己惩罚自己,压抑自己,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等等。更糟的是,这些人会这样想:“我一事无成,一点用也没有。” 一旦落到这种地步,就算做了什么很不错的事,也不肯承认!而会觉得本来应该做得更好的。有其他人给予正面的回馈,这些人也不肯听,却会这样想:“你这样说,只是为了表示友善而已。”或是:“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为了要摆脱这种假设的恶劣影响,就必须以其它想法来代替:谁也不可能对某件事情专精得无懈可击,更别说是每件事情都无所不能了。不过,我也和其它人一样,还是有能力把某些事情做得相当好,这些事 情有??。

  自己想想看,然后写张清单,列出你擅长的是什么。克服内心深处不实 的谦虚感(其实,这就是内在的敌人,想要阻止你评估自己)。也许你可以和其它人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倘若你和其它人约好了,一同努力找出自我管 理的方法,不久之后,有人问起你的专长是什么,你就能回答得出来,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当然,有的时候你的表现比较好,有的时候表现就比较差。不过,比较不顺利的时候,并不表示失败,而是给予你检查和学习的机会。所以,你并 不是一事无成,你在发展、学习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现在,你已经有了这个新的、正面的假设,这假设包含了你自己和这个 世界,运用一下所谓的肯定法,就更能加强这假设的力量,这是很有效益的。

  以后我们再来讨论这点,目前先回到第二种不合理的假设。

  第二号不合理的假设:时刻都要有其它人的爱护与赞同。这等于是自我 麻烦,某个人所赞同的,可能是另一个人不赞同的,这样一来,你会过着紧张的日子,就好像走在摇晃的钢索上一样。要不然,你做的事情,人家还是 不会赞同。不管怎样,倘若你的行为需要别人的赞同,等于是受到操纵,你就不是真正在管理自己了,对不对?

  需要别人的爱,也会造成同样的情形,而且可能甚至更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