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知识库(一)-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怕遭空袭,射击诸元计算不准确,加之人员训练有问题,有许多导弹误差竟
达几公里、甚至数公里以上,目标原想攻击利雅得和海法,结果导弹一个劲地往
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和茫茫大海里落,令人哭笑不得。有的导弹因经伊拉克改装过,
质量很差,结果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就粉身碎骨了。

    “飞毛腿”导弹为什么在现代战争中声名大振?

    前苏制“飞毛腿”B 地地战术导弹自1973年以来,先后在第四次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三次大出风头,声名显赫,身价百倍,每次战后,都有一
大批第三世界国家争相抢购,似乎“飞毛腿”B 成了这些国家的“杀手锏”和
“护身符”。“飞毛腿”B 导弹真有那么大魅力吗?它的战术技术性能真象人们
所吹嘘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飞毛腿”B 性能欠佳,为何名声大振而又争相
抢购呢?这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有胜于无的思想在作怪。象伊拉克、利比
亚这样的国家手里并不是没钱,也不是不想买好的,象美国“潘兴”Ⅱ号那样的
导弹射程又远(1800公里),精度又高(25米),它为什么不买呢?关键是武器
控购问题,好的人家不卖,要买只有“飞毛腿”,只好引进这种装备。其它国家
购买是因为看到它虽然性能不好,但打狗也要有个打狗棒啊,谁手里不想捏上一
两张王牌呢?没有两个杀手铜,到真出事的时候一点表示也没有怎么能行?原因
大约如此。

… 页面83…

    其次,是虚虚实实,发挥了威慑效能。“飞毛腿”B 在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
中发挥过不小的作用,海湾战争萨达姆旧戏重唱,让人们为之一振。再加上伊拉
克拥有大量化学武器和弹头,人们害怕他打化学战。照说150 ~250 公斤左右的
战斗部如果是常规装药的话造不成多大破坏,但它打的是平民居住的城市,不是
军事目标,所以给沙特、以色列及海湾沿岸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心理压力。由
于害怕发射化学弹头,所以人人身着防护服,警笛声响彻云霄,一个个惶惶不可
终日。虽然“飞毛腿”B 碰上了克星“爱国者”,但进攻型武器所发挥的作用仍
是相当大的。

    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什么时候首次用于实战的?

    1991年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海法,沙特阿
拉伯的利雅得、宰赫兰、达兰和巴林三国六市发射了近80枚前苏制“飞毛腿”B
改进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此举使世界大为震惊。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B 导
弹是战术弹道导弹的第一个战例吗?不是,确切他说,这是它的第三个战例。

    早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准备展开一场数千辆坦克的沙漠
大决战。为了有效地摧毁以色列坦克部队,埃叙第一次使用了前苏制“蛙”7 和
“飞毛腿”B 导弹,发射28枚便成功地摧毁以一个拥有上百辆坦克的装甲旅。于
是,“飞毛腿”B 第一次大出风头,顿时成了军贸市场上的抢手货。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于1982年10月27日向伊朗边境城市迪
斯旱尔城发射了第一枚“飞毛腿”B 导弹,死21人,伤100 人。12月29日,又向
该城发射了两枚,造成更大的伤亡。

    1985年3 月12~14日,伊朗向巴格达发射导弹,从而使袭城

    ▲伊拉克“侯赛因”弹道导弹战升级。为了回敬伊朗,萨达姆也准备以导弹
袭击德黑兰,但“飞毛腿”

    8 射程只有300 公里,而距伊首都至少500 公里以上,怎么办?萨达姆。侯
赛因下令缩小战斗部,宁肯从1000公斤装药减少到135 公斤也要提高射程,打到
德黑兰,以报那一箭之仇。在西方导弹专家的指导下,1987年改装完成,试飞后
称最大射程达650 公里,外界哗然。为了表示重视,萨达姆还用自己的姓将其命
名为“侯赛因”导弹。

    1988年2 月29日,“侯赛因”导弹初露锋芒,7 枚导弹全部落入德黑兰市区,
人们惊恐万状。继而,“侯赛因”再展雄风,到4 月20日,在52天中就发射了189
枚,其中135 枚落入市区,成功率71%。“侯赛因”导弹虽报了伊朗的一箭之仇,
但萨达姆并没有忘记他的宿敌以色列,这650 公里射程要覆盖以色列各大中城市
还显不够,因此再行改进。这次改装还是用“飞毛腿”B 做母型,把1000公斤战
斗部减为250 公斤,让出空隙来加长发动机(增长1。3 米),让它多装燃料,使
助推段推得更高。弹道越高,射程自然越远。于是,射程达900 公里的“阿巴斯”
导弹又研制成功。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是“候赛因”和“阿巴斯”两种导弹。

    印度有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吗?

… 页面84…

    1988年2 月底,射程为250 公里的“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弹道导弹试射成功,
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拥有地地导弹。该导弹几乎全部是自行研制和建造的,弹
体由轻铝合金制成,发动机为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
圆概率误差小于250 米,从1989年起,印度已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导弹。

    ▲印度最新研制的“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导弹此外,印度还正在试验一枚中
程弹道导弹,其射程达2500公里,这两型导弹服役后,将大大提高印军大纵深战
役战术进攻的能力。

    巡航导弹、飞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区别?

    从导弹在空中的飞行弹道来说,可将导弹分成两类:飞航式导弹和弹道导弹,
也可称有翼导弹和无翼导弹,巡航导弹在弹道特征上和弹体外形的操纵面控制上
都具有飞航式导弹的特性,所以应作为飞航式导弹中的一类,而不能单独分类。

    飞航式导弹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所以弹体要有弹翼、尾翼和舵面。

    弹翼主要用于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产生一种流体升力,用这种升力来平衡导弹
的重量。尾翼主要用于保持导弹飞行姿态的稳定性,以减少外界的干扰。舵面则
是用来控制导弹飞行姿态和弹道的调整。飞航式导弹所选用的发动机都要依靠空
气进行工作,主要有涡轮喷气、涡扇喷气和冲压喷气三种。飞航式导弹的飞行距
离较近,一般为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个别可达上千公里。飞航式导弹大都是战
术导弹,绝大多数装常规战斗部,有的也装核战斗部。飞航式导弹的长度、弹径
和重量较小,因此飞机、舰艇、潜艇和车辆均可作为发射平台。

    巡航导弹是飞航式导弹中一种体积最大、射程最远、唯一能装核战斗部进行
远程战略攻击的导弹。巡航导弹实际上是一种飞机式无人驾驶飞行器,它能自动
导航,利用喷气发动机推进,靠气动力面支撑飞行,以最有利的速度和高度飞行,
进行超低空突防,实施攻击。它比较确切的定义应该是:飞行器的重力与升力平
衡,发动机的推力与飞行器的阻力平衡,在某一最经济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上较长
时间航行。

    弹道导弹飞行弹道具有这样的特征:它的起飞阶段必须是在大气层内,但平
飞前进阶段则主要是在空气稀少的高空或外层空间,它的下降阶段又要再入大气
层。弹道式导弹因不在大气层中进行长时间的平行飞行,所以不需要飞航式导弹
那样的弹翼和操纵面,有的则连尾翼都没有。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不能靠外界空气
工作,所以一般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种喷气式发动机助燃
所用的氧气都已经被固化或自带氧化剂。由于空气阻力小,飞行速度自然快,飞
行距离也就较远,所以弹道导弹基本都能进行洲际攻击,射程8000~13000 公里
不等,而且基本都装有核弹头。为了提高摧毁能力,核弹头还可做成子母式,一
个弹头内能分出十几个子弹头,分别导向目标。

    巡航导弹有什么特点?

… 页面85…

    巡航导弹是在和弹道导弹竞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
都非常重视发展巡航导弹,但由于这种有翼导弹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为了
满足核战争准备及核威慑的需要,美国和前苏联从60年代起就转向发展弹道导弹,
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巡航导弹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巡航导弹已成为美国三
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一根支柱,已作为核反击力量和常规攻击力量广泛布署于欧
洲前沿防线、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和空军的轰炸机。

    40多年的竞争性发展表明:巡航导弹是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廉,通用性好,
作战效能高的先进武器,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的战果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巡
航导弹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各种平台携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可垂直携
载12枚,并可抵近敌沿海发射,因而可打击其纵深1300~2500公里的重要军政目
标。水面舰艇一般每舰可携8 ~32枚,采用肌41垂直发射装置后,一艘舰可携100
余枚,由于它能在水面机动发射,所以不易被探测。轰炸机的携载量越来越大,
B52G经改进后可由12枚提高到20枚,B…IB可携30枚,改装后的DC…10 能携50~60
枚,改装后的“波音一747 ”则能携70~90枚。

    地面发射的“战斧”导弹装在机动的运输起竖一发射式车上,每辆车载4 枚,
4 台车为一个导弹连,即可发射16枚导弹。导弹发射连的重装备可由C…130 或C…5
等运输机空运至前沿阵地或发射场。

    其次,它射程远,飞行高度低,攻击突然性大。“战斧”巡航导弹射程最远
达2500公里,最近为450 公里,均在敌火力网外发射,因此发射平台很难被对方
发现。导弹在海面飞行高度7 ~15米,平坦陆地为50米以下,山区和丘陵地带为
100 米以下,基本是随地形的起伏而不断改变飞行高度,而这一高度又都在对方
雷达盲区之内,所以也很难为对方所发现,极易造成攻击的突然性。另外,导弹
采取有效隐身措施后,其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2~0。1 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海
鸥的反射能力。新一代巡航导弹在雷达荧光屏上只有针尖大小的一个目标光点,
可见很难探测。

    第三,它的命中精度高,摧毁能力强。射程2500~3000公里的巡航导弹,命
中误差不大于60米,精度好的可达10~30米,基本具有打点状硬目标的能力。携
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可摧毁坚固的地面目标,也能用子母弹杀伤和摧毁面状目标。
携20万吨TNT 当量核弹头的巡航导弹由于命中精度高,一般比弹道导弹的作战效
能高3 ~4 倍(指核当量相同的摧毁效能)。

    巡航导弹由于飞行时间长,速度低,飞行高度又恰好在轻武器火力网之内,
所以很易遭枪弹等非制导常规兵器的拦击,海湾战争中有3 枚“战斧”

    导弹就是这样被伊拉克击毁的。

    巡航导弹是怎样导向目标的?

    1991年1 月17日凌晨3 时,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密苏里”
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斯普鲁恩斯”
级驱逐舰从红海和波斯湾,连续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它城市、桥梁、发电厂
等重要军政目标发射了52枚BGM…I09C“战斧”巡航导弹。导弹离舰后在距海面7
~15米的高度巡航,进入伊境内后,又在距沙漠5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都象长了
眼睛一样各自寻找自己即定的攻击目标,因而取得

… 页面86…

    了命中概率98%,命中误差不大于9 米的良好战绩。从电视上看到,后一枚
导弹准确地穿入前一枚导弹炸开的缺口内爆炸,可见其命中精度是相当高的。二
战时期纳粹德国研制的V…l 导弹,射程仅240 公里,命中误差就高达4800米,
“战斧”导弹飞行1300公里,沿途有海、有山、有沙漠、有丘陵,即是在城市上
空飞行,楼房和建筑物又大都相似,如何挑选即定攻击目标、而且又精确地命中
的确是相当困难的。它。到底采用了哪些绝招呢?

    ▲巡航导弹飞行弹道示意图巡航导弹能不能精确命中目标,关键取决于它的
制导系统。“战斧”导弹使用的是“惯性导航十地形匹配十数字景像匹配区域相
关器”制导,可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导系统。什么是惯性导航呢?惯性导
航是各类导弹广泛运用的一种制导方式,它是利用惯性运动这一原理,通过装在
弹上的各种敏感装置,自动测算导弹飞行中每一瞬间的位置,再与程序装置中预
先确定好的飞行轨迹进行对照和比较,发现有偏差时立即计算出偏差量,然后控
制自动驾驶仪将导弹移向预定飞行轨迹。惯性导航不依赖外界条件,载机、导弹
和目标三者之间也不进行任何信息交换,所以一般很难干扰它。但这种制导有一
大缺陷,就是积累误差问题,每小时能漂移750 米,飞行距离越远,时间越长,
误差越大,所以还要配备较高精度的导航系统,如地形匹配等。

    什么叫地形匹配制导呢?我们知道,在一座大城市里要寻找某一个胡同、某
一幢楼房或某一个人是相当难的,犹如大海捞针一样。但是,把每个区、每条街
道、每幢搂房都给它编上号,就象邮政编码那样,再找起来可就方便多了。所谓
地形匹配制导也是利用这样一个原理。首先,必须用侦察飞机、侦察卫星等对预
定攻击目标进行照像,获取导弹预攻目标及沿途航线上的地形地貌情报,并据此
制作专用的标准地貌图。例如,在一块10×2 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可以划成数
千个小方格,在每个小方格内都标上该处地面的平均标高,如此计算,一幅数字
地图便出现了。这幅预先测定的数字地图先存入弹体计算机。导弹飞行过程中,
利用雷达高度计和气压高度计连续测量所飞经地区的实际地面海拔高度,并把这
一数据输入计算机与预定弹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如发现已偏离预定飞行轨迹,
计算机将需纠正的偏差修正量以指令形式传送给自动驾驶仪(类似于飞行员),
便可及时回到预定轨道上来。一枚导弹射程1300公里以上,要把沿途地形全部做
成数字地图输入计算机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沿其飞行弹道确定三四个定位区予
以修正,其余由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制导。在接近目标区之后,还要甩数字式景像
匹配区域相关器进行更为精确的末制导。

    ▲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制导示意图什么是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制导呢?它
实际上和地形匹配的原理一样,地形匹配是通过测定飞行时的实际标高来修正航
向的,区域相关制导则是通过测定各飞行区域内地面对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强弱及
大小来修正航向的。至于区域景像比较相关制导,则是利用光学照像(含红外波
段)的方式,把目标景象与弹体计算机存储的原摄图像进行比较,验明正身并确
认目标无疑时再行攻击,因而是一种高精度末端制导方式。

    80年代未以后,由于GPS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巡航导弹开始装定
位接收机,即利甩18颗定位卫星来修正其飞行弹道,所以命中误差会进

… 页面87…

    一步减小。

    美国发展过哪些巡航导弹?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巡航导弹是二次大战中法西斯德国研制的V…1 (Fi…103)
导弹。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国竞相抢运德国的导弹研究资料、实验设备和样弹,
同时都争取了相当数量的导弹专家,从而为战后两国巡航导弹的发展奠定了重要
人才和技术基础。

    ▲射程1170公里的AGM…86空射巡航导弹战后至50年代末期,是美国发展巡航
导弹的重要时期,当时曾先后研制了水面舰艇发射的射程为960 公里的“天狮星”、
地面发射的射程为1040公里的“斗牛士”和射程为1012公里的“马斯”,空中发
射的射程为965 公里的“大猎犬”和洲际攻击的射程为8000公里的“鲨蛇怪”等
巡航导弹。

    此外,还研制了超音速飞行的“天狮星”Ⅱ(射程1600公里)和“小海神”

    (射程2400公里)巡航导弹,但均未装备。这一时期所研制的巡航导弹因存
在飞行速度慢,体积大,命中精度低(有的圆概率误差达9000米)等缺点而停止
发展,同时将发展重点移向弹道导弹。

    70年代初期,美国又重新开始研制第二代巡航导弹,其主要型号为AGM…86B
战略空射巡航导弹和BGM…109 “战斧”系列巡航导弹。

    AGM…86B 全长6。32米,总重1360公斤,战斗部为20万吨TNT 当量核弹头,射
程25DO公里,巡航高度15~110 米,圆概率误差30~100 米,飞行马赫数0。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