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化的一般生产力,也有主要依靠手工和畜力进行劳动的落后生产力,甚至在个别地区还有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要求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资源,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为现代化积累资金;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使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判断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优越,只能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能以“一大二公三纯”或别的什么为标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应长期坚持下去。    
    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产品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也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传统理论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影响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公有制经济含义的突破,一方面可以把人们从认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外的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为创造和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扫清了障碍。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公有制本身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包括它在社会总资产中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包括公有制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只强调数量上的优势,而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上就会缺乏竞争力,最终也会失掉数量上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暂时占优势,这并不影响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主体地位,更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    
    四、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又称为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劳动者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的平等,可以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工具。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一科学论断标志着我们对如何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新的飞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过去我们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国有经济的范围和比重过大过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有些国有企业负债率很高,甚至资不抵债,效益低下,严重亏损。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国有经济即使比重再高,也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这样,使人们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单纯看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扩展为从质量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从侧重于量的优势发展为更重视质的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五、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一般来说,是同较低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化的生产力状况。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的平等,可以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剥削关系,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但在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由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在劳动成果的占有和收入的分配上还存在差别。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在城镇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领域中也占较大比重。在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进一步壮大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六、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前面已有论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界定和实现所有权及其派生权益的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就其本性看,具有适应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潜能,要使这种潜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是能够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解决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改革日趋深化,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显得更加迫切,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这里分析四种较常见的形式。    
    1租赁制    
    租赁制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把企业的资产有偿出租给职工个人或其他单位使用,国家收取资产使用费。与承包制相比,租赁制中两权分离的幅度更大,经营的独立性更强。这种形式虽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企业产权独立性的要求,也不影响资产的公有性质,但却是以公有产权的削弱为代价。所以,租赁制主要适用于小型企业和农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宜采用。    
    2承包制    
    承包制就是把小型企业承包给职工个人或其他单位,可以采取上交利润承包、减亏承包、利润分成承包等形式,是一种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强调的是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制体系,解决企业经营方式和利益调节机制问题。承包制虽起过积极作用,但却难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不能解决政企不分问题,也不能满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要求。所以,承包制不宜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只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和公有小型企业。    
    3股份制    
    股份制是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所有者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合理经营、按股分红、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着眼于理顺企业的财产关系,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化的状况,与租赁制、承包制相比,无疑是一种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较好形式。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应将股份制作为一种主要的实现形式。    
    4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兼有合作制与股份制两种经济形态。合作制是既不同于合伙制,又不同于股份公司的企业形式,是以本企业或合作经济实体内的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按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为特征的企业制度。合作制企业是劳动者自愿、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外部人员不能入股,这一点与股份制区别开来。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职工既是企业的出资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股份合作制是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是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使劳动者有了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成为真正的主人。股份合作制特别适用于国有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和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七、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个体经济具有资金少、规模小、工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营分散灵活等特点。因而在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方便生活、积累资金、换取外汇、拾遗补缺、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个体经济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具有公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个体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但个体经济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国家需要通过立法、税收、行政管理等手段,加强对个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既保护其合法权益,又限制其消极作用,引导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在私营经济中,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占有和支配,生产过程由私营企业主通过雇佣劳动来实现,劳动产品也归私营企业主占有和支配。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①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还没有覆盖整个经济领域;②一批个体劳动者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货币资金,要求扩大经营规模,必然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动者;③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措施的推行,城市有大量下岗工人和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的适龄青年,以及其他闲散劳动力,农村中存在大批过剩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吸收一部分劳动者就业,搞活市场,为国分忧。    
    3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按照我国法律在我国大陆投资兴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部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或港澳台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由外商或港澳台投资者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合作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或港澳台投资者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企业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商或港澳台投资者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大多数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因此,境外和海外资本家的投资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这些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生产和经营,同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国的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还包含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其中相当部分还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弥补我国资金的相对不足,建设一批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还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但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限制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大纲要求    
    1重点掌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掌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3了解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4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掌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的含义。    
    □要点速记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消费资料的分配形式。因此,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这就决定了在按劳分配方式以外必然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即使在同一种所有制经济中,也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如全民所有制经济,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根椐企业的性质、规模和技术特点,分别实行国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实现形式。在这些不同的实现形式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职能、利益存在差别,他们获得收入的方式也必然不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可以获得一部分超额利润,并加入职工的收入分配,体现了不同企业的不同收入,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各类市场活动也给人们带来多种收入。如房地产市场活动带来的资产收益,资金市场活动带来的资金收益,还有市场竞争中获得的机遇收益、风险收益等。    
    总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种分配制度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分配关系上能够调动各方面进行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