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一章征张燕〔四〕

    刘鹏大手一挥,全部收下。他现在已不是征北将军,虽说是奉旨讨伐不逆,但粮草供给等物,朝廷未拨一件。他收当地官员的馈赠,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黄忠所部一万五千铁骑,五千步卒。三日之间,奔袭汉昌、蠡吾、安国、广昌等四县,纵横八百多里,将中山境内黑山贼全部剿灭。县城也全部交到当地官员士绅手中。

    这三天中,刘鹏也派出哨骑,四处侦察黑山贼之头部所在。

    三日后晚时,黄忠率两万大军来到毋极城下,与刘鹏大军合兵一处。

    中军大帐中,刘鹏接到哨骑探报,黑山贼张燕屯军十万于并、冀、幽州交界处。又邀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等人,共同抵抗刘鹏大军。

    贼军众多,除张燕的十万贼军,其余人多者拥兵二三万、少者也拥兵五六千人。

    张燕接到密报,称汉帝下圣旨,命右将军刘鹏前来讨伐他们。知刘鹏骁勇善战,自知不敌,便邀请左山右邻的贼匪,共聚黑山,妄图抵抗。

    二日破晓,刘鹏知道了张燕的打算,抱着速战速决的心态。以黄忠率一万五千重骑开路,他自领中军随后跟进,大军一路向黑山进发。

    黑山是张燕的老巢,所据地形西有群山环绕,东部乃平原开阔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已是十月,天气微冷!

    幽州军士出征时,贾诩早已将棉衣等物发了下去,因此士卒也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战场上发挥失常。

    四日间,大军急行六百里,于黑山附近安营扎寨。

    入夜,环于山中的汉军大营中,高坐主位的刘鹏,手拿哨骑的探报,眉头微微皱起。

    探报中称,张燕率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等人!约有三十万兵力,已出黑山,在黑河附近安下营寨,离我军不足百里。

    一介贼寇竟敢如此目中无人,安敢率兵与他对峙。愤怒的刘鹏一把将探报摔出去,冷喝道:“传黄忠、赵云、高览立刻前来。”

    立在外边的侍卫不敢怠慢,匆忙去请黄、赵、高三将。

    黄忠、赵云、高览三人接到传召,忙扔下军务,立刻前往大帐听候调遣。

    中军大帐中,脸色冷冰冰的刘鹏,朝着下面三将冷喝道:“张燕匹夫,欺本将不熟地形,竟在黑河安营扎寨,妄图与本将在这东部大山中开战,纯属痴人做梦。”

    “主公息怒。”

    三将还没见刘鹏发过这么大火,急忙齐声劝道。

    “传令下去,明日天色放亮,令军士吃饱喝足,随本将前往黑河,踏破贼寇大营。”

    脸色未有丝毫好转的刘鹏,一脸不屑的下令道。

    黄忠、赵云、高览三人听闻其声中的不可抗拒,齐道一声‘诺’,才转身出去。

    三人走后,刘鹏冰冷的神色早已不见,取而代之是一脸的凝重之色。其实刚才他是故意做出一幅大为生气的样子,为的就是将很生气的消息传出去,最好传到张燕营中。

    天明!汉军大营,密密麻麻的甲士,手执长枪,列成整齐的方队出了大营。

    刘鹏以高览率五千步卒留守大营,防备张燕前来偷袭。自己亲率黄忠、赵云、及四万大军,山呼海啸般的向黑河贼军营寨前进,一路旌旗遮天,铁骑奔驰,大道上扬起漫天尘土。

    张燕二十七八岁,一身战甲,头戴铁盔;此刻站在大帐中,朝着两侧来援助的兄弟道:“汉军右将军刘鹏亲率五万大军前来征伐我等,其兵锋直指我黑山大营,诸位兄弟可有何良策?”

    大帐中有二十多人,其中头裹黄布的占大多数,剩下的则是一些穿着战甲的大汉。

    前排第一位上的黑脸黑子率先吼道:“张帅,管他什么右将军左将军的,只要他敢来叫阵,在下的大刀必取其性命。”

    大帐中大多人和黑脸汉子一样,都不屑刘鹏的大军。

    张燕是这群人中兵士最多的反贼,他的话最具有威望,见众人都不屑朝廷大军,无奈开口道:“诸位可知道,此人深谙兵法,骁勇善战,麾下皆是幽州健儿,我等不可轻敌。”

    就在张燕等人商议如何对付刘鹏之时,一士卒进入帐中报道:“汉军已出周围大山,正向我军大营而来。”

    瞬间,刚才还叫嚣着的众人,全都静了下来。

    张燕见汉军已出,急忙令道:“诸位可集结本部士卒,于本将出营十里列阵。”

    “诺”。众人齐声道。

    离张燕大营还有近三十里,汉军开始减速慢行。

    等哨骑将前方地形查探清楚,刘鹏才令大军急行军二十里,于张燕大营前十里的平原上列阵。

    二十里并不是多么远,铁骑不到一个时辰就可抵达。步卒也都是精锐,跟在铁骑后跑步前进。

    刘鹏一路居于中军大旗下,见两旁之地形,暗道:“张燕此人有良将之才,观其所选之地形,进可攻、退可守。要是能将此人收到帐下该有多好。”

    大军到了平原开阔地后,立刻布好战阵。

    赵云的铁甲连环兵居前,黄忠的重铁骑分三部份;第一部五千甲士守住左翼,第二部五千甲士护住大军右翼,第三部的五千军士由黄忠亲自带领,居中军大旗左右。一万五千步卒为后军。

    等汉军布下阵势后,对面千米外的贼军也已布好战阵。

    震天的鼓声响起,汉军率先擂鼓挑战!

    刘鹏吩咐黄忠守住中军,亲自带着典韦等侍卫,奔出大军阵前。

第四十二章征张燕〔五〕

    从侍卫的手中,接过他的白龙枪。刘鹏当先驾马奔驰出去,冲到离贼军三百米外。仔细看了看贼军的阵势。

    张燕以步军为前,左右皆有弓弩手压阵。因他在今年才崛起,未有像样的战骑,只有不到三千轻骑,士卒多数也没有盔甲,只是在头部上裹着黄巾。武器也花样百出,有拿着锄头、也有拿着木棍的。

    刘鹏将贼军布置瞧了个清楚。不屑的大笑道:“尔等号称十万大军,穿着却如此奇怪,怪不得只能钻在深山中,如同老鼠一样的活着。”

    张燕见阵前冲来一名穿着黄金战甲的汉军将领,本以为对方是来挑战的,未料到此人竟在两军阵前奚落于他。

    “张燕何在?可敢出阵一叙?”

    刘鹏立于两军阵前,中气十足的喊道。

    张燕见对方一人,也不惧他。吩咐好麾下将领守住中军,打马出阵直奔刘鹏而来。

    十米开外,张燕勒住战马,见对方只是一个十**岁的年轻人,便拱手一礼,问道:“阁下是何人?唤张某出阵所为何事?”

    “本将乃右将军刘鹏,见汝身后皆是一些普通百姓,不忍下手屠戮,若你愿投降于我,可免战火,亦可救你身后那十多万士卒,张将军三思。”刘鹏右手握枪,左手提着缰绳,一脸真诚的道。

    张燕听了此话,哈哈大笑道:“我反大汉,就是为天下百姓,亦可有再投大汉之理。况且我有精兵数十万,而将军却只有五万,胜负难料。”

    其实张燕听到这年轻人自称刘鹏,便动了三分投降的心思。奈何他若投降,身后数几十万老软妇孺怎么办?再者,就算是刘鹏骁勇善战,他也有大军十万,还有各地前来支援的同道,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万人,因此他不惧刘鹏之兵锋。

    “哈哈,张燕,你既不肯投降于我,那本将就让你见见什么是幽州铁骑,到时你可再作决定。”说完这话,刘鹏直接打马而回。

    张燕见刘鹏回了汉军中,也骑着战马返回到阵中。

    “子龙,本将能否一举荡平黑山贼,就看你的了,出战吧。”回到阵中的刘鹏,一脸凝重的对着赵云道。

    “主公放心,云定不负所托。”

    一身白银站甲的赵云,骑在战马上斩钉截铁的回道。

    回到中军大旗下,刘鹏拔出佩剑,喝令:“出战”。

    前方的赵云银枪白马,率领铁甲连环马冲出,巨大的地震之声,让敌军没见过世面的士卒心惊胆战。

    张燕见汉军有铁骑冲过来,喝令前方的弓弩手射出箭矢。

    普通强弓可射五十米左右,而汉军的铁骑正好冲到了前方五十米内。贼军的箭矢嗖、嗖、嗖的射出,那漫天而来的箭矢,射在人马双甲上,除了偶尔不幸被射中要害的汉军,其余的皆无不碍。

    眨眼之间,汉军的铁骑冲入到贼军中,那前方的贼军盾牌兵,碰、碰的被撞飞出去,哀号不已。

    见汉军铁骑威力如此之大,前军不到片刻间轰然瓦解。张燕沉着的下令道:“全军冲过去,抵住汉军的攻势。”

    一声令下,身后的十多万士卒拿着各种兵器,抗着张字大旗,朝着汉军的铁骑迎了上去。贼军毫不战术可言,全部是各自为战,被铁骑一冲就向后撤。

    十多万贼军一拥而上,将汉军铁骑包围在中间。两军开始了血战。

    刘鹏见贼军全部冲出,将赵云的铁甲兵包围在中间,使其不能前进,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贼军后方还有近两万步卒,远远看见,密密麻麻的一片。此时只需铁骑从贼军中间杀进,将包围铁甲兵的贼军从中切开,分成两半,在派步卒上前拦住贼军,让铁甲兵冲出包围,此战可胜。

    “黄忠何在?”

    “主公。黄忠在此。”骑着黄膘马的黄忠答道。

    “令汝率五千铁骑,从贼军侧翼杀进,将敌军分成两部。”

    “黄忠领命。”

    中军左右的铁骑跟随黄忠杀出,直往贼军右侧杀了进去。

    张燕的贼军往常争战,都是敌军败逃后,再奋力追杀的。此时,赵云的铁甲兵虽陷入苦战,但士气依旧在,加上铁甲兵的站甲牢靠,又是骑在马背上厮杀,还未有任何败象。

    黄忠所率五千重骑,突然间从贼军侧翼杀进,一路所遇贼军,皆被长枪刺死。顺利的将贼军分成两部。

    “出战。”刘鹏一声令下,身后一万五千步卒,除弓弩手留下,其余军士全部冲了上去。

    汉军步卒加入到战圈以后,本将已苦战的贼军,瞬间开始败退。而撕开一道口子的黄忠所部,顶受着来自两方贼军的攻击。

    贼军自开始败退后,汉军步卒立刻追上,给陷入苦战的黄忠重骑,从正面减轻了压力。赵云所部并未追击贼军,而是等贼军退后,重新将战马铁链连在一起,又将战死的马和士卒的铁链卸下,才从贼军左部的空地中,直往贼军还未进入战场上的中军大旗方向猛冲过去。

    张燕见汉军铁骑朝自己大旗冲来,知道弓箭的杀伤力对连在一起的铁骑没有用,只能命令守卫中军的两万精锐步卒出战,拦住如狼般的汉军铁骑。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杀喊声,前方战场中,汉军步卒加入战圈之后。贼军犹如老鼠一般混乱,互相践踏着后退。横在贼军中间的五千重铁骑,得到步卒的支援,从中间撤出。

    被分开的贼军又来年在了一起,从前边退后的贼军急忙撤离,将堵在后面的贼军阵形都给冲乱。黄忠率领铁骑又适时的从贼军侧翼杀进。

    贼军的武器战甲都属于下次品,与装备精良的汉军相节,两军从先前的苦战,到现在的一边屠杀,反差如此之快,让正在观战的张燕一阵唏嘘。

    赵云率领的铁甲兵,被贼军两万呈锥形阻挡,一时半会儿的还冲不出去。

    汉军中,刘鹏将两军的血战看在眼中,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要放出去了。

    命令剩下的一万重骑直冲已经败退的贼军。

第四十三章张燕受封

    本就已经开始败退的贼军,自汉军的重骑兵加入后,再次开始败逃。整个战场分为两拨,一拨是以汉军的重骑兵为主,步卒为辅,相继追赶着贼军。

    另一拨是以正同两万精锐贼军交战的赵云所部。

    张燕见大势已去,自己的大军已在战场上到处逃命,而汉军正肆无忌惮的屠杀。

    夕阳未下,太阳高照,那横尸遍野的战场上,此刻早已血流成河,到处可见那头部果着黄布的贼军尸体,还有那嚎叫不停的凄惨声,在战场上飘过。

    “传令,撤军。”

    张燕知道这一战他败了,哀声下令道。

    看着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屠杀场面,刘鹏脸上神色缓了下来,此战必胜无疑了。

    贼军的败退,使汉军的屠杀更为彪悍,战场四处弥漫着硝烟,空气中的血腥味传至百里。

    张燕下了撤军令后,贼军如一窝蜂似的四散而逃。与赵云部僵持着的两万精锐贼军,亦开始撤退。

    败军逃回到贼营中的所剩无几。大多数贼军亦在争相逃命之时,被汉军铁骑追上屠杀而死。贼军一战而败,伏尸数万。整个战场如同染上一层红漆,到处可见鲜血流淌。

    汉军经此一战,俘虏贼军近三万,屠杀贼军近五万之多。

    四万汉军损失过万,马匹战甲亦损坏颇多。

    残阳如血,等战场上未撤退的贼军全部投降后。刘鹏立刻下令:“全军带上俘虏、辎重撤兵。”

    张燕虽败,然其在大营中应该还有几万人马,此时若反戈一击,未列成阵的汉军立刻就会崩溃。所以他不得不撤军回营。

    回营后,立即将战死士卒的数目清点出来,得出的结果吓刘鹏一跳。汉军四万步骑伤亡近一万两千人,还不算身上带有轻伤的士卒。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将俘虏的三万贼军,抽调了两千精壮编入步卒之中,其余的全部关在大营中。

    三日后,张燕派出信使拜见刘鹏,称他自知不敌朝廷大军,愿率众投降。

    对于张燕这个人,刘鹏还是很了解。知其损失了十万士卒,肯定会投降的,因此他连续三天并没有前去叫阵,也未商议再次出兵之事,等的就是他自愿率人来降。

    张燕一方面派人请降,一面又派人携重金前往洛阳拜见十常侍赵忠,以重礼贿赂其在汉帝面前为自己说好话,请求率众归降朝廷。汉帝此时沉迷于酒色,对这些事情早已不关心,因此也就将这些事情交给张让、赵忠等人处理。

    刘鹏没想到张燕会派人进京,若他在出兵攻打张燕,必会让汉帝大怒。因此满肚子怨气的刘鹏,又上急奏于天子,请求率领兵马一举荡平张燕此贼。

    黑山平原之地,汉军大营中,刘鹏暗自焦急道:“天子圣旨为何还未到,难道朝廷真的同意张燕的请降。”

    本以为张燕就是案板上的肉,除了投降于他,再无更好出路。没想到此人两面三刀,表面上派人向自己请降,暗中却又向朝廷献媚。实属小人一个。

    不是每个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之人,就一定不会是小人。他被张燕所误导,耽搁了六七日,才知道此贼早已派人进京。向朝廷请降了。被戏耍了的刘鹏,原准备立刻出兵将张燕一举剿灭,谁料想张燕竟率军进了太行山脉,行踪不定。

    等他派哨骑进入太行山脉,查探贼军盘踞之地时,大军已出征近半月有余,营中本有一月之粮,自有了俘虏的贼军后,粮食日益消耗,已不足坚持一月。本来每日都会给俘虏两餐温饱,自张燕率领贼军进山之后,刘鹏大军粮食缺乏,改成俘虏每人一日一餐,就这样,他所带的粮草也所剩无几。

    将张燕恨在心里,暗自发狠,只要他日有了时机,定要将此人扒皮抽筋,以泄心中之恨。

    又等了两日,既不见刘宏的圣旨,也不见哨骑的探报。无奈下的刘鹏只好传令撤军。

    经过这件事情,刘鹏暗自道:“这大好江山,内有贼寇,外有强敌环绕。看来要安心发展势力了,朝廷之事不再去管,也不再为这个昏君征战沙场,这大汉天下随他去吧。”

    自此之事后,刘鹏率领大军返回了幽州,再次装病不理政事。暗地中,却操控着上谷、代郡、涿郡、广阳四地的军政。

    就在他率领大军回到幽州不到十日,汉帝的圣旨到了张燕手中,升张燕为平难中郎将,所部皆属其统领。而对于率军浴血征战的刘鹏,汉帝并没有下旨赏赐。

    虽然张燕投降了朝廷,并没有被刘鹏剿灭,但张让还是履行先前的承诺,暗地里派心腹来幽州,将两张盖了皇帝大印的圣旨交到刘鹏手中。

    圣旨上只盖了大印,并没有写清任命谁为太守。

    经过与贾诩的再三商议,决定将右北平太守交到黄忠手中,至于渔阳太守交到陈到手里。这两人不仅在军中威望甚高,而且为人都很忠心,也能处理政事,是最合适的人选。

    决定了之后,刘鹏便在圣旨上,将黄、陈两人的名字写下,以黄忠为右北平太守、陈到为渔阳太守。两人去上任时可带五千士卒。因为这两地并不是无主之地,现今都有太守。而以黄、陈两人的本事,以五千士卒定能平安上任。

    黄忠升右北平太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