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社会在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积贫积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状况,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靠什么?当然不能靠“共同贫穷”,不能靠压抑或降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社会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都需要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当人们处于贫穷状态,成天为衣食而愁苦忙碌的时候,是谈不上受教育和民主参与的。
总之,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我们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要靠发展生产力;要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要靠发展生产力;解决当前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要靠发展生产力。只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他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不仅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相反,它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社会主义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系统,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方式手段,加快发展自己;有助于我们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积极进取。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大纲要求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3理解并掌握部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客观必然性。
□要点速记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一方面继续坚持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又提出促进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达到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这一战略步骤作了如下表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将第三步战略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政策
1确立战略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
1982年,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2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1988年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无论是农业,还是能源、交通、通讯的发展,还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最后解决问题都要靠科技和教育;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国际社会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要迎接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科技,依靠科技人才,而人才培养,必须靠教育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我们要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造就、发现、使用人才的社会机制,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其基本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这一定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4“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与内地的关系。1988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时,有一个地域发展步骤的布局。第一步是在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是较快地发展沿海,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第二步是自21世纪进入小康社会之时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是在继续发展沿海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内地的发展问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对于振兴中西部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大纲要求
1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5理解并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要点速记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及交换关系的总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经济便由此产生。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论断肯定了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必须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打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信条。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争鸣中得到充实。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又有了新的界定。“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从理论上论证了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三者的兼容性。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又经过半年多的集思广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在全党中取得了共识。于是,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在基本方针上完成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意义
“十四大”的论断摆脱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的侧重点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对我国14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革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通过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干预,造成企业活力的窒息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同时,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具有非规范性和非经济性,以及计划能力、计划手段的落后性与计划的无所不包性、复杂性的尖锐矛盾,从而使指令性计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一般不带有强制性,而是协调性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赖市场进行平等交换,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市场具有高度的激励能力,能够带来生产和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交换都是商品交换,生产资源和要素都是商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传统经济学主张单一的公有制、资源分配的指令性计划、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轻视消费者主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指令性计划体系瓦解,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消费者是“上帝”。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突破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的界限。长期以来,由于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基本制度范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加强,但由于受僵化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总是不敢向前跨进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争论,激发人们理直气壮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防止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提供了理论根据。过去政府干预企业的理论根据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计划与市场都发挥调节作用,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及其经济活动由计划调节。显然这种理论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为政府直接干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明确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只能进行间接调控。这就为防止政府干预企业提供了理论根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就要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必须遵循国际市场通行的一些准则。同时,只有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起来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是始终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进行的,实践过程中也是逐渐扩大市场的成分,减少计划的比重,给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大面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消了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部分放开农产品价格,使大批农产品自由流向市场,按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在城市也进行了企业经营机制、产权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等。这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的实践依据。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结果,是改革的产物。
我国的经济实践也证明,凡是思想比较解放、各种禁锢比较少、改革开放步子比较大、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明显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就显著加快,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就是例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