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宁致远的叙述,又想起他所说的元昌帝考验他的话,顾青未扬了扬眉道:“那下毒之人,只怕不会是替妹妹报仇这般简单吧,目标又是敬王,莫不是牵涉到了……”

    顾青未竖起食指向上比了比。

    事涉天家,当然不能随意提及。

    宁致远点了点头。

    “那下毒之人虽然硬撑着不开口,但他所交代的这些也只是看似有道理而已,先别提他是不是那个打猎未归的哥哥,纵使他是,他一介山民又是如何能探听到关于敬王的消息,又是如何拿到这等奇特毒药的?”宁致远道。

    顾青未了然。

    这种毒药,就是价比黄金也不为过,而且还不是任谁拿了银子都能得到的。

    “那,这个案子交到你手里,会不会为难?”顾青未关心地问。

    宁致远却并未当作一回事,“如今立储之争愈见激烈,这件事想也不过是那几位其中之一做的,别人不敢碰这件案子,于我却是无碍的。更何况,接手这件案子也并不意味着咱们定国公府就要站位,到时候,我只需将所查到的一切交到皇帝舅舅手中就好,至于其他的判断,就要看皇帝舅舅是如何想的了。”

    顺便,也能借此向元昌帝表明他的态度。

    听宁致远哪些说,顾青未便也再不为这件事而担忧。

    前世他就能游刃有余的处理锦衣卫里的事,重活这一回,没道理他反而不成了。

    过了几日,宁致远果然去了北镇抚司任职。

    而顾青未也是在这之后,收到了严家即将抵达京城的消息。

    严从柏为了劝说家中二老,特意告了假回清河,将严家二老说服之后,就一路领着父母妻儿进京。

    说起来,若非严从柏自己立得住,说服了严家二老一起迁至京城,只怕顾青澜将来少不了要伤心流泪。

    就如同秦朗一样,若顾青澜一直不能进京与严从柏相伴,纵是严从柏自己不愿意,他身边也是要添人的,而顾青澜可没有冯氏那样的心态,到时候又岂能不伤心?

    顾青未这几日正被安平长公主拉了去准备中元祭祖之事,得不了空亲自去城门处迎接,却也派了与顾青澜相熟的秋岚画屏二人代她去城门处守着。

    待中元过后,估摸着严家也该安顿好了,顾青未才下了帖子邀顾青澜一起出行。(未完待续。)

第375章 偶遇(月票120+)

    顾青澜初进京城,京城的一切于她来说都是陌生的,顾青未也是想着带她四处了解一下。

    与严从柏成亲多年,严家人口简单,公婆不是那等会刁难儿媳的,又被严从柏一直护着,顾青澜这些年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看着倒比从前做姑娘家时要圆润优雅了许多。

    许多人都说嫁人于女子来说就是第二次投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想想当初顾青澜在闺中时爹不疼娘不爱的处境,再看看她如今的幸福满足,可不就是相当于重投了次胎么。

    才到了京城这陌生的地界,能看到顾青未这么个熟悉之人,顾青澜也松了口气,抬手将耳边一缕发丝压至耳后,道:“七妹妹,你来了。”

    虽只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她本身的温婉表现得淋漓尽致。

    顾青未见状抿唇笑了笑,主动挽了顾青澜的手。

    京城乃是天子脚下,物价自然比清河高出许多,严家虽世代书香,却不是那等大富之家,是以严家在京城的宅子位置稍有些偏,倒是离周家只隔了两条街。

    顾青未先进屋去拜访了严家二老。

    严家二老都是温和之人,亦知晓顾青未是故意照应着顾青澜,只略与她闲谈了几句就让她们自出门去了。

    虽然顾青未对严家宅子附近算不得熟悉,但在严家进京之前她也是仔细调查过的,是以先领着顾青澜在周边走了走,然后才领着她去了京城最为热闹的街道。

    顾青澜活了二十几年,第一次出了清河就到了最为热闹繁华的京城,饶是心性算得上沉稳,也不由面上表露出了新奇与惊诧。

    京城就算是老百姓都自觉高人一等,这街上来往的不乏显贵之人,见了顾青澜这等表现,倒是叫不少人心中暗暗生笑,若不是看着顾青未两人穿戴都颇为不凡,只怕就要有人跳出来道一声“乡巴佬”了。

    顾青澜出嫁好几年,也不是看不懂旁人的眼色,待反应过来面上便有了些羞赧,带着歉意与顾青未道:“欢姐儿,都是我累着你遭人白眼了。”

    她也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只是平生第一次来到别处,会有新奇也是再所难免的。

    顾青未哪里会在意这些,温声安慰了顾青澜几句。

    正巧她们所立之处有间茶楼,想着走了这么久顾青澜应当累了,便提议先去茶楼里稍事休息。

    顾青澜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两人自去了雅间,茶奉上来还没来得及饮,顾青未就听到外面先是一阵响动,然后有带着疑问的声音响起。

    “可是表嫂在此?”

    顾青未一怔。

    这声音却是属于玉叶郡主楚雁南的。

    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楚雁南,顾青未忙开了门迎出去。

    门外果然是楚雁南,除她之外,还有其他几位顾青未算不得熟的贵女。

    顾青未虽有些诧异,面上却仍带了笑,“雁南?你如何知道我在这里?”

    楚雁南闻言嘻嘻一笑,然后伸手指了指留在雅间外的雪伶和雪怜一眼,“上次安国公府的赏花会上,表嫂带的也是这两个丫头。”

    提起安国公府的赏花会,在场诸人都不由低头拿帕子掩了嘴。

    安国公夫人最近没少补救,可再如何,宁致祥与丫鬟厮混的事还是传了出去,后来还有人打听到宁致祥居然将那丫头收在了身边做通房,更是没少让人笑话。

    不过……

    也有些心思比较深的贵女注意到楚雁南的话。

    她是从守在雅间外的两个丫鬟猜出顾青未在此的。

    以楚雁南的身份,京城不知道多少贵女都没能让她瞧上一眼,如今竟将两个微不足道的丫头看在了眼里,由此可见她对这位定国公世子夫人确实极为重视。

    顾青未倒没多注意旁人的神色,与楚雁南闲谈了几句,就指着顾青澜与楚雁南介绍。

    “这是我娘家大姐姐,大姐姐初到京城,我特意领着她先四处走走看看。”顾青未道。

    楚雁南于是抬头看了顾青澜一眼。

    自顾青未嫁进定国公府之后,就有不少有心人往清河打听顾家之事。

    虽然旁的事没能打听出个所以然,但顾家各房有哪些人,却是叫人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楚雁南自然也是知晓的。

    若她没记错的话,她这表嫂娘家的大姐姐,乃是庶出三房的女儿,后来嫁了一户严姓的书香人家,严家的儿子今年春闱中了二甲,还考取了庶吉士。

    以楚雁南的身份,自不会因此就对顾青澜高看一眼,不过看在顾青未的面子上,她倒也对顾青澜笑了笑,然后看向顾青未,“表嫂,后日就是我的生辰,我可是早早就邀请了你的,你千万别忘了,到时候不妨也将这位姐姐也一起叫了来,回去之后我就着人给这位姐姐送帖子。”

    顾青未眼中便又多了几分暖意。

    清河顾氏名头虽响,可楚雁南是真正的金枝玉叶,若是在平日,顾青澜这个庶嫡出身的顾家女又如何能入了她的眼?

    而且,严从柏如今已经算是踏入了官场,顾青澜作为他的妻子,能与京城诸多女眷打好关系,于严从柏来说亦会有裨益。

    楚雁南,还真是给她面子。

    因两方都还有旁人,顾青未也没与楚雁南多说什么,只闲谈了几句约好了后日相见,便各自散去。

    待楚雁南一行人走了,顾青澜才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楚雁南对她也是笑脸相对,可在楚雁南那通身的皇家气派之下,她仍觉得局促难当,又从顾青未等人的闲谈中得知楚雁南是庄王府的玉叶郡主,心里更是多了几分紧张。

    顾青未见状拉着顾青澜重新进了雅间,轻声安慰道:“大姐姐不必如此,雁南虽是郡主,却也不是那等颐指气使的,既然她邀了大姐姐,后天她的生辰,大姐姐就与我一同去吧。”

    顾青澜并非那等认不清自己的,她哪里能不知道楚雁南之所以对她客气完全是看了顾青未的面子,但她将来迟早是要与京城的夫人小姐们打交道的,第一次露面是在玉叶郡主的生辰宴上自然能让人高看一眼,便压下心中对顾青未的感激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376章 闲谈

    顾青未与顾青澜在闺中时就交好,两人也没多客套,便将这件事揭过不提,转而说起了清河县那边的事。

    虽然时常能从祖母和母亲的信中知道娘家的情况,却哪里比得上才从清河进京的顾青澜嘴里说的更真实。

    “……祖母身体健朗,我进京前去看望祖母,她还拉了我的手直让我带话给七妹妹,道是别忘了等她老人家七十大寿了带了重孙给她过寿呢!”顾青澜说到这里便掩了嘴笑。

    顾青未也跟着笑。

    这是她出嫁前安慰老太太的话,如今老太太还惦记着呢。

    顾青澜笑罢又说起旁的,“六叔这几年闭门不出苦心钻研画技,虽未刻意招摇,却也引了不知多少喜好丹青之人的瞩目,前些日子有幅六叔新作的画无意流了出去,倒是惹得不少人赶赴清河争夺呢。”

    顾青澜说得一点也不夸张。

    自几年前结束四处漂泊回到家中闭门不出,六叔顾锦淳成日里就携了与他有相同爱好的六婶关在书房里,他本就在不少名家那里学习过,这一沉下心来,渐渐的倒也将各家之长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而这两年玉山先生的名头是愈发的响亮。

    不过顾锦淳本就不以卖画为生,有了让自己满意的画作宁愿白白送给他看得顺眼的人也不会拿出来卖,这般任性之举反而更让人认可他这位画者的品性高洁,也将他的画炒得更热。

    顾青未想到这里就忍不住一笑。

    她出嫁前,六叔难得的走出书房,特意问她想要什么嫁妆,她那时开玩笑说就要六叔的话。

    结果六叔二话不说,不仅将以前作好的能让他自己都认作是精品的画一古脑的抱了硬塞给顾青未,还趁着她出嫁前又特地为她画了几幅应景的。

    可以说,就凭手里的那些画,顾青未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富婆了。

    想到这些顾青未心中便是一动。

    后天是楚雁南的生辰,虽然听她的意思是只邀了些同龄人热闹热闹,但她总得送上礼物才成。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楚雁南在画之一道上得了名师指点颇有造诣,而且前世就听说过玉叶郡主尤爱玉山先生的作品,前世六叔出事时,她还曾去向元昌帝说情,虽然元昌帝并未因她的说情而高抬贵手。

    但,即使是如此,也足以叫顾青未替六叔感激她了。

    今生六叔不会再步入那等境地,倒不如,就借着楚雁南这次过生辰,送她一件心头好……

    不过,她不仅是楚雁南的表嫂,亦是年纪相当虽然只见了一次去颇为投缘的小姐妹,楚雁南过生辰她送些小礼物无妨,若是太过慎重了反倒不美。

    顾青未记得,六叔除了塞了一堆画给她,还给了她一些扇面……

    比起完整的画作来说,这些扇面显然更适合送给楚雁南作生辰礼。

    顾青未便如此在心底敲定了要送出的礼物。

    顾青澜却又说起了旁的。

    “……欢姐儿你出嫁时,祖母当着许多人的面敲打了二弟妹一番,又有生母从旁苦心劝了,如今二弟妹倒是收敛了许多,就算仍有不甘,也只在自个儿院子里发作,再不敢惹了祖母生怒了。”

    她所说的二弟妹,自然就是指的成亲几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的李氏。

    顾青未出嫁前添箱那日,老太太敲打起李氏时可着实没给她留情面。

    顾青未闻言便摇了摇头。

    李氏求子好几年,如今好不容易得了这一胎,却不想着好生将养着,成日里就想闹些动静来,若再不知收敛,只怕以后还有的她受的。

    不过,将来的事得李氏自己受着,只要她如今不再闹到祖母跟前叫祖母生气,也就罢了。

    由李氏,顾青澜又想到了三房,面上的笑容都不由为之一收,“三房如今上下都由四嫂作主,四哥从前那样纨绔的人,在四嫂跟前就与那猫儿一般,好在四嫂虽然性子强,却也不是那等狠毒之人,至少怀哥儿的日子可比从前还要松泛了些。”

    提及顾亦怀,顾青澜难免就有了几分同病相怜。

    虽然情形不尽相同,但她与顾亦怀一样,都是爹不疼娘不爱,她幸运的得了祖母与大伯母作主嫁进了严家,可顾亦怀将来又能娶到一个什么样的媳妇?

    在心里暗叹一声,顾青澜又将话题转到七房。

    “七婶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绘姐儿如今规矩习得极好,无论谁看了都要称赞一句大家闺秀,将来指定也差不了。”

    顾青未出嫁之后,顾家也就只剩了顾青绘一个姑娘,难免要比往常更受重视些。

    “琛哥儿虽然变得话少,却也懂事上进,而且对七婶极为敬重,平哥儿又是个聪明乖巧的,可有不少人都在念叨着七婶这是有后福呢。”

    大难不死,可不就有后福。

    顾青澜没说的是,如今七房作主的是王氏而非顾锦汶,王氏如今还只当自己就是个没有夫君的,对顾锦汶从来都是不管不问的,只要顾锦汶不糊涂到将外面那些花花草草抬进府里来,她就只当没这个人。

    顾青未听了与顾青澜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抽了丝绢掩嘴轻笑。

    顾锦汶如今做何事都束手束脚的,反倒是王氏是真的立了起来,倒像是将从前两人的处境对换了一下,叫顾青未和顾青澜这等以前亲眼瞧了七房之事的人感慨不已。

    王氏从前将顾锦汶这个夫君当作她的天,是以她会因为李姨娘而气闷伤怀,可如今她看开了,说句不好听的话,顾锦汶在她心里只怕还比不了七房院子里养了两年的那只京巴。

    顾青未听了顾青澜细细说起娘家之事,自离开清河后就一直没断了的思念却也悄悄放下了些。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眼见天色不早了,这才一起上了马车。

    她们出行时是坐的定国公府的马车,顾青未先将顾青澜送回了严家,又特意去瞧了涵姐儿和宇哥儿,将她早早就替两个孩子准备的东西给两个孩子戴上,这才回了定国公府。(未完待续。)

第377章 赴宴

    转天就是玉叶郡主楚雁南的生辰。

    顾青未一早就起身梳妆打扮,她选了一身茜红色广袖交领襦裙,这个颜色适合她新妇的身份,庄重又不至于会抢了楚雁南这个主角的风头,又仔细挑了头面配饰等,待确定没什么不妥了,才带着秋岚和画屏两个坐上马车出门。

    定国公府的马车并未直接去庄王府,而是先去了严家接顾青澜。

    顾青澜初入京城,这次算是她第一次在京城的社交场合正式露面,由顾青未这个定国公世子夫人领着她去,当然比她独自一人要来得好。

    虽然楚雁南下了帖子给顾青澜,但毕竟,这京城看人下菜的人多的是。

    顾青未到达严家时,顾青澜已经准备好了,两人也没有多说,会合了之后就直接往庄王府而去。

    庄王一脉源自太祖的弟弟老庄王,如今的庄王和元昌帝乃是堂兄弟,庄王府两代单传,如今也只得庄王世子楚承玉这么一个男丁,除此之外就只有玉叶郡主楚雁南这个女儿,比起元昌帝的儿女成群来说,庄王府人丁可谓极为单薄。

    而庄王府的人似乎生来就看淡了富贵荣华,太祖建立大周朝之后不是没有想过对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委以重任,却被老庄王婉言推辞了,太祖无奈之下便也只能让老庄王领了宗人府的宗人令,并下了旨意,以后的所有宗人令都只能从庄王府择出。

    也因此,庄王一脉在皇室宗亲心里地位之崇高,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要超过了元昌帝。

    楚雁南作为庄王府唯一的郡主,自打一出生就得了“玉叶”这个封号,虽是郡主,但在元昌帝及太后跟前,其实比宫里大部分公主都还要来得受宠。

    今儿是楚雁南的十七岁生辰,庄王府自然尤其的重视。

    虽然时辰尚早,但顾青未和顾青澜到庄王府的时候,庄王府已经有了几分热闹。

    能被派遣到门外来迎客的,莫不是庄王府极为机灵的丫鬟小厮,眼见着定国公府的马车到了,自然就有一个穿了一身翠色比甲的丫鬟迎上前去。

    “奴婢给世子夫人请安,给严夫人请安,郡主一早就念叨着两位夫人,两位夫人请随奴婢入府。”

    顾青未两人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