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诸侯大战又如何,此次讨伐董卓,本将麾下十一万幽州军,已死伤三万人之多,再损失个三万人又如何?”刘鹏脸色一变,不屑的说道。

    “主公,为戏志才一人而引起诸侯混战,此事不值!”荀攸匍匐于地,口中再次劝道。

    荀攸之想,刘鹏最是清楚不过,不过他还没有想与所有诸侯为敌,只是想震慑诸侯们一下,顺便让他们知道,在这个天下,谁的实力强,谁就是主子

    “此事不用再说,你且下去休息,明日准备回师幽州吧!”

    刘鹏眼睛一闭,摆手让其下去。

    见主公心意已决,荀攸暗叹一声,起身退下。

    在荀攸去后,刘鹏皱眉思索道:“以他如今的实力,在诸侯之中乃是最强盛的,但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联合起来,实力也不容小觑!可曹操等人这几日联合起来,定是在对他酝酿着什么阴谋?若不显示一下实力,这些人还真以为他好欺负。”

    “来人?”刘鹏坐在主位上,冲帐外一喊。

    当先手按佩刀的典韦大步而进,拱手道“主公?”

    “戏志才现在何处?”刘鹏出声问道。

    典韦憨厚的脸上浮现出一屡笑意,道:“此人被曹操安置在一处民房中,四周皆有军士把守。”

    既然知道了此人不在曹操军营,那还等什么?刘鹏当下就命令典韦带侍卫将其抓回来,不过担心戏志才逃跑,刘鹏又派太史慈率领两千铁骑从旁协助。

    夜晚子时一更天,已经被焚毁大部的洛阳一条小街上,有三百多身穿盔甲,肩披黄色披风的甲士,正在黑夜之下缓缓前行,脚步轻灵。而在这些甲士身后三里之处,太史慈率领着两千铁骑沿街巡查。

    到得一处算不上豪华的房舍前,身躯高大的典韦站在不远处,冲旁边的二人下令道:“俺率二百侍卫从正门而入,你二日率其他人从后门而进,务必要小心,不要弄出声响,惊动了旁边。”

    典韦说完话,冲旁边之处一指!这二人也不是愚蠢之辈,冲典韦所指方向看去,俱是明白其意。原来在那房舍不远之处,便是曹操的大营,黑夜下,营门前火把闪动,直照那曹字大旗。

    行动开始!等二人各自领了五十人绕后门而去时,典韦将双戟插在背上,麻利的拔出手中佩刀,带领着两百侍卫,悄悄的往那房舍门前而去。

    快到得近前时,典韦向身后两名侍卫指了指,然后向那房舍下站着的两名甲士做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这两名侍卫跟着刘鹏也有好几年,对这个手势很是熟悉。二人得到手势之后,俱亮出短刀,借黑夜的掩护,冲着那两名侍卫处缓缓走去。

    就在房舍门前的两名甲士打盹之时,黑夜下跳出来两个人影,对着二人的脖筋间就是一刀。

    两声痛苦哼声响起,这两名甲士应声栽倒于地。

    解决了这两人,典韦立即带着侍卫们上前,到得大门处,猛的一脚踢过去,不怎么结实的大门直接被踢开。

    这座院子典韦在前几日就派人摸的一清二楚,因此带着侍卫们在进得大门后,留了五十人把守前门,亲自带着其他人进入了内院。因是夜晚,院子中只有五名巡逻士卒来回巡逻。

    在门口大门发出声音之时,这五名士卒便急忙去察看,到得半路之时,正好遇见了典韦众人,在这五名巡逻士卒的惊慌之下,典韦带人快速将其灭口,只传出了几声惊慌尖叫。

    继续向前走去,典韦冲身后众侍卫一指其他房间,又做一抹脖子的手势后,便亲自带着二十名侍卫往一处灯光明亮的房间走去。

    “咣当”一声。

    房门应声而开,典韦带着侍卫走进房间,见灯光之下,一名年约三十多岁的文士,正手拿竹简,细心看着上面的东西!对进来的众人视而不见,仿佛早就有所料。

    “先生,我家主公有请!”典韦向前三步,到得文士近前,沉声说道。

    文士依旧看着竹简,不过口中倒是回了一句:“等一会儿,待在下将这篇兵书读完!”

    典韦可不是傻子,现在多耽搁点时间,保不准曹操大军就会前来。因此见他再向前两步,虎掌伸出,一把将那文士所读之竹简抢到手中,憨实一笑,道:“先生还是现在就随俺去的好。”

    文士抬头打量了一下典韦,见其长的五大三粗,便起身问道:“你家主公何人?”

    “先生去后自会知道!”典韦丝毫口风不露,冲身后的侍卫一挥手,立即有两名侍卫上前。

    就在那两名侍卫上前之时,文士出人意料的说道:“不用,在下会自己走。”

    看其表情不似像奸诈之人,但典韦还是放心不下,在其身后安排了多名侍卫,又在左右前各按了十多名侍卫,才带着众人走出那处房舍。

    黑夜中,在典韦带人离去之后,那房舍中便传出了杀戮之声,不过只是一小会儿,而且杀声不大,四周无人可听见。

    幽州军大营。

    此时已是丑时,中军大帐内,刘鹏手持佩剑,正仔细看着祖宗传下来的明帝剑。自他拿到这把剑起,除了贾诩曾带在身边过,其余众人皆无此殊荣。

    而今天,刘鹏瞧着这把剑,思索着以后该用什么为信物?毕竟这把剑太过珍贵,若是一个不慎,将其损坏,以后他可就少了一件相当于圣旨的宝物。

    说到圣旨,他的手中现在已经有了传国玉玺,还能少得了圣旨吗?

    不过,传国玉玺之事,除了典韦知情外,其余众将无一人知道。毕竟此事太过重大,一个不好,就会遭到天下诸侯的围攻,因此对于此事他谁也没提,只将玉玺藏在安全之地。

    正幻想着他腰悬明帝剑,灭了诸侯,一统天下之时,帐外侍卫道:“主公,典统领求见。”

    典韦回来,那肯定是事情办成了!刘鹏嘿嘿一笑,将佩剑挂在腰间,向外道:“让他进来”!

    “诺”!侍卫在外应了一声。

    几声沉重步伐传进帐中,典韦率先进来,身后跟着一身穿文士长袍的中年人。(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班师回幽

    在中年人走进之后,刘鹏便坐在主位上仔细打量着其人,圆型脸盆,眉目间带有一丝暮气,脸色青黄,身高七尺左右,身上的长袍都被洗的褪了颜色。

    微微一笑,刘鹏起身走下,到得中年人面前,问道:“志才恐怕已经猜出本将之意,那么本将也就不绕圈子,志才可愿转投于本将,助本将成霸业,一统这纷乱天下。”

    戏志才听刘鹏之话,再看看其人二十二三的年纪,剑眉醒目,白皙脸庞,下巴微微有一丝胡须;其身着金甲,腰间悬挂一口宝剑,端的是一俊俏美男子。

    在打量过后,戏志才轻笑一声,道:“世人尽知大将军骁勇善战,文采武略非凡,却不知大将军还是世上少有的美男子!”

    见其出口避免自己所问,但其之话语,却也是让他有所喜悦。刘鹏盯着戏志才一字一句道:“先生还是先行回答本将之话为好,否则先生就只能去见曹操了。”

    提到曹操,戏志才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瞬间却已消失不见;不过这丝慌乱却是没有逃过刘鹏眼睛。

    戏志才自信一笑,道:“在下乃山野村夫,却也知道忠臣不侍二主,良禽择木而栖!既然在下已落入大将军之手,一切就凭大将军发落,是杀是剐,在下愿领。”

    忠臣不侍二主?良禽择木而栖?刘鹏冷哼一声,不屑道:“志才乃大能之士,当知曹操多疑如狐,非是明主!而你也非忠臣。为何就不能转投于本将?”

    戏志才苦笑一声。未料到刘鹏如此厉害。竟将他主公之毛病摸的一清二楚!遂反驳道:“我主虽多疑,但却从不怀疑下属,反而对我等体恤有加。更是身怀韬略、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至于在下非是忠臣?此话乃是核意?在下还想请教一下大将军?”戏志才在说完此话之后,眼睛一眯,静等刘鹏之回答。

    刘鹏别的没有,头脑中算计人的本事却是不逊于贾诩!

    此刻见戏志才问出这话,就知道此人很重视名节。否则是不会有此之问的。

    嘿嘿一笑,刘鹏转过身子道:“所谓忠诚也?当是对其主一心一意,不离不弃。而先生在被本将麾下抓住之时,却没有逃跑,也没有反驳,而是跟着本将麾下之人,来到了这座大营。先生可想想,曹操与本将之间已经有了间隙,既是间隙,那就是有仇。而你却站在仇人的大营内,是不是不忠也?若你真是忠心。为何不在本将麾下抓住你之时,不拔剑自刎于当场?”

    青黄的脸庞上闪过一丝犹豫,正如刘鹏所言!戏志才在刘鹏麾下抓住他之时,他就已猜到来人是何人麾下!但因为心中还抱着一丝幻想,这才没有自刎,反而装作平静之态来到此间。

    戏志才沉吟一会儿后,嘴角微微扬起,反问道:“是啊,在下已是不忠之人!那大将军为何还要在下投靠于您?难道大将军就不怕在下有一日弃你而去?”

    “本将非是曹操那个无能之辈,岂会让你有投靠他人之机会。”刘鹏放声一笑,言语间充满强烈自信。

    戏志才听到这句回答,眼神中出现一丝赞赏,然其还是回道:“不管怎样,在下始终不能投入大将军麾下,还请大将军包涵。”

    “为何?本将在黄巾之乱时,便已四下派人寻你,本来以为你隐居在野,一时难以找到。却未料到,你竟投靠于曹操这个阉人,令本将既心痛,又惋惜。”刘鹏见戏志才这厮拿忠义是说服不了,转而打出人情牌。

    果然,戏志才听完后,一脸唏嘘道:“多谢大将军,然在下在黄巾之乱时,便以举家去乡下躲避,倒是错过了一次佳机。”

    就在刘鹏暗自欣喜之时,戏志才却说道:“志才现在投靠曹公,就得为曹公尽忠,请大将军赐在下一死,来世在下定报大将军之恩。”

    此刻刘鹏有点傻眼,这戏志才脑袋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夹了?竟对曹操这个五短之人如此忠心。

    看此情景,刘鹏便知此事急不来,等以后再慢慢来,道:“志才真乃忠义之人,本将却是不忍杀你,但也不能放你。如此,你既没有背叛曹操,也未投靠于本将,还是名忠义之人。”

    “恶来,带志才下去休息!再让公达给志才送点吃的,再送一些被褥,天气渐凉,身体不容有恙!”刘鹏便不在想与戏志才交谈,但令其下去之时,却还是做出一番明主之姿,期望戏志才能改变主意。

    但令他失望的是,自始至终,戏志才都没出声感谢,更是连头都懒的回一下。

    不过刘鹏也不沮丧,他得不到,曹操也得不到。再说他麾下已有贾诩四人,在谋略之上不输其他诸侯,相反还比诸侯们还强一些,毕竟那个鬼才郭嘉还未出现。即使郭嘉出现,也只能是他刘鹏的,别人想的别想。

    一夜无话。

    二日一早,幽州军便拔营收拾行囊,准备回师幽州。

    诸侯们在得知刘鹏今日就要回幽州,便全部前来送行。连失去一员顶阶谋士的曹操都有前来,不过看其心情不好,耷拉着脑袋,一脸的愁眉苦脸。

    与诸侯们相交谈的刘鹏,暗自看见曹操之神情后,脸色为之一喜,若他所猜不错,失去了谋士的曹操,此刻还不知道是谁劫走的戏志才呢。

    在与诸侯们话别后,刘鹏便踏上赤兔马,回师幽州。

    而就这空间的功夫,一排排整齐的战骑先行而出,有好几万骑,骑骑相接,一眼望不到尽头。

    就在铁骑出了营门后,后面立即出先了一辆辆战车,足有数千辆之多。

    诸侯们看的目瞪口呆,既羡慕又吃惊,他们与刘鹏共剿董卓这数月之中,相互也了解一些。却不知道刘鹏何时有这么多战骑、还有那数千辆战车。

    等到战车缓缓出营离去后,一众诸侯全愣在当地,此时各自后悔为何没与刘鹏互相攀点交情。尤其是中原诸侯们,他们地处中原,没有上等战马,此时却见到刘鹏有这么多铁骑,而且那战马他们也都仔细瞧过,全是上好战马。

    若是与刘鹏早点攀上交情,兴许他们还能从其手中买一些呢。可现在人家走都走了,还如何攀交情?

    “大将军会盟之时有数十万兵马,与董卓大战数次,却仍有这么多兵力,可见这幽州军战力之强!”说话的乃是上党太守张扬,此人所在之地也有产马,不过却都被控制在胡人手中。

    “在下刚才注意看了一下,大将军麾下战骑还有四万多,由此可见,其麾下军士也应当有近七万!”北海孔融摸着小胡子,对着众人哈哈一笑说道。

    “大将军可真骁勇,只带十余万兵马讨伐董卓,班师之际,却仍有七万大军,这还不算驻守虎牢关的两万人马。”一脸带着羡慕神色的袁术,在看着幽州军远去的身影,口中阴阳怪气的说道。

    “哎,诸位,在下可是听说,大将军见青州黄巾余孽抢州夺县,十分震怒,便派赵云率领三万大军前去剿贼。如此算来,大将军应该拥有不下十二万大军。其中幽州铁骑就有近六万之多。”徐州刺史老陶歉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此时给众人抖落了出来。

    诸侯们一听,六万多的铁骑?中原诸侯拥有铁骑最多的也就五千之众,而刘鹏一人就有如此强大的铁骑,且数量远超众诸侯。这让诸侯是既心惊又无奈。

    不说诸侯们在此吃惊!刘鹏率领大军出洛阳城后,也是一脸的吃惊,他明明记得自己在洛阳只有五万多兵力,何时多增加了一万人?这些人是从哪冒出的?

    “传黄忠前来!”出了洛阳城外三十里处,刘鹏冲侍卫下令道。

    旁边的侍卫立即策马前去传令。

    此事不搞清楚,他的心里总感觉不舒服,没有一个上位者会喜欢自己控制的力量有所变动,而他自己却不知道。刘鹏不是圣人,他也不例外。

    黄忠在接到刘鹏的传召之后,立即策马而来。

    到得近前,黄忠还未回话,刘鹏就冷着脸问道:“汉升,为何军中会增加士卒?”

    见主公如此神色,黄忠立即回道:“主公,前几日在追击董卓之时,末将曾救了数万百姓,那日回师洛阳后,这些百姓不愿去长安,末将便自作主张,挑选了一万两千精壮,暂时先编入我军。此事未向主公禀报,乃是黄忠之罪,请主公降罪。”

    黄忠说完之后,立即翻身下马,半跪于地。

    赤兔马上的刘鹏看着黄忠脸上表情,淡淡问道:“汉升,你一向不会自作主张,此事到底是谁的主意?”

    黄忠微微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但见主公脸上表情似已知道。在回过神后,黄忠还是决定说出,便道:“军师说百姓在长安无吃无住,迟早会饿死街头,便派末将前去挑了些精壮之士。”(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暴怒

    刘鹏脸上浮现出一丝恼怒,但在片刻间便已消失。遂朝地下的黄忠看了一眼,淡淡道:“起来吧!”

    “谢主公!”就在黄忠站起身子后,刘鹏直接打马而走,看不到其现在的心情。不过黄忠不傻,他能从主公之话中听出一些端倪,但此事是荀攸交代,他也不好拒绝。

    大军到了洛阳城外后,陈到亲自带人将囤积在外的粮草押运而来。

    到得虎牢关,在会合了高览麾下的两万大军后,刘鹏便率军直往幽州而回。

    沿途所见,附近村庄烟火全无,百里之地竟见不到寥寥几人!可见董卓入主洛阳后,这些住在洛阳周边的百姓不堪暴虐,早就搬迁离去。

    映日下的夕阳渐渐远去,秋风吹落树上的黄叶、此情此景,让刘鹏心头一阵舒爽,心情也为之好了许多。

    九万大军从虎牢关而出,一路加速行军,在半月之后到达冀州南皮城外安营扎寨。

    南皮城乃是勃海郡治所,也是袁绍的太守府所在。

    南皮本来只是一个小城,却因袁绍到此修固工事,加紧城池防务,城墙也变得比先前高大坚固,远非当日之破败小城。四周也有军士把守,看起来一副戒备之势。

    “主公,袁太守麾下似乎不愿我军驻扎城外。”荀攸骑在马上,紧靠刘鹏笑道。

    南皮十里之外的一座山头上,刘鹏策马而立,眺望远方戒备森严的南皮城。不屑道:“袁绍麾下不愿意我军驻扎在此。那是他们的事情。而本将要驻扎这里,那是本将的事情。”

    这话噎的荀攸一个大红脸,不知该如何去接。

    “主公,我军营中之粮只有一日可用,若文和明日还送来粮草,恐怕我军难以回到幽州。”荀攸转而说道另一事,脸上带着点点焦虑。

    刘鹏在心中更是焦虑,可在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他是大军回师途中,粮草便已用完!

    “传令下去,让叔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