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平想想又说道:“这考试倒是个好办法,凭自己的才学做官,也不用依靠谁的势力。这样一来,也不知能给我大唐多招多少有才之人。将军这个主意可是真的不错。”

    南平这话一说,王珂却有些沉默了,他这时才想起,自己之前和李二同志商量这事的时候,也只是说了一个大概,两人把应试的时间给定了下来,本打算事后再好好说说开展的步骤的,结果后来事情一多,这个事就搁了下来,现在有时间如果不赶紧把事情落实下来,那今年恐怕这秋试可就是泡影了,这事还得放到明年去才有可能实现了。

    王珂越想越心惊,不由得转身就往外面走,南平不知道王珂是所谓何事,疑惑地问道:“将军这是为何。难道又有事了吗?”

    王珂回过头来,一脸愧疚地说道:“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得赶紧个皇上说去,要不时间上就来不及了。真是对不起了,又得丢下你一个人在家了!”

    南平对自己这个夫君时不时的就想起一个什么事来,马上就往外跑的习惯都已经经过好几次了,现在也是成了自然,再听说是要和李二同志说事,就知道一定是什么急事了。

    南平对于王珂办正事是不会阻拦的,心里虽说还是有些想让王珂留下来陪自己,但也没有表露出一点来,反而一路把王珂送出府门,自己站在门内柔柔地对王珂说道:“将军一路小心,妾身在家恭候将军回家来。”

    王珂向着南平挥挥手,急忙向着宫里而去。小 说 wαp。整理

    李二同志一见王珂,头一句话就问道:“你小子又有什么事吗?这个时候来找朕,不会是来骗吃骗喝的吧!”

    王珂听到这话一愣,抬手看看手表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时候已经是午时都过了,自己刚才只顾着想事情了,还真没有注意到已经是这个时候了。

    王珂也不急着说明自己的来意,嬉皮笑脸地说道:“骗吃骗喝到没有想过,只是想起一件事来,就急着进宫来了。不过臣还真是没有吃东西,要是皇上可怜,给上口饭吃,臣还是要谢恩的。”

    李二同志指着王珂笑骂道:“你小子就没个正形,有事就说事,还想来朕这里蹭饭吃来了。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了,朕这里没吃的!”

    王珂知道事情一会就能说完,心里也不急,继续笑闹道:“皇上呀,这不吃饭可没有力气说呀,还是先赏臣一口饭吃了再说吧!”

    李二同志看着自己这个女婿是真拿他没有办法,再加上自己被王珂这一说也感到有些饿了,只得招手让太监把饭菜布上来,一边吃一边对王珂说道:“小子,你别以为朕的饭可以随便蹭啊。告诉你,要是一会你说的不是什么大事,可别怪朕不讲情面,要拿你问罪啊!”

    王珂也不说话,只管嬉笑着不停地往嘴里狂塞东西。他现在是打定主意不和李二同志说什么,只等自己把肚子给填饱了再说。反正现在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把东西吃进嘴里,让自己不饿着才是真的。

    李二同志经过上次的事也已经知道王珂吃起东西来不是一般的厉害,要是自己出手太慢那可就吃亏了。虽说上次自己和王珂抢着吃,让自己难受了好久,不过比起平日里自己只吃那么一点,还是感到挺惬意的。

    今天李二同志可以说是很有经验了,盯着自己爱吃的东西就是一阵猛塞,不过李二同志这次知道了,可不能和王珂比多,毕竟自己平日里就没有王珂吃的多,这个时候和他拼,自己又会不舒服了。

    李二同志吃到自己感觉够了时就停了下来,对着王珂催促道:“小子快点,你这样慢条斯理的要吃到什么时候呀,朕还等着你说事呢!”

    王珂一边胡吃海塞,一边说道:“皇上,这常言说,催工不催食,这怎么也得等臣吃完了再说吧。”

    李二同志看着王珂那样,恨不得一巴掌给他打过去。可是这手却怎么也抬不起来。李二同志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对这小子,李二同志是莫名的喜欢,就算有时候对他的表现心里气急了,恨得牙痒痒,也只是在心里恨一下,从来没有过要把这小子怎么样的念头。

    李二同志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只感觉自己和这小子很有缘,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这实在是让李二同志想不明白。

    王珂好不容易终于吃饱了,招呼太监过来把东西收拾下去,又叫送上茶来喝上了几口,才很是****地倚在椅子上对李二同志说道:“皇上,臣吃好了,现在可以说正事了。”

    “吃好啦?”李二同志望着一脸****的王珂,一肚子不舒服的说道:“吃饱了你小子就赶紧说吧。朕倒要听听你要说个什么出来!”

    王珂呵呵笑着,又喝了一口茶才说道:“皇上,上次臣和皇上所说的那个用考试来遴选人才的事,不知皇上准备什么时候进行呀?”

    李二同志一愣,他没有想到王珂急急忙忙跑来找自己,就是为了说这个事,这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忙于其他的事情,还真是把这个事给忘在脑后了,仔细想想自己那天所说的话,心里也有些急了,那日可是说过要在秋天来临的时候举行第一次考试的,现在要是还拿不出一个章程来,可就要给耽误了。自己说出的话可就算不了数了!

    李二同志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地问道:“小子今天怎么想起这个事来了呀?”

    王珂也不隐瞒,把今天房玄龄来找自己的事说了一遍,不过没有把自己对房玄龄所说的那番话一并讲出来,而是换了一种说法对李二同志说道:“皇上,臣以为,现在这样由朝中大臣推荐已不能适应我朝的需要了,虽说这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可是毕竟每个人所知道的也是极其的有限,现在我朝急需大量的人才,这不是仅靠大臣推荐就能够****的。还请皇上抓紧时间对此制度进行改良,使朝廷能更多的招揽人才才是!”

    李二同志面色深沉地说道:“这个问题朕也想了很久了,现在朕是下定决心要对这一制度进行变革,只是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小子今日说道此事,不知有何良策?”

    王珂哪里有什么良策呀,他只是从历史中得知,这科举考试制度由隋朝建立,在李二同志手里得到发展,后经过武则天的完善,才形成了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只是后来在宋朝时增加了一个殿试,这一套制度一直到清末才被废止。到了现代,由于大量的学堂的出现,这套制度才被人彻底的遗忘了,不过以现在的水平,要想象后世一样的进行选拔,是完全不可能的,还得是按照科举考试这一套来,但是王珂的出现,就没有武则天和以后宋朝什么事了,王珂现在就要把一套完整的科举考试制度给弄出来,让以后的人就照此办理了!

    王珂顺着自己知道的科举考试的程序慢慢说道:“皇上,这考试应该分为几级,每年首先由县里举行一次考试,所有愿意来参加考试的人都统称为童生,我们姑且把这次考试称之为‘童试’。这次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称其为‘秀才’,这些得到秀才的生员才能有资格参加朝廷的正式考试。”

    王珂说到这里,看看李二同志,看见他正专心听说自己的讲解,于是继续说道:“每两年或三年时间,由朝廷在各道组织一次考试,这一次考试只有取得秀才资格的生员才能够参加,由于这次考试所有的生员都是来自本乡本土,我们姑且把这次考试称作是‘乡试’,考取的人就可以算是向朝廷举荐的人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人称之为‘举人’,其中每个道的第一名我们就把他叫做‘解元’;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朝廷就在京城里举行一次考试,由于这是会聚全国所有的举人进行考试,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会试’,这次考试录取的人员要有一定的限额,臣想的是每次以三百名为限即可,第一名就叫他‘会元’吧。”

    王珂说到这里,检查了一下自己所说的好像没有什么错的地方,才接着说道:“最后还有一次考试,就是请皇上在大殿里对录取的这三百名考生进行一次考试,我们就称其为‘殿试’吧,由皇上亲自选出其中的三甲来,头甲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予‘进士出身’的称号,剩下的就是三甲。这些人再由朝廷按需要进行委派,或留在京城,或到各地去担任官职。这样一来,我朝的人才就能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了。”

    李二同志听完王珂的介绍,想了想问道:“小子,为什么最后要让朕来对所录取的这些人再进行一次考试呢,直接在这三百人里分出高下不就可以了吗?”

    王珂明白李二同志这话的意思,就这三百人,李二同志觉得没有必要再由他来进行一次考试,在李二同志看来,这就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的。

    王珂解释道:“皇上,这个殿试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这前三名是大唐所有学子的脸面,不但要文采出色,这人也不能长的不像样吧。还有一个问题,这殿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在皇上的威严下,就不知所措,答不上来了,这种人要让他独自处理政务,也是不能做出良好的成绩来的,因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遇事不能沉住气,这种人是不能勘大用的!”

    李二同志听到王珂这样一解释,也有些明白了,点点头说道:“小子说得有些道理,看来这殿试还真的是必须的。”

    王珂见李二同志明白了,连忙又说道:“皇上,还有一点。这才是殿试最重要的原因!”

    “哦?”李二同志本以为王珂已经说完了,没成想王珂居然还有理由,于是望着王珂说道:“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小子说来朕听听!”

    王珂这才说道:“皇上,这录取的生员,每一批都可能会结成一个小团体,这监考、录取他们的人在名义上就是他们的老师,如果没有殿试,那么这些人就有可能会聚集在监考、录取他们的大臣手下,成为这些大臣的门生,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就有可能出现枉法之辈,于法理不符呀!而皇上开了殿试,这些人就是皇上的学生了,叫做‘天子门生’,与所有大臣都没有瓜葛,只能是效忠皇上,为朝廷出力。这样一来,也不怕有宵小之辈为一己私利而拉帮结派,损害朝廷的利益了!皇上,这何乐而不为呢。”

    王珂这话一下就击中了李二同志的软肋,李二同志对于结党营私是十分的忌惮,现在王珂这样一说,也等于是解开了李二同志心里的一个疙瘩。

    李二同志这个时候满脸笑意地说道:“甚是!小子现在看待问题是越来越深刻,考虑也越来越周全了。很好!这个事情就这样了,具体的问题小侄与无忌、房卿商议一下,就照此办理吧。”

    王珂一见李二同志要甩手走人,急忙说道:“皇上,这事可以办。可是今年怎么办?今年总不能就算了吧。这朝廷可是急等着人才呀。”

    李二同志一呆,反问道:“那小子以为今年该如何是好?”

    王珂这话其实是为了自己和房玄龄的对话,他总不能说出了话来给房玄龄把心一宽,就不管不问了吧。

    王珂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这时间上时不能按程序来了,要不这制度还是照常颁布,今年就便宜从事,安排个时间,就开始各级的考试吧,这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抓紧点还来得及。”

    李二同志歪着脑袋想了想,点头说道:“也行,朕这就写道旨意,你去和无忌、房卿拿个章程出来就是。”说着拿起笔来写出一道旨意,交由王珂会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去商议。

    王珂结果旨意,想李二同志行礼退下,飞一般的跑去找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去了。

    ( )

第一九一章 银行(1)

    开科取士的消息一公布,在整个大唐就掀起不小的波澜,世族们只感到压力剧增,毕竟这么一来,挤这独木桥的人就不知要多出来多少倍了,以后要想入仕也就不如以前那样容易了;相对的,普通百姓家里就要动心多了,以前虽说按制度也是能参加考试的,但其中一条规定如同一堵高墙一般,堵住了这些普通家庭的人。

    这规定就是,在参考前,每个生员必须要有三个以上乡里的乡绅共同为他举荐。这都说了是普通老百姓了,要想得到乡绅,还必须是三个以上同时举荐,可以想象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了,基本上来说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所有的障碍都一下消除了,只要你想考,就可以去,当然,能不能考上,就看你的才学和那么一点点运气了。别和我说没有运气成分啊,要是考试的时候正碰上你不在状态,或者是阅卷的官员不欣赏你的文风,嘿嘿,那你就只能等下次请早了!

    做完这事,王珂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现在他是一心呆在家里侍候南平,这眼看着日子也快到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要当爹,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高兴,还带有那么一丝的紧张。

    这种清闲日子王珂没享受到几天,就又被李二同志叫进了宫中。

    刚见到李二同志,王珂就说道:“皇上呀,臣这段日子可不可以不出来办差,就呆在家里呀。这公主眼看就要生了,臣这到处跑,要赶不上可怎么办啊!”

    王珂知道,要是自己找别的借口,李二同志就是不说什么,心里也一定会不高兴的,可是只要说出这个理由,这李二同志是肯定不会怪罪自己的。

    果然,李二同志一听王珂这话,连声问道:“南平要生了吗?什么时候生知道吗?可找稳婆看过?需要朕派太医去瞧瞧吗?”

    李二同志一连串的问题,把王珂给砸的几乎要晕了过去,但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李二同志对自己的儿女还是心中有牵挂的,只是因为坐的位子让他不能和别的父亲一样,能够时时的都表露出来。再说了,这李二同志有三十多个儿女(儿子十四个,女儿二十一个),要让他不停地表现出他的父爱,还不得要他的老命了。

    王珂理理思绪,对李二同志的问话一一回答道:“公主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吧,就应该生了。我娘也已经叫稳婆来看过几次,打算就这几天就去请两个稳婆住在家里来,一直到公主生了以后再让她们回家。这太医嘛,就暂时不用了吧,也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没有问题的,还请皇上放心才是!”

    李二同志听见王珂这样说,才放下心来,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指着王珂说道:“小子,朕告诉你啊,这事你可得上心一点啊,要是有个什么好歹,朕可是不会轻饶你的!”

    王珂对李二同志的威胁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不是说他不怕李二同志会做出什么来,而是这根本就不用李二同志来警告自己。王珂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拍着胸口向李二同志保证。毕竟这南平是王珂最心爱的一个女人,他比谁都要心疼,也就比谁都要上心。

    王珂见李二同志说到这个话题就没有结束的时候,心里也是着急呀,他还急着要回去陪着南平呢,在这里这样聊着干耗时间,他可是不愿意的。

    王珂不知道李二同志今天叫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但明白一定不会是为了问南平生孩子的事的,这个话题要不是自己主动提起,李二同志是不会记得问的,一定是有别的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

    看着李二同志没有主动说出来,王珂干脆自己主动问道:“皇上,今天叫臣进宫来由什么事吗?如果不太急的话,可否等公主生完孩子再让臣去办呀!”

    “哦,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二同志见王珂有些着急,急忙说道:“朕今日突然想起你小子去年和朕说过的一件事来,当时你小子说那个时候说也无用,要今年才和朕说。今日无事,就把你叫进来问问是什么事情,还要有个时间限制。你且说与朕听听就可以回去,好好的陪着朕的女儿。朕在南平生完孩子前绝不会叫你的。哪怕有天大的事也让你过了这段时间再来做。这样可以吧。”

    王珂见李二同志给了自己这样一个保证,心里自然很是高兴,可是对李二同志所说的,自己去年和他说的一件事,却要今年才能说出来,却是没有了一点印象。他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去年什么时候和李二同志说过什么事了。

    王珂一脸茫然地望着李二同志问道:“皇上,去年什么时候臣和皇上说起过,什么事需要今年才能说呀?臣怎么不记得了啊!”

    李二同志这气真是不打一处来了。这小子把话给自己撂下居然就不记得了,这实在是有些可恶呀。

    不过再一想,这一段时间王珂也算是忙得不可开交,没有真正休息过多少时间,整天里都忙完这事就做那事。这件事也过去了不少日子了,要不是自己今天没事,偶然想起来,还真的连自己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