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铁骑踏天下-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上的西凉军听着,本将乃是勃海袁公帐下上将文丑,今奉命前来取虎牢关,识相的速速开关献降。”

    眼望虎牢关上的西凉军,文丑长枪横立,口中喝声四传。

    西凉兵早已得到诸侯盟军攻破泗水关的消息,如今见盟军又来进攻虎牢关,个个心惊胆战、静若寒暄。他们只有不到两万人,而关下的盟军足有几十万之众,那密密麻麻的士卒,如山海一般。

    文丑的大喝之声,令关上的西凉兵们一阵犹豫。

    “听着,董贼倒行逆施,祸乱天下,茶毒生灵,尔等只要开关献降,我家主公定会定为尔等加官进爵。”

    虎牢关下,文丑大声喝出昨晚袁绍帐下谋士所教之计。

    万里天空,阴色沉沉,秋风扫过,关上的西凉兵们一阵恍惚,此时或多或少都存了一些投降的心思。

    “兄弟们,别听那黑脸贼的胡言乱语,董相国已率四十万雄师出京,再有一日行程,就能前来虎牢关。关外的那些诸侯们,岂是相国的敌手。兄弟们再想想,我等在西凉的家小,可都在相国的手中啊。”

    关上一名西凉军候,手按腰间佩刀,鹰目扫过关上的士卒,悠悠开口道。

    刚才已经有了点骚动的西凉兵,在听到军候的劝言后,不由的都灭了此间心思。

    董卓对背叛者的手段残酷狠辣,若他们今日背叛董卓,那远在西凉的家小们定不能安生。况且那军候威望极高、平日中对他们都有恩情,此时焉能反叛。(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秋风血雨

    PS:谢谢读者的月票,花猫非常感谢,这是本书上架以来收到的第一张月票,谢谢。

    最重要的却是董相国亲率四十万大军出京的消息。这些士卒们起了投靠诸侯的原因就是诸侯势大,他们害怕关破之后无路逃生,现在则不然,有了这条稳定人心的消息,西凉兵的惧敌之心也慢慢的随风而去。

    军候一脸的欣慰,心中直呼“李儒神人”。

    原来李儒早就猜测到西凉兵会因为泗水被破,诸侯势大等原因,会起套靠诸侯的想法,便早早派快马将应对之法交给军候,让其安心等待,董相国不日就会前来。

    关下,袁绍远望到关上西凉兵若有所动,但在一会的时间后,又平静了下来。他一时也猜不透到底发生了何事?

    再过了一会儿,立于万军阵前的文丑,见关上已经毫不动静,不由的恼怒喝道:“鼠辈们,既然你等选择做董贼爪牙,就下来同某家相斗一番,可敢否??”

    虎声经空气传递,亦全部落入西凉军耳里。

    先前说的军候听闻此话,探出头来,看着关下那黑色战骑上的虎将,口中不屑道:“匹夫,我家相国不日就来,他老人家身边的吕布将军有神将之勇,一杆长戟会尽天下英雄,如你这般的莽汉匹夫只有送死之份,还不速速退去。”

    军候的喝声传至关下,关前的袁绍突闻董卓要来,忙出声将文丑给召了回来。

    “主公。凭末将手中长枪,胯下俊马。定能为主公拿下此关。”

    文丑回到中军大旗下,横枪立马。脸上带着豪气之色说道。

    袁绍见麾下将领如此豪气,也跟着道:“汝乃我麾下大将,区区此关当是可取。”不过袁绍说到此处,话锋一转道:“你可听到那董卓要来?”

    “是的,主公。”

    “董卓的西凉兵号称无敌于天下,麾下的吕布、李傕、郭汜更是有万夫不当不勇,而我只有你一员大将在此,万万难敌。”袁绍仰望那巍峨险关,口中带着羡慕之色道。

    袁绍的话刚一出口。文丑便是一阵服气。但碍于自家主公在前,并没有说甚言辞,只是那张黝黑的脸上布满了不服之色。

    “来人,去禀报盟主,就说董卓率领大军已在赶来的路上,本将请求退兵。”

    令旗兵抱拳一礼,策马顺着阵前而过,向盟军的中军大旗下奔去。

    袁绍本就不愿当这个先锋,是众诸侯共同推举他的。现董卓既然来了。正好顺了他的心意,让他有了保存兵力的借口。

    离前军袁绍不足五里之地,诸侯盟军排成整齐战阵,为其以助声势。

    “报。盟主,我家主公接到董卓要前来援助消息,特派在下来请命退兵。”

    令旗兵奔到刘鹏的中军大旗下。忙下马施礼禀报道。

    退兵?

    这是可能的吗?刘鹏为了折损袁绍的兵力,岂会让他轻易退兵。

    “回去告诉袁先锋。董卓大军尚未前来,让他立刻进兵虎牢关。”骑在赤兔马上的刘鹏。一脸冷色的下令道。

    令旗兵不蠢,听出盟主的语气不好,忙领命而去。

    “主公,袁绍不想不兵攻打虎牢关,并不是因为惧怕董卓,是他想保存兵力,以待在以后的时日中,可以捞到好处呀。”

    看着令旗兵策马奔腾的身影,荀攸打马向前移了一步,口中含笑道。

    “好处?诸侯会盟乃是为剿灭董贼,扫清寰宇、还大汉百姓一个太平。他却为了一点私心,不想与董贼交兵,实是愚蠢之极。”

    周边都有士卒,为避免有他人的耳目,刘鹏一脸正色道。

    荀攸愣了一下,遂拱手退后。

    已经准备退兵的袁绍,在接到刘鹏强行进攻虎牢关的命令之后,一脸气愤,刘鹏这是故意要折损他的兵力?若他不听令,回去后少不得要治罪于他。

    虽说他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人,但擅自退兵,不听将令的罪责可不好推托。

    三思之后,袁绍转身恼怒的看了眼身后的诸侯盟军,狠声下令道:“听本将令,攻城。”

    五里开外,刘鹏冷眼看着袁军士卒抬着云梯、呼啸般的向虎牢关冲去。那喊声惊天动地。

    袁军还未冲到关前百米处,便让关上的西凉军一阵箭雨,密集的箭雨冷冷射进袁军士卒身体中,那哀嚎之声尽起。

    不过为了建功立业,还是有士卒拼着被箭矢射中之险,手提兵器照着冷冷的箭雨冲了上去。

    成排的袁军在箭雨下命归西天。

    袁绍眼看着自己的士卒,成片的倒在血泊中,双眼欲喷怒火,胯坐在战马上的身子不由的微微颤抖。这次他来会盟,所带全是精锐甲士,本想保留点兵力,在以后的讨董之战中、或是在暗取冀州之事上留一后手。

    可此刻他那精锐大军,在利箭之下,不停的倒下去。

    阴沉的天,似乎也在为袁绍不公,慢慢的下起了秋雨。

    虎牢关前,袁军冒着血雨,终是未摸到城关之下,便被西凉军狠狠的射了回去。

    “主公,我军伤亡甚大,当速速退兵,以图日后啊。”

    就在袁绍身边,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看着漫山遍野的死尸,忙催马向前一步,进言道。

    细雨秋风间,袁绍在雨水的侵湿下,眼望关下那正败退回来的士卒,头也不回的道:“子远,本将如何不想撤退,但刘鹏却让本将攻取虎牢关,你说本将敢不遵命否?”

    中年人将关前的情景全看在眼,只见袁军士卒退回来后,又被督战的军士驱赶了上去。

    知道不能再这么送死了,中年人忙道:“主公,这些士卒可都是精兵,为你取冀州立足有莫大用处,若都战死在虎牢关下,对您成千古霸业不利。还请主公速速退兵。”

    中年文士没有回答袁绍的话,而是知袁绍喜麾下之人奉承,便将大业放在前边,他相信袁绍会采纳此建议的。

    “嘶”。

    袁绍战骑一声尖叫,似是受不了秋雨的湿打。

    坐在战骑上的袁绍也好不到哪去,盔甲外面已被雨水打湿,眉头之上的雨水也滴答了下来。

    “刘鹏问本将之罪时,可该如何应付?”

    看不下去的袁绍,将头转在一边,向中年文士问道。(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西凉兵锋

    风雨交加,战鼓不停,杀喊声汇成一道道、顺着前方传了过来。

    听到此话,中年文士知道自家主公已经动心了。于公而言,他认袁绍为主,为其出谋画策乃是应当之事。于私而言,他前来投奔袁绍,就是看准了袁绍能成大事。

    在袁绍未成大气前,万不能一蹶不振,否则他也只能另找一人辅佐了。但其他诸侯,在他的眼中,不是出身低贱,就是匹夫粗汉。不值得他辅佐。

    “主公,刘鹏虽是众诸侯的盟主,可您也是副盟主,此时天降大雨,攻取关城不利,您暂时撤兵,是为了休整军力,来日再战。谅那刘鹏也不会对您怎么样的。”

    中年文士思索了几下,未有太好之计,便将下策道了出来。

    虽然这是下策,袁绍也能想到,但从中年文士的口中道出,无疑给袁绍增加了一份底气。

    “传令撤兵。”一声大喝从袁绍口中发出。

    早已在两侧等待的令旗兵,立刻飞马而出,冲前方攻关的士卒处奔去,在飞奔间高亢道:“主公有令,传令撤兵。”

    撤兵?

    早就不愿送死的士卒突闻此音后,忙扛着兵器奔了回去。

    诸侯大军,中军大旗之下,刘鹏看着袁军士卒像乱兵似的奔了回来,便知袁绍已下达撤兵令。

    风雨之下,刘鹏嘴角冷笑一下,望着在雨水中变的模糊的虎牢关看了一眼,传令道:“今日天降雨水,不适攻取虎牢关。传令众诸侯撤军吧。”

    “诺”令旗兵在得到将令后。飞奔出去传令。

    袁绍都已撤兵。刘鹏知道这个凭借私自撤军、不听军令等罪,暂时还是动不了袁绍,不过却可以略施小计,让这厮大扫颜面。

    冒着秋雨,诸侯们也都听从军令,缓缓撤军。

    对于今日袁绍在战场所为,众诸侯也都以为是盟主下令之缘故,毕竟当时秋雨缠绵。加上虎牢关易守难攻,他们也都看见袁绍军伤亡颇多。

    回到大营,刘鹏立即派人将各路诸侯请来。

    诸侯们有的三里之外,有的在十里之外,一时难以全部聚齐。

    身为盟主的刘鹏便安排军士上了酒宴,给当先而来的诸侯们洗去秋尘。

    入夜。

    幽州军中军大营,刘鹏与往常一样端坐首位,下方则依次坐着各路诸侯。身为副盟主的刘虞、袁绍二人则坐在两侧首位之上。

    正在袁绍心中坎坷不安之时,刘鹏出音问道:“本初,今日你擅自退兵。本将本不欲追究,但无规矩不成方圆。经本将与各路诸侯商议。近日粮草短缺,就不先给本初所部了。”

    什么?右侧首位的袁绍当闻此话,一脸的不相信,各路诸侯中,与他袁家有千丝万缕之人不在少数,他们怎么可能同意此事?

    慌乱之中,袁绍转过身子看向那些诸侯们。但在坐在各路诸侯都是人精,一见袁绍看过来,则全部低下头颅,不去对视。

    诸侯们的表情让袁绍心中一凉,同时在最深之处,又有一股愤恨。

    他在虎牢关外血战,众诸侯们却躲在身后坐享其成。如今因为他不听将令擅自撤兵,盟军就要断了他的粮草。

    “诸位,本将今日受了点风寒,麾下将士也伤亡颇大,已难以担当先锋大任。”袁绍坐在位子上,装作一副不痛不痒的表情悠悠说道。

    这点刘鹏早已想到,轻笑道:“本初既不愿再担先锋之任,也罢。正好董卓不日就来,诸位可整休兵马,来日本将亲为先锋,为盟军出战西凉兵。”

    “盟主威武。”

    诸侯们才不管谁做先锋呢,只要有人在前方攻关,他们能渔翁得利就成。

    长沙太守孙坚在同众人应声过后,出声道:“盟主身系我四十万大军之生死,能自任先锋,迎战董卓。实让孙坚佩服不已,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坚虽不才,但还是愿为盟军出力,率先迎战董贼。”

    孙坚自请之言,让刘鹏一阵窃喜,这个孙坚见董卓亲来,必是想在天下人眼中一举击败董卓,提高他自己的声望。

    可董卓哪是那好击败的,孙坚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诸侯们都在私相低语,刘鹏盯着孙坚起身道:“文台英勇,真乃汉室之幸,如此就有劳文台了。”

    “盟主客气,此乃坚之荣幸。”

    孙坚朝在坐诸侯拱手一礼,对着盟主之位上的刘鹏高音豪气道。

    既然有人接了这个先锋之位,众诸侯便开始高音纵谈。只有袁绍是一脸的冷色,脸上的表情如千年寒冰一般。

    在心中,袁绍已将刘鹏、孙坚二人视为他日必杀之人。在他眼中,刘鹏数次欺辱于他,是他生平第一必杀之人。而孙坚却是在刚才,出声自请出兵董卓而羞人于他。

    谁都知道,这个先锋是他袁绍推辞过的,而盟主刘鹏要亲任先锋,正是他所愿意看到的事情。孙坚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不是打他的脸么。

    因此气愤之及的袁绍不仅看刘鹏不顺眼,捎带着连孙坚也看不过。至于那些诸侯,袁绍在心底则是更相信他们是受了刘鹏的胁迫,才不得不一起坑害于他。

    没有了盟军粮草的支持,他的大军可该如何应过眼前此关?将怒气强压下去的袁绍,不得不考虑粮草的问题。

    盟军粮草总调官乃是陈留太守张邈,此人与他袁家关系不错,昔日与他在洛阳还算是知交好友,找此人应该能暂借一些粮草,应付过眼前的危机。

    袁绍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在心中暗暗想道。

    在同诸侯们谈论了一些事情后,刘鹏便让众人散去,明日还要迎战西凉兵呢。

    虽无准确情报,但刘鹏还是判断出,董卓应该就在近日到达。其实在袁绍白昼之时,提出董卓率领大军要来后,刘鹏便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

    吩咐荀攸让麾下的士卒吃得一顿肉食、喝得一些美酒后,刘鹏才合衣而睡。

    一夜秋雨,几经缠绵。

    二日,雨依然在下,诸侯盟军大营鼓声躁动,人声鼎沸。

    “主公”。荀攸一身文士长袍,上面沾染着雨水的痕迹,慌忙进得刘鹏寝帐中呼道。

    正做着美梦的刘鹏,隐约听见有人在喊,忙睁开眼睛,见是荀攸正站在帐中,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公达,外面为何如此之吵?可是出了什么事?”揉了下眼睛的刘鹏,慢慢起身问道。

    荀攸缓了一下神情,才开口道:“主公,今日晨时,董卓便率军前来挑战,长沙太守孙坚独自迎战,被董卓麾下大将吕布所伤。现在是曹操部将正与吕布大战。”

    “那你为何不在董卓挑战时禀报?”刘鹏一听董卓来了,而且听其话都与孙坚大战了一场,忙起身套上盔甲问道。

    刘鹏的问话,让荀攸脸上一阵无奈,难为似的道:“在下本想一早就来叫醒主公的,可典将军将在下挡在外面,说是主公未曾召唤,不得入内。”

    “那现在为何恶来又将你放进来了。”

    刘鹏套上盔甲后,拿起了立于一边的白龙枪,反问道。

    “在下说尽好话,才得到典将军准许。”荀攸不明白战情如此迫切,自家主公却不关心,反而问自己这些小事,但他还是如实相告。

    收拾好仪表之后,刘鹏走出营帐后,道:“命令黄忠、赵云、太史慈率本部兵马与本将出战。陈到、高览二人负责守卫大营,以防西凉军乘乱劫营。”

    “诺。”跟在身后的荀攸忙下去传令。

    荀攸下去传令后,刘鹏看了眼立于帐外的典韦,笑着道:“恶来,击鼓聚将。”

    “诺”。

    咚、咚。

    战鼓响彻,秋雨连绵。

    中军大帐中,刘鹏麾下将领全聚于此,黄忠等人在得到董卓率兵进犯的消息,急得是热锅上的蚂蚁。奈何他家这位主公还未起床呢。没有他家主公的军令,他们这些大将可不敢私自出兵。

    等荀攸传达了刘鹏的将令后,众将们这才散去,准备出兵事宜。

    与刘鹏一样的各路诸侯们也都得到了董卓率兵进犯的消息,又听闻盟军大营传出的击鼓之声,忙往刘鹏的盟主大营而来。

    刘鹏此刻独自坐在主位上,暗自想着以曹操的实力,可以拖董卓一时,却拖不了太长时间。毕竟吕布的勇武,在这些年中他也听过多次。

    等诸侯们来到之后,刘鹏仔细的敲了一下,确是没有孙坚和曹操二人。当初在安营扎寨之时,他便将这二人的营寨划分到最前列,为的就是西凉军来战之时,这二人可以率先挡住敌军兵锋。

    “诸位,董卓来了,就在盟军前营之外,其麾下大将吕布伤了孙太守,现在正同曹操所部交战。诸位可有兴趣同本将一起出战吕布?”

    刘鹏明目闪动,看着众诸侯缓缓说道。

    董卓来势如此之快,众诸侯们虽然先前已经知道,但还是被此话惊的一愣。

    片刻之间,各路诸侯尽起身,拱手道:“诺”。

    对于诸侯们的表现,刘鹏是早有预料,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些人还是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