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思路倒是很清晰。本地土著有哪些,打算如何治理?”

    “主要是赫哲、奇勒尔两个部族。我们打算编户齐民,用的办法……是盐。”

    “朝堂送来了大量的食盐……”

    说起这个,两人忍不住好生感慨。

    朝堂的盐业改革已经初成效果了,至少这次调集一百万斤盐过来的时候丝毫不费力,更是看不到朝堂有半点心疼的样子。

    因为,盐价大跌了。

    而且降价的还是官盐,这可真是难得了。连官盐都降价,私盐岂能不降价?

    显然,一场暴风雨一般的侵袭即将在盐业里展开。不过,却也让陆庆衍在哈尔滨行事多了很多便利。

    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他与茶一样,让官府可以非常便利地挥舞着胡萝卜诱惑到那些土著。

    “诱之以利,的确可以让他们暂时为我所用。只不过,若是如此,却还有些嫌不够。”梁益心顿了顿,说:“皇帝陛下去了朝鲜、日本,特别爱做一件事,我从前还只当是陛下随手之举。后来才想到这一步用意深远,我大明将受益无穷。”

    “是何等事?”李岩与陆庆衍都好奇了起来。

    “汉话!我们要解决与土著沟通的问题,只有大家说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文字,才能让他们认同我们,成为我们的一分子。”梁益心郑重地说。

    陆庆衍听了,点了点头,又忍不住摇了摇头:“办法是好,点子是对。但有个问题,见效太慢了。除非是天赋异禀之人,不然要学会汉话,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有文字。哈尔滨是迟早会把学校建立起来,但当务之急不是这些。东北的天虽然很热,但冷起来也非常冷。我们要迅速把哈尔滨的城防巩固起来,所以我想征调两个部族入城。这才是当务之急。”

    “哈哈哈,如果是担心时间问题想要让他们入城定居,我却觉得问题不大。而且,我更有一大妙计,能解你困惑。”梁益心狡黠地说着。

    陆庆衍与李岩几乎都是同时说:“什么妙计?”

    “集体婚礼!”

    ……

    哈尔滨城外的平地上,载歌载舞,篝火燃起,将整个夜晚点燃。同样被点燃的,还有与会之人的热情。

    这的确是个欢悦非常的时刻。

    一个个害羞缅甸的穷光蛋们今天惊喜难掩,他们十天前突然收到通知,无所不能的老板带着他们扛过了一路的风霜之后,竟然要给他们娶亲。

    不是一个,是八百多名远征公司的员工,全都要娶妻。

    篝火晚宴之上,到处都是惊喜的男子以及一个个穿着新衣,热情洋溢的土著姑娘。

    赫哲人的头领沙尔湖达巴巴地抽着从中国人手里收到的旱烟,那是一个中国女婿殷情送过来的,他简单试了试就喜欢上了这种味道。

    本来,女儿在的时候,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去试的。

    女儿讨厌烟味,他不让。

    但今天是女儿出嫁的日子,他心理有点堵,便想着抽几口烟。

    篝火晚会上最热闹的时刻到了。

    八百对男男女女站在草原上,向天空宣誓,今日结为夫妻。随后,一个个地上前领取结婚证。

    这是梁益心强烈要求搞的东西。

    虽然陆庆衍一开始没弄明白,却还是相信了老友的判断。很快,梁益心就证明了这一点的必要性。

    拿着结婚证,新婚夫妻们便开始领取起了自己的嫁妆。

    每人一百斤盐,三匹布以及五石粮食。

    哈尔滨府衙说得很清楚,这是大明朝廷给所有汉家儿郎娶亲准备的聘礼,拿着结婚证,人人都有。

    就是有这一点,这一场集体婚礼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

    “一百斤……烟……”

    “媳妇,是盐,盐。”

    “这张纸的……低……土地,是我们的了?”

    “没错,是你们夫妻的了,不错啊小伙子,汉语教的挺快啊。”

    ……

    听着人群里的议论,梁益心露出了笑容。

    民族融合并非只有屠刀才能,联姻同样也可以。

    因为,联姻带来的不仅是血脉的融合,还是利益的重新共享分配。这不仅加强了对本地的掌控,更密切地与这些赫哲人、奇勒尔人联系在了一起。

    就当篝火晚会渐渐落幕的时候,忽然间,一声惊讶地高呼之声响起。

    原来,东北方的天空里,忽然间一道光线露出。

    这道光是如此的明亮,以至于让人恍惚之间以为突然间就到了白天了。但只要一算时辰,仔细一想就能发现……显然,这依旧是夜晚。

    但天空之中亮起来的光点却是不争的事实,所有人怔怔地看着这一幕,议论纷纷。

    就连赫哲人的部落首领沙尔湖达也赶了过来,嘴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最终还是不由地将目光落在了三个汉人的身上。

    显然,这说的就是梁益心、陆庆衍以及李岩。

    李岩是举人,梁益心是秀才,当过官,陆庆衍更是进士。

    无论是谁,都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没有系统性自然科学的当今,三人都算得上杂学多知。

    只是一阵沉默,三人便不由地认了出来。

    “彗星……”

    长长地尾巴拖动着到了哈尔滨的东北方,三人见着这副模样,都是心中猛地下沉。

    彗星,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好的此会。一次次彗星的传言过后,都是一个个地震。这就如同在古代,一个真的地震不会让人感慨什么自然之力无情。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之下,这就意味着上苍示警,在对执政者表达不满。

    哪怕事实上就并没有这回事,甚至大家都不信天人感应,但只有被提了出来,就没人敢否决天人感应。

    无他,这涉及到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这个时候,三人在遥远的东北看到彗星,那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而是意味着……朝野要迎来一场地震了。

    官场上的地震,权力分配的地震……

    而这些,都不是三人所希望的。

    因为,这很可能会让他们置身于风暴之中。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无论谁打赢了,他们都是战场上被误伤的花花草草。没人会在意那些花花草草的意志……

    “不行,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李岩打破了沉默。

    “对,至少在还没有人关注到我们的时候,必须先动作起来。况且,哪怕京师发现彗星朝着东北而来,落到哈尔滨附近,消息一来一往,也耗时日久。我们可以打一个时间差。”陆庆衍挣扎起来。

    “我去吩咐他们,这件事严守机密。但我说不清会不会有人丧心病狂……日子才刚刚好过一点,就会有人想着京师的繁华。”梁益心深呼吸一口气,转身离去。

    ……

    京师,紫禁城。

    朱慈望着天空,发现整个京师都热闹了起来。

    他站在高台之上,发现这一晚上灯火不熄之处格外多。人人都仰望着天空,看着那个长长的彗星尾巴拖着朝着东面过去。

    事实上,最近的天象的确挺频繁。

    就在半个月前,京师还发生了一次灿烂艳丽的流行于。朱慈站在观星台上,看着流行于滑落天空,于银河之下,妖冶得仿佛是游戏里最炫丽的技能一样。

    只是,这一回是彗星。

    “陛下……”皇后娘娘走了过来。

    朱慈急忙过去扶住:“承德避暑山庄修筑得差不多了,我们过几日就提前出发过去。京师里又要有人闹了。”

    天象惹起权力攻讦,朱慈见了不知道多少次,虽然他明白这是政客们的本能,无论怎么换人都解决不了,可想着皇后为此忧心,他就一阵气恼。

    其中,定然会有脑子不清醒地人将风言风语惹到皇后的身上。

    朱慈原本并不明白,为什么京中突然间就说起了朱慈一直不纳妾的问题。事实上,朱慈自然也是风流过的。

    最近锦衣卫的报告上来,朱慈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委拉斯凯兹……你跳得也太欢了!”朱慈一阵恼火。

    在欧洲的大明使节们可比他们的同行要出色许多,英国人、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的使节在大明这里打起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但大明的使节却在西班牙救了数十万人。这般大的恩情,自然让西班牙人感动非常,就连腓力四世要竭力要求回报东方皇帝的重礼。

    没想到,委拉斯凯兹竟然将注意打到了朱慈纳妾的问题上。

    没错,委拉斯凯兹想客串红娘,让西班牙皇室与大明皇室联姻。

    但欧洲人可不是中国,他们是标准的一夫一妻。让西班牙公主当情妇当然不行,那必须有名分。

    于是,京师忽然间就冒出了皇后善妒的流言。

    “真是可恨!”朱慈安慰着皇后去避暑山庄,心中却想:“不能继续忍下去了……”

    脑海里迅速转着,一个计划渐渐成形。

第六十九章:爱国洋人汤若望

    “怎么感觉最近的历法是越来越不准了?”朱慈大早起了,去了宫中的讲习所。这是经筵讲习之处,朱慈一路打着招呼,随口地说了起来。

    翰林学士吕硕闻言,心中定了定神,回味了起来。皇帝陛下虽然喜欢开玩笑,但口风很紧,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作为当初皇帝陛下的侍读学士,吕硕对于这一点已经深有掌握,闻言,便道:“陛下,历书施行数百载,可能有些久了。”

    “噢,朕知道了。”朱慈随口说着,继续听起了课。

    不过,课末,朱慈却点了名,要下一期主讲天文。

    ……

    吕硕听闻之后,急匆匆回到了家,拿出请帖,让老家人去京师大学堂请汤若望。

    ……

    京师大学堂的宿舍里,汤若望正在与南怀仁感慨着最近的过往。

    “第七次了,可惜,都错过了。”京师大学堂里,刚刚结束了第七次辩论。

    辩论的主题,赫然便是日食。

    这一回,汤若望都大占上风,可谓是在京师大学堂里迅速扬名,已然成了京师闻名的学者。

    但是,汤若望的运气却是太差了。

    南怀仁安慰地说着:“也许是上帝在考验我们的意志。这个帝国,的确需要我们倍加用心。”

    “正是因为中国是如此的重要,而中国又是如此的强大,我才焦虑。不能让他们一天成为主的羔羊,我就担心……终有一天,那个人会不再希望看到上帝。”汤若望隐隐之中有一种预感,这让他格外焦虑。

    “神父,也许是您太着急了。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也许我们应该遵循他们的意见。”

    “希望参考你的意见,也能让我们有用一些……”

    说的第七次辩论,其实就是汤若望为了颁布崇祯历书而做出的努力。

    《崇祯历书》包括46种,137卷,全书分节次六目和基本六目,前者是关于历法的,后者是关于天文学理论、天文数学、天文仪器的。书中大量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引入了“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

    如此好书,却并没有编撰完成以后就立刻被颁行下去。

    书,是在朱慈穿越之前就已经编写好的,早在1634年,也就是十五年前就写好了。

    但明末党争剧烈,钦天监里的本土派抱守残缺,始终顽抗,以至于一直没有被正式采用。再加上大明末年,战乱频繁,不仅朝堂没有心思在天文历法之上,就是汤若望,也不得不多花精力帮助大明铸造炮火。

    好在,和平终于到来了。

    六年前,和平降临,时机终于成熟。

    但是,和平的到来同样也让反对派更加强大。在中国国势衰微的时候,不少人救亡图存,虚心学习。但当中国人证明了自己的力量,以更加傲然的姿态面对外国人的时候。他们对西洋学识的态度又有了微妙的想法。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更强,中国人更加如此。

    这样的恶劣环境之下,尽管崇祯历法已经写出来十多年了,却是一年比一年都更加难熬,看不到正式颁布推行的机会。

    直到一个转机到来,才让汤若望等人的处境得以好转。

    那便是京师大学堂里,皇帝陛下推动的中西文化交流。

    当西方使节来到中国时,交流过后的中方学者态度大变,变得开始渐渐认可起了西方学术。伴随着双方交流的密度与深度不管扩大,汤若望再度推动起了此前一直未能做到的事情。

    推行《崇祯历书》。

    很显然,他盯上了大明钦天监的位置。

    这一点,东西方一样。只有接近皇帝,接近权力,才能让你顺利地在这个国度生活,甚至做一些事情。

    传教是个大事业,没有足够实权人物的支持,便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即。

    故而,对于汤若望而言《崇祯历书》有进无退。

    为此,他开始频繁在京师大学堂里邀战钦天监学者、官员。

    第七次了,这样的战斗已经进行第七次了。

    七次战斗,一次次让汤若望的名声在京师不断扩大。

    但是,他想要的最重要的成功却始终没有获取。

    这一点,他无可奈何地怀念徐光启。

    如果有徐光启在,他便可以接通大明最高权力层,将他七次学术辩论胜利的消息传出去。但现在,他却哭闹着,如何才能让中国的皇帝陛下知道他的名字。

    他已经在京师大学堂守了好几个月,却一次次错过皇帝陛下的秘密到来。

    而最近一次的学术辩论,更是因为皇帝陛下伸手宫廷传言的苦恼,于是直接没有在出宫玩乐散心的兴致。

    “那我们……再举行第八次?”南怀仁说。

    “不能这样简单,如果只是意味地挑战中国的学者,意义不大。更可能因此激怒他们……你应该明白,让他们不认为你是朋友的时候,会多么可怖。我们需要足够的朋友……”汤若望说。

    “那些使节……”南怀仁开了个头,很快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如果指望他们,将带来更多的绝望。”汤若望迅速表达了态度:“别忘了,我们之前的遭遇。也许,他们的确可以联络到皇帝陛下。但这样将影响我们的立场,不能被中国人信任,传教的事业就必不可免地被抵制。”

    南怀仁撇了撇嘴,他何曾不知道这些。

    只是,哪里是汤若望自己保持态度端正就能解决呢?

    不知道多少人在那些使节来到中国以后欢呼雀跃,如同找到了娘家一样。而那些使节也是如此,在异教徒的国家看到教友,纷纷感觉如同知己。这不仅是有共同话题的问题,还是意味着有足够的互信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资本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施展行动。

    那些驻华公使或许没有足够的军队,却一定都带够了足够的金钱。

    他们原本以为需要大笔贿赂中国官员,没想到中国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难缠。为此,他们都有大笔预算。扶持传教组织自然就成了应有之理。

    这就如同葡萄牙驻华公使与澳门的特殊关系一样。

    就当汤若望苦苦想着对策的时候,一封请柬送上了门。

    “翰林学士吕硕?”汤若望眼中惊喜一片:“怀仁,我们想要的终于等到了。”

    “一个重量级的官员!虽然影响力不如从前,却依旧是名副其实的重要官员。”南怀仁来中国不断了,已经明白了中国官场上的权力分配。

    翰林学士虽然没有之前那样是储备大学士的光环,却依旧是皇帝陛下的智囊。他们或者承担着外交、或者担任着军略的智囊身份。是皇帝陛下信任的智慧之士。

    而这个吕硕他也耳闻,这是一位从侍读学士升上来的翰林学士。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对他的信任是一如既往的。

    翰林虽然上任极慢,长的要九年才能得到一次升迁机会。但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却是所有官职都比不了的。那就是……接近皇帝。

    汤若望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能够接近皇帝陛下的机会?

    “我这就赴约!”

    ……

    吕硕见到了汤若望,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在京师名声鹊起的传教士,笑着道:“就问汤教授博学强记,今日吕某来,可是有幸能静候高论了。”

    汤若望同样在打量着眼前这个皇帝陛下的亲信官员。

    与汤若望寻常打交道的中国学者一样,吕硕浑身透露着儒雅谦逊的气息,只是一双眼睛亮的惊人,透露着充沛的自信与强势的打量,仿佛要将汤若望整个人看穿一样。

    “学术交流是为了启发智慧,而不是争论智慧。能够与明国最杰出的官员交流,是我的荣幸。”汤若望笑着接下,对于中国的交际,他已经了然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