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比盗贼更道德,贪官口袋里的银子未必比盗贼口袋里的银子更干净。而官员又是披着合法的外衣,他们全都打得一手漂亮的擦边球,即便豁边打成界外球也不要紧,无非是重新分赃,把多捞的拿出来上下打点好就没事了。他实在不忍心看晁盖“性命”就此“休矣”。于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出于良知,通知他赶快逃走。就是为了这件事,又犯下了人命案,守法公民注定是做不成了,从此成了“贼配军”。 
  最后要提一提的是后周世宗后裔、大财主柴进。他的心更是向贼没商量。王伦、杜迁、林冲、武松等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和庇护。宋江亡命他庄上避难,这位过着“体面生活”的柴大官人说出的话更无法无天: 
  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官府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是出于政治目的﹖书中看不出,也看不出此人有什么大志。虽说赵家的江山是从他柴家手中夺过去的,他人还在但心未必不死。因为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后,宋朝对于降服的各国君臣都予以优待,使之不发生复仇的举动,而对后周及其子孙更加优厚。施耐庵写《水浒传》已是元末明初,既然“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李逵语)这样的碍语都可以写,如果柴进有政治目的,他没有必要掩掩盖盖。那么是出于经济目的﹖恰恰相反,凡是流配沧州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来,我自资助他”。他有的是钱。世受皇恩的柴进都这样同朝廷离心离德,饱尝朝廷寡恩薄义的人民就更没有这个义务同朝廷同心同德了,最终唾弃它就一点不意外了。 
  平心而论,赵宋政权还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政权,它施行的也不是暴政。如果是,轮不到金人灭亡它,人民就将它推翻了。但北宋末年出现的盗贼遍地和人心向贼决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它表明除了在根本制度上,赵宋政权在许多环节上都出了问题。表面的“经济繁荣”掩盖着各种危及政权根基的矛盾。在内患大于外患的基本判断下,决策层主动以降低效率和对外忍辱求和的代价换取内部安全。若干年后,战斗力急剧衰退的赵宋在与辽、西夏、契丹和金的对抗中惨败。公元1127年,金兵渡过黄河,俘获了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文武大臣、嫔妃宫女三千多人和各种财物北上。北宋灭亡。时值靖康二年,史称“靖康之难”。北上途中,颠沛流离之际,赵佶这位误为人主的当年的风流天子、眼下的亡国之君仍不失词人本色,做了一首《燕山亭》: 
  北行道上见杏花 裁翦冰销,轻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它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哪里是在写杏花,分明就是北宋王朝的一阙挽歌。 
  南渡以后,时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盗匪问题便不突出。但每隔一段时期,这种周期性的盗匪问题就会重新突出。这往往都是纲纪与道义发生问题的时候,也是体制无法保证公正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实现的时候。当然,任何朝代、任何政治制度下,包括太平盛世也会有盗匪,也会发生刑事案件,但这并不是“问题”。一旦成为“问题”,为政临民者是难辞其咎的。 
  注释: 
  〔1〕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1935年版,第69页。        
阮小七:愤青的天真烂漫情怀    
  有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色彩,以期从色彩学角度入手,来深入的解析人的复杂性。读之,不免悠游暇想,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鱼氏水浒评论色系谱。因为,若用色彩学的观点来看,梁山好汉的个性也是赤橙黄绿蓝靛紫,可以大致分分类的。比如,李逵、鲁达,生猛好动,是属于赤色系谱;宋江、宋清,性情模糊浑沌,让人难以厘清,属于紫色系谱;那些构成梁山好汉道德陷阱的女性,都有妩媚、艳丽,属于蓝色系谱;而三阮等人,自嘲反讽而富于力度的色调,属于灰色系谱,与晁吴的端庄、稳重的橙色系相搭配,彼此为对方添色,在水浒中涌出一股亮丽的色彩。 
    三阮是水浒中的边缘人物,带有浓浓的草根气,一直与社会有种疏离感,因而,每一次读三阮,心情都很特别,感觉他们像是水泊梁山里的先锋青年,以极其前卫的姿态特立独行于江湖之上。 
    水浒里面很讲究人物组合,兄弟组合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三阮,这一兄弟组合,是不可作混沌一处解的。相比那些面目模糊的好汉,三阮的性格相当明晰,他们与杨雄、石秀不同,杨石是不打不相识,而且两人之间却仍有利害冲突在内;与宋江、宋清两兄弟也不同,宋氏两兄弟,一直给人污浊混沌的感受。他们构成的是一种三角关系,而非单纯的线性,因而显得形象饱满,有质感,绝非一个单薄的剪影。 
    三阮,给我的感觉质朴、亲切,在一片灰色的精美色块中,调和出特有的和谐,有如抚摸着了毛衣厚实的纹络。虽都属于灰色系谱,但在三阮的个性色彩中,仍存有差异,绝不雷同。阮小二老成持重,临事镇静,是沉凝的深灰;阮小五精明强干,做事干脆,是滑腻的青灰;阮小七坦率朴实,天真爽直,是利落的银灰。 
    那些萍聚好汉的故事,嚼起来木渣渣的,而三阮,则汤汤水水的,有滋有味许多,如生猛海鲜般的,构成了水浒前半部喧哗的部分。在石碣村三阮灭官军一节,是我最爱看的故事,也是感觉最为放松的。完全是纯粹的、毫无紧张感地欣赏他们与官兵的斗智斗勇,就像少时看《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一样,集神奇、智慧、浪漫于一体。 
    三阮中,最喜欢的是阮小七,而最出彩的也是他。他虽出身贫寒,武艺并不高强,在梁山上排名也很一般。但是,他却最终能脱颖而出,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道风景。他在阮氏兄弟中排行最小,想必就像所有的老幺一样,天真烂漫、心直口快,表现起来,很有点儿像水乡里的“愤青”。我想像着他的性格,就像水浒里处处可见的村醪水酒、脾性的烧酒,说话、举止虽然俗了点,但滋味醇厚、亲切怡人。 
    有一段时间,曾经为了建立一份数据库资料,把水浒的精彩语言从头至尾给梳理了一遍,发觉水浒人物口中的妙语箴言还真不少,就是表达共生死、真豪情的也有好几处。比如,李逵对卢俊义不肯上梁山,性急的大叫“我舍着一条性命,直往北京请得你来,却不吃我弟兄每筵席!我和你眉尾相结,性命相扑!”鲁智深在野猪林里救了林冲之后放心不下,执意要送林冲,曾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见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都曾让我赞不绝口,口有余香。 
    但,最为脍炙人口,深烙心上的,仍是阮小七的那句话“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虽身为女子,也觉得,若是让自己来说这般斩钉截铁的话,应是毫无顿挫之感,朗声而出的。正因如此,金大才子才会这样评价阮小七:“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而且,进一步想来,应是因其性情的天真烂漫,才有如此快人快语。而他的心直口快,竟锻造的似金子一般,让《水浒》散发出纯金般的质地。一时间,对阮小七的感觉,也就淹没在金对他直白的评语中。 
    关于阮小七,金大才子还有一段挺有名的评论,说是同样的一种性情品性,在不同人物身上,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就拿粗卤来说,“鲁达粗卤是性急,……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相比焦挺,阮小七的气质自然是好的。但是,他为何悲愤无说处,又是怎样的悲愤无说处,却让我想了好一阵子。据我推来,这也应和他的快性也有关。因为心直口快,而易得罪人,因而,诸多愤事,也易郁结于心。但,如此一来,一个烂漫无遮口的愤青形象,倒也就此立住了。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理由是,三国过于狡诈,对老年人不利;而水浒打打杀杀的,不宜血气方刚的少年成熟。可是,在重读《水浒》后,特别是看到阮小七时,我对这种观点发生了怀疑。若非青春年少,血正热时,怎能理解这种天真烂漫情怀?! 
    而,再听央视版水浒,关于《阮小七渔歌》的插曲——“爷爷生在天地间”,听了之后,也令尚还青春的我,尤感震奋,又有些许怅惘……思想起自己以前的那段火热青春岁月,也曾豪情挥洒四方。 
    可,网上有评论,说现在这社会,阮小七们已不再吃香。其实,阮小七在水浒时代又何曾吃香过?作为较早上梁山的三阮,算起来也应算是元老级人物了,可是永远有“玻璃天花板”挡道,因而,最后排名时,他们却只得屈于后来者李俊、张顺、张横之下。而且,随着军官、财主等人的加入,三阮的地位越来越趋于边缘,在梁山好汉上百号人里头,整个的表现出王小波说的那种“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生辰纲只是一个引爆点,一时间,激活了三阮的爱恨情仇。而,越往后三人的故事越稀薄,因为,彼时的火气已渐渐退去,从而,他们的际遇变得仓皇不堪,只留有令人伤感的气息。对于阮小七来说,也是这样,千山万水过来了,只有往前,退路是没有的。 
    在后来的情节叙述中,他有时会得以浮出水面,而且,时间长了,会发现,他的身上,还隐隐坦露着一丝往昔狡黠的气息。如,第七十五回,阮小七与手下耍弄官兵,偷喝御酒,将御酒换成村醪水白酒的事,仍是一幅态度不羁、世故未泯的神情。我想,为阮小七所配的音乐,此时,应是喜洋洋的调子,才好。 
    关于阮小七的故事,还有一件是在征讨方腊后,他穿方腊伪造的龙袍。我疑心此故事的真伪,这样的事,会是阮小七做的吗?不说这一常规套路,像是后来者对旧小说的描红,若是想沿着他的快脾性路子,似乎也不是如此没头没脑的快法,他再不通世故,也不应有如此顽率之举,像是施耐庵已无力控制整部小说人物的走向,只能让他匆忙间演出这场闹剧,草草了事。所以,无怪乎金圣叹一挥手,斩去七十回后的诸多庸俗之举,从这一点上说,我倒是赞成的了。 
    只是,最终三阮的链条还是慢慢断了的,先是阮小二在一场战斗中不幸离世,然后是阮小五,从此,作为愤青时代的三阮,一去不复返,剩下零打碎敲的阮小七,单漂依旧,敏感、真实、嘲弄、忧伤,只于孤路上辗转寻觅。 
    可,关于阮小七的结尾也有些儿平淡了,令我读完之后似有什么东西被掏走一般。他因为私穿龙袍一事,而最终被人参了一本,回石碣村老家,供养老娘。这看似得以善终的结局,却让我读起来不是滋味,直感觉好似实有真的悲哀在里面。比之张顺死于涌金门,死在自身功夫最如鱼得水的地方,那宛如一场奢华的告别;比之李俊逍遥于海外,那最后潇洒别离的姿态,宛如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倒真是让人羡慕了。而阮小七呢,那位曾说过“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的真汉子,他位曾说过“这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却甘于默默的退场,默默的消磨此后的岁月,而,当年的豪情,宛如消失在记忆的黑洞里。 
    其实,关于愤青的主题,一点也不新鲜。但是,这样的叙述,到了施耐庵的妙笔下,却被幻化成一片纯白亮丽的情感水域,在那如山水画一般的茫茫水域中,突显出阮小七作为愤青的一切情感的迷茫与困惑。而阮小七的豪情,就在那样远离尘嚣、恍如隔世的一片水域上展现,当他的火气渐退时,我却依然记得他曾有的才气性情,曾有的纯真豪情。在我眼里,他漫声吟唱的是一曲《渔家傲》。作为一个忠实而投入的读者,我会在他曾有的“青葱”岁月,曾有的出彩的地方,暗暗喝彩,情感虽然朴实,但定会不遗余力。        
牟宗三:《水滸世界》    
  吾嘗云﹕紅樓夢是小乘﹐金瓶梅是大乘﹐水滸傳是禪宗。請言水滸傳。 
  水滸境界頗不好說。從其中的故事及人物而言之﹐較有懀濉H灰嗾虼拴o較易限定。一有限定﹐則水滸境界便不是水滸境界。酸腐氣﹐學究氣﹐市儈流氓氣 ﹐皆不足以言水滸。吾常以為只從文字觀之﹐亦可以悟。讀小說者﹐總是先急于了解其中之故事﹐道說其中之人物﹐然後再進而解析其所表示之思想或意識。吾言水 滸世界﹐豈不類于解析其思想或意識? 是不然。如是﹐正是落于學究氣。吾不知其是何思想﹐吾亦不知其是何意識。久而久之﹐吾亦不覺其中之故事﹐吾亦不想其中之人物。吾只隨手翻來﹐翻至何處即看 何處。吾單看文字﹐即樱帣C來。吾常如此而悟水滸之境界。水滸文字很特別: 一充沛﹐二從容。隨充沛而來者如火如荼﹐隨從容而來者撸蛉痢2粡娜荸o不能沖淡其緊張。撸蛩燥@輕鬆﹐三昧所以顯靜定。其文字之聲音色澤﹐一有風致﹐ 二極透脫。驚天動地即是寂天寞地。而驚天動地是如是如是地驚天動地﹐寂天寞地是如是如是地寂天寞地。如是如是﹐便是水滸境界。吳用說三阮撞籌﹐是那樣地清 機徐引﹐三阮之興發上鉤﹐是那樣地水到渠成。吾不覺有來有往﹐吾只覺步步是當下。潘金蓮毒死武大郎﹐其驚險可怕﹐陰森狼毒﹐令人透不過氣來。然而其文字一 經從容迴環﹐便令人透過氣來﹐便覺無處不停停當當﹐洒然自足。其令人洒然自足處﹐不在報應﹐而在描述潘氏之乾號。「話說婦人之哭有三種。有淚有聲謂之哭﹐ 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號。當下潘金蓮乾號了幾聲。」云云﹐此就是水滸之從容也。其如是如是之境界﹐大抵由此等處烘托出。 
  若問其如是如是是什麼枺髦缡侨缡签o則曰若可以說是什麼枺髦缡侨缡签o便不是如是如是。此所以說單由文字亦可以悟之故也。 
  如是如是之境界是「當下即是」之境界。而當下即是之境界是無曲之境界。明乎此而後可以了解水滸傳中之人物。此中之人物以武松李逵魯智深為無曲者之典 型﹐而以宋江吳用為有曲者之典型。就水滸傳言之﹐自以無曲者為標準。無曲之人物是步步全體呈現者﹐皆是當下即是者。吾人觀賞此種人物亦必須如如地(as such) 觀之。如如地觀之所顯者即是如是如是。 
  他們這些年強力壯之人物﹐在消極方面說﹐決不能忍受一點委屈。橫逆之來﹐必須打出去。武松說:「文來文對﹐武來武對。」決不肯低頭。有了罪過﹐即時 承認﹐決不抵賴。好漢作事好漢當。他們皆是「漢子」。漢子二字頗美。有氣有勢﹐又嫵媚。比起英雄﹐又是一格。禪家常說: 出家人須是硬漢子方得。他們只說個漢子﹐便顯洒脫嫵媚。水滸人物亦是如此。承認犯罪﹐即須受刑。受刑時﹐決不喊叫。「叫一聲﹐不是打虎的好漢。」在消極方 面﹐他們是如是抵抗承當。在積極方面﹐他們都講義氣﹐仗義疏財。消極方面亦是個義字。義之所在﹐生死以之﹐性命赴之。天下有許多顛連無告者﹐弱者﹐殘廢者 ﹐哀號宛轉無可告者。此種人若無人替他作主﹐直是湮洠o聞﹐含恨以去。大拢筚t于此起悲憫心﹐伊尹之任亦於此處著眼﹐水滸人物則在此處必須打上去。所以他 們常簦漏o人海生波﹐與拢t之悲﹐伊尹之任又不同。但無論如何﹐此皆是替顛連無告者作主之一方式。而水滸之方式乃是漢子之方式。武松替兄報仇﹐實是替殘弱 之武大作主。其兄弟之情甚篤。武大在潘金蓮眼中看來﹐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一打團團轉﹐三打不回頭的人物﹐而在武松看來﹐卻口口聲聲是兄長﹐決無輕視他的 意思。只是繫念他是個弱者﹐常被人欺負﹐臨別時﹐囑他晚出早歸﹐武大哭了﹐遂說: 即不出門亦可﹐只在家坐地。武大說他兄弟的話是金子言語﹐我只信他。像這樣一個諏嵢拴o可憐蟲﹐若無人作主﹐便是昏了天地。我每于此起無涯之悲痛﹐深深之 悵惘。天地生人﹐真有許多不仁處﹐好像全無心地于不覺中夾帶來許多渣滓﹐漂流道旁﹐像個螻蟻﹐像棵乾草。此種人物不必說被欺負﹐即其本身根本上便是可憐 蟲。徹頭徹尾即須有人替他作主﹐以參贊化育之不及﹐以彌補天地之缺陷。不必到他被邸ち拴o被殘害了﹐才為之作主﹐才顯出他的可憐。我有許多最親切的事例作 印證﹐我無可奈何﹐天地亦無可奈何﹐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