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正是前太尉杨彪,因汉帝昏晕,辞官回家养老。今日听闻嫁出去的女儿回来,大喜的他急忙带着人迎了出来。女儿虽是自己人,但女婿却非自己人,而是汉室宗亲,礼数还是要做足的。

    “飞羽无须多礼,走、先进府。”

    杨赐笑嘻嘻的打量了两人几眼,笑着说道。

    在杨家众人的迎接下,刘鹏带着杨氏进了杨府中。

    因刘鹏身份之缘故,杨家众人也早已在客厅奉好茶水。杨氏则去了后院,拜见她的生母。

    客厅中,杨彪坐在主位上,下方坐着杨家的后人及刘鹏这个女婿。

    “飞羽,你父亲可好。”杨彪一边喝着茶,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家父一切尚好,有劳岳丈挂念。”

    刘鹏丝毫不露神色,随意的回道。

    与杨家众人在客厅中聊了会家常里短,又谈论了一会诗词。刘鹏便以身体不舒为由,先行退下休息。

    在侍女的带领下,刘鹏到杨府的偏厅之中稍事休息一会儿。

    其实他身体很好,只是听不惯那些社稷大论,也不想同杨家那些儒学之人讨论朝事,便早早的退出来。

    杨氏自入刘家门以来,还未回过祖居之地,便请求刘鹏在老家多呆几天。这种事情,他未思索就同意了。反正几天的时间,他还是耽搁起的。

    在杨府住了两天,等杨氏与父母叙过亲情后,刘鹏便带着杨氏再次启程。

    已是六月中旬了,他还得赶在七月前回去。因此一路上除了吃饭歇息,便一直是在赶路。

    杨氏从她家出来时,随身带了两个侍女,这两人是从小就伺候杨氏,穿衣洗漱、梳妆打扮。一路上也伺候着刘鹏,到叫他省去了不少事。

    七月初,刘鹏回到了上谷。

    此刻,太守府大厅中,贾诩、太史慈、典韦三人俱在。

    高坐在主位上的刘鹏,早已洗去一脸的风尘,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兴奋,口中大笑道:“本将蒙陛下天恩,迁幽州刺史,领车骑将军。”

    未等他话音落下,贾诩三人便齐声贺道:“恭喜主公。”

    恭贺声过后,太史慈当先道:“主公,自郭刺史将治所搬迁到代郡,黄巾四起,致使郭刺史身亡。现主公新任刺史,末将认为,当将州刺史府搬迁到蓟县,那里曾经是历代刺史治所,不仅人口众多,切远离乌桓人。”

    太史慈本是一武将,为何能说出这么话,身后必是有高人指教。而那个高人恐怕是正低着头颅,一脸恭谨的贾文和吧。几个思索间,刘鹏就已明白贾文和的意思。

    上谷与代郡离鲜卑人最近,且时常受到骚扰,不适合作刺史府。而蓟县就不一样,它位于广阳郡城,也就是刘鹏先前住的广阳城,城池经历代刺史扩建,坚固无比,不惧乌桓人的攻击。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下,贾诩肯定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好,按照子义所言,择日将刺史府搬迁回广阳吧。”主位之上,刘鹏轻笑着道。

    “诺”。

    刺史府搬迁,所需人力物力庞大。刘鹏任荀攸为上谷太守,太史慈为上谷郡都尉。负责城池防务。

    在荀攸快马加鞭的来到上谷后,刘鹏便开始了大搬迁。

    三万燕狼骑,全部带去广阳后,上谷守军则只有六千步卒,五千战车兵。经过他与贾诩的商议,从代郡高顺部调三千轻骑,三千步卒,用来守卫上谷。

    幽州十一郡,落在他手中的则只有六郡,其余五郡皆在他人手里。刘鹏在搬迁府邸的同时,又发书信于其余五郡太守,令其前往蓟县议事,商议如何解决乌桓人的问题。

    幽州十一郡,皆有不多不少的乌桓人入住当地,相信以这个借口,各地太守必会前来。再者,幽州自前任刺史身亡之后,各地太守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今次,刘鹏以刺史之名召他们前来,没人敢不来,毕竟藐视上官的罪名可是不轻。

    在给各地太守发书信之时,他也没有忘记给洛阳的天子上了一道奏折。称皇子协聪明伶俐,有王者之风,可立为太子。

    奏章发出去后,他便不再操心这个问题。

    接着又将府中的家小由典韦亲自护送去广阳,最后将府库的钱财粮食、战甲兵器等物清点清楚,全部搬迁到广阳。

    驻守广阳的乃是赵云,听闻刘鹏迁幽州刺史,正在搬迁刺史府,立刻向沿途派了上千兵马,帮忙运送粮食军械等物。

    大热的天,刘鹏将琐事处理完后,命周仓带上侍卫,将一些金钱、奇物全部装上马车后,在荀攸、太史慈的相送下,带着贾诩等人出了居庸,直往广阳而去。

第五十三章绝户计

    他初次来幽州之时,还是在老爷子的羽翼下做了个郡都尉,如今刚好两年,他已是幽州的刺史,掌管着两百多万人的生死、钱财、赋税等。

    七月后旬,幽州刺史府搬迁到广阳蓟县。刘鹏在进入刺史府的第一天,便任命贾诩为刺史府长史,负责一州的赋税、钱粮。接着又下命将高顺、太史慈、赵云、高览四人任命为,代郡、上谷、广阳、涿郡四郡的都尉,掌管郡中的防务。

    典卫依然任锦衣卫统领,周仓与肖武为副统领。燕狼骑由他亲自任主将。

    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刘鹏接到了探报、辽西郡、辽东郡、辽东属国、乐浪郡、玄菟郡,四郡太守一国相已来到了蓟县,已在客栈中住下,明日便会前来拜见他。

    手拿兵书的刘鹏,将个中利害思索一番后,派人将老狐狸贾文和请来。

    等贾诩到后,问道:“文和,四位太守与一国相明日就会拜见本将,你说我是杀他们?还是与他们修好?”

    “主公,天下虽蚁贼四起,然朝廷依然控制着多地。天下十三州中,朝廷直接控制在手的就有九州之多。除凉州战乱、交州路远、幽州苦寒、冀、并、徐、青四州各有黄巾余孽作乱,其余诸地还全在朝廷的手中。主公若只杀一两人,朝廷还不会怪罪于您,若您将四太守一国相全部杀掉,朝廷必会视我等为叛逆,出兵讨伐。”

    进了书房,听闻此话,贾诩忙为刘鹏分析了一番,将其中的利害陈述明白。

    “文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人在幽州一日,本将就控制不了幽州全境,你为本将出个主意?看看怎么样,本将既能掌握这五郡之地,又怎么才不被朝廷视为叛逆呢?”

    刘鹏坐在椅子上,笑着问道。

    贾诩早有拿下这五郡的方法,听闻主公问起,道:“这五郡中皆有乌桓人作乱,主公只需送万金于乌桓人,让乌桓人去攻打这五郡,并立下盟约,等他们攻下之后,土地平分。而主公只需从涿捃、渔阳、代郡三地调三万精甲,与三万燕狼骑一起驻守右北平之地,等乌桓人攻破这五郡之后,主公立刻率领大军收复这五郡,还可上奏朝廷,请陛下赏赐。”

    不得不说,贾诩此计虽将那五郡的汉人置于死地,却不失一劳永逸之策。幽州的乌桓人、鲜卑人、匈奴人、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若能一举破掉势力最大的乌桓人,这些汉人也算是为国捐躯、身死无憾。

    看着刘鹏不停变换的脸色,时而看似下定决心,又时而犹豫起来。贾诩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立刻进言道:“主公,此事不可犹豫。那五郡百姓虽有死伤,可若能换得乌桓人灭族之机,都是值得的。”

    乌桓人在幽州少说也有三四十万,贾诩为何说是灭族之机,难道这老狐狸还有后计。

    “文和,为何你说这五郡的百姓,能换来乌桓人的灭族?难道你有办法让乌桓人全部死。”摇摇头脑中的善念,刘鹏一脸肃穆的问道。

    见话已至此,贾诩也不藏私,道:“主公,乌桓人大多集中在辽西等地,擅长马上作战、却不善于攻城。等到他们与那五郡的兵甲鏖战之后,必会伤亡颇大,主公在这时,只需派遣一员大将,领三万精兵,一举将乌桓人在上谷、代郡、渔阳等地留守的妇孺小孩全部杀掉。再率大军前往这五郡将这些乌桓人围住,不用两月,他们就会被饿死。到时世上再无乌桓人。”

    贾诩这是绝户计,等乌桓青年全部攻击五郡之时,部落中定没有多少兵力,到时那些妇孺小孩如何会是汉军的对手。等待的只能是被屠杀的命运。

    “文和,你可有办法让乌桓人无粮可食?”

    刘鹏好似下了决心,正神色严肃的问道。

    “此事简单,主公只需派人放出谣言,就说乌桓人要来攻城,让他们前往上谷等地逃命。百姓出逃之时,必会出售家中粮食,到时派一人扮作商人,携带重金前往这五郡,以高价将这五郡中的粮食全部买下。一来可以救济逃来的百姓,二来可断了乌桓人之粮,让他们饿着肚子守城,主公就可不战而下,一举收复辽东与辽西之地。”

    等贾诩说完,刘鹏笑了,笑的合不笼嘴,称赞道:“文和之计不仅可拿下这五郡,还能灭了乌桓人的种,可谓是一箭双雕。”

    大笑过后,刘鹏笑眯眯的说道:“文和,你既能想办法收了百姓之粮,想必那五郡府库中的粮食你也早有计策,说说吧,本将聆听你的妙计。”

    “此事不难,主公只需下一道手令,命这五郡太守,每郡出五十万石粮食,将粮食全往刺史府中,来日派人押送到洛阳,以供朝廷之用。

    汉帝今年从各地大肆调运粮食前往京城,囤积在洛阳城中。这事各地太守皆有耳闻,以这个理由下个手令,他们必不敢懈怠,定会将所定之粮运到。

    “文和,此事就交你去办,任何环节本将均不过问,各地太守、郡都尉均听你调遣,本将只想看到结果。”

    刘鹏自知道他不适合玩弄这些阴谋诡计,要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导致全部计划泡汤,因此才将这事扔给老狐狸,凭借老狐狸的谋略,鲜有人可逃过他的算计。

    “在下领命”贾诩老神自在的回道。

    过了片刻,贾诩两眼眨了一下,说道:“主公,在下想问您借一样东西。”

    “是何东西?”刘鹏一脸的不在意,随意问道。

    “明帝剑”。

    哗的一下,刚才刘鹏不在意的神色,被一抹凝重神色所代替。这明帝剑乃是老爷子接到他手中的,而且乃是他家传之剑,岂可拱手交给他人。不过贾诩借此剑干什么,难道是他是想用来震慑

    “本将可以借给你,但是需要周仓陪你身边,日夜保护此剑,这剑是本将祖传之物,且不可丢失与损坏,否则本将无法向老爷子交代。”一脸严肃的刘鹏,话音中透露出此剑的重要性。

    “多谢主公。”

    本来只是随便一提,以为此剑刘鹏断然不会借给他,未料到还真的借来了。贾诩一脸喜色谢道。

    贾诩要完成灭乌桓之事,定要命令各郡守军以及太守,但他又不是刘鹏,不可能一下令,各地的兵甲、粮草就归他调遣,要震住那些太守、将军,只有借到刘鹏视若珍宝的明帝剑,才能让各地文武听他调遣。

    挥了挥手,示意贾诩下去。

    房间中静悄悄的,无丝毫声音传出。

    时间过了两小时后,一声大喝传出:“周仓进来。”

    书房外边,一身戎装、腰挂佩剑的周仓闻言,立刻大步走进。

    “主公,唤末将有何差谴?”进门的周仓,手按佩刀说道。

    刘鹏眉头一皱,正色道:“从今天起,你就跟在文和先生身边,保护一把剑。”

    剑?

    一把剑有何需要保护之处,愣了几愣,周仓还是没想出什么剑需要保护。

    “你只记住,此剑如同本将性命。好生保护就是。”刘鹏解下腰间的佩剑,递给周仓,严肃的吩咐道。

    接过佩剑,周仓铁塔般的身躯,单膝跪下保证道:“主公,剑在人在,人亡剑在。”

    “恩,下去找文和去吧。”

第五十四章大战之前

    瞄了眼周仓手中的明帝剑,刘鹏闭上眼睛说道。

    二日、早上。

    刺史府后院,刘鹏手舞长枪,步法轻灵,脑门上微微出了层汗。

    “主公,四位太守与属国国相已到前厅,文和先生请您过去。”

    身穿盔甲,黑脸雄壮的典韦开口道。

    扔过手中长枪,旁边的侍女忙上前擦了擦他头上的汗。才沉声道:“走。”

    前厅中坐着四名身穿朝服、腰系玉带的男子,最后一名男子身穿盔甲,体型高大,于小桌子前静喝着茶水。

    刘鹏一身候服,威武不凡。带着典韦大步走进,直上主位。

    下面喝着茶水的五名官员,见正主已到,纷纷起身站在大厅中央,口呼:“见过刺史大人。”

    “诸位都坐吧。”已坐在主位上的刘鹏,嬉笑着说道。

    “谢刺史大人。”

    等众人回到原位,站在大厅左侧的贾诩脚步移动两步,出声道:“主公,今五位大人已到,在下这就把陛下之意说出。”

    “恩”,刘鹏淡淡的一声,如同蚊子一般小。

    “诸位大人,陛下在洛阳命我主到幽州后,立即往京师运送六百万石粮草,前时,陛下又派人来催,诸位大人认为该如何做?”

    贾诩转身对着五位太守、国相,声音轻轻的说道。

    汉帝昏晕,天下皆知。

    如今既要幽州运送六百万粮草,他们又怎能说不?毕竟天下都是刘家的。

    见众人脸上都带有忧色,刘鹏脸色一边,沉声喝道:“尔等久食汉碌,今天子需粮草赈济流民,你等却如此神色,是想反我刘汉天下吗?”

    刘鹏那高喝之声,吓的五人皆战战兢兢。

    气氛少缓一会儿,看着下面那五人皆低着头颅,互相小声说着什么。

    “陛下有令,本将只能尊命,你们每郡各出五十万石粮食,半月之后送到本将这里。逾期未到者,以造反之罪论处。”

    带有冷喝之声的命令,传便整个前厅。

    五人听到这冷喝声,忙齐声道:“诺”。

    大手一挥,刘鹏便让贾诩将这五人给请了出去。

    这五人出去后,刘鹏飞骑传令,命代郡高顺率一万陷阵营、涿郡高览率五千轻骑、五千步卒,上谷太史慈率五千战车兵、于七日后到达广阳,听候调遣。

    又传书于陈到,令其将郡中事务交给信赖之人,率一万士卒前往右北平,与黄忠一同率兵出辽西地界,震慑诸郡、做出时刻进军的准备。

    将这些军令一道道传下去,刘鹏心中估摸着自己的兵力配属。

    高顺、高览、太史慈三人加在一起,所带的兵力有两万五千之数,广阳能用的军士有三万燕狼骑、五千轻骑。总计在一起,有近六万大军,应能同乌桓人一战。

    眼下快到秋收季节,各地的赋税也在秋收后上剿。加上辽西、辽东等五郡的粮食,他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唯一可虑的,无非是兵器、盔甲、攻城器械等物。

    幽州之地盛产铁、盐等物,唯独缺少黄金

    时间一眨眼十天已过。

    贾诩也派人带了万两黄金前往乌桓部落,商议两家如何平分辽西、辽东等地一事。

    高顺、高览、太史慈、都已率领兵马前来。

    蓟县,四城中突然多了三座兵营,每座兵营里人声鼎沸,往来战马嘶鸣。

    太守府大厅。

    赵云、高顺、太史慈、高览站在右首,贾文和一人站在左首。

    “乌桓人四处作乱,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本将为幽州民生计,出兵灭胡。”

    刘鹏身穿金甲,高座主位,沉声道。

    “末将愿随主公灭胡。”四位将军一同出声道。

    “即日起,诸将各自操练士卒,不得有误。”

    看着麾下将领都赞同出兵,刘鹏一脸满意的下令道。

    “诺”。

    等众将出大厅而去。老神自在的贾诩上前一步,轻笑道:“主公,据探子传回的消息,各地太守已准备好粮食,近几日就可到来。”

    这五个郡的太守,见刘鹏大军出辽西,兵锋直指他们,哪还有不给的道理,他们可不想被视为朝廷叛逆。

    “那你就派人行下一步吧。”

    五郡既皆出粮,那他就该实施下一步计划了,遂吩咐道。

    “诺”。嘿嘿笑着的贾诩应声道。

    蓟县城中,日日可听到兵戈之声,也有外地的车队循循而进,上面装载着沉重的麻袋。

    后院中,刘鹏对着床榻上的段氏道:“最近本将要出兵剿灭乱贼,所需军械、盔甲等物全部就由你来提供。”

    段氏嫣然一笑,回道:“将军放心,妾身的商会遍布幽州,想找一些匠人打造军械等物还是不成问题的。”

    “好,军中的匠人也一同交给你,本将不管你的商会挣多少钱财,只要二十万支箭,三万长枪、三万盔甲。”

    刘鹏一点也不同这个女人客气,直接将他所需之数道了出来。

    他们两人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