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未于是与宁致远对视了一眼。

    前世时,元昌帝驾崩之前确实特意交代了隆庆帝,万不可让永昌公主从公主府里放出来,可是这一世,元昌帝驾崩根本就是极为突然的事,又怎么可能会有时间留下遗诏?

    就算真有,也不可能隆庆帝事先不知情。

    除非……

    两人都想起元昌帝驾崩之前,周谨之一人服侍左右的事来。

    除非,在这段时间,元昌帝留了一道遗诏给周谨之。

    可这样也说不通,周谨之手里若真的有这道遗诏,也不可能留到这个时候才拿出来。

    更何况,元昌帝是在听到了永和宫那对母子的谈话之后受了刺激才会这么快就驾崩的,在受了那样的刺激之后,元昌帝心里只怕所思所想都与此有关,又怎么能还有空想到永昌公主去?

    下意识的,两人就觉得这件事其中只怕有些不对之处。

    许久,宁致远轻声道:“不管如何,既然皇上认可了那是先皇的遗诏,那这件事当然就是真的。”

    至于那遗诏到底是真是假……

    也许,只有九泉之下的元昌帝和周谨之知道吧。

    但不管如何,永昌长公主这个不定时的威胁总算是清除了,顾锦琳等人以后也再不用受这个人的打扰了,只要这样,便也就好了。

    有着这样的感叹,顾青未和宁致远在心里却同时又惊叹了一番。

    周谨之,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也确实不是幸运。

    就在顾青未和宁致远谈论着永昌长公主的事之时,公主府里却是乱了套。

    隆庆帝下了圣旨之后,传指的太监们就领了圣旨直往公主府而去,可是永昌公主今天正好出门不在,公主府的宫人们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寻了人回来接旨,一时之间都急得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更让公主府的宫人们觉得不安的,却是那传旨太监脸上的冷漠。

    按说,永昌长公主是皇上都极为看重的长姐,自打晋了长公主之后,永昌长公主每次进宫,宫里的宫人们何人不是都对永昌长公主异常的热络,可现在,这传旨的太监竟然冷着一张脸……

    公主府的人自然也就能隐隐猜到这其中有不妥之处。

    然后,就有了永昌长公主身边的心腹,悄悄使了人出去早些寻到永昌长公主报信儿。

    不过……

    他们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圣旨已下,就算他们通知了永昌长公主,只怕也不可能让皇上收回旨意,只希望,永昌长公主能想到别的法子吧。

    所有人都只能这样往好处想了。

    那被遣出去给永昌长公主报信儿的宫人是从后门出的公主府,想着永昌长公主今天临走之前说过是要去白马寺进香的,算算时间也快要回来了,于是便选了必经之路上悄悄守着。

    不多时,便就真的看到了永昌长公主的车驾。

    那名宫人只差没落下热泪了,当即就顾不得什么礼仪了,直直的就往永昌长公主的马车前面冲。

    也亏得马车走得并不急,才被车夫险险勒了马,但即使是这样,原本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的永昌长公主也被颠得额头差点撞到了马车的车壁上。

    永昌长公主大为恼怒,她身边的宫女见状正要出声呵斥那车夫,就听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长公主,公主府里有人报信儿来了,说是有急事。”

    永昌长公主听得心里便是一咯噔。

    在百姓的心中,永昌长公主是个深居简出了多年,而且极为宽和的公主,但公主府里的人却是知道她的脾气到底是如何的,若不是真的有极为紧要之事,只怕府里的宫人也不会这样急得一头撞到她的马车前。

    只怕……

    永昌长公主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她狠狠攥紧了拳头,尖利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然后稳住心神沉声道:“让他到近前来回话。”

    先皇已逝,如今的隆庆帝对她这个皇姐也是极为客气的,只要不是隆庆帝有意要给她难看,这满京城,甚至是整个大周朝,也不会有人能将她怎么样!

    而隆庆帝前不久才将她从公主府里放出来,还封了她为长公主,应该不太可能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

    这样一想,永昌长公主心里便也慢慢有了底气。

    那前来回话之人得了永昌长公主的吩咐,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马车外,隔了一层车帘快而清晰的向永昌长公主禀报道:“奴才见过长公主,宫里有皇上的旨意,正等着长公主回府接旨……”

    有圣旨。

    永昌长公主乃是皇室的公主,能接到圣旨并不奇怪,可若单单只是有圣旨,也不会叫公主府的宫人急成这样。

    心里一突,永昌长公主便再也维持不住面上的平静,略带了焦急地道:“还有呢?快说!”

    被永昌长公主这样一催促,那回话的宫人也不敢隐瞒,“可是这次来传旨的公公脸色却不怎么好,而且府里的嬷嬷想要给那些公公塞辛苦银子,那些公公也都拒而不受……”

    听到这里,永昌长公主才真的变了脸色。

    宫里的公公都是身有残缺之人,这世间当然少有人愿意变成这样,所以这些公公们大多都是出身于穷苦人家,实在没办法之下才会选择冒了风险进宫一闯。

    而宫里是何等的凶险,在宫里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知道,谁又知道一时不慎会不会惹怒了宫里的哪位贵人,从而没了性命,所以这些公公们平时也算是看不到前路。

    风险到,未来看不到前景,这诸多的压力之下,于是宫里但凡能冒出头的公公,十之八、九都会有个共性,那就是贪财。

    对于这些公公来说,拿到手里的银子,才是最能让他们心安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7章 不甘

    除此之外,这些公公们也是最会看宫里形势的。

    只看他们的态度,就大抵知道皇上最宠信哪宫的主子,哪位大臣最得皇上欣赏,哪位皇室成员最受皇上看重……

    等等等等。

    可现在,传旨的公公,竟然连公主府的嬷嬷递上去的辛苦费都不愿意收。

    这其中所代表的含义,永昌长公主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心跳渐渐加快,永昌长公主拧着眉头凝思,自她得了隆庆帝的恩典从公主府里走出去之后,这段时间她也算得上是安分守己的,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就是为了要给隆庆帝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免隆庆帝收回了对她这个长姐的那点怜惜之意。

    可为何,隆庆帝却会下这样一道明显于她不善的圣旨呢?

    若真要说起来,她这些日子也就一直盘算着要如何离间周谨之和顾锦琳之间的夫妻情分,以图取而代之,可这又与隆庆帝那里能扯上什么关系?

    永昌长公主想破了头都想不明白。

    但她将自己从公主府走出去之后所做的事都一一想了个遍,也只有这件事能与这突来的圣旨能搭上一点边了。

    毕竟,周谨之如今怎么说也是隆庆帝身边的宠臣。

    可是……

    永昌长公主自从让人将常老太太祖孙弄到京城之后,就只听着人禀报常老太太那里得到的反馈,知道常老太太确实让顾锦琳和择哥儿母子之间生了嫌隙,她得意了一阵之后也就没再时时关注了,只等过上一段时间再去看结果也就行了。

    但就是这样一件事,也没有什么伤天害理的,又怎么可能与隆庆帝扯上关系?

    永昌长公主胸口急剧起伏。

    她本想立即回了她的公主府,先接了旨再考虑其他的,但不知为何,她又总觉得,若是她先回了公主府,只怕就再没有机会出来了。

    这种感觉来得如此突兀莫名,却让永昌长公主止住了想要回公主府的吩咐。

    她心里冒出一阵又一阵的寒意。

    沉默了好半晌,永昌长公主深吸一口气,暂且将心里的不安压下去,然后才吩咐车夫,“去周府。”

    似乎怕车夫没听明白,她又几乎是咬着牙的补了一句,“吏部左侍郎周大人的府上。”

    外面那个报信儿的宫人自然也听到了永昌长公主的吩咐,闻言立即就有些急,“长公主,可是圣旨……”

    听这人一再的提到那让自己心里隐隐不安的圣旨,永昌长公主哪里还能有好语气,当即就厉声道:“本公主说了,去周府!”

    周围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报信儿的宫人苦着脸退到一边,车夫则再不敢停留,认准了方向,一路朝着周府所在之处而去。

    周谨之置下京城这处宅子时,他的品级还低,那时候的周谨之也清贫了多年,能买下这处宅子都还是得了顾锦琳嫁妆的贴补。

    顾锦琳的嫁妆极为丰厚,在京城置一处大宅子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但她到底考虑着这样一来只怕周谨之面上会不好看,再加上周家人口简单,用不着太大的宅子,所以才选了一处小些的宅子,而且位置也算不得很好。

    永昌长公主的车驾又行了许久,这才停在了离周家不远的一个巷子口。

    轻轻掀了车帘,永昌长公主朝挂了“周府”匾额的那处宅子望过去,心里一时又有些痛恨又有些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遗憾。

    她对周谨之的执念虽然来得有些急,但她这次也确实是想过要嫁给周谨之的,甚至,在将常老太太祖孙弄到京城来之后,听着下人禀报顾锦琳母子起了嫌隙,她还在心里想过日后她入主这周府时的情景,却没想到,她还没等来那一天,就先等到了来自隆庆帝的那道明显不带善意的圣旨。

    永昌长公主拖着不肯回公主府,但她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就算她现在不回去,但那道圣旨她是躲不过去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就算她是长公主,但她的处境,其实也就是隆庆帝的一句话而已,隆庆帝若真厌了她,她也只能被动承受下来,除非她能逃到一个不归隆庆帝管的地方。

    可是,她堂堂一国长公主,难道还能逃到那些蛮夷之处去吗?

    别说她根本就不可能走得远,就算她能走远,她自己也是不愿意的。

    留在京城,留在她的公主府,就算仍如以前那样被幽禁着,她也能享受着她的荣华富贵,可若是离开了,她能过成什么样子?

    所以,她之所以会压着不回公主府,而是先来了周家,也只是想寻了周谨之问个清楚明白而已。

    她一定要问一问,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周谨之做的。

    虽然想问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永昌长公主心里已经能肯定,这件事必定是与周谨之有关的,否则,又有谁有能力影响到隆庆帝做出这样的决定。

    定国公府?

    就算是那顾氏是定国公世子夫人的姑母,但宁景昌和宁致远,难道他们还能为了顾氏就与她这个长公主翻脸?

    永昌长公主当然是否定这一点的。

    既是如此,除了周谨之,又还能有谁?

    除了想问个明白,永昌长公主其实也想问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

    为什么!

    就算剔除了她这高贵的身份,永昌长公主也自诩她不比任何人差,更别提她还比顾锦琳那个再嫁的弃妇年轻这许多,无论是容貌还是心志,她都敢笃定自己稳胜顾锦琳一筹,可为何,周谨之竟然弃她如蔽履,反而一定要绑在那顾氏身上?

    她不甘心啊!

    永昌长公一张明艳的脸微微扭曲着,双拳更是紧紧握起,因为太过用力,连骨节处都跟着有些泛白了。

    她看着周府匾额上那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轻轻吸了口气,才冷着脸吩咐外面的车夫,“你去向周府的门房打听一下,周侍郎现在可回府了?”

    那车夫也知道永昌长公主现在的心情绝对算不得好,哪里敢逆了永昌长公主的意,立即就下了马车朝着周府门口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8章 等

    车夫是个年约四十,看着极为老实憨厚的中年人,穿了一身料子还算不错的衣裳,一张脸因为常年赶车而被风吹得有些粗糙。

    别看这车夫表面上很寻常,但实际上却也是个身手极为高明的高手。

    他一路来到周府门外。

    现在正是下午,周府大门外除了有一名上了年纪的门房,还守着几个看着就极为机灵的小厮。

    见着车夫走过来,几个小厮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其中一人道:“你是哪家府上的……车夫?”

    不得不说,这些小厮平时迎来送往的,眼力也确实极好。

    车夫被道明了身份,却也并不吃惊,只点了点头,向着小厮们打听道:“几位小哥好,在下是吏部员外郎张大人跟前的,我家大人想来拜访周大人,不知道周大人现在可回了府?”

    小厮们闻言略想了一会儿。

    因为周谨之如今到了吏部,他们这些人当然也就对吏部的情况下了些功夫,确认了吏部确实有位姓张的员外郎,几名小厮的警惕心倒也消退了些。

    然后,其中一人冲着车夫摆了摆手,“老哥,你还是赶紧去回了你家大人吧,咱家老爷现在不在府上,而且就算老爷在府上,也定是不会见你家大人的,我家老爷可不兴这一套。”

    其他几名小厮都肯定地点点头。

    自从周谨之到了吏部,这样的人他们可不知道见了多少了,应付起来自然也就极为自如。

    车夫于是装出一副失望的样子,这才转身慢慢离去。

    待确定出了周家下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车夫才又迅速回了永昌长公主的车驾那边,将自己方才打听到的消息一一与永昌长公主禀报了。

    听到周谨之尚未回府,永昌长公主也微微松了口气。

    她到这里来,本就是想堵着周谨之的,若是周谨之这时已经回府了,想要见到他反而更加困难了些。

    而现在,她只要在外面等着就好。

    时间一点点过去。

    周谨之回府时,时辰已经有些晚了,今天吏部的事情不少,因今年正好是三年一次的考满之年,如今又已经是下半年了,吏部当然也就跟着忙了起来。

    下了马车,看着府里那盏盏昏黄,看着便让人有了种被人守候的温暖的灯光,周谨之唇畔便带了微微的笑意。

    他猜,顾锦琳和两个孩子这时必定还未用晚膳,他们在等着他一起。

    想到这里,明明已经到了家门口,但周谨之的心里却又格外的期待起来。

    车夫将马车牵走,周谨之在小厮们的笑迎之下,正准备往府里走,便听到旁边传来一个声音。

    “周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谨之扭头看过去,却是一个看着四十左右的中年人。

    见着这人,正准备引了周谨之往府里走的小厮却是轻“咦”了一声,见周谨之偏了头,眼中还带了询问的意思,那小厮便解释道:“回老爷,这人下午就已经来过一次了,说是吏部员外郎张大人家的车夫,是张大人想要上门拜访,这才使了他来问老爷是否在府里。”

    周谨之于是又回头打量那车夫。

    虽然看着松松垮垮的样子,但这车夫实则却是脚步轻盈,很显然是有些身手的。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是吏部那五品的员外郎手下能有的。

    更何况,吏部的那位员外郎张大人,今天可是与周谨之一起出的吏部,两人还交谈了几句,既是如此,那位张大人又怎么可能会使了人来周府打听他在不在呢?

    那么,这名车夫,又是奉了何人之命来的?

    周谨之这边沉思着,那车夫却只当他不乐意与自己一起走。

    想到永昌长公主吩咐自己时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语气,车夫微皱了眉头,然后又走近几步,几乎是挨着周谨之,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周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是永昌长公主府里的,长公主她现在就等在外面,只等着周大人过去一叙,听说周大人与夫人夫妻情深,想必,府上夫人也不会希望……”

    话未说完,但其中的威胁之意却极其明显。

    周谨之听了眼中便有锐光闪现。

    他深深看了车夫一眼,直将这身手极为不凡的车夫看得不自觉的就扭了头不敢与他对视,这才淡淡道:“既是长公主相邀,那自是在下的荣幸。”

    说完,他吩咐门口的小厮,“你自去禀了夫人,就说我与一位故人说几句话,马上就会回府,让夫人将饭菜上桌。”

    很显然,周谨之没打算与永昌长公主周旋多久。

    那车夫好歹也是永昌长公主手下之人,听到周谨之这样说,眼中下意识的就有不满之色,不过永昌长公主今天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