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缘眼-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让你回去你就回去,你要真这么听我的话,我让你替我揍人一顿,为我们出口怨气,你干嘛!”染儿瞪眼望着薛熙道。

    “不干,揍人有损二爷在女人心中的形象!”薛熙微笑道。

    “那我让你回去,你干嘛这么听我的话!哦,对了,我知道了,一定是二伯你移情别恋要抛弃我的巧儿姐姐,我可怜的巧儿姐姐,苦等了五年就等来这么个忘恩负义的薄情郎!”染儿撅嘴小声地替罗巧珍抱不平道。

    “好了,好了,鬼丫头,你就会拿巧儿出来说事,要让人听见毁了你二伯的好名声,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薛熙瞪了染儿一眼跳下马来。

    “这都是你逼我的,你以为我愿意这么说!”染儿嘟嘴白了眼薛熙。

    染儿刚说完,朱红大门就开了,“不知二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二爷见谅,快快请进!”杨媒官笑嘻嘻地亲自迎薛熙进门。跟在杨媒官身后的稀毛小厮马上满脸堆笑地接过薛熙和染儿手里的缰绳。

    “冒昧来访,还惊动杨媒官撇下贵客亲自来迎,薛某何德何能竟让杨媒官如此,惭愧惭愧!”薛熙嘴上说着惭愧面上确依旧是那副温和的表情,语气中一点惭愧的意味都没有。

    染儿默默跟在薛熙的身后,边听杨媒官和薛熙说客套话,边悄悄打量杨媒官的府邸,一进大门,首先入眼的就是一堵画有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坐骑仙鹤遨游在非烟非雾中的白胡子老头的迎宾墙。迎宾墙的一侧还题着两行字,前世今生姻缘命定莫错过,愿天下有****终成眷属!

    染儿多瞄了这白胡子老头两眼,暗嘀咕,这月老爷爷很威风嘛,看看这仙风道骨的气质,想不让人崇拜都难!然后跟着杨媒官和薛熙走进最靠外的一座小院的正厅内。

    杨媒官热情地招呼薛熙坐下,并吩咐下人将热茶奉上,“不知二爷突然来访,为的是何事?若二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提,老身我一定尽力帮二爷办到!”

    染儿乖巧地站在薛熙的身旁,心里鄙夷了杨媒官一句,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呵呵,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一位外乡媒婆突然间在我的门口被人请去做客了,也不知是谁这么搞笑,请客还搞的这么艺术,吓得我身边这位小姑娘还以为她婶娘遭歹徒绑架了,哭天抹泪地求我帮忙找找她婶娘,我寻思着村野小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突遇这事,看着怪可怜的,再说,她们这么大老远的来为我保媒,结果来了三丢了俩,传出去有损我的名声事小,连累咱们镇上的所有媒婆受屈是大,要是让人说咱们珊瑚堡的媒官大人们连个乡下媒婆都容不下,明面说不过人家,就下暗手,这样的话要传出去,咱们全镇的媒婆就再也无脸去别的乡镇说媒了!杨媒官你作为咱镇最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领头前辈,如若知道是谁做了这么有趣的事,烦请杨媒官悄悄处理了此事,这丫头只要她婶娘平安就好,如若杨媒官不晓得是谁这么搞笑。就烦请杨媒官发动咱镇上媒婆的高风亮节伸把手找找她婶娘,我听说杨媒官今儿早上专门跑到客栈见这位李枣花媒婆,且你们两人谈得还相当愉快,想必也不用我详细描述李枣花媒婆长的什么模样了!”薛熙轻啜了口茶水温和地望了染儿一眼对杨媒官道。

    “哎呀,我说我瞧着这小姑娘眼熟,原来早上刚见过,一开始我还以为二爷在说谁呢?原来是在说枣花妹子,要是枣花妹子的事,二爷,你就放一百个心,枣花妹子在我这有吃有喝,定委屈不了她,不过害二爷跟着这小丫头担心,实是老身我考虑得不周,我只想着将枣花母子接过来与老姐妹续续旧,竟忘了枣花妹子的侄女,丫头,今儿,杨大娘在这跟你道声歉,丫头你可别生杨大娘的气!”

    杨媒官歉意地望了眼染儿,然后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说起这事完全是场误会,事是这样的,今儿我的老姐妹罗媒官来给我商量些事情,这说着说着就说到二爷你的亲事上来了,说到你的亲事自然就不得不提李枣花李媒婆,可巧的是我这老姐妹罗媒官竟和李媒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我一听这,就寻思着请枣花妹子和罗媒官吃顿饭,然后让两人做伴一起回去,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早上枣花妹子说有事处理完就走,我一琢磨这枣花妹子有事也是二爷你的事,就派人等在二爷你家的小巷口,走时我还千叮咛万嘱咐管家,一定要跟枣花妹子说明原由,将人平安地接回来,谁知管家竟然办事这么糊涂,把这小丫头弄丢了,等枣花妹子来了,我才知道枣花妹子的侄女没接回来,我一听到这消息就立马派人去找,结果派出去的人回来都说没见着,没办法,我只能一边安抚枣花妹子一边继续派人去找,真没想到,这小丫头还挺本事,竟求到了二爷你的头上!不过,二爷,你这一趟来也赶上了好事,我听枣花妹子说,她给你保的是罗家村的罗巧珍,更巧的是,这罗媒官和罗巧珍家还是姑表亲呢,二爷,本来呢我有意和唐大小姐一起撮合你和高耆老的千金,可这罗巧珍是罗媒官的表侄女,罗媒官和我又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听罗媒官说,她的这个表侄女无论性情还是外貌那都是一等一的可人儿,虽说不懂什么诗词歌赋,但女子无才便是德,将来定是位贤妻良母!我想着二爷要是看得起我的话,我和罗媒官定全力协助枣花妹子促成二爷的好事!俗话说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知二爷可否给老身这个机会?”

    

    谢谢大家的支持,过两天想搬回老家,更新不太稳定,还请大家见谅!(!)

第一百一十五章:高人一筹

    第一百一十五章:高人一筹

    染儿不敢置信地揉了揉她的耳朵。真怀疑她是听错了,这杨媒官一人半道掺和进来分杯羹还不行,竟然还拉着罗海棠一块进来了,众人拾柴是火焰高,可等着分食的人还多呢!不过要有这两大地方媒官亲自挂帅,想必要比染儿和李枣花两人孤军奋战的好,掉口袋里的银子虽说相对少了点,但总比让人给搅黄了好!不过就是不知道这杨媒官是真心想撮合薛熙和罗巧珍还是想使无间道,明面说是真心帮忙撮合,暗里却将知道的消息透漏给别人,让人寻机破坏!

    染儿正在心里猜度杨媒官是真心还是假意?

    只听薛熙温和地道,“杨媒官客气了,杨媒官肯亲自为薛某说媒,那是薛某的荣幸,以后还望杨媒官多多费心,可眼下这孩子担心她婶娘担心的要命,不知杨媒官可否唤李媒人进来让她们娘俩相见?”

    染儿听完薛熙的话,很配合地向杨媒官道谢,“多谢杨大人体恤民女!能得到杨大人的热心相助,民女实在是感激不尽,杨大人不仅爱戴地方百姓。对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外地村民也是照料有加,实是勤政爱民的典范!”染儿说着就向杨媒官深施一礼并给杨媒官戴了顶高帽。

    好听话人人爱听,这杨媒官听了染儿的话,挺了挺腰背官腔十足地笑道,“怪不得李媒人一听与侄女走散了,就着急得不得了,一个劲地烦请本大人一定要找到她侄女,敢情小丫头是这么位可人疼的娃!”

    “多谢杨大人费心寻找民女!”染儿再次向杨媒官深施一礼道。

    染儿的几句杨大人叫的杨媒官心里热乎乎的,要知道一般人都尊称县令为大人,像她们这些品阶低微的媒官,地位比她低的一般都中规中矩的尊她为杨媒官或杨官媒,地位比她高的一般都叫她杨媒婆,杨媒人,杨保山,杨冰人!唯独没人尊称她一声大人,这一直是杨媒官心头的缺憾!染儿的这几句杨大人可真叫到了杨媒官的心坎上,让杨媒官真真切切地过了把官瘾。

    “来人呐,去请李媒人和罗媒官来前厅见客,并传话给李媒人,‘她侄女找到了!’”杨媒官神气十足地笑道。

    “是”茹萍点头应是,然后转身出去吩咐人传话去了!

    “多谢杨大人成全民女!”染儿再次有礼地向杨媒官道谢。

    “自家人客气什么,小娃不必如此拘礼!”杨媒官笑望了染儿一眼,转脸笑意浓浓地对薛熙道,“二爷,自古以来,这说亲都讲究个门当户对,虽说罗姑娘是位万里挑一的好姑娘。可你们两家悬殊差距太大,我听说薛老夫人在心里其实很中意罗姑娘,可就是嫌这罗姑娘的出身太低,有意纳罗姑娘为你的妾室,照理说,罗姑娘能成为二爷你的妾室,那都是老天对罗姑娘莫大的恩赐,可老身我偶然得到了点消息不知对二爷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薛熙温和地望了眼杨媒官道。

    “那老身就斗胆照实说了,要是老身有哪儿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二爷不要怪罪老身,老身也是想为二爷好!”

    杨媒官挥挥手示意下人们都退出去,斜瞟了薛熙一眼,见薛熙没说什么,才接着道,“老身我听罗媒官说,虽说罗姑娘小时候有很多算命先生都说罗姑娘的命相好,有副富贵相,但罗姑娘将来嫁人,只能给人当正妻才能旺夫发家,否则的话物极必反,不但不能旺夫反而会给夫家带来祸患。这事也只限于罗姑娘的几个近亲知道,老身一开始和罗媒官打听罗姑娘时,罗媒官还犹豫着不想告诉老身,老身看罗媒官说话吞吞吐吐闪闪躲躲,心知罗媒官对老身有所隐瞒,经老身再三追问,罗媒官才对老身道出实情,并一再叮嘱老身,此事万万不可再外传,要不她表侄女的婚事可就毁在她手里了,我们这当媒人的都知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何况罗姑娘和罗媒官又是姑表亲这么层关系,老身刚听到这消息时,脑袋都炸了,不知这事该先告诉薛老夫人还是先告诉二爷;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先告诉二爷的好,但二爷事务繁忙,老身一时半会也见不着二爷,这事越往后说越令人兴奋,原来这李媒人和罗媒官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姐妹,老身寻思着正好借我们姐妹在一块吃饭的机会顺带和李妹妹唠唠这事,也好让二爷你有个准备,没想到李妹妹来了后说,二爷你牙根就没想纳罗姑娘为妾,直接就想娶罗姑娘为正妻,可二爷想娶罗姑娘为正妻的想法虽好,但要说通薛老夫人确不是件易事,老身寻思了好长时间,想了个不是招的招。也许能解二爷的忧?”

    薛熙温和地望了杨媒官一眼,手拿茶盖轻轻拨弄着浮在水面上的茶叶,然后就听滋地一声吸了口茶水,“改天我让人给杨媒官送点好茶过来!”

    杨媒官呵呵一笑,“哎呀,那老身可就提前谢谢二爷了,早就听人说二爷是位****高雅的爷,这天南海北的好茶都聚在二爷的府上,今儿老身能得二爷赏的茶,那可是老身我莫大的荣耀!这俗话说的,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老身我也就不卖关子了,二爷,您看薛老夫人这说来说去,就是嫌罗姑娘的出身低,再者罗姑娘的娘家离咱们这又挺远,这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远水难解近渴,要是罗姑娘能和咱当地有名望的人家结个干亲,这往后罗姑娘要是有什么事,也有娘家人帮着照应一二不是,二爷你看。我舅舅呢现在是咱们这儿的乡正长,为人正派,在咱这小镇也深得村民的爱戴,可唯一遗憾的是,家里是三个儿子,顶顶就少个姑娘,这俗话说得好养儿为防老,闺女才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我舅舅和舅母早就想收个义女承欢膝下,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人,赶巧罗姑娘又是我好姐妹罗媒官的表侄女。也算是我的半个侄女,要是能亲上加亲,与我舅舅结成干亲,那罗姑娘可就成了我的亲侄女,我想着薛老夫人会给我和我舅舅一分薄面,即使老夫人心里不太愿意,这面上薛老夫人也不会太为难,往后啊,我和舅舅就是罗姑娘的娘家人,罗姑娘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算有个屏障,在咱们珊瑚堡的一亩三分地上,我想着要是有人想给咱姑娘气受,也得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当然,这事要是能成的话,是二爷看得起我们,要是二爷为罗姑娘安排了更好的出路,这事二爷就当老身说了几句梦话,是我们和罗姑娘的缘浅,没成一家人的福分!”

    杨媒官说完小心地望了薛熙一眼,等着薛熙的答案!

    染儿听了杨媒官的话后,暗骂了句狡猾的狐狸婆,攀高枝都攀得这么高人一筹,别人养大的女儿倒让他们一家捡了个大便宜,不过染儿觉得这杨媒官的提议要比薛熙让罗巧珍和县令结干亲要划算得多,虽说县令比乡正长的官大,但正像杨媒官这老狐狸说的,远水不解近渴,近水才能肥田,何况县令任期满了就得离开这里,这县令干爹一走,罗巧珍还是农家娃一个,到时还有几人能看得起她!不过这杨媒官的算盘巴拉得噼里啪啦得响,薛熙会称了她的意?染儿倒觉得未必,即使这老狐狸说得在理,薛熙也不会那么痛快地松口!

    染儿也竖着耳朵想听听薛熙怎么说?只见茹萍挑帘进来走到杨媒官耳边小声嘟囔了两句,杨媒官呵呵笑道,“二爷。罗媒官和李媒人来了?那个,二爷,这罗媒官也算是罗姑娘的娘家人,二爷是不是也见见?”

    “见,当然要见!”薛熙温和地把玩着手里的茶盅道。

    “二爷发话了,那就赶紧请两位进来,二爷真是位随和善解人意的翩翩俊公子,薛老夫人真有福呐!”杨媒官羡慕地道。

    杨媒官话音刚落,李枣花就牵着小宝的手和罗海棠一起走进屋内,染儿看见李枣花和小宝都好好的,一时泪如泉涌,哑着嗓子道,“婶娘怎么能丢下染儿不管呢,你不知道染儿被一推菜车的老农吓得差点丢了性命!”

    李枣花听了染儿的话,双眼一红,双手扶着染儿的肩膀将染儿从上到下看了个遍,“我的娃没事就好,那老不死的马蹄子也不知发的哪门子疯,老了老了疯起来还能要人的命!”李枣花虽然心里非常恼恨这杨媒官的做法,但谁让人是个官又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即使心里再恨,也不敢挑明了骂人,不过要李枣花生生咽下这口气,李枣花心里又不甘,这人惹不过骂那头发疯的畜生两句总行吧!

    ‘就是,就是,尤其像杨媒官那年纪一大把的老女人,明明是将人强掳了进府,还好意思说妹妹长妹妹短的,拿请人吃饭当借口!’染儿边在肚里腹诽杨媒官边悄悄观察杨媒官的反应,想看看杨媒官听到那推菜车老农有什么反应?

    “得了,得了!你看这可如李妹妹的意了,一见到小丫头,这谁都入不了李妹妹的法眼了,难道妹妹还等着二爷向你问声好?”杨媒官脸上的尴尬一闪即逝,嬉笑着对李枣花说完,转头扭向罗海棠,“罗妹妹,来,我给你引荐,这位呢,就是薛府的二爷,也就是李妹妹为你表侄女说的未来夫婿!”(!)

第一百一十六章:频婆果惹滴祸!

    第一百一十六章:频婆果惹滴祸!

    “杨姐姐说笑了。我那表侄女虽说心灵手巧,外貌也还算清秀,但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可高攀不起二爷,杨姐姐,你在我们姐妹面前说说就算了,怎么能在二爷面前这么说,再说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妹妹我更高攀不得!二爷,杨姐姐刚喝了点酒,想是醉了,还请二爷多多担待才是!”罗海棠妩媚地望了眼薛熙,然后向薛熙轻施一礼,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让罗海棠诠释得风情万种,看的染儿这骨头都有点酥,这样的美人就应该抱在怀里好好地宠爱,哪能让这么美的美人干什么劳什子的媒婆,这不真真的是干错了行当!染儿在心里直替罗海棠惋惜,可怜的美娇娘咋就这么出来抛头露面祸害祖国未来的花朵呢?

    “小姐姐,你口里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真是的。丢死人了!”小宝举起染儿的衣袖在染儿的嘴角蹭了几下并低声对染儿道,“小姐姐,不是我说你,即使看着那青果眼馋得要命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流哈喇子,让外人瞧着多没面子!”

    染儿被小宝这么一折腾,就坡下驴,呵呵傻笑了下,“为找婶娘和小宝,小姐姐到这会还没吃饭呢,这一看到吃的呀,就情不自禁地流了那啥,呵呵,小宝跟小姐姐说,中午吃了点啥?”

    小宝轻轻拉了下染儿的衣角,小声地对染儿道,“小姐姐,其实我一进门就看上那圆滚滚的青果了,我听这院里的小孩说,那叫频婆果,又脆又甜,可好吃呢!”

    小宝那神态好像他真吃着了似得,染儿顺着小宝的目光望过去,只见几个大而圆的青苹果放在一很别致的果盘里,染儿知道苹果这词是到明朝后期才出现的,在唐代苹果不叫苹果而叫频婆果,据说苹果的名称,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而咱中国本土最早被称为频婆果的果类,其实是生长于岭南地区的一种ya热带坚果,这种坚果大概与印度的频婆果的品种相当接近,故而得名。而且早在西汉时,西域原产中国绵苹果的一个品种柰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