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知识库(一)-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龙骨处往往能给其造成致命的毁损。7 万多吨的“大和”号战列舰仅用10
枚鱼雷便一举击沉,而1 万多吨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只用2 枚即被击
沉于海底。因此,鱼雷是最有效的战斗部。它不仅破坏力大,还有声自导功能,
可精确导向目标。为什么选用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作为推进动力呢?这
是因为现代潜艇、特别是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很快,一般达30~40节以上,而鱼雷
的航速迟迟不能突破40节大关,这样就很难咬尾追击,更不用说还要耗费一些水
下搜索的时间。采用火箭助飞后,鱼雷航程可增大到50~60公里,新研制的“海
矛”据说可达110 ~160 公里。航速也明显提高,空中巡航段航速一般为亚音速
或音速。这样一来就提高了鱼雷的反潜能力。

    火箭助飞鱼雷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巡航式和弹道式。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实
际上是一种有翼导弹,外形酷似飞机,其制导方式与一般导弹相同。空中飞行弹
道高度从数米到数十米不等,因此,具有低空突防能力强、机动性好、发射命中
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弹道式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以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器的无
翼导弹,在弹道的初始段,靠发动机推进,其余则靠惯性。

    这种导弹的弹道是预先设定的,最大高度可达几千米。

    ▲火箭助飞鱼雷发射示意图不管是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还是弹道式火箭助飞
鱼雷,都可利用鱼雷发射管和导弹发射装置进行水下和水面发射,飞机和直升机
也可空中发射。无论采用哪种平台发射,其未弹道都在水下,因此,火箭助飞鱼
雷在飞完空中弹道后必须在入水之前打开雷尾降落伞,以减小入水冲击力。鱼雷
入水后,一般按声自导鱼雷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

    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海军上校勒皮乌斯研制了一种“机动雷”,雷头装有
炸药包,雷尾装有自推进装置,设想用它导向敌舰并摧毁之。由于“机动雷”采
用的是蒸汽机,航速低,航程短,又不能潜航,因此作战效能很低。

    为了改进“机动雷”,他去找在奥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怀
特海德很受启发,在“机动雷”的基础上改进了动力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发动机,
加装了深度控制装置和雷尾的垂直与水平稳定鳍。到1868年,世界上第一枚鱼雷
成功地进行了试验,它外形酷似雪前,装有6 公斤炸药,航速6 节,航程200 米。

    第一枚鱼雷的问世使各国海军大为震惊,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立即
请怀特海德回国表演,并于1871年令海军部签订了鱼雷生产许可证和生产合同,
到1874年英国皇家实验所(RL)生产了两型鱼雷,长4。27米,航

… 页面41…

    速7 节,航程548 米。1875年,怀特海德采用“亲密”式压缩空气发动机后,
使鱼雷总重达240。6 公斤,装药12公斤,直径14英寸,长度4。73米。这种鱼雷定
型后,英国海军一下子买了225 枚,并将其正式命名为“RL…MKI”鱼雷。从此,
MK便成为英、美海军鱼雷的标准系列编号。在14英寸鱼雷的基础上,怀特海德于
1888年设计了18英寸鱼雷,1927年又试验成功MK8 型21英寸鱼雷。从那时起,21
英寸(533 毫米)鱼雷便成为用途最广的一型鱼雷,鱼雷编号100 多年来也从MK1
、MK8发展到MK24(英)和MKf48 (美)。

    第一枚鱼雷问世后,人们看它的样子象专爱攻击水中大动物的缸鱼(亦译为
电鳗),故用拉丁文命名为了Torpedinidae,译成英文后定名为Torrpedo,即现
称为“鱼雷”。

    你知道鱼蕾的最大口径、最小口径、最大装药量和最小装药量吗?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鱼雷口径一般有13个尺寸:254 ,324 ,400 ,406
,450,483 ,500 ,533 ,550 ,572 ,600 ,610 ,622 毫米。为了便于开展
军品贸易,鱼雷口径逐渐标准化,现代重、中、轻型鱼雷的口径一般分别选为533
毫米、450 毫米和324 毫米。

    世界上最大口径的鱼雷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的鱼雷,口径(即鱼雷
直径)为622 毫米;其次是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用的93式鱼雷,为610 毫米;再次
是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用的H…8 型鱼雷,口径为600 毫米。世界上口径最小的鱼雷
是美国MK43型中的一种雷,口径只有254 毫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空投
电动自导鱼雷。世界上装药量最大的鱼雷是日本1933年装备的93式3 型舰用热动
力鱼雷,装药量为800 公斤;其次是前苏联60年代装备的53VA型热动力鱼雷,装
药量为56S 公斤,是533 毫米系列鱼雷中装药量最大的一种。世界上装药量最小
的鱼雷是美国MK43型中的254 毫米鱼雷,装药量只有30公斤;其次是美国1960年
装备的MK44型324 毫米鱼雷,装药量为40公斤,意大利70年代以后装备的A…244/S
型鱼雷装药量也是40公斤。

    你知道世界上最长、最短、最重、最轻的鱼雷吗?

    鱼雷的长、短、重、轻和外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携载平台、发射装置
和作战需求,现代重型533 毫米鱼雷的长度一般为6 ~7。8 米,重量为1600~2200
公斤;轻型鱼雷长度一般为2。5 ~4 米,重量为200 ~250 公斤。

    本世纪以来,世界上最长的鱼雷是日本1933年装备使用的93式3 型鱼雷,长
9 米;世界上最短的鱼雷是西德的UGRA型鱼雷,只有之米长;世界上最重的鱼雷
是日本93式鱼雷,达2700公斤;世界上最轻的鱼雷为西德UGRA型鱼雷,仅75公斤。

    鱼雷坦克是一种什么武器?

    你听说过“鱼雷坦克”吗?它是瑞典海军的一项新发明:把鱼雷装在越野车
上,潜入水下隐蔽歼敌。

    在抗登陆作战中,面对数十乃至上百艘登陆舰船的来袭,单凭空军、陆

… 页面42…

    军和海军岸防部队是不够的,为了对大集群敌舰进行攻势防御,瑞典海军研
制了一种称为“海蟹”的鱼雷坦克。

    1986年,瑞典研制成功一种能潜入水下100 米、且能在海底自由行驶的履带
式无人越野车,它当时主要用于海底大陆架资源的开发。这种奇特的装置引起瑞
典海军的注意,能不能用它作为水下鱼雷运载和发射平台,像潜艇那样出其不意
地打击来犯之敌呢?在潜艇、导弹和鱼雷技术方面一向领先于世界的瑞典海军论
证了一型改装方案,并专门研制了一型TP43…0型配套鱼雷,目前,该鱼雷坦克已
研制成功。全武器系统包括:“海蟹”牵引与控制部分,即BV…206型野战车;水
下鱼雷车,即TPV…86型鱼雷坦克;攻击型反舰鱼雷,即TP43…0型鱼雷。

    野战车公路时速48公里,分指挥和发电两个部分,主要作用是将鱼雷坦克牵
引到待机阵地,并在其潜航和鱼雷发射时进行遥控。鱼雷坦克实际上是一个遥控
潜水器,电源和指令全靠地面野战车指挥,在野战车受到威胁或丧失战斗能力时,
可由飞机或舰艇代行指挥。鱼雷坦克装4 个鱼雷发射装置,下潜深度为3 米左右,
为了指示方位,车顶有一个3 米长的伸缩式天线,上挂一指示旗。车载鱼雷射程
为15~30公里,可线导和声自导。

    鱼雷坦克克服了潜艇难以在50米以下的近海进行水下作战的缺点,与鱼雷艇
相比其隐蔽性较好,能减少人员伤亡,造价也相对低廉,武器的发射种类尚可以
改为潜射反舰导弹、水雷、深弹等。

    因此,对港口要塞和重要海防的近岸防御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鱼雷在海战中发挥过什么作用?

    鱼雷问世已有120 多年了,此间,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现代海战的考验,证
明鱼雷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水下攻击兵器。

    据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记载,早在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就使
用鱼雷击沉过土耳其的炮舰。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用鱼
雷击沉大清北洋水师4 艘舰艇。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使用
鱼雷进行攻击,共击沉舰艇11艘,约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1/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交战双方共发射鱼雷1500枚,击沉162 艘舰艇,约占击沉舰艇总数的1/2 ,
击沉运输船的吨位约占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90%。

    ▲英国“虎鱼”重型反潜鱼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共发射鱼雷3 万
枚以上,击沉舰船369 艘,约占击沉舰船总数的2/5 ;击沉运输船的吨位约占击
沉运输船总吨位的70%以上。其中,鱼雷击沉大型作战舰艇的战例也很多。战争
中纯用鱼雷击沉的航空母舰19艘,占击沉航空母舰总数的45%。在航空母舰、巡
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被击沉的总数中,有2/3 以上是鱼雷或鱼雷与炸弹所为。当
时世界上最大▲英国“虎鱼”重型反潜鱼雷的72000 吨级的“大和”号战列舰,
于1945年4 月7 日被美军10枚航空鱼雷和13枚炸弹击毁,不到两个小时就舰毁人
亡。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仅用两枚“虎鱼”鱼
雷,就击毁阿根廷海军13645 吨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不到40分钟便
舰毁人亡,沉入海底。由此可见,鱼雷是海战中威力最大的水下

… 页面43…

    攻击兵器。

    “日德兰”鱼雷为什么连续航行56年,两次周游世界大洋湖海?

    鱼雷是消耗性水中兵器,鱼雷一经发射,要么与目标同归于尽,要么自沉于
海底。然而,一枚1916年发射的鱼雷居然象幽灵一样两次周游世界江河湖海,直
到1972年才销声匿迹,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

    1916年5 月31日,英德海军在日德兰半岛展开激战,两国舰队共发射462 吨
炮弹和219 枚鱼雷。当时,英国海军的“鲁普斯”号超级无畏战舰右前舷第7 号
鱼雷发射管发射了一枚长5。05米、重655 公斤、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白头”鱼
雷,就是它半个世纪中出现过125 次,连续航行了56年。由于它是在日德兰海战
中首次发射的鱼雷,人们便称之为“日德兰”鱼雷。

    56年来,“日德兰”鱼雷横冲直撞,先后光临过北海、北大西洋、百慕大三
角、美国东海岸、委内瑞拉海岸、巴拿马运河、太平洋、苏门答腊海峡、非洲东
海岸、巴西的亚马逊河三角洲、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刚果河口、
法国卢瓦尔河源头和非洲大湖,各国不少海军、船员、渔民曾目睹过它的风采,
两艘美国军舰还曾围追堵截,最后还是让它乘夜晚溜之大吉。

    1972年“日德兰”鱼雷失踪后,人们纷纷猜疑:它为什么能够不知疲倦地游
荡了56年?就是核动力鱼雷也要换几次燃料才行啊!它靠什么推进?到处游弋有
什么目的?为什么那么怕人发现和追踪?英国海军为什么至今仍守口如瓶……?
所有这些,至今仍是个谜。

    无独有偶,我国也有过类似的事件。早在50年代,我人民海军在东海进行鱼
雷攻击演习,结果丢失一条操雷,几年后被我海军舰艇在海南岛捞获。

    根据这一现象,结合“日德兰”鱼雷之谜,我国有的专家认为:“日德兰”

    鱼雷的长期漂流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说明“白头”公司的鱼雷材料、工艺
和密封性十分优良,耐腐蚀性很好。

    1980年英国捞起了一条1877~1878年造的“白头”鱼雷,在海底躺了100 多
年雷体字迹仍清晰可辨,压缩空气发动机清洗后仍能正常运转,可见其质量是相
当好的。二是其经久不沉是由于雷体中段有一个占鱼雷总长1/3 ~1/2 的气舱,
内储高压空气,由于雷头装药量很少,只有二三十公斤,所以能接近零浮力,故
浮而不沉。三是本身并无动力,也不可能靠某种化学作用产生人类未知的动力,
而是借助于洋流南下北上、东去西来。至于为何绝迹,估计一是气舱进水后沉入
海底,一是漂入南半球海域,人们较少涉足,故很难发现它。

    ▲1916~1972年“日德兰”鱼雷游经的地区线路,下图是“日德兰”结构简


    “白头”鱼雷和“黑头”鱼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获得世界上第一枚鱼雷专利的是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White head),
汉语意译为“白头”。由于第一枚鱼雷是在阜姆研制的,所以怀特海德1872年在
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鱼雷工厂,1875年生产出第一批鱼雷。在历史的演变中,
阜姆先后隶属于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现名

… 页面44…

    里耶卡)。由于意大利承袭了怀特海德的发明,并成立了闻名于世的“白头
鱼雷公司”,故由该公司生产的鱼雷人们常称之为“白头鱼雷”。法国和英国于
1872年、美国于1882年、西班牙于1915年纷纷开始仿制“白头”鱼雷。

    德国也于1873年开始仿制,并于1882年造出了“白头”鱼雷的改进型,故将
其命名为“黑头”鱼雷。日本是1883年靠进口德国的“黑头”鱼雷起家的。

    飞机第一次用鱼雷击沉军舰是在什么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舰队于1915年发动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8 月12
日,英国的“彭米克利”号水上飞机母舰吊放了一架“肖特”S…184 水上飞机。
飞机在水面起飞后,直奔马尔马拉海域,终于发现一艘5000吨级土耳其补给舰,
飞行员埃德蒙兹上尉遂驾机进入攻击航向。飞机下滑到距水面5 米、距离100 米
时,投放了一枚重365 公斤的356 毫米鱼雷,击中该舰尾部爆炸。无独有偶,恰
好此时在水下也有一英海军潜艇向其发射了一枚鱼雷,双方各执一词,击沉军舰
的头功一时难以评说。但无论如何,飞机第一次投放鱼雷成功并命中目标这是事
实。不过,5 天后,这位飞行员又独自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土耳其军舰。

    ▲从直升机上空投的“鳐鱼”鱼雷搜索、作战示意图

    什么是海底遥控鱼雷?

    鱼雷一般都需要由飞机、直升机、潜艇和水面舰艇运载至预定发射位置,再
行施放,然而,瑞士海洋技术公司却推出了一种新奇的鱼雷——海底遥控鱼雷。
它不需要任何平台,可像水雷那样预先布设于水下150 米以内的海底,水下待机
期长达两年。作战时,由飞机或舰艇按预编程序发射指令,一般一个控制台可同
时控制5 枚鱼雷。用飞机遥控时,其飞行高度大约为1200米、距离攻击目标约500
公里,距鱼雷约40公里。海底设伏的鱼雷在接收到“立即上浮”的音响信号指令
后,即上浮至水面附近,同时,自动伸出一个长1。5 米的天线,接收遥控信号。
鱼雷按照遥控指令驶至距目标500 米处时,鱼雷向遥控平台发回目标运动要素的
电视图像,据此,遥控平台准确地将其导向目标。

    什么是子母鱼雷?

    子母鱼雷就是把鱼雷和航行体组合成一个复合体的水中兵器,它只有一个型
号,即意大利白头鱼雷公司生产的G…62 ef “袋鼠”型鱼雷。这种鱼雷是意60年
代研制的第二代线导鱼雷,它的设计和研制走了一个捷径,即用现成的324 毫米
美制MK44鱼雷作战斗部,配上一个自制的带有动力和控制装置的533 毫米直径航
行体,两者组配后长达6。2 米。航行体的主要任务是拖带导线与发射舰联系,接
受其火控指令,同时,把战斗部运载至一定区域,待其捕捉到目标后即将其释放,
MK44反潜自导鱼雷便开始进入工作程序,航行体的任务亦告结束。继MK44之后,
意大利又改用自己生产的A244鱼雷作战

… 页面45…

    斗部。这种子母鱼雷没有获得发展,只有意保留少量在役。

    能用人操纵鱼雷去攻击敌舰吗?

    现代鱼雷都是用飞机、潜艇、水面舰艇从几十公里外的距离上发射,用导线
制导或自动导向目标的。然而,早期的鱼雷,有的却是用人驾驶、采取送炸药包
式的方式进行水下隐蔽攻击的。

    世界上第一枚人操鱼雷是意大利研制成功的,它长6。7 米,直径533 毫米,
活动半径约10海里,最大航速2。5 节,潜深30米。这种鱼雷装在雷箱中,雷箱固
定在潜艇甲板上运往战区,每雷有两名乘员操纵,驶抵目标舰后将雷头挂在龙骨
处,然后操鱼雷的其它部分返回母艇。1941年12月18日,意大利用人操鱼雷在亚
历山大港重创英国战列舰2 艘、击沉油船1 艘。英国人后来也用人操鱼雷击沉意
巡洋舰2 艘,运输船1 艘,击伤驱逐舰3 艘。

    7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海军特种部队还在使用人操鱼雷进行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