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珂知道,在这个时代,自己说话,很多时候都要用在解释对自己来说很平常,而对他们来说却是心名词的东西。

    没办法,解释吧:“这国旗呢,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一面旗帜,在对外时,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在对外交往中,都可以用这个来代表一个国家,让人一看见就知道这是哪个国家了。国歌呢,是代表一个国家的一首歌曲,每当人们唱起它时,就会想起自己的国家,歌词要催人奋进,激励斗志,让人听了能激起他对国家的热爱。而国徽则主要用于朝廷各个重要场所和全国个地的各个办公场所,以代表这些地方是朝廷的执政机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现在书房里的一帮人对王珂嘴里不时蹦出的新名词都麻木了,只管听着,却不再打算再问。都是一个想法,有不懂的地方,下来再找王珂问,现在只求让王珂把他的想法说完。

    李二同志对王珂这样的解释很感兴趣,听完后也不用想就直接表态道:“这个没问题,可以做的,以后对外完全照王家小子所说的那样做。这是个好事。这个事就交给王家小子去做了。”

    王珂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心中愉快的说道:“皇上这样说,臣很高兴。这事臣一定很好的完成。那帅级的军衔就不在这里画了,待臣把国旗、国歌、国徽弄出来了再报皇上就是了。”

    王珂走回自己的座位旁继续说道:“现在小子继续说军队的问题。军衔制开始执行以后,我大唐军队的建制也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很好的和军衔统一起来。具体的说就是以军队不再是水的属下谁就可以任意调配了。也不会出现现在这种今天带多少人去打仗,明天回来了,手下的人也可能多也可能少的情况。根据本身军衔的高低,再加上所处的职位,所属的人数是一定的,只有在战斗减员的情况下和士兵的复员还乡时才能得到补充,这样也有利于朝廷对各地驻兵的人数进行控制。”

    此话一出,李二同志与众军官都一下子就精神起来。李二同志站在他的角度,无非就是怕各地令兵之人拥兵自重,有什么想法了就会和自己对着干;而众军官则早就厌倦了每次打仗的时候就到处调兵,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不了解调集的兵士是否还在,有没有能力上战场。如果这样做,那他们可就轻松多了。

    李靖把王珂这番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忍不住击掌叫好。他身为兵部尚书,常常为兵士的人数伤脑筋,可还没有办法解决。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就好作多了。

    就在这些人各自想着的时候,文官这边只见长孙无忌站了起来,对着李二同志说道:“皇上,小王大人这个提议不用议,完全可以采用。这样一来,每年要用多少军饷就是一定的了,也不用到了临时才到处调集,而是按定额按时发放就行,实在是一条好提议。”

    李二同志看看房玄龄、杜如酶二人,见二人也不住点头,于是说道:“很好,这条就定下来。王家小子还有什么,继续说。”

    王珂没想到这个提议就这么轻易地通过了,胆子不由一壮,说话底气也足了不少,郎声说道:“对于军队建制的问题,小子是这样想的,,按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建制运行,没个班十个人,包括一个班长和一个副班长。每三个班组成一个排,每三个排组成一个连,以此类推。具体的我想理个折子呈上来,在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这里面涉及的还很多,一时也说不清楚。不知皇上和各位大人以前如何?”

    李二同志和众大臣点点头,表示认同。

    王珂见众人都同意自己的说法,话锋一转,用很庄重而严肃的语气说道:“最后我说的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考虑,特别是军队的各位大人。”

    众人见王珂这样,也知道最重要,也最石破天惊的事要发生了,全部都凝神静听,看王珂要说出什么来。

    王珂见自己想要的效果也达到了,开口说道:“现在我朝的军队常备军只有卫军的十万人,其余的抖擞也亦兵亦农。这在平时也没有什么,可是战时却不利于快速的集结部队出击,再加上平时兵士们耕种土地,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不利于朝廷的税收。据小子估计,这税收应该少了五成。还有就是各位将军手下都有大量的私兵,这样也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王珂对着一帮老杀才拱拱手,歉意地说道:“还望各位大人见谅,小子只是站在朝廷的角度就事论事,并不是和岗位位大人过不去。”

    说完继续说道:“各地的节度使也拥兵自重,属下兵士多为自己招募,导致很多兵士都只听上司命令而不容朝廷调遣。还有就是皇上封于各地的藩王,收入不纳税,还有朝廷供养,还自养士卒,朝廷虽有规定士卒数量,但难保没有私招超限之人。小子以为,朝廷应把军队全部收为国有,把大唐分为多个军区,每一军区派遣一名得高望重之将,每军区按管辖范围和是否是战略重地,派驻不同数量之军队,军区各主要将领每隔数年调防一次,以防在一地时间久了纠结朋党。”

    此言一出,全场大哗,谁也没想到王珂所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这种行为一旦实施,那整个大唐帝国的军队体制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对李二同志是有利的,可各位将军就将手里一点实力都没有了。李二同志也感到了这些话的分量,没有和刚才一样马上做出决定来。如果这样做,这帮为他打天下的人都将落得没有一点权力,真真正正成了一个位高而权无的人臣。可他也知道王珂这条建议对于自己和整个李氏家族意味着什么,那真是千秋功业啊。这样一来,不说没有了造反的事,起码不会象以前那样时不时就来一下了。自己和以后自己的继承人将会稳定不少,不用再成天担心有人会对自己不利了。

    李二同志见各位大臣都不说话,知道自己现在表态也不太好,否决吧,自己肯定不愿意;赞同呢,有怕这帮老杀才心里有什么心结,还是决定先不明说自己的意见。于是转开话题对王珂问道:“王家小子说封于各地的藩王不能这样做,那你认为如何做才好?”

    王珂刚才说这个事也没有希望马上就得到答案,如今见李二同志如此问自己,也顺水推舟回答道:“皇上,臣以为可以人这些藩王回到京城居住,这样可以由卫军来保卫他们,朝廷每月的供奉不少他们的,如果藩王里水有能力,也可以进朝廷担任一官半职的,这样看起来好像增加了朝廷的负担,但由于他们回京,封地就不复存在,所空出来的土地也可以向朝廷纳税了,两相比较,应该是税收还有多的,也有利于国库的收入。”

    这话一出,文官方面立即就一片“嗡嗡”声,文官们一天就头疼国库里的钱太少,支出不便。这样做当然是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利好了。

    房玄龄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别人说我谋略过人,和小王大人比起来,房某实在是不如。老了,老了呀。”

    王珂一听这话,连忙向房玄龄拱手说道:“房大人谦虚了。小侄只是在外游历,经过的国家多,感受的东西不少,不过也多是皮毛而已,具体的操作还得仰仗皇上和在坐的各位大人。小侄实在是不行的。房大人这样说,实在是使小侄惶恐。”

    李二同志见文官们交头接耳。说个不停。武将们也个个沉思,知道今日再说下去也捕获有什么结果。脑子一转,开口说道:“今日时辰已晚,王家小子也说完了,朕看就到这里吧。一会让人把王家小子今天说的整理出来,送到各位爱卿府里。明日不用上朝,各位爱卿在家都按王家小子说的想一想,整理一个条陈出来,后日上朝时递进来。”

    说完转头对王珂说道:“王家小子,你把你说的每件事都详细、具体地写出来,应该怎么做也写清楚。朕不给你规定时间,你弄完就直接送进宫里来,朕和你在说说。”

    王珂知道李二同志说这话就表示自己的建议十之**有望,忙对李二同志说道:“皇上,臣有一事还得先和皇上说个明白。”

    李二同志正想离开。却见王珂这样说,不由好奇地问道:“还有什么事?”

    王珂不好意思地说道:“臣久居海外,对我朝的书面写法实在不会,写什么东西职能按平日说话一般书写,这个还请皇上恕罪。”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全部都笑了起来。

    李二同志没想到王珂说的是这个,无奈地指着他说道:“怎么有你这种人,作诗填词你无一不是佳句,可写文章却不知如何下笔。也罢,就按你的习惯写吧,朕到要看看你写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 )

第三十八章 宴请

    走出御书房,王珂就拉住王硅悄声说道:“爹,麻烦你请几位将军到我们家一叙,孩儿想与他们谈谈。”

    王硅看看王珂,明白他的想法,用商量的语气说道:“要不把所有大人都请去吧,有什么事当着大家的面说也无妨的。”

    王珂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这些文官还能帮自己说说话。再说了,和这些人走得近一些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坏处,于是点头同意了。

    王硅忙紧走两步,上前和众大臣一一发出邀请,还别说,都挺给面子。

    一行人出了宫门,王硅让随从骑着自己的马先赶回府上报信,自己坐进王珂的车里和众大臣一块走。众人也纷纷打发自己的随从回自家去知会一声,坐轿的坐轿,骑马的骑马,随着王珂的汽车来到了王硅府上。

    刚进家门,程知节就叫了起来:“王家小子(这下不叫王贤侄了),你什么意思,你把各家的兵丁都给收走是打的什么主意?”

    李绩毕竟年长得多,自身也相当沉稳,一把拉住要蹦向王珂的程老杀才说道:“你这个老杀才,有什么就说,你激动什么呀。王贤侄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先坐下来,听王贤侄解释嘛。”

    王珂见众将都多多少少有些生气,知道这会儿说什么也没有什么效果,于是转头对王硅说道:“爹,还请爹先陪各位伯父坐下喝茶,孩儿亲自下厨去为伯父们做几个下酒的小菜,一会再来给伯父们解释清楚。”

    王硅当然也看出了现在的情形,明白王珂现在的处境,忙说道:“你去吧,多做几个好菜来让你伯父们尝尝。”

    转头招呼众人道:“来来来,先坐下品品我家珂儿亲自制作的茶,好些大人还没有尝过吧。”

    说着请众人坐下,在门外等了一会的下人这个时候也知趣地走了进来,把茶给各位大臣放在面前。

    王珂走进厨房,就见王夫人带着两个姨娘,还有冬月正神情紧张地站在厨房里。见王珂进来,王夫人忙上前问道:“珂儿,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今天这么多大人都来咱们家了?还有刚才程老将军在叫嚷什么呢?”

    王珂知道平日里父亲和这些人来往也不多,今日突然一下朝里的重臣都来了,进门那个程老杀才就是一嗓子,把家里的这帮娘子军还真给吓着了。忙安慰道:“没事,娘。今天只是在皇上面前孩儿说了点事,出来后让爹请这些大人们来家里坐做,孩儿与他们说说孩儿的想法。没什么事的,娘放心吧。”

    王夫人见王珂说得很是轻松,半信半疑地再次问道:“真没事吗?珂儿可别瞒着为娘啊。”

    “真没事,娘只管放宽心就是了。”王珂笑着说道:“孩儿得赶紧做几个小菜上去,不然这帮大人们等久了,可就真有事了。”王夫人见王珂还有开玩笑的心思,心也放了下来。和两个姨娘及冬月一起,在一旁帮王珂打起了下手。

    菜陆陆续续上了桌子,王珂洗完手来到前堂,对一屋子坐得满满的大唐高官拱手说道:“让各位伯父久等了,现在请入席吧。咱们一边吃一边聊,哪位伯父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

    众人在宫里呆了一天了,的确也饿了,这一叫入席,都直接走了过去。

    好家伙,加上王硅父子,足足有十五个人。还好府里的下人机灵,见人多,早就从别的地方搬来了一张桌子,这两张桌子一并,所有人才刚好坐下。

    王珂招招手,两个下人捧着酒上来,给每个人面前的酒杯都满上。王珂举起酒杯说道:“今日因小侄的事,让伯父们耽误了时间,小侄在这里先陪个罪了。”说完一杯酒就倒进了嘴里。

    王硅知道一会还要说事,忙开口说道:“这酒是珂儿自己酿制的,比我们平日喝的要烈一些,各位大人先尝尝如何。”

    众人听说是王珂自己酿的,都很好奇,纷纷端起酒来。王珂知道,这里面应该只有程老杀才喝过这酒,因为上次给李恪和程怀亮各送了十坛去,不过后来一直没有人来叫再送去。事一多,王珂也没有顾得上问这事。

    文官们喝酒还比较斯文,都是小口小口的品尝,这群老杀才可就不一样了,个个都是一口一杯。喝完后谁也没有说话,愣在了那里。

    王珂不知道怎么回事,忙问道:“怎么,这酒不好喝吗?”

    听到王珂问话,众人才醒悟过来,李靖说道:“王贤侄,这酒你是怎么酿出来的,比我们平日里喝的可好多了。老夫厚一次脸,一会回去的时候,贤侄送两坛给老夫如何?”

    王珂见李靖说这话,岂有不答应的道理,连忙回答道:“伯父别说要两坛,就是多要几坛也没事。”

    话还没说完,别的人也叫了起来,要王珂也给他们送上几坛。

    这时候的文官也比斯文了,说话的声音和这帮老杀才一般的高。

    程知节在这些人里嚷嚷得最厉害,一边说要酒,一边还不停地骂程怀亮:“这个臭小子,一天和王家小子混在一起,却不知道王家小子酿了这么好的酒,真是该打!让老子今天才尝到。”

    嗯?王珂奇怪了,上次不是叫人送去了十坛吗?难道程怀亮没让这个老杀才知道,自己私下藏起来了?现在千万别说,不然程怀亮日子难过!哪天有空再问问程怀亮是怎么回事。见众人在那里嚷个不停,王珂站在那里不敢吭声,他可没胆量叫这帮人住嘴。贤侄这帮人正在兴头上,弄不好自己一出声,这帮人一恼,招呼到自己,自己可就倒大霉了。

    待众人声音慢慢小了,王珂才开口说道:“各位伯父别急嘛,小侄刚才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小侄的意思是,这就叫人去看现在有多少酒,都拿过来,一会各位伯父回去时都带走。小侄再让作坊酿就是了。”

    说完叫进一个下人来,让他去告诉管家,把府里的酒都搬出来,如果不够就到庄里去一起拿过来。

    李绩连忙阻止道:“别这么麻烦了,府里有多少就拿多少,庄里的就先别去拿了。明天白天再给我们送过去就行。”

    头一句王珂听着还挺高兴,后一句一说,王珂心里就骂开了:“真tm不是东西,我还以为不要了呢,结果不但要,还得给送家里去。喝死你这帮老杀才!”

    心里有气,脸上却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笑着说道:“这也行,明天小侄就安排人把酒给各位伯父送到府里去。现在伯父们还是先尝尝小侄做的菜,可还合胃口。”

    众人拿起筷子,夹着菜送入口中,当然又是一阵赞扬之声。

    王珂正自得意,只见李靖放下筷子,看看众人说道:“王贤侄,今日你说的话,老夫听了也都觉得挺好,只是最后一个提议,不知贤侄是何用意,可否给我们解释一二?”

    程知节听李靖一说话,立即气呼呼地接口道:“就是,王家小子什么意思,你今天不说个明白,别怪老夫不认人!”

    王珂见李靖问话了,自己今天请他们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和他们说清楚,于是不慌不忙地说道:“各位伯父请慢用,听小侄说就是了。在小侄没说完以前,还请伯父们先别急着生气才是。”

    说着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自己小小的喝了一口才说道:“小侄知道各位伯父都是我大唐的有功之臣,对皇上、多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没有任何不二之心。可是,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能保证自己的大臣没有不轨之心,而不时时提防呢?”

    刚说到这里,王珂就见尉迟敬德嘴角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忙对他说道:“伯父别急,待小侄说完。”

    然后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说句对各位伯父大不敬的话,各位伯父都是开国的功勋,没有伯父们的拼杀,皇上也不可能有今天。可以是各位伯父的功劳都是功高盖主呀!在这个问题上,小侄想不用说,伯父们也心知肚名吧。”

    王珂换了一个口气又说道:“对我大唐来说,贤侄最紧要的问题无非就是对内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对外则是消灭周边各族对我大唐的侵扰。可是打仗打的是什么?”

    王珂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