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那人,飞鹰更是头大了。

    只听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想起:“这一回,听闻枢密院征集同僚,解救难民,我等便踊跃报名了。学生吴巧儿,不才诸位同学推举,正是此番诸位同学的组长。这是枢秘院签发的委任状,请这位同僚查验。”

    没错,这一回大军出发,一路上不仅有军队,更是有各行各业的人员。有一路跟着大军远征,打算在后勤补给之上做点小生意的商人。也有试图在御驾亲征的光环之下,建言献策,一朝博得天子侧目的书生,甚至有辽东本来为山贼土匪的,也纷纷过来投诚。如此,这里头有一些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也实在算不得稀奇了。

    毕竟,以朱慈琅这位皇帝笔下的知名度。他宣布东征辽东,复我故土,这就已经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尤其朱慈琅更是在天坛上发表了那样慷慨激扬的文字,那就更加对了学生们的胃口。

    热血沸腾的学子们踏上了辽东的道路。

    最为积极的,赫然就是在天坛之上亲耳听闻了朱慈琅演讲的吴巧儿。

    “没错,方才指责所在,有所得罪了。我是锦衣卫辽东千户所百户,代号飞鹰,诸位称呼我本名,雄文刚即可。这一回,从秘密战线里回归到本土锦衣卫所,负责交接难民之事。实在不知诸位……打算如何着手?”雄文刚说着,忽然间有些底气不足。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阳光四射,看起来一点也不知晓战争残酷的学子们,自然是颇为有些怀疑。不过,锦衣卫作为情报机关,一直插手着难民之事显然不对劲,交接出去才是正理。但同样,雄文刚也实在怀疑这些年青人能不能应下。毕竟那是数万人的性命。

    但是,就如同刚刚朱慈琅所说一样。

    雄文刚心中回想起了朱慈琅的话语。

    这是一场在各个领域里的全面战争……

    这样的战争,不仅是军人进入战场,同意,各个领域里的大明同胞们一体奋斗,责无旁贷。

    “我们的打算……是接力南下!”吴巧儿说起正事,便是目光灼灼了起来。

    ……

    “谁说女子不如男?只要姐妹们愿意自食其力,那又与男子有何异?”沈阳城南礼亲王府。这里曾经是代善的居所。当建奴决定抛弃这一切离开以后,城内迅速发生暴乱,无数从各个角落里获得消息的百姓们冲入了王府内,试图抢夺一切还有价值可以换到粮食的东西。

    没有了建奴维持的变态秩序,又失去了粮食,城内的秩序崩塌,黑暗的暴乱席卷全场。

    这样可怕的状态一直到三日后雄文刚通过锦衣卫积存的粮食招募了三百名残存的男丁在城内维持秩序以后才算结束。

    雄文刚带着人打开了沈阳南门,将从辽阳紧急运来的粮食放到了礼亲王府积存。依靠着武力,锦衣卫开始维持城内持续。因为礼亲王府有大明的援救粮食,这里也自然成了沈阳的中心地点。

    台下,帮忙维持秩序的黄琦挠着头,看着身边一个穿着长衫披着军装大衣的男子,倒:“刘书袋,你说,这个小姑娘能做成啥事?真这么简单,就能将城内数万的难民给活下来?”

    刘书袋冷哼一声,他听出了黄琦眼中的怀疑,转念一想,其实他自己也不爽:“咱们做得好好的,倒是让这小姑娘过来摘桃子了。”

    这样一说,黄琦却是摇头:“书袋你就是写那些奏章文书写太多了,是没去看过城南秦家坡那儿吧。原本好好的一处小山,现在活活都成乱葬岗了。每天都有死人丢进去,洪二那一队人这几天招了一批壮妇,别的没干,每天就光是路上的尸身捡起来丢过去就是忙得够呛了。”

    “嘿,趁着我刚刚一会儿不再,就背后议论我了?”被称呼喂洪二的人说着,走了出来。

    众人嘿笑一声,黄琦道:“又没说你不是。你既然来了,就一同说道说道,你这是同意谁的话?”

    “要我说……这女人呐,保不齐,就能做得比咱们好……”洪二摸了摸脑袋:“听说,城西的三塔铺里,新建了一匹简易民房,就是等着她们一路南下的……”

    “姐妹们!男人都死绝了不要紧,靠不了男人,就靠自己!靠自己的双手,给爹娘,给孩子挣出粮食来!”吴巧儿的话在后世听起来那当真是毫无出奇之处。但在这个年代,却是惊世骇俗,不仅黄琦等人为之变色,就是台下不少女子,也是纷纷哗然,议论纷纷。

    “这如何能成?”

    “当真不骗人?”

    “糟了兵灾都够了,还跑出去抛头露面,什么靠自己双手……这是如何个道理?”

    “这还管什么道不道,理不理的。只要能给娃儿挣出一口吃的,俺就干!但这乱糟糟的世道,全场就这儿有一口粥吊着大家伙不死,还去哪里寻生计?”

    ……

    各色话语纷纷道出,有不信的,有怀疑的,有被惊吓到的。

    但这个世道,却已经逼得人走上绝路了。更多的人纷纷怀着希望,看着吴巧儿。

    吴巧儿气喘吁吁,她声音有些沙哑,喊出最大的音量,高呼道:“咱们的大明,没有放弃你们!这一回,我来到这里,就是要给大家一条生路!愿意跟我一起寻一条生路的,都跟我走!”

    呼啦啦的,上千人的小广场里,顿时走掉了一大半,将近六百余人毫不迟疑的跟着跑了过去。就是还余下没有走的,也是纷纷打听着是个如何事情,是否真能挣到粮食。

    很快,他们的结果便明白了。

    在沈阳城通往城西三塔铺的笔直官道旁,悄然就堆起了一个长条一望无际的小土堆,另一组随军学子报名的民政人员带着一个个女子将一根根大树砍伐入河,又重新捞起来,加工城一根根的枕木。论起动作,竟是比起吴巧儿还要快。

    当日,这是已经安排好的前后次序。

    此刻,吴巧儿指着前方的空地,道:“三塔铺里,大明已经准备好了房屋、铺盖,以及最重要的……粮食!抢先进度铺完铁轨,我们在白塔铺休息,每天都能吃饱饭,还能发粮食!”

    ……

    “从三塔铺南下,依次就是兴文堡,红山驿……一直到辽阳,这些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最是容易修筑紧急铁路。紧急军用铁路不管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立刻抢修抢建,不浪费这一批宝贵的劳动力啊!”朱慈琅在军情推演厅里说着,感慨道:“一直以来,认为女子不是劳动力,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个看法。没错,也许在体力劳动面前,男子更能胜任。但这一回,我相信……所有人都会有改观!(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宋应星

    九月十三的下午,雨停了,午后的沈阳城阳光明媚。辽东的这个季节里,天气适中,凉爽而不失温和,是一年里最宜人的时候。

    位于沈阳城西外的小道上,孙九娘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看着河边筑起来的路基,原本的疲倦被驱散了三分,露出了一分微笑。她的身边,更有无数同样的女子穿着一身工作组发放的短衫长裤,带着皮手套修筑路基。

    第一批报名的妇人从沈阳出发,抵达了三塔铺。

    三千名女子在随军报名的学子手中被分成一个个小队,修筑地基,铺撒石子,陈设枕木。

    甚至,哪怕以最苛刻的目光来看,一旦获得生机,这些女子的劳动效率竟是比起男子还要高。

    当第一天的劳作完毕以后,三千女子在三塔铺开始休息。

    随后……

    当第二天的劳作开始时,这三千已经初步经受了训练的女子继续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行进。她们依旧开始初步的修筑地基,在她们的身后,下一批难民女子会在已经修筑一部分的基础之上继续修筑。随后抵达下一个休整点。

    那里,有通过这一回抢修道路运抵而来的军粮。

    大明的政治机器开始轰鸣,发出全力开动之声。

    在这一系列安排之下,沈阳辽阳等地难民安置压力骤减。伴随着铁路轨道的修筑,后方的粮食也开始迅速运达前方,

    无数从京师大学堂、国子监、南京师范学校等地应募而来的学子们组织着这一场浩大的工程。

    营口港,辽河入海,造就了这里一片良港条件。

    当朱慈抵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然一派热火朝天之气。

    金吾军、禁卫军、以及刚刚抵达的飞熊独立师都分派人手,开始在这里抢修行军码头。

    来自帝国母体的庞大海量军需物资通过天津军港转运于此。

    其中,最是亮眼的自然就是一艘艘细长漂亮的飞剪船。

    这些飞剪船得到了最先的安排。

    第一艘飞剪船到了。

    临时码头里一阵晃荡,兴奋的手忙脚乱间,有人高声大喊了起来:“快看,是铁,是铁啊!”

    “真的是铁?”

    “一船的铁?”

    “不是一船的铁,是一船又一船的铁!”

    ……

    无数人兴奋得大叫。

    就如同后世经常用钢铁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一样。这个年代一样适用。

    而现在,来自京师钢铁厂出产的大量优质钢铁抵达了营口。

    一船又一船的铁轨从船上运下,装载进了营口港。

    不同于别处的港口,营口港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定睛看过去,纷纷都发现了这一出不同寻常的地方。

    叮叮当当的声音,那是铁轨车木轮在轨道上发出的声音。

    借着港口稍低的地利,一辆又一辆的铁轨车从港口车站里滑下,停在码头前。港口工人们鱼贯而出,将铁轨装入,驰往前线。

    铁轨之上,细软的沙石地面上,一匹又一批驮马打着响鼻,朝着北方驰去。

    朱慈站在高台之上,饶有趣味的看着一个个的港口女工:“这辽东的半边天,已然有半边是女儿家顶着喽。哈哈,有了这一批紧急赶运到的铁轨,我们就可以先将营口海运到的粮食紧急运送到海州。在海州,我们两头对接,一路从南往北,一路从北往南。哪些在沈阳等重灾区的难民们呢,一站接一站的南下,将难民的压力疏解到各处均摊,再依靠着修筑完毕的紧急军用轨道,我们就可以将海运到的粮食迅速供应到沈阳了!”

    “轨道,实乃兴国之利器啊!”回应朱慈的是从工部赶过来的宋应星。

    宋应星是今年三月份被朱慈聘为工部尚书的。这位史上鼎鼎大名的科学家而今已经五十九岁了。

    须发皆白的宋应星过的并不算得意。

    他早年有过目不忘之才,颇为师长喜爱,年纪稍大以后遍在奉新县县学为庠生。宋应星的启蒙期间了解了宋代四大家,周敦颐、朱熹、张载以及程颐。最终,宋应星选择了张载的关学。天文、声学、农学以及工艺制造都极为有兴趣。更是熟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其后,年少的宋应星奔赴南昌赴考,一举高中得了巨人的共鸣。

    然则,或许是年少得意,或许是兴趣倚重过多,总之,当年秋天参加会试的时候宋应星却名落孙山。

    如果是初次名落孙山,似乎也算不得什么。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正常了。只是碰上之前宋应星已有的名声,便显得颇为有些讽刺。

    为此,宋应星与宋应升一同前往九江白鹿洞书院进学。只可惜,后来一直到了崇祯年间,已然到了宋应星的第三个皇帝时期,宋应星依旧没有高中进士。至此,宋应星终于死心。

    一直蹉跎数年,也就是在崇祯四年的时候,宋应星才稍稍走上一点当时人们看来的正途:通过吏部铨选,他担任了浙江桐乡县令。也许是这一段官场生涯让他感觉到了疲倦与不适应,没多久宋应星就回了老家服侍老母。一直到了四年后,宋应星才得了一个教谕的职司,实际上是个不入流的官职。

    其后,宋应星几经蹉跎,一直到了晚年即将退休的时候,也只是在凤阳府毫州担任知州。

    这时,史在这里有了分岔。

    按照原定史,李自成大乱,席卷天下,占关中,据山西,兵出居庸关,夺取京师。宋应星也回乡避乱。其后南明短命,清人入关,挂冠归乡里。

    然则,史在朱慈在手中得到了改变。

    去年的时候,宋应星忽然间得到了吏部的任命,担任了南京工部尚书毕懋康的副手,工部侍郎。

    已经五十的宋应星是快到退休的年纪了,未有中举,这些年蹉跎仕途,也没有什么仕途兴旺的迹象。

    但这时,他却得到了任命,调遣去了南京担任工部侍郎。

    那时,朱慈监国南京,这是他对南京六部的第一个调整。

    不少人都对宋应星投去了怪异的目光。

    怪异在于,宋应星这样一个风尘俗吏竟然也有机会进入两代皇帝之间的斗争,实在是让人感觉诧异。

    从正五品的知州走上正三品的官阶,等于是后世一个地级市的市长一跃而上进入了中枢担任了副部长。

    官阶的跃升还在其次,进入中枢显然才是更紧要的事情。

    对于这些议论,宋应星既是震惊于自己的官运,又是战战兢兢流言蜚语。他大约猜到了太子殿下的心思。于是,他竭力配合着毕懋康对工部的工作,更是悄然间开展了海运代漕的工作。

    其后,战争爆发,今年初的时候,毕懋康年老体弱,难以适应工部繁重的工作。对于这位功勋老臣,朱慈惯例三辞,给足了体面以后,加毕懋康为太子少师,批准了毕懋康的辞职。

    而这时候,半生蹉跎的宋应星焕发了人生第二春,担任工部尚书以后,尽心尽责,为朱慈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军工系统。

    这一回,当朱慈要以大名强大的国力打造一条紧急军用铁路时,自然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宋应星的才能。

    没错,宋应星能够在史上留下声名,依靠的从来就不是年少时期早已被人淡忘的过目不忘之才。他能够在后世留名,便是因为他那一部鸿篇巨制《天工开物》。

    他将中国数千年来农业、手工业的知识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并且流传后世。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之中仅存下来的文明,其源远流长不断绝,依靠的就是这些人的代代传承。

    这样一个能够对中国农业与手工业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大才,其一生竟是在仕途之上沉沦,而不能人尽其才,这又是何等的浪费?

    朱慈每每思虑此处,既是反思朝廷用人之政,又果断的对宋应星委以重任。

    “铁路的修筑之上,可还有什么问题?”朱慈看着一船又一船的铁轨顺利装车,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与宋应星一起朝着后方走去。

    宋应星思虑了一下,便是叹息道:“铁路不比海运,可以凭借风帆,远航千里。铁路虽然能够日行数百里,却必须建立在畜力完备的情况之下。还好这里是辽东,一次次大战下来,为我大军积攒了数量众多的斩获。通过斩获得来的战马,可以让这一回军用轨道上不缺乏畜力。然则,用马来拉,终究太过可惜这样一条宝道了。”

    朱慈微微颔首,他明白宋应星所言为何。

    从畜力到机械的力量,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但这样的革命性发展显然还不是此刻大明能够指望的。

    “现有运力如何,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有了这一批铁轨,从营口到海州的紧急铁路上,一昼夜能运多少人,能运多少货?”朱慈说罢,又去寻了倪元璐。

    众人一屋子里坐定,一阵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后,宋应星思虑稍许,道:“眼下所有车马,都具为辎重营大车所改,数量较少,只有三百具。工部从各地调集了能工巧匠三千人,约有十日可以抵达。第二期从京师军械工坊转运而来的全套轨道车生产器具亦是五日后能够运达。再过一月,臣思虑,可以获得轨道车新增五百辆。这期中,旧车便于运货,一辆可载货三千斤。若是运人,则稍有不便,只能运十人为上限。”

    朱慈是知道眼下轨道车是什么模样的。

    不是如同后世那种庞大的火车,一节车厢可以载人两三百。眼下的轨道车其实做得颇为狭小。用的其实是平板大车改造的,总体大小略有缩减,又在四周加了栏杆围住,十分简陋。这样的轨道车,运货没问题,运人就麻烦了。

    “三千斤……”朱慈喃喃着。

    三千斤听起来很多,全运粮食其实也就二十五石,只能满足二十五个壮汉一个月的粮食消耗。

    妇孺老少虽然消耗较低,但考虑到难民们大部分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一个月一石粮食是至少的。

    还好,眼下难民们是不需要朱慈一辈子养着的。一个月也许都不用。

    在这一回的安置之中。

    难民采取接力的方式,从沈阳出发,一路干活到三塔铺,在三塔铺获取从南方紧急运来的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