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珂一把抱过儿子来,用空着的手帮着自己这三个老婆一一擦去泪水,笑着说道:“哭什么呀,我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吗?有什么好哭的了,没事了,只是一场虚惊而已。”

    王珂不说还好,这一说,三个人马上就哭出了声来,南平用她那无力的双手不停地打着王珂的肩膀,哭泣着说道:“将军你吓死妾身了,听公公说得此事,妾身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将军了呢。”

    南平的哭打把王珂手里抱着的儿子一下就吓得哭了起来,王珂就势挡住南平的双手说道:“好啦,别这样,你看把孩子都吓哭了!”

    对于母亲来说,这孩子可比天大,小王岠(李二同志给王珂儿子取的名字,意思是比山还要高,寓意着王珂这儿子长大以后,如同山一般高大。也能为大唐,当然是他李家的天下出力)这一哭,立马就止住了南平的哭声,双手也不再向王珂身上招呼,而是从王珂手里抢过孩儿就哄起来。

    王珂这才腾出手来,又安慰了一下站在一旁哭得同南平一样伤心的兰陵和冬月,带着他们回到屋里。小说整理发布于

    王珂让三女带着孩子,自己直奔厨房而去,王珂倒不是担心王硅和王夫人他们不会安排,而是他担心自家的几个厨子对做猪肉还没有熟悉,一会作出来的东西味道不对,那这请客可就真的是白请了。

    来到厨房里,王珂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现在这道菜已经成了王家待客的主菜,本来王珂还想做出回锅肉来的,可是现在还没有豆瓣,这就叫王珂没有办法了,毕竟这川菜是很讲究调料的,差一味作出来的差别可就大多了。

    看到王珂进来,王硅和王夫人等就直接走了出来,现在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王珂时不时的跑进厨房里,对他们来说,只要王珂走进厨房,那这一天的菜就一定要好吃得多。可是王珂本来就懒,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自己亲自动手的,最多就是叫过厨师来,把做菜的流程给说上几遍,让厨师自己作去,有什么问题再指出来,让他们改正。

    其实会做菜的人都知道,对于调料的多少,很多时候都在于一个感觉,对于长期做这个事的人来说,每一种调料需要多少,都是一种感觉,并非有严格的规定,不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是没法做到恰如其分的。

    今天王珂为了大些这般为自己求情的人,也决定自己亲自上阵,做几个菜出来慰劳一下他们。

    厨房的厨师们见王珂进来,一个个的脸上也是喜不自禁,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家这个少爷进来,自己就一定会学到不少的东西,一个个赶紧放下手指那个的家什,跟在王珂的身后转悠起来。

    王珂习惯性的拿起炒勺,对着现在锅里正做着的菜一一进行品尝,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指出来,能改进的马上动手改进,已经无法改进的,王珂马上就撤下来,重新做一次,一边做,还一边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旁边的厨师无不专心地听着。

    王珂在厨房里忙碌,外面客厅里可就已经热闹了起来,一干老不死的和老杀才们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王珂家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因为和王硅同是文官,说起话来也就要直接一些,一进门就把王硅拉到了一边,六个文职官员坐下来说起了今天王珂的事情,剩下一帮老杀才围着小王岠不停地逗着。

    王珂匆匆做好几个菜以后,给厨师们交代了剩下的菜需要注意的地方,就赶紧走了出来,刚跨出厨房的门,李恪就迎上来问道:“王兄,弄什么好吃的了,要不让我先尝尝!”

    王珂斜了李恪一眼说道:“一边呆着去,今天可没你什么事,你跟来作甚?”

    李恪一脸委屈地说道:“怎么没我事了!我听到消息就去到处找人来着。王兄没见杜大人还是我扶进去的!”

    王珂看看李恪,两肩一耸,双手一摊说道:“好吧,就算你有事吧。不过我警告你啊,今天别想你平时那样啊,今天人多,你还是得有你亲王的样子!”

    李恪没想到王珂会这样说自己,一脸不屑地说道:“切,什么亲王呀,吃不到嘴里什么都是白搭,吃到嘴里才是王道!”

    王珂一呛,这小子还真是被自己带坏了,什么语言都学会了,这要是和别的人说话,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见王珂不说话,李恪连忙又问道:“王兄,今天这事你怎么看?难道真的就是偶然的吗?”

    王珂明白李恪的意思,李恪是怀疑这是侯君集故意的,以便向王珂进行报复。

    王珂低声说道:“起因肯定是偶然的,不过后来就是有预谋的了。”

    李恪不解,问道:“何解?”

    王珂耐心地解释道:“事情只是偶然发生的,谁之前也没有料到,早上如果我们不遇上,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不过后来到皇上面前去告我的状,这肯定就是想好的了。”

    李恪听完王珂的回答,接着又问道:“王兄打算以后怎么办?”

    王珂奇怪地看着李恪说道:“能怎么办?现在先等皇上怎么处理,等皇上处理完了再做打算呀。既然他们要这样做,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恪知道今天王珂是真火了,心里一定是打好了主意要报复这些人。

    但对于王珂要如何行动, 自己是一无所知,李恪于是又问道:“王兄需要我做什么?”

    王珂看看李恪,脸色阴冷地说道:“你先别动,有要你做的事,我再通知你。别让他们一下就把我们的底牌看完了。”

    两人正说得起劲,王硅就已经在餐厅那边叫他们了,王珂只好对李恪说道:“先吃饭去,吃完了我们再商量。这次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报复回来!”说完两人就直奔餐桌而去,特别是李恪,跑得比谁都要快。

    ( )

第二零二章 威慑

    王珂现在到各部司转悠,表面上看起来和往常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可是王珂的心理却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到处闲逛,而是在每到一处,只要是与太子或侯君集他们有关的每一点消息,王珂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弄个明白,不管这个消息对自己有用没用都是一样。

    自从上次侯君集在李二同志面前告了自己的状,,让王家上下所有人都为自己担惊受怕,这李二同志信誓旦旦的说要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复,结果到最后却还是一个和稀泥式的结果,这让王珂明白了,现在以自己在李二同志面前的能力,要想靠李二同志来帮自己达成心愿,这是一个很不现实的想法,只能是靠自己,把李二同志也纳入到自己的计划里,让李二同志也成为自己手中的一颗棋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最后的结果不会越过自己预计的轨道运行!

    王珂知道,自己这样做也是很危险的,这两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是自己不能相比的,人脉方面自己看起来不会弱于他们,可是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到最后图穷匕见时,能有多少人站在自家的身后,连自己都无法预料,也许很多,也许是一个都不会有,但是到了现在,自己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只能是向前走,就算不为李恪,也要为自己!

    一路转到房玄龄那里,王珂一进门就看到房玄龄紧皱眉头坐在那里,心里便明白,这老匹夫一定是遇到什么事了,而且还是不好解决的事情,不然以房玄龄的智慧,应该不会是这样的模样。

    王珂大模大样的搬过一把椅子来,放在房玄龄的面前,自己就坐了下来,房玄龄只感到眼前一黑,知道有人过来,才抬起头来看了看。

    一见到是王珂,房玄龄的脸上就笑得象花了一样,连忙站起来说道:“贤侄呀,老夫正愁这事不知道怎么处理呢,正好你来了,快帮老夫看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王珂不知道房玄龄所谓何事,也不客气,拿起桌上的奏报就看了起来。

    这来到大唐的时间长了,虽说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公文的准确意思,但大体上还是能够看懂的,反正王珂也知道,现在这些人都知道自己对文章之类的东西看不大懂,所以也没有什么顾虑,只要遇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张口直接问别人,这些人也乐意给他解释,因为这也算得上是给王珂做老师了。

    王珂还不知道,现在给自己讲解公文的事,已经是整个朝里大臣之间十分时髦的事了,谁能帮着王珂讲解一次,就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不短的时间了。

    王珂一边看,一边向房玄龄询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这样拖拖拉拉看了老半天,王珂才彻底弄明白,这奏折上说的是什么事情。

    王珂放下奏折,揉揉眼睛说道:“伯父,这事光是你一个人可不好解决,依小侄看来,还得把李靖伯父请来才是个正道,毕竟这可是得有军队配合才能做好的事情。”

    房玄龄向后面的椅背上一靠说道:“不是老夫不想请他们来,实在是皇上催得急,要老夫赶紧拿个法子出来,老夫不知道请他们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事弄完。老夫本想着自己先想个见到的构架,然后再到皇上那里去,把所有人都请到皇上面前,当面来商议的。”

    王珂这才明白,房玄龄是想凭自己的努力来把这个事先做出个框架来,然后让所有人在自己这个框架里来进行内容的丰富。可是房玄龄对军事这一块也不是太熟悉,刚才自己进来看着他满脸愁容,一定就是卡在了这里。

    对于房玄龄这个想法,王珂心里不觉也有些害怕,他害怕自己以前和李靖所说之事会出现,要是这房玄龄这样想是真如自己和李靖担忧的那样,文官是想在这些事上面限制军方的发言权,那在不久的将来,军方就真的会沦为纯粹的战争机器,在朝堂上就再无立锥之地,说话的份量就会丧失不少,这对于军方的利益是相当的不利的。

    王珂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作为军方的人(王珂自认为如此),他是肯定不会希望这样的事出现的,对于这种还不能摆到桌面上来说的事,王珂还是觉得应该防范于未然,最好是能把文官的这种念头扼杀在摇篮里,决不能让他们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王珂笑着对房玄龄说道:“伯父也太辛苦了吧,这样做还不如直接就请李靖伯父他们过来呢,在这里商议比到皇上那里可要方便多了,有什么话也不用顾忌,就算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尽情的交换嘛,有些话到了皇上面前可就不好说了啊!”

    房玄龄感到王珂这话也有些道理,不管李二同志有多么的开通,但自己作为臣子,有些话说起来也总是会有几分顾忌,不能如同私下里那样的随便。

    房玄龄有些迟疑的说道:“那老夫就派人去请李靖大人他们过来商议?”

    王珂意见房玄龄答应去请李靖他们过来,连忙说道:“伯父还找什么人去呀,让小侄直接去就是了,在来的路上小侄就把事给他们说明白了,一来就能马上进入正题,岂不是就能节约时间了。”

    王珂心里有他的小九九,他自己去,可以提前说明此事是一方面。最主要的,王珂是想和李靖说说他担心的问题,他们要把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了,免得真有那么一天,临时再来想对策,那可就来不及了!

    房玄龄哪里知道王珂心里想的什么呀,还以为王珂是一片好心呢,连忙站起身来,冲着王珂抱拳说道:“那就有劳贤侄了,还请贤侄去跑一趟吧。”

    王珂一边向外走,一边笑着说道:“伯父客气了,小侄也不过是走几步,传个话而已,没什么的。伯父就等一会吧。”

    王珂急匆匆的来到李靖处,向李靖说明了情况:“吐谷浑的回信已经到了,现在皇上要房伯父拿出一个对策来,小侄去正好碰上,因为这事和我们军队有关,所以小侄建议让伯父们一起过去进行商议。”

    李靖一听王珂这样说,就知道王珂这事在给军方争利益,也不犹豫,叫齐三个总部的老杀才就跟着王珂向房玄龄那里问去。

    一路上,王珂又和李靖说起了上次两人担心的问题,李靖这才算是彻底明白了王珂叫他们一起来的苦心,这是为了不让军方丧失语话权呀,李靖不由得拍拍王珂的肩膀表示赞许。

    来到房玄龄处,因为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家也不客套,坐下来就直奔主题。

    李靖还是比较沉得住气,没有一上来就说要怎么怎么做,而是向着房玄龄问道:“房大人以为这事应该如何处理?”

    李靖这叫以退为进,想把房玄龄的底牌给摸透了,自己再来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能有的放矢的说出军方这边的看法。

    李靖不说,这些老杀才到那个人也就不会开口了,都把眼睛放在房玄龄的身上,看他能说出个什么来。

    房玄龄也不客气,把自己的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是老夫以为应该这样,吐谷浑同意和我朝进行商谈,不过能看出来,对于我朝军队进入吐谷浑境内还是不太愿意。我们必须得派出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向吐谷浑说出吐蕃对他们的威胁,我朝军队进入他们境内对吐谷浑的安全有多大的好处。可是对于我朝军队应该如何配合,老夫实在是有些想不出来了。”

    房玄龄一说完,一干老杀才就更不敢说话了,这事关系政治,他们可就不知道该如何办才是最佳的办法了,只好又把眼光从房玄龄身上移到李靖身上,看他会有什么办法。

    李靖对这个问题也很慎重,他知道,这事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这是要和谈判密切配合的,只要不能默契配合,这事就算是办砸了,不但对谈判不利,要想军队进入吐谷浑也就想也别想了。

    李靖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说道:“这事很复杂,对于谈判的时候,必须对军队的东西要掌握得很清楚,军队也要和谈判的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对谈判中出现的情况要能做出及时的反应,一边用谈判给他们施加压力,一边用军队来威慑他们,要让他们感到,就算他们不答应,我朝的军队为了我朝自身的安全,也是要进入吐谷浑的境内的。要是能和吐蕃的军队对上,打几个小的战役,就更好了,能够让吐谷浑知道,只有我大唐军队的军队才能与吐蕃抗衡,如果没有我大唐的军队,吐谷浑是没有办法抵挡吐蕃的进攻的!”

    屋里所有人对于李靖的说话都深以为然,房玄龄也觉得李靖的法子对于此事十分的贴切。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人选问题了。这个事只能是到李二同志那里去谈了,在这里说上半天也是没有用的。

    房玄龄把所有人的意见都详细的写了下来,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也完整的写上去,派人请来了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把折子拿给他们看完之后,在得到他们的认可后,一群人才浩浩荡荡的向着李二同志的御书房而去。

    王珂到此时,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要乘着这个机会,把侯君集从李二同志的身边调走,不让他和太子时时呆在一起,也好有利于自己对他们进行各个击破。

    而去谈判的人选,王珂当然也是已经想好了。这是一个出风头的好机会,王珂当然不希望落到不相干的人头上,不过他是不会去的,这样的事王珂可不会,也不愿意去干,因为谈判是个吃苦的差事,这个人选就只能是让李恪去干了。

    嘿嘿,让李恪去吃吃苦头也不会是什么坏事吧。

    ( )

第二零三章 人选

    看着房玄龄带着一大帮人来到自己的御书房,李二同志就明白是所谓何事,不过李二同志对这样的情景还是很欣赏,毕竟这文官和武官和平相处,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一种场面,这说明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大唐的官员是和睦相处的,没有什么文武之分,更没有拉帮结派的事情发生。

    这事是由房玄龄牵头的,当然这起头的话就得让房玄龄还说了:“皇上,这关于和吐谷浑谈判的事,臣已经和李大人他们商量过了,对于谈判和军事行动相配合的方案也已经拟定,请皇上过目!”

    说着,房玄龄掏出奏折来,递到随驾的杨公公手里。

    李二同志接过折子,打开细细看了一遍,对于几个关键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站在下面的众大臣按所属不同,针对李二同志的问题都做出了解释,让李二同志对这个方案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此事怎么进行,在进行中谈判的人和军队如何联系,如何配合都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认识。

    李二同志把整个计划理了一下,感到没有什么问题,才对着下面一干人问道:“朕以为可以,但是这人选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打算了?”

    这个问题一下就把这些人都稳住了,对于这个人选,大家还真的没有想过,当时在房玄龄处,大家也只是把这个计划进行了完善,对于人选问题,大家都想的是等到了李二同志这里,由李二同志提出来,大家再进行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