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未连忙松开闵哥儿的手,转而抱住秦氏的手臂,“都给母亲,都给母亲……”

    这才逗得秦氏又露了笑脸。

    “行了,既然已经收拾好了,就赶紧去延寿堂吧。”秦氏一边说着一边领着一双儿女往外走,“你大嫂这几天害喜害得严重,今天这样闹腾的场合,你祖母早就着了人让她留在院子里不要出来,待会儿你大姐姐也会带着涵姐儿和宇哥儿回来。”

    五年过去,顾家上下又有了不少变化。

    大哥顾亦宁娶了妻,大嫂是大舅母娘家范阳卢氏这一代的嫡长女,如今正有孕在身,过上几个月顾氏的嫡长孙或长孙女就要出世。

    二房的二哥顾亦谦也已成家,娶妻李氏,李氏也是五姓七望之一的赵郡李氏族中三房嫡次女。

    大姐姐顾青澜四年前的二月嫁入了严家,这几年来夫妻和睦,生活平顺,如今已经有了长女严清涵和长子严清宇,已然儿女双全。

    四房的二姐姐顾青芙也嫁了人,夫家是荥阳郑氏的嫡子,因离得远,早在几天前就和夫君一起到了顾家。

    其余适婚年龄的姑娘少爷们也都正在议亲。

    比起前世顾氏女儿无人问津的情况,如今可是好了太多了。(未完待续。)

第106章 姐妹

    秦氏和顾青未谈论着府里的琐事,一路来到了延寿堂。

    今天是老太太刘氏六十二岁的生辰,因不是整寿,倒也没有大办,只有顾氏族亲会来祖宅稍作庆祝。

    秦氏领着一双儿女进到正房时,老太太房里已经隐隐有了说笑声传出来,待门帘一掀,那说笑声便蓦地变得大声起来,却是四房的吴氏与前几天刚与夫君一起回了娘家的顾青芙。

    顾青芙去年嫁入郑家,因离娘家远,三朝回门都未能成行,算起来这还是她出嫁之后第一次回娘家。

    见秦氏几人进来,吴氏与顾青芙忙站起身,互相见礼之后,老太太才伸手招了顾青未与闵哥儿到跟前,听闵哥儿嘟着嘴抱怨这几日习字手都酸了。

    这般童言稚语自然又惹来一阵欢笑。

    众人又稍坐了片刻,其余房里的夫人姑娘们便都过来了,一群人便簇拥着老太太用了早膳。

    因今儿是老太太的生辰,用过早膳之后众人倒也没有散了,约半个时辰后,便有丫鬟进来禀报,顾青澜和严从柏领了一双儿女来给老太太拜寿。

    老太太便着了人将他们领进来。

    严家确实是个好人家,严从柏也是个上进好学之人,嫁去严家这几年,顾青澜日子过得极为舒心,如今膝下有了一双儿女,更是再无忧事。

    不一会儿,顾青澜就牵着三岁的女儿严清涵与严从柏并肩走了进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抱了孩子的乳娘,那便是将满了月的严清宇。

    许是早就得了顾青澜的教导,涵姐儿才进了屋,就一溜烟儿的跑到老太太跟前跪下磕了个头,奶声奶气地道:“涵姐儿祝曾外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有……”

    说到后来忘了词,便皱了眉头鼓着脸。

    这小模样自然成功惹来众人的笑声。

    老太太忙让身边的丫鬟把涵姐儿抱到跟前,“你这小人儿哟,可真让人心疼。”

    然后又让人将涵姐儿抱到旁边的罗汉床上玩,闵哥儿、七房的绘姐儿、琛哥儿、平哥儿早就在那里爬成了一团。

    看着涵姐儿这可爱的小模样,再想到顾青澜这几年来的舒心,老太太心里也不无感慨。

    当年澜姐儿的亲事也是一波三折,好在总算是苦尽甘来。

    澜姐儿也是个知道感恩的,对老太太和秦氏这个大伯母更是恭敬有加,知道老太太这两年有些腿寒,便每年都亲手做了羊绒护膝送过来,还每次都不忘了给顾青未和闵哥儿捎些新奇玩意儿来,东西值不值钱且另说,就是这份心意都极为难得了。

    延寿堂里毕竟都是女眷,严从柏过来给老太太和长辈们请过安后,就去了外院见顾锦源和顾亦宁等人。

    趁着老太太与秦氏几人拉着家常,顾青未便蹭到了顾青澜身边,低声笑道:“大姐姐可还记得,你可就是在五年前祖母的生辰这天第一次见到大姐夫的。”

    回想那一年,自己姐妹几人挤在屏风后面偷偷打量严从柏的场景,顾青未嘴角便忍不住带笑。

    五年过去,大姐姐和二姐姐已经出嫁,大姐姐更是得了一双儿女,其他几位适龄的姐妹也都开始议亲了,倒叫顾青未有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哪怕已经嫁人好几年,又有了儿女,顾青澜的脸皮较顾青未来说还是有些薄,她双颊一红,啐了一口:“欢姐儿你今年也已经十四了,待你定亲的时候姐姐一定回来和你一起挤在屏风后面偷看!”

    说到“偷看”二字,顾青澜忍不住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严从柏时,他的羞涩与无措,心中便添了几分甜蜜。

    “哟,大姐姐这是想起了当年偷看大姐夫的事吧……”

    说话的是顾青芙。

    自远嫁之后,顾青芙也尤其的珍惜与家中姐妹相处的时光,这时一边打趣着顾青澜,一边还不停冲着她眨眼。

    被几人之间的话题所吸引,仍待字闺中的顾青蕖、顾青华、顾青容、顾青涟也都围过来议起五年前的今日,还都不忘冲顾青澜一阵的挤眉弄眼。

    本就是个脸皮薄的,顾青澜哪里经得住这么多人的打趣,不过片刻一张脸就红得似要滴血一般。

    好半晌,待面上红霞散尽,顾青澜摆出长姐的驾子瞪了几个妹妹一眼,然后突地便笑道:“也对,几位妹妹都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想必几位婶婶心里都有数,难怪一直打趣姐姐,莫不是也想像当年一样躲在屏风后先一睹未来夫君的真容?”

    顾青蕖与顾青华今年都是十六,顾青容与顾青涟则是十五,正是适合议亲的年纪,听了这话哪有不害羞的,一时之间只顾着捂着发红的脸颊,哪里还能再打趣顾青澜。

    唯有顾青未,面上的淡淡笑容并未因姐妹们谈到的话题而有任何的改变。

    她虽然年纪最小,前世却嫁去定国公府四十年,论婚龄,顾青澜与顾青芙哪里能比得上她,自然不会有这种小女儿家的羞涩。

    几人一番笑谈之后,顾青华突然道:“今年夏天也来得太早了些,如今只不过是四月中旬,就已经热得晚上必须得摆了冰盆才能睡着,正好大姐姐和二姐姐都回来了,不如,过上几日,咱们姐妹一起去翠湖泛舟好好玩上一回。欢姐儿,七婶娘家前些日子不是送了七婶一条画舫吗,听说可漂亮了,不如去与七婶借了来让咱们姐妹聚上一聚?”

    自五年前平哥儿出生之后,王氏就较从前有了大转变,不仅不再觉得底气不足在七老爷跟前唯唯喏喏的,反而彻底想开了再不将七老爷放在心上,只保重自己以及照顾好绘姐儿和平哥儿,还与以前因为没有底气而不敢多作联系的娘家频繁走动了起来。

    王氏娘家可谓是家财万贯,前不久就直接送了艘画舫给王氏。

    因为一直认为是顾青未给了自己以及平哥儿新生,王氏这些年只差没把顾青未当作是再生恩人一般供着了,但凡绘姐儿和平哥儿添了什么东西,也必定会给顾青未送上一份去。

    借画舫这种事,自然是顾青未最好开口了。(未完待续。)

第107章 闲谈

    显然,顾青华的提议得到了顾家姐妹们一致的赞同,众人看向顾青未的双眼都几乎要放出光来。

    顾青未见了便忍不住加深面上的笑容。

    姐妹聚会,这倒也是个好主意。

    六个族姐,顾青澜和顾青芙已经出嫁,顾青蕖四人又都面临议亲之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谈定婚事嫁出去,这样算下来她们姐妹几个以后还真的难得有如此聚在一起的机会。

    于是道:“行,那待会儿我就与七婶说说。”

    这话自然又惹来姐妹们一阵低声欢呼。

    说笑之间,顾锦琳和周谨之也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娘家。

    嫁去周家这几年,顾锦琳不仅生下长子周均择,又有了才两岁的周均恪。

    说来也怪,顾锦琳嫁去常家十几年才好不容易有了身孕,本以为她这个年纪再想要孩子不容易了,却不想才嫁给周谨之两年就又有了身孕。

    生下次子之后,顾锦琳也着实是松了口气。

    择哥儿虽然跟着姓周,但满清河县的百姓都知道择哥儿不是周家的血脉。

    周家如今本就人丁凋零,周谨之这些年又如他当年求娶时所说的那般做到了一心一意待顾锦琳好,如果可以,顾锦琳也希望能为周家留下真正的血脉。

    哪怕周谨之一直以来都确实是把择哥儿当作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有了恪哥儿之后,顾锦琳就像是放下了长久以来背着的一个大包袱一般,很是松了口气。

    今天的延寿堂可谓是热闹非凡,不仅顾家女眷尽数到场,还有那么几个小豆丁在屋里笑着闹着,这热闹的景象直让老太太看了笑得合不拢嘴,完全没有了平时那矜持严肃的贵妇人形象。

    待到了午膳时间,一群人便簇拥着老太太热热闹闹的吃了寿宴。

    寿宴之后,老太太便与秦氏等儿媳凑了一桌打牌。

    顾青未见王氏坐在秦氏身后看着,便挨过去轻声道:“七婶,您新得那画舫这几日可空着?”

    王氏对顾青未那可谓是恨不得将所有东西都捧到她面前,只不过顾青未这些年对她从来都无所求,这时听顾青未如此一说,哪里有不应的,连问都没问便连声道:“空着,欢姐儿若是要用尽管拿去,那画舫本就是我娘家兄长送了供家中姑娘们玩的。”

    王氏这话里可半点夸张的成分都没有,她娘家比底蕴自是拍马也及不上顾家,但要单比银子,纵是比不上顾家这种积年世族,但也绝对要胜过大部分家族了,这样一艘画舫送出来也着实算不得什么。

    顾青未闻言便是一笑,虽然王氏没问缘由,却也轻声在她耳边解释道:“族里姐妹们再过上一年半载只怕再难像今天这般相聚,趁着如今二姐姐回了娘家,所以我们想好好聚上一聚,去翠湖泛舟。”

    王氏连连点头,直让顾青未拿了画舫去玩。

    倒是秦氏,听了两人这一阵耳语,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了顾青未一眼。

    顾青未忙讨好般的冲秦氏笑了笑。

    去翠湖泛舟的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趁着长辈们玩牌,顾青未等姐妹便移去了耳房,一边照顾着几个孩子,一边闲谈。

    远嫁的顾青芙正好看到生辰只差了两个月的择哥儿和闵哥儿凑在一起玩得高兴,便突然想起了当年常家那以表妹身份做了妾,且与顾锦琳先后有了身孕的姨娘。

    到底没按捺得住心中的好奇,顾青芙低声道:“哎,当年常家那姨娘不也有了身孕吗,而且还和常家那老虔婆一起来了咱们清河,这两年怎么没听到什么音信儿了?”

    对于常老太太,顾家上下没有任何好感。

    “……说起来,当年姑母能那么快下定决心嫁给姑父,还真得好好感谢那常家老太太,要不是她推了一把,也不知道姑母什么时候才能走出那个坎儿……”说话的是顾青容,十五岁的少女正是明艳活泼的时候,只说了这么几句话便予人眉目生辉之感,“常家那婆媳俩最近可是出了大风头了,不过二姐姐去年就出嫁了,也难怪不知道。”

    顾青芙听顾青涟这样一说,心里更好奇了,忙出声追问。

    于是,在顾家其余姐妹的笑而不语中,顾青涟将最近听到的消息一古脑都说了出来。

    五年前常家表妹趁着顾锦琳忙于置办生辰宴而与常进州滚到了一起,还一击即中的就有了身孕,直接导致顾锦琳与常进州和离。

    算起来,那常家表妹腹中的孩子也就比择哥儿小两个月,与闵哥儿同月。

    后来常家遭难,常家老太太带着常进州这新纳不久就遭遇横祸的表妹姨娘到了清河县,想从顾锦琳这里掏些好处来,却不想间接的促成了顾锦琳与周谨之的婚事。

    顾锦琳已经有了新的生活,自然不会再搭理常老太太那茬儿。

    常老太太来清河县本就已经山穷水尽,没能从顾锦琳这里得到好处,又没银子重回常家老宅,便只能带着有了身孕的常家表妹继续住在清凉寺边上,饿了靠着清凉寺施粥饱腹,冷了靠着清凉寺施舍的禅房。

    这样倒也算是住了下来。

    闵哥儿出生后没两天,常家那表妹就发动了。

    常老太太对将来能否有子孙供奉香火一事早已成了执念,哪怕明知道以她们如今的情况很难养活一个孩子,仍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抱以极大的期盼,于是又跑到清凉寺里又哭又求了一通。

    清凉寺中的僧人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性命消失,于是请了附近的农妇帮忙,好歹让常家表妹平安产下了孩子。

    常老太太跟着忙活了半天,但孩子才一落地,她就立马变了脸色。

    道是为何?

    孩子才生下来,甚至来不及作任何的清洗,常老太太首先就往那小小婴儿两腿之间看了过去,然后差点没将手里孱弱的小婴儿一把给掼到地上去。

    “我要的是孙子,怎么是个赔钱货!”

    据当时帮着接生的农妇说,常老太太当时的声音比那早起打鸣的公鸡还要来得尖利响亮。(未完待续。)

第108章 私奔(月票100+)

    如今这世代赋予了男人传宗接代的责任,当然就免不了世人会重男轻女。

    可就算是再普通的百姓之家,虽然会更看重男丁一些,但女儿怎么说也是自家骨血,又怎么会不心疼?

    常老太太在孩子出生之前将那表妹姨娘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哪怕日子过得再艰难也不敢累着她,就怕她腹中的胎儿有个什么闪失,可如今得知生下来的是个女孩儿,竟然就如此迫不及待的变了脸色。

    别说那刚生产完的常家表妹了,就是帮着接生的几名农妇也都顿时傻了眼。

    因为常老太太来到清河之后行事太过张扬,常家的事清河县的百姓也都知道了一些,在顾锦琳先生了个大胖小子的情况下,常老太太盼孙心切是可以理解的,可只因为得来的是个孙女就有如此反应,这是不是太过了些?

    对常老太太来说,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为过。

    她这大半年来对常家表妹肚子里的孩子有多期盼,她现在就有多后悔多不甘!

    为了这么个赔钱货,常进州与顾锦琳和离了,若是顾锦琳没有与常进州和离,有顾家作后盾,难道她还能过如今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这大半年来的滇沛流离,一辈子也没吃过的苦,与家人被迫分离的心酸,常老太太所受的这一切的苦楚在这一刻都汇聚成了愤怒的洪流。

    这愤怒宣泄的对象,自然便是她那新生的,连眼睛都没能睁开的孙女儿。

    自那之后,常老太太所做的恶毒事就一桩桩的往外传。

    什么大冬天的逼着没出月子的常家表妹用冰水洗衣裳啦,拿小孙女出气,将小婴儿身上掐得青一块紫一块啦……

    原本还有人可怜常老太太临老了遭罪,如今这一看,哪里还有人敢同情她,自此之后除了清凉寺施粥的僧人,旁人那是万万不敢再接受常老太太一步的。

    虽然日子过得磕磕绊绊的,但这几年好歹也算是过来了。

    常老太太虽然不满,但她大概也以为这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

    只不过,常老太太认了命,她的那位娘家侄女、常进州的表妹姨娘却没有。

    这位姨娘当初既然能欣然前往常家,上赶着要给常进州做妾,那本就说明她就是个贪慕富贵之人,之所以与常老太太一起勉强过了这几年,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找着能将她带出苦海的人罢了。

    而不久之前,常家表妹身边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人。

    常家表妹能被常老太太选中给常进州做妾,容貌自然不会差,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漂亮,虽然这几年被常老太太搓磨得厉害,但底子还在,在附近那片山野农妇之中,当然就显得极为亮眼。

    这样一个女人,自然是招人的。

    常老太太和这常家表妹这几年算得上是流离失所,连肚子都填不饱,自然没有银子去租个好些的院子住,后来还是有老乡看她们可怜,这才将自己亲戚家早已荒废多年的院子借给了她们住。

    那院子的原主了据说是个走乡串户的货郎,某次挑着货担出去之后就再没回来过,就连家中的房屋也是亲戚见他久不归家而经常洒扫照应着。

    正因为那货郎的亲戚好心,常老太太三人才算是有了个栖身之所。

    常老太太以为以后就能在这里安定下来了,却不想突然有一天,那失踪了好些年的货郎居然又回来了。

    那天常老太太出门取清凉寺的善粥去了,那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