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苏之战秘闻-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侧,中国边防部队第二小组巡逻的方向,响
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那边也打起来了,没准又是他们先开的
枪。”马科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要是他们先开枪,咱们的人就吃大亏
了。”曹副参谋长憋着一口气。
    马宪则横下了一条心,咬了咬牙说:“先别
管那边了,这边无论如何不能再吃亏了。”
    “对,眼前的敌人,让他们有来无回。”
    “给他包饺子,一个也甭想回去。”金泰龙
话音未落,副连长王连容带头冲了上去,几个
战士紧跟在他后面,他冲过一片小树林时,敌
人发现了他们,机枪吼叫着向他们扫射过来,
王庆容又向前冲了几步,只觉眼前一黑,跌倒
了,他用力一挺身子,又站了起来,冲了两步又
跌倒了,他趴在地上,吃力地对战士们说:“同
志们,人在珍宝岛在,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胜
利!”
    这时,冰面上传来了隆隆的啊声,一辆苏
军装甲车,发疯一般从岛的东面驶了过来,哒
哒……装甲车上的机枪发出一阵阵吼叫,几分
钟之后便驶上了中国一侧北面的江汊,装甲车
边开边打,一直驶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身后。
    “火箭筒,快打火箭筒!”马科长喊了起来。
    因为,当时侦察连没有装备火箭筒,火箭
筒手是从步兵分队调来的,看着装甲车上来
了,举起火箭筒就打,一连打了两发也没有击
中,主要是提前量掌握不准,装甲车开得又很
快,不是打到了前面,就是落到了后面……
    马科长趴到火箭筒手身边,这时苏军的装
甲车又冲过来了,火箭筒手跟着装甲车瞄来瞄
去,一扣扳机,火箭弹飞了出去,火箭筒后面喷
出的火,把马科长的棉裤烧了个大窟窿……
    尽管几发火箭弹都没有击中苏军装甲车,
但是装甲车里的苏军,看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
火箭筒手冲了上来,而且越来越近,便胆战心
惊起来,掉头朝回跑去。
    一看苏军装甲车吓跑了,中国边防部队抓
住战机马上反击。
    陈绍光很快带着尖刀班冲到了敌人的后
面,他们趴在一道上坎下,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一股被打散了的苏联士兵退了下来,一个个低
着头只顾一个劲地往回跑,冷不防撞到了中国
边防部队的枪口上了。陈绍光一声令下,一排
子弹飞了过去,苏联士兵倒了好几个,活着的
趴在地上再也不敢动了。这时从陈绍光的身后
传来一阵机枪的吼叫声,一排子弹从他的头顶
飞了过去,他回头一看,在几百米远的树林后
面,有几只苏军闪光的钢盔在动,一团团火舌
就是从那儿喷出来的,看来敌人是想把我们包
在中间,他一挥手,带着几个战士向敌人冲去,
敌人的子弹飕飕地飞了过来……如疾雨一般。
    “副连长,你身上冒烟了!”战士小李叫了
起来。陈绍光摘下帽子一看,帽子上打了两个
洞,烧得黑乎乎的,他用雪一搓,朝头上一戴,
又向前冲去。离敌人只有一百多米远了,敌人
的两廷机枪交叉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陈
绍光冲到一棵大树后面,刚要射击,忽然身子
一歪跌倒了,他低头一看,胸部和左臂都负了
伤,鲜血直流,战士小李冲了上来要给他包扎,
他推开小李,一只手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的机枪
打出了一梭子子弹,敌人的机枪不响了。
    小李兴奋地叫了起来:“副连长,敌人的机
枪哑吧了!”他没有听到副连长的回答,回头一
看,副连长躺在雪地上,他的腰部又受了重伤,
他吃力地挥了一下手,意思是不要管我,消灭
敌人要紧,小李把陈绍光扶到一棵小树下面,
让他半躺在树杆旁,为他包扎起来,战士们都
围了过来,陈绍光吃力地解开身上的子弹袋,
对他身边的战士小李说:“拿去,打……打敌人
……”在他说话的时候,血顺着伤口渗了出来,
染红了他身下的雪地。
    当入侵的苏联边防部队突然开枪的时候,
于庆阳身边的几名战友,在枪声中倒下了。于
庆阳被激怒了,他端起冲锋枪朝敌人冲了过
去,苏联入侵者乱作一团,几名士兵跟在一名
军官的后面向回逃窜,于庆阳紧追两步,跳到
一道上坎的后面,猛扣扳机,打出一串点射,5
个敌人在枪声中倒下了。于庆阳抹了一把脸上
的汗水,又向前面爬了几步,他看到小树林的
后面,有一挺机枪正在向这边射击,子弹打得
树枝哗哗作响,战士们被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
头来,过了一会,敌人的机枪停了,于庆阳抬头
一看,敌人的机枪手正在更换弹夹,他抓住这
个有利时机,纵身跃起,哒哒……一梭子子弹
打了出去,敌人的机枪手身子一歪,栽倒在舀
地上,那一挺机枪在那儿不响了。于庆阳两眼
紧盯着那挺机枪,应该把它缴获过来,它是苏
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的罪证,于庆阳朝机枪冲
了过去。就在这时,从他的侧面飞来一串子弹,
击中了他的头部,他一头扑倒在雪地上。
    “于庆阳,于庆阳……”卫生员边喊边跑了
过来,他把于庆阳拉到一边,查看他的伤口,发
现子弹从右边太阳穴进去,从后脑穿了出来,
脑浆和血水不浙地向外淌,于庆阳已经昏迷过
去。
    卫生员立刻把他抱在怀里,拿出绷带为他
包扎起来,于庆阳的嘴唇颤动了一下,卫生员
知道他是想说什么,急忙将耳朵贴到他的嘴
边,他听到于庆阳微弱而刚强的声音:“我……
还……要……”
    卫生员用手摸了一下他的脉博,几乎已经
没有跳动的感觉了,他伸手拿过于庆阳的冲锋
枪,只见上面沾满了英雄的鲜血。
    哒哒……哒哒……前面不远的小树林里
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枪声,于庆阳被这枪声震醒
了,他用力睁开了眼睛,推开卫生员的手,一把
抓起冲锋枪,“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如一尊
巍然屹立的铁塔,周围的战士都惊呆了,只见
他用右手,“刷”一下撕掉了头上的绷带,端起
冲锋枪向敌人冲去:一步、二步、三步……他向
前一连冲了六步,手中的冲锋枪吼叫着,子弹
朝敌人飞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当他倒
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排长于洪东看到于庆阳牺牲了,高喊了一
声:“为于庆阳同志报仇,冲啊!”全排同志跟着
他冲了上去,他发现从林中有两个敌人仓惶奔
逃,便叫班长孙宝山去堵住敌人的退路,自己
带三个战士追了过去,突然,丛林中射来一排
子弹,干洪东发现有个敌人趴在雪地里,向这
边射击,他一枪就报销了那个敌人,战士小周
在一边着急地说:“排长,你看那两个敌人要溜
掉了。”
    于洪东不慌不忙:“我就不信,这两家伙比
狍子跑得还快。”说着举枪,叭叭两枪,远处那
两个敌人应声倒下。
    马科长来到陈绍光身边看了一下他的伤
势,对曹副参谋长说:
    “老曹,我看打得差不多了,王副连长牺牲
了,陈绍光的伤也不轻,咱们向上冲一下,就往
下撤吧?”
    “好,就这么办。”曹副参谋长同意了马科
长的意见。
    中国边防部队发起了冲击,苏联边防部队
面对中国边防部队的猛烈冲锋,开始向后撤
退,一直退回到主航道的江面上,尔后登上装
甲车开始向苏联境内后撤。
    马宪则命令金泰龙:“发信号,往下撤,动
作要快!”
    金泰龙发出了撤出战斗的信号,战士们纷
纷跑了过来,班长石荣庭缴获了一架照相机,
孙宝山和战士周锡金各自缴获了苏军5支冲
锋枪。
    排长武永高和班长周登国,带领的第二小
组也撤了下来,除周登国腰部受伤外,再没有
多大的损失,大家一下于把他们围了起来,争
着询问第二小组的情况。
    当时,苏联边防军伊万上尉,堵住了他们
巡逻的去路,排长武永高迎上前去,大声抗议
道:“这是中国的领土,你们已经越境了,必须
立刻退回去!”
    伊万上尉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盯着武永
高看了半天,二话没说,抬手就打了武排长一
拳,尔后摆出一副要掏枪的架势,武排长这时
侯注意到,苏联边防军都没有拿棒子,而是头
戴钢盔,荷枪实弹,他们要干什么,是不是要把
入侵升级?今天的情况不比往常。
    为了防止冲突扩大,中国边防部队采取了
克制态度,主动避开伊万一伙,伊万一看中国
边防巡逻队走开,便一挥手带着他手下的人追
了过来。中国边防部队快走,伊万一伙就紧追,
中国边防部队慢走,他们就又推又打。这时已
进入中国江面二百多米了。中国边防部队不再
退让,双方在冰面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突然,从珍宝岛的中间传来了一阵枪声,
哒哒……哒……这枪声清脆震耳,接着便是一
阵短暂的平静,双方一下子全愣住了,谁也搞
不清楚,那边是哪一方先开的枪。这时空中传
来了中国边防部队第一巡逻小组的喊声,声音
断断续续听不大清楚,但是声调激昂严厉,周
登国明白了,这是中国边防部队在抗议苏联边
防军首先开枪,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
    也就是在这时候,伊万上尉歪着头,两只
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脸上露出一丝狞笑,
眼睛在中国边防部队身上扫来扫去,手却愉偷
地去掏枪……这一切都被周登国看到了,他立
刻端起了冲锋枪,伊万的手枪掏出来了,他正
要扣动扳机,只听“哗”地一声,周登国把子弹
推上了膛,哒哒哒……他抢在伊万上尉之前开
火了,当场把伊万打倒了,其它的苏军士兵愣
住了,有往回跑的,有原地卧倒的。这时,中国
边防部队一齐开火了,一举歼灭了伊万带领的
7人小组。
    中国边防部队沿着珍宝岛边上的树林往
下撤,不远处不时地传来苏联边防部队发射的
枪炮声。前面几个战士,用树枝搭成担架抬着
陈绍光,陈绍光一直昏迷不醒,后面的十几个
战士背着烈士的遗体。积雪很深,一步一个雪
坑,走到急造公路的边上,大家已经累得气喘
吁吁了。马宪则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战士
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望着牺牲的战友,胜利
的喜悦骤然消失了。每个人都阴沉着脸,一言
不发,有的人一边低着头啃饼干,一边吃着雪。
    等了一会,县反修办的担架队还没有上
来,马科长心急如焚,不能再等了,再延误一会
伤员就没救了,这时,有人喊道:“军医来了,军
医来了!”
    大家如同见了救星,一下子围了上来,军
医来到陈绍光跟前,检查他的伤势。
    “还看什么,还不赶快抢救。”周围的人都
叫了起来。
    军医在喊叫声中也懵了头,一时不知如何
是好。
    “快打强心针,打强心针……”众人又叫喊
道。
    军医急急忙忙地找出了强心针,一看已经
冻得梆梆硬,如同冰棍一般,军医急出了一头
汗,拿着针管团团围,大伙急得直跺脚。
    “你们这些医生,是干什么吃的!”“人要是
死了,你们要负责!”
    陈绍光在大家的叫喊声中,微微睁开眼
睛,轻轻地摇了摇头,意思是告诉大家,我不行
了,不要责怪军医。
    有人哇地一声哭了,紧接着是一阵哭声。
    马科长火了:“哭,哭能把人哭活,都哭!”
但是,他自己的泪水也流了下来。于是哭声变
成一片抽泣声……
    远处传来一阵隆隆的炮声,周围不时有炮
弹的爆炸声。这是苏联边防军向中国境内炮
击,这预示着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1969年3月2日,由苏联边防部队挑起
的这场边境武装冲突,使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两国边防部队已进入
实战状态。
(7)中国军队巧布雪雷
    中国前线指挥所,作战会议正在紧张地进
行。参加会议的有:沈阳军区副司令肖全夫,陆
军第46军133师师长刘继昌,陆军第23军
77师师长黄浩,133师侦察科长马宪则、133
师师炮团团长肯菩海、沈阳军区工程兵军务科
副科长孙征民,军师两级的一些作战参谋也参
加了会议。
    肖全夫在总结了3月2日作战的经验教
训后,坦诚他说:“根据情报,对面苏军在最近
几天内又得到新的加强,坦克达到70辆,火炮
380门,装甲车及自行火炮150辆,地面部队
猛增至一万多人,己有迹象表明,苏军为了实
现其扩张政策,挽回失败的面子,肯定会对我
军江岸阵地发起进攻,同时重霸我国领上珍宝
岛,军委首长指示我们:既要准备苏军小打,也
要准备他们大打,既要准备他们打边界线,也
要准备他们大举入侵,在我国领土上打全面战
争,有了充分准备,就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毛主
席最近指示说:‘美帝是约老虎,苏修也是纸老
虎。’上次作战,我们就捅了它一下嘛:实践证
明,苏军也并非不可战胜。当然,战术上,我们
要格外重视它,总的看,还是敌强我弱,苏军的
装备、人力、单兵技术都超过我们。这一仗怎么
打,希望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九大召开在即,我
们要用胜利的捷报,向九大献礼。”
    肖全夫话音一落,人们便叽叽嚓嚓地议论
起来。
    刘继昌师长说:“我认为,苏军此次作战,
当然不排除其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但从当前部
队的配置来看,洗刷3月2日作战失败的耿辱
的可能性更大些。战斗伊始,敌人一定会对我
守岛或巡逻部队进行突然袭击,利用坦克和装
甲车的冲击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然后吃掉
我边防巡逻部队。因此,我认为:炮兵部队要集
中使用,形成拳头,在主要方向上重创敌人。步
兵作战部队应该继续加强工事,利用作战地区
塔头较多的自然条件,构成较严密的交叉射击
火力网,并且注意形成一定的纵深。预备队应
该多保留一些,这样做一是作战区域狭窄,部
队太密集容易增大伤亡,二是可根据战况发展
及时加强薄弱方向……”
    黄浩师长说:“我同意刚才刘师长的意见。
再补充几点,一是根据苏军作战历来以坦克导
引步兵冲击的作法,应制定出更有效地打击坦
克的办法。从上一仗的经验教训中也可以看
到,苏军T一62坦克有比较好的战斗技术性
能,前钢板护甲近20厘米厚,我们的85、75反
坦克炮对它都没有太大的威胁,用重型火炮实
施拦阻射击的作法亦难以奏效,可否发掘发扬
一下军事民主,集中研究打坦克的问题,如何
利用现有装备,将集扎手榴弹、反坦克炮、40
火箭筒、榴弹炮等远近不同的火力配套成龙,
结合地形地貌,形成打敌坦克的有效套路。二
是根据以往敌坦克的冲击运动路线,预先设置
一些雷区,使敌坦克一侵入我国领土,就陷入
处处挨打、寸步难行的境地……”
    肖全夫认真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在记录
本上写着什么。
    又有几位参谋人员分析了苏军的常用战
术及我军火力配置的方案后,会议便静场了。
    肖全夫指着马宪则点将道:“马科长,你们
已经在江边上泡了两冬了,为防止部队冻伤,
控制大量战斗减员,你介绍介绍经验吧!”
    肖司令几句话,使大家的情绪又活跃起
来,几个师的领导正为战士冻伤太多犯愁,一
听这话,赶紧把合上的本子又都翻开。
    马宪则不好意思他说:“我和师侦察分队
的同志在这儿呆了两个冬天不假,战士也基本
没有冻伤,但说经验确实没啥,我们编了段顺
口溜,供大家参考吧!”
    有人着急他说:“老马,别卖关子了,有话
快说吧!”
    马宪则应道:“好,顺口溜编的不好,大家
别笑啊!是这么编的,叫‘耳戴套,脸戴帽,裤带
扎棉袄,手往怀里抄,夜里值勤别偷懒,困了喝
酒别睡觉。’”
    有人说:“老马呀!你这是啥经验?乱七八
糟的。”
    马宪则说:“别急,先听我唠叨两句,这耳
戴套,是说耳朵最容易冻伤,这疙瘩经常零下
三十多度,野外执勤,没耳套不成。第一年冬
天,我们一个战士没戴耳套,结果耳朵冻得透
了亮,都脆了,不小心摔了一跤,耳朵就摔下来
了,位可不是吓唬你们。”
    大伙一听这话,都愣怔了,耳朵真有冻掉
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了耳朵,再剃个光
头,成了干瓢葫芦,该有多难看。
    马宪则接着往下说:“这脸戴帽,是指夜间
执勤的同志如果有条件,最好脸上再横戴一顶
栽绒帽,护住鼻子和脸。防止鼻子和脸部冻伤。
上次战斗我们在珍宝岛上夜间潜伏了九个多
小时,没那么多帽子戴,我们便提前每个人用
栽绒做了个护脸,要不然啊,下了战场怕不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