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他们真是好厉害!”刘澈瞪大眼睛,连连称奇道:“这就和夫子每次教授我们新的文段之后,隔天就会进行小考,以检校我们的成绩,指点我们的不足是一样的。”

    约瑟芬先生点点头,笑道:“你这样说倒也对。”

    刘澈便如得到夫子的夸赞一般,高兴地笑了,又向约瑟芬先生请教起其他和船只、航海有关的事情来。

    一大一小走在前面,一本正经地讨论着建造船只和航行的事情,惹得其他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彭瑾小声地对刘识说道:“我看澈儿一直都痴迷于船只和航行,若是长此以往,只怕这就是他的志之所存了。”

    以时下人的眼光看来,不论是建造船只,还是出海航行,都属于操贱业,怎么能配得上宁安伯嫡次子的身份呢!

    但是彭瑾却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成就和尊严,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所以她才趁势特意先和刘识提一提,免得将来刘澈真的以此为业时,刘识会觉得刘澈有辱门楣,而强行掐断他的志趣。

    然而彭瑾却多虑了。

    刘识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官场拼搏,见识的多了,人也渐渐变得开阔而深刻起来。

    “若是澈儿长大后,还是喜欢这些的话,那我们就尽其所能帮助他达成所愿吧。”刘识笑道,面上虽有怅然,但还算是平和接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焉见的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最好的未来。

    就拿建造船只,或者是出洋远航来说吧,若没有这些,大齐上次就只能拱手将东南海域一带让给倭寇,蜷缩在内陆;而大海深处的那些奇珍异宝,也不会像如今一样流通在大齐的市面上。

    彭瑾没有料到刘识如此的开明豁达,甚至都没有多少挣扎就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又是高兴,又是骄傲。

    高兴的是刘澈有一对开明的父母,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未来过成他想要的样子;骄傲的是自己遇到了这样一位豁达的丈夫,放眼整个大齐,估计都是难得一遇的!

    彭瑾这样想着,便不由地抿唇笑了起来,恰如那阳春三月盛放的娇花。

    一旁的刘识见妻子如此的高兴,心中也很欢喜,借着宽大的衣袖的遮掩,悄悄地捏了捏彭瑾的玉手。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浓情蜜意尽在不言之中。

    ps:祝亲亲们情人节快乐!

    有情人的甜甜蜜蜜,没情人的快快脱单^_^(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2章 恣意

    远洋海上商队的船只不论功能为何,体积多很壮硕,虽然几乎没有雕饰精美的彩绘,但是胜在结实牢固,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外行人看起来或许会觉得不够华丽富贵,只有真正出海远航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船只在大海中航行才能确保他们生命的安全。

    “父亲说远洋海上商队每次出海都获利颇丰,从海外带回许多珍稀的香料珠宝。我本来还想着商队的船只肯定看起来都十分奢华呢,没想到如此拙朴。”刘澈惊异。

    “雕饰精美的华船,除了更容易惹上海盗的注意之外,没有其他什么用处。”面对刘澈的疑问,约瑟芬先生笑道,“外表再好看,都不如能在大海上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重要。”

    那倒是,命都没有了,还管它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刘澈面容严肃地点点头,一副早知生命最宝贵的模样,逗得大家都会心一笑。

    众人跟随约瑟芬先生从甲板到船舱到掌舵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参观了一遍,听着约瑟芬先生详尽的介绍,不住地点头称赞。

    刘澈更是叽叽喳喳地询问个不停,碰到有船员维护船只时,还会上去动动手,从旁协助,一副兴致盎然的认真模样。

    众人这一参观,便一直到午饭时,干脆也不下船寻饭,直接和留守的船员们在船上简单地吃了午饭。

    米饭配海鲜,外加适量时蔬,最具海船特色。

    对于彭瑾这些不常出海的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别具风味的一餐,单是想着就觉得勾人味蕾。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夏日炎炎,午后人容易困倦,约瑟芬先生干脆收拾好了楼上的船舱,供大家午睡之用。

    饱食易困,再加上天光炎炽,大家这会儿都如蔫了的茄子一般,没有什么精神,便都纷纷接受了约瑟芬先生的好意。

    休息好了,才有精神继续参观玩耍嘛!

    约瑟芬先生给大家安排都是窗户临海的船舱居室,一推开窗户,就有略带一丝咸涩的清爽的海风吹来,让人不觉心旷神怡,褪去了大半了燥热疲惫,醉醺醺的,愈发地想要酣眠了。

    船舱布置简单,然而被褥等寝具却都十分柔软干净,比之船只朴实无华的外表,更显考究用心,往上面一躺,倦意似乎就消了大半,实在是消除疲惫、调养身心的好去处。

    “世人都爱华而不实,我却觉得约瑟芬先生很明智,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给别人看的,这些实惠好处才是自己需要的。”彭景看着船舱内的布置,和刘识笑道。

    船员们久在海上漂泊,除了忍受身体的疲累、淡水等物质的匮乏之外,还要忍受可能数月不见陆地的寂寥,此时能够回到如此简单而温馨舒适的居所,放心酣睡,实在是一种缓解各种不适症状的良方。

    刘识点点头,微笑回答:“正是有这份不贪虚名的务实和沉稳,约瑟芬先生才能在泉州耐着性子筹谋了数年,才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取得如此的成就!”

    那些总想着在外人面前如何炫耀的人,多是些浅薄无知之辈,这一生也都不大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彭瑾点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夫妻俩说着闲话,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相偎安恬小憩。

    至于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则各自和凯特、伊丽莎白两姐妹和约翰分成两组,同居一处,玩耍谈心,午后小憩,十分欢喜。

    短暂的午休之后,约瑟芬先生便带着大家继续参观其他的船只。

    整个远洋海上商队的船总共有十艘,每次出洋的多在六到八艘,剩余的两到四艘,则留在港口维护修整,以做轮换修养之用。

    这些船只从储藏货物到船员居住,到战时护卫,等等,凡所船队应有,一一俱全,保障了船员们出海之后的生活和安全。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听约瑟芬先生讲解,不住地称奇惊叹。

    除了参观远洋海上商队的船只,大家便是在这个大齐第一大港闲逛,领略不一样的港口风情。

    往来船只或是停泊靠岸,或是起锚远航,十分热闹;街市上各处奇珍罗列,供人挑选采买;来往行人,衣装各异,来自四面八方。

    处处都彰显着大齐第一港的豪奢阔气。

    人置身其间,不觉也觉得心情欢悦起来,真有身处盛世的富贵闲雅之感。

    最后一日,约瑟芬先生则租用了附近的一艘较大的渔船,带着大家一起去浅海处捕鱼,享受大海上清凉的海风。

    当船只在海面停住,四周除了蔚蓝无际的大海和展翅翱翔的海鸥,别无他无物,纯净而圣洁。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吸引他们的不是这份广阔深邃、宁静圣洁,而是那不时俯冲下来捕食的海鸥,是那被鱼钩钓起或是被渔网兜住的各式鱼儿。

    随着一条又一条的鱼被钓了上来,孩子们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激动的欢唿,就连穿越到大齐之后,越来越文静娴雅的彭瑾也被感染了,不时地放声大笑,像是回到了前世最为纵情恣性的那段日子。

    刘识在一旁看了,嘴角不由地越扬越高,这样恣意欢笑的彭瑾,让他打心眼里觉得耀眼辉煌。

    他的妻子,就该这样恣意欢笑、快意人生!

    因为假期即将结束的原因,一行人在天津港不过呆了三日,便要匆匆赶回了。

    孩子们虽然觉得意犹未尽,但都懂事得没有纠缠。

    又因为天津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的缘故,所以大家回去的路程便显得赶了一些。

    好在彭瑾提前就在马车里铺上了柔软的毡毯,走的又是平坦的官道,这一路赶来,大家倒也没有觉得被颠散了骨架。

    快到京城时,刘识于行路上接到了一封飞鸽传书,读完立刻喜色难禁,畅快地笑出声来。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好事?值得你这样高兴!”彭瑾在一旁笑问道。

    刘识扬了扬手里的书信,笑道:“安大哥刚传过来的消息,子亮兄的任命下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3章 升迁

    彭瑾见刘识如此高兴,便知张明华此番的官职定然不低,便赶忙伸手将刘识手中的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不由地惊喜交加,高兴道:“翰林学士,还是殿前侍讲士,这可算得上是天子近臣啊!看来,圣上这次是要大力提拔培养张先生了!”

    刘识点点头,仿若是自己受到了太熙帝的重用一般,开心道:“自打圣上登基以来,大力发展科举,凡是经由科举而进入仕途的士子,得到圣上青眼的,多被授予翰林学士一称,而殿前侍讲士更是一向都由才学得到圣上认可的名儒耆老或是大放光彩的新科士子担任。

    子亮兄这一次身兼两职,皇恩深重,可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接下来,就只等着宏图大展了!”

    彭瑾笑着点头,如此一来,她和刘识就不用因为“耽误”张明华这么多年而内疚了,黄氏心里大概也好受一些吧。

    “底下还有呢!”彭瑾继续往下看,抬头高兴地说道:“驹哥儿也因此而被圣上特赐入国子监学习,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能进国子监的学子不少,有凭借家族庇荫的,也有凭借真才实学的,但是不论哪一种,能够被太熙帝特地赐旨入国子监学习的学子却是少之又少。

    张驹如今担了圣上钦旨入学的名头,在国子监里只怕没有人会因为他贫寒的出身而小觑或是欺负于他,夫子们也会因此而对他高看一眼。

    只要张驹用心向学,做出一番成绩来,将来的前程定然是无需担忧。

    对于张明华和黄氏夫妻俩来说,只怕这要比张明华被太熙帝擢拔提升,还要令他们高兴吧!

    这天下做父母的,哪一个不盼着自家的儿女都能有个好前程的呢。

    “安大哥肯定是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所以他才明知咱们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却还是迫不及待地飞鸽传讯,提前一步来告知我们这个喜讯了!”刘识自打接了短讯,笑容就一直都没有消散过,愉快地揣度道。

    “这样也好。”彭瑾笑道,“提前得到消息,咱们正好趁着这半日的工夫好好地想一想到时候该送什么贺礼过去,免得进了城再琢磨,才耽误这半日的工夫!”

    最迟今日城门落锁之前,他们一行人就能抵达京城了,所以安老大一封信传的其实没有特别的必要。

    想必,安老大也是太为张明华高兴了,所以这才一定要飞鸽传书告诉他们的。

    刘识含笑点头,建议道:“子亮兄任翰林学士和殿前侍讲士,驹哥儿不日又将入学国子监,各自送给他们送上一套文房四宝正是得宜。你觉得如何?”

    彭瑾点点头,笑道:“文房四宝要送,不过,种类品质可得仔细地斟酌。”

    于是,夫妻二人便就给张明华和张驹父子俩送贺礼的是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起来,一路倒少了许多赶路的寂寞和急切。

    太阳落山前,一行人紧赶慢赶的,终于进了城门,然后两家人在城门内各自分别归家。

    刘识一家子人刚到灯笼巷巷口,便见安老大迎了上来,眉目低肃道:“大人,张先生来了许久了,一直都在前厅里等着大人呢!”

    “子亮兄?”刘识诧异。

    这个正春风得意的翰林学士兼殿前侍讲士,不好好地在家里接受大家的恭贺,怎么会这么晚了还留在自己家里?

    刘识见安老大面色稍显低沉,不由地心中一沉,边往家走边低声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安老大摇摇头,回道:“我也弄不清楚,只是见张先生来时面色不大好,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而且得知大人还未从天津港归来,张先生也不离开,执意要在前厅等候大人回来。

    我担心张先生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和大人说,怕耽误了事儿,就多嘴问了一句。想着万一真有急事,我也好提前提前传信给大人,让大人好提前有个准备。

    但是张先生却又说没有什么大事。

    可是到底有什么事,张先生却又绝口不提。

    我看张先生那副神思无属的模样,怕误了事,就一直在巷口等着,想着至少能提前知会大人一声,好让大人做好准备。”

    刘识越听脚步迈得越快。

    彭瑾和孩子们还在马车上,见状便崔车夫上前赶上。

    刘识和安老大的对话她听得不甚分明,但是瞧着两人的神情像是有事一般,彭瑾就不由地悬心。

    她方才听到了“张明华”,可是按理说张明华刚刚加官进爵,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会让刘识和安老大两人谈之生忧呢。

    彭瑾心中惊疑不定,满是担心。

    待安老大交代完,刘识点点头,回道:“有劳安大哥了。”

    安老大憨憨一笑,说道:“大人跟我还客气。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

    刘识对安老大感谢一笑,脚步匆促地进了门,临别前还不忘记和彭瑾和孩子们打个招唿,让他们自己先去后院安置。

    彭瑾知道眼下她不方便跟着去一探究竟,便微笑着点头应下,带着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去了后院。

    等到彭瑾收拾妥当了,刘识才从前院回来,整个人神情似忧闷又似无奈,不住地摇头轻叹。

    彭瑾便迎了上去,担忧地问道:“可是有什么事,张先生为什么会这个时候过来拜访?”

    刘识携了彭瑾的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神情似惊讶又颇有些无奈地回答道:“也不算是什么事,子亮兄是特地来向我们道歉的。”

    “道歉?”彭瑾惊愕,“张先生为什么要向我们道歉?”

    他们刚从天津港返回,不久前又刚接到张明华获蒙拔擢的消息,正是欢悦高兴的时候,这时候张明华过来道什么歉?!

    刘识无奈地一笑,解释道:“确切的说,子亮兄是替黄嫂子来向我们道歉的。”

    “替黄嫂子向我们道歉?”彭瑾惊愕,转头像是明白了什么,脸上的惊愕便换成了若有所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4章 因由

    刘识见彭瑾这副模样,便笑问:“看你这幅模样,你可是知道子亮兄为什么要替黄嫂子来向我们道歉?”

    彭瑾原不想将黄氏的那点心思告诉刘识的,以免影响刘识和张明华两人的知心相交。

    不过,既然如今张明华已经就此事向刘识道歉,她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黄氏遮掩了。

    “可是因为黄嫂子因为张先生为报恩而一直追随于你,因此错过了许多提拔擢升的机会,而心生埋怨?”彭瑾低声叹问道。

    除此之外,她不做他想。

    毕竟,黄氏也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而表露过对他们的不满。

    “原来你早就看出来了。”刘识笑叹一声,“可我却一直未曾察觉。若不是今日黄嫂子因为高兴,不小心和子亮兄说漏了嘴,子亮兄又为此而特地来向我道歉,我还不知道要煳涂到什么时候呢!”

    方才在前厅,张明华一脸愧疚地拱手告诉他说,任命下来之后,黄氏十分开心,顺口就说了一句:“你总算是不用再做宁安伯的随扈了,这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也不枉你这些年来,鞍前马后的辅佐于他!”

    略带嘲讽和埋怨的话语,让聪明的张明华敏锐地察觉了其中的问题。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觉得宁安伯耽误了我的前程?”张明华脸上的笑意微微一顿,开口问道。

    大约是得知张明华获蒙拔擢的消息十分高兴,又为张驹能够入国子监,有个好前程而开心,黄氏一时没有察觉到张明华语气里微微的责备,顺口就回道:

    “虽则你是为了报恩,他们也确实有恩于你,但是这报恩报的未免久了一些。好在之前虽然有了些弯路,如今总算是得偿有报了!

    我听说翰林学士和殿前侍讲士多是由天子近臣担任,圣上如此提拔于你,可见对你很是喜欢,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