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续巷说百物语 作者京极夏彦-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巷说百物语》 作者:京极夏彦

    野铁炮


    北国深山居奇兽
    逢人口吐
    状似蝙蝠之异物
    掩人口目使窒息
    捕其尸而食之

    绘本百物语·桃山人夜话卷第四/第三十一


    '一'

    时值八月中旬——而且是个即使动也不动,汗依然流个不停的酷热早上,山冈百介应邀前往武藏国多摩郡八王子千人町。
    八王子距离江户约有十里路。
    说近是近,但也并非一段能轻松走完的路,感觉上是段不远不近的路程。
    百介是个以周游列国、搜集各地神怪故事为乐的怪人,因此对长途跋涉的旅途自然不陌生。
    但正由于习惯远行,路途不算远的八王子一带反而没来过。
    只见此地气氛恬静。
    放眼望去净是田圃的畦道上,找不到任何供人暂避酷热艳阳的蔽荫之处。
    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的百介,只得频频拭汗。
    碰上这种日子,半裸的马夫还真教人格外羡慕。
    走在前头的小厮似乎也感到酷暑难当。
    虽是小厮,但毕竟也是武家末裔出身,无法作马夫般不修边幅的打扮。
    百介并非武士,因此通常无须如此矜持。每逢大热天,大可穿得一身清凉,要他腰上插两把刀更让他嫌麻烦。不过今日乃受人之邀,可无法如此随性。
    比起地上,马背上离天更近。
    因此,更是酷热难当。
    最糟的是,此时连阵风也没有。
    对方要求他火速抵达。既然如此,现在理应策马狂奔才对。不过,百介深恐自己没有资格如此要求。
    因此只得强逼自己眺望远景,试图忘却酷暑的折腾。
    八王子一带,住有一群俗称八王子千人同心的乡士(注1)集团。
    据说这八王子千人同心,是一群平素以务农维生的半农武士集团,至今依然遵循传统,按时操兵演练。
    因此百介在心中描绘出一个百姓挥舞着锄头、成群武士在一旁练剑的奇妙光景。不过,看来这不过是个无稽的幻想。
    放眼所及,净是一片乡间田园风光。
    不过此处虽属乡间,八王子同心这些乡下武士可是轻忽不得。
    此乃幕府直属的组织,就百介所知,历史可是十分悠久。据说是在神君(注2)家康入主关东时,以代官头(注3)大久保长安旗下的甲斐武田旧臣之小人头(注4)为中心组织而成的。
    这个组织原本负责维持甲斐国境之警备与治安;后来曾奉日光火之番(注5)之命,赴江户担任一段时日的消防工作。在设置虾夷(注6)奉行所时,也曾奉派远赴虾夷之地,担负起警备之责。
    虾夷之地,就连曾周游列国的百介都没去过。
    因此,他们可是如假包换的——武士。
    时下的武士多半是狐假虎威的纸老虎,相较之下,这种组织已是十分罕见,更难得的是,据说这八王子千人同心的组头(注7),有不少还是学有所成的博学家。值此武家士气低落的时代,文武双全者更是弥足珍贵。从其中甚至不乏曾编篡日光与八王于地志之士看来,此传言绝非空穴来风。据说组头旗下的同心们,也不乏通晓兰学(注8)、医学、海防论者。
    同心山冈军八郎亦不例外,是个通晓最新医学知识,就乡下同心而言,超乎常人预期的博学多闻之士。
    百介此行,正是应这位军八郎之邀。
    小厮所带来的书状中写着——有急事相谈,恳请拨冗莅临。这可是百介这辈子首度应邀,连忙打理行头步出家门,又惊讶地发现对方连马匹都已备妥。看来事态绝不寻常。
    百介心中并不平静。
    山冈军八郎——乃百介的亲哥哥。
    追本溯源,百介与军八郎,均生于某铁炮组御先手同心(注9)之家。
    只是百介在懂事前,便被送往某商家当养子,因此对持棒当差的生父毫无记忆。
    由于从未被告知自己的出身,因此详情并不清楚,但百介被送人当养子,似乎是因为家境贫困之故。但日后一家似乎仍无法摆脱困境,百介的生父只得抛开同心身分沦为浪人,在失意中与世长辞。这段时期的经纬,直到兄弟重逢时,百介才从军八郎口中得知。
    到头来百介并没有继承养父的店家经营,而是过起悠闲的放浪生活;军八郎则是踏实地努力精进,后来买下身分成为八王子同心。
    大哥还真是值得景仰呀!百介总是如此认为。换作是自己,绝对没办法变得像大哥这般杰出。百介的笔名之所以冠山冈为姓,无非是出于对大哥的这份仰慕之情。
    而不难想像,允许他冠山冈为姓的军八郎,对百介也抱持着同样的情感。
    在军八郎眼里看来,自己也活不出百介这种不受限于刻板条规的逍遥。
    总之,兄弟俩对彼此都抱持着难以言喻的崇敬。
    虽然成长环境迥异,但两人毕竟是继承了同样血脉的亲兄弟。在看似刚正不阿的军八郎心中,确确实实也有着一如百介那热爱珍奇异事的性格。或许军八郎对百介这种一听闻古怪传言便不分东西四处奔走的生活方式,同样是钦羡不已罢。不过——
    在马背上眺望着农村的恬静风光,百介心中其实是五味杂陈。
    他在一栋看似阵屋(注10)、铺着茅草屋顶的屋子前下了马。
    不出多久,军八郎便两眼圆睁地走了出来。
    待认出百介后,军八郎才一脸安心地向他低头致意。
    “请别如此多礼——请问……”
    由于自己一身让人难以联想是同心亲人的装束,百介在他人面前不敢直呼他大哥。
    “——请问是出了什么事?”
    军八郎抬起头来,噢、低吟了一声。
    “的确有要事相谈。”
    接着说道:
    “是想请你勘验——一具遗体。”
    “一具遗体?”
    没错——简短地回答完后,军八郎便领着百介走进屋内。
    土间(注11)中央铺有凉席,上头覆盖着一张草席,从其中露出的一双脚看来,的确是具尸体没错。军八郎吩咐左右两旁的小厮让出一个位子,接着便把站在门外的百介叫了进来。
    “抱歉难看了点——他的死相并不自然。”
    听来——是死于他杀罢。
    “在下再怎么绞尽脑汁,都无法判断这位同僚死因为何,也不知该如何结案。组内所有同心均为此深感困惑,完全判断不出这具尸体是死于他杀,抑或死于意外。因此,才想到若是周游列国、搜集巷谈风说的这位,或许见多识广足以为在下指点迷津。”
    “不过,大哥——就连精通医术的大哥也无法判断,小弟怎么可能看出什么端倪?”
    这可不一定,军八郎说道。
    对百介而言,这哪有什么不一定?大哥这种态度,不过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原因是对和自己过着截然不同生活的弟弟,多少怀抱着一点憧憬,因此才会如此抬举自己的罢。
    不过,百介也觉得他这期望也并非完全不合理,便先询问他的死相究竟有何不自然之处。
    “死因——其实是一目了然。”
    “那么,究竟是——?”
    “你就亲眼瞧瞧罢。”
    军八郎说完,便掀开了草席。
    躺在草席下头的,是一名正装的武士。
    遗体身上羽织挎、手甲,脚半(注12)一应俱全,或许有些配件略有松脱,但衣着依旧算是整齐,甚至没有半点脏污。当然,尸身上也不见半道刀伤血痕。
    不过——
    “这……怎么可能?”
    百介看得瞠目结舌。
    只见这武士的尸体嘴巴大张,两眼圆睁,表情一脸惊愕——或者该说是惊恐。
    更古怪的是他的额头。
    这武士的额头上——
    扎了一块“石子”。
    这块石子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怎么看都不过是块随处可见的小石子。怪的是它竟然“嵌在”死者的额头上。
    “此乃在下的同僚——滨田毅十郎殿下。遗体是在通往入山卡的小津川岸被发现的。遗体身上——”
    军八郎停顿了半晌,接着又继续说:
    “没有其他外伤,因此应是这块小石子致死无误。不过,百介,这……到底是如何——嵌进去的?”
    “不可能是——撞上的罢?”
    这死相的确离奇。
    额头使劲撞上石子的确会受伤,倘若正好命中要害,的确也可能致命。不过,冲撞得再怎么强,也不可能让石子刺进额头里罢。
    若是大石还能理解,但这却是块小石子,或许能伤人,但绝不可能嵌进额头上。假使豆腐或米糠还没话说,但要朝如蒟蒻般富弹性的人体扔上一颗圆石,并刺上去岂不是难若登天?
    “在下也曾想过凶手是否用了类似投石机的东西。不过即使用了那类凶器——应该也不会变成这副模样。”
    军八郎如此说道。
    不愧是个对最新学问极有见地的博学之士,一切都讲究逻辑分析。
    投石机会将石弹朝上方射出,画出抛物线飞往目标。虽然远较徒手投掷具杀伤力,但要命中移动中的物体必定是难上加难。即使碰巧命中,理应也不更于造成这种情况。倘若石子砸到脑袋上,伤理应会在脑门上才是。
    这么看来,这名武士当时应该是配合飞石落下的角度抬头仰望,才让石子给砸上额头。但通常若觉得情况不妙,理应会闪躲才是。
    即使没闪躲——
    石子应该也不至于会嵌进去罢,百介说道。
    不可能罢。因为这石子实在太小了,要以类似投石机的装置命中目标,照理弹丸需要有相当程度的重量,而这块石子未免过于轻盈。
    绝无可能,军八郎说道。
    “那么,还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凶手曾使用火药。”
    百介这么一说,军八郎也双手抱胸地回答:在下亦有同感。
    “昔日亦曾看过火药炸石,亲眼目睹硬石应声猛烈四散。旁若有人,或许真会如此丧命。不过,在遗体附近并未发现任何使用过火药的痕迹,也不见四散的碎石。再者——一
    军八郎手指尸体的额头说道:
    “这并非一块碎石。瞧它形状浑圆,虽然似乎有少许烧灼的痕迹,但绝非炸裂大石所产生的碎片。”
    百介也认为这说法极有道理,尸体额头上的石子的确颇为光滑。那么——
    “撇开嵌在遗体额头上的是块石子不谈,这种死法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从近距离以飞箭狙击。”
    “有理。嗯,这块石子若曾为箭簇,那么看来的确像是死于弓箭狙击。倘若当时突然有个持弓盗贼从死者面前一跃而出,趁其措手不及,朝其眉间放箭……的确可能造成此种情况。”
    军八郎俯瞰着尸体说道。
    如果嵌在这具嘴巴大张的尸体眉间的是一支箭簇,死相确实会——
    至少比起现在显得自然得多。不过,嵌在理应插支箭簇之处的,却是一块小圆石。
    “是否可能——这石子就是个箭簇?只是后头的箭柄在命中后折断或脱落——噢,现场是否有任何类似箭柄之物?”
    一没有。再者,就形状上研判,要拿这块石子充当箭簇,未免也太不合理。瞧它毫不锐利,虽然没拔出来,但光从露出的部分来看,也不见任何曾被缚在箭柄上的痕迹。”
    “所言甚是。”
    若要以它取人性命,还不如用支普通的箭。
    “凭这块石子,再怎么射都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罢。”
    “的确不可能。看来这绝非人为,或许乃某种天然因素所致?”
    “大哥的意思是——意外?”
    与其说是意外,或许该说是天灾罢。军八郎说道:
    “从落雷等现象可知,自然可能为人带来种种超乎想像的怪异灾害。诸如石从天降、兽身碎裂等现象,也是时有所闻——”
    “大哥说的是讶鼠罢,果真不愧是博学多闻。此乃一种栖息于北国山中之野兽,一为人所发现,便会自碎其躯。咸信这种碎裂将召来山神之怒,因此若遇此情况,该日便不宜继续狩猎。”
    “看来山地果然多异象。那么……”
    ——原来如此。
    这下百介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找来了。
    军八郎期待找个外人来证明“这是个”超越人智所能理解的异象,藉此达成某种结论。
    “正巧又碰上这种大热天。”
    军八郎蹙着眉头,将草席盖回尸体上说道:
    “因此,非得在今日将遗体下葬不可。再加上也得给遗族一个交代——因此在下只得赶在日落前请你来验个尸。也没看你是否方便,便要求你火速赶来,真是抱歉万分。”
    军八郎再度低头致了个歉。接着便命令小厮过来带路,将百介请进了座敷(注13)。百介诚隍诚恐地走了进去。
    未料座敷竟然要比土间遗来得闷热。
    原来这栋屋子里最凉快的地方,就是稍早身处的土屋。
    因此,不宜遇热的尸体才会被停放在那里头。
    只听到屋外传来阵阵蝉鸣,军八郎缓缓问道:
    “那么,你可有什么想法?”
    “这——不知大哥可曾听说过‘鹍鼠’?”
    鹍鼠?军八郎高声惊呼,露出了一个怪异的表情。
    “你指的可是那妇孺口耳相传的妖怪?”
    “噢——可以这么说。”
    地搜集而来的奇闻怪谭。
    鹍鼠,军八郎复诵了一遍后问道:
    “那不是兽肉贩子的俗称?”“是的,这个字眼常用来称呼贩买山猪或是鹿肉的贩子、或烹煮这类野味的店家,有时也用来骂人,比方说,那家伙是支鹍鼠之类的。”
    “就是指人古里古怪的罢?”
    “是的,有时也用来形容不该染指的女人。这种用法的语源,想必也是出自这类野味料理罢,乃衍生自通常不该吃的肉,或者经过调理后让人无法辨明种类的肉。不过大哥,鹍鼠这种东西,其实是一种鼯鼠。”
    “鼯鼠——可是那种貌似老鼠,在树与树之间滑翔跳跃的畜牲?”
    “是的。孩童们不是常把衣服袖子拉大,戏称自己是鼯鼠么?他们所模仿的就是这种畜牲。”
    “原来如此,模样的确是有点像。你的意思是,鼯鼠也会化为妖怪?”
    是的,百介翻阅着记事簿说道:
    “日久成精的鼯鼠,名曰野袄。”
    “野袄?”。
    “是的,意乃荒野之袄(注14)。”
    “为何以荒野之袄形容?”
    “噢,因为这种妖怪会在人行于荒野时,突然从眼前窜出,挡住人的去路。在理应毫无遮蔽物的山野中,这种感觉活像被纸门给挡住去路似的。这类怪事在土佐等地最常发生。筑前一带称此异象为涂壁,壹歧国(注5)则以涂坊称之。由‘坊’一字可见,一般公认这种现象并非单纯的异象,而被认为是妖怪作祟。虽然称呼因地而异,指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
    “嗯——不难想见,若视线为体型硕大的鼯鼠所阻,感觉的确像被纸门给挡住。不过那么小的畜牲,真有可能长成这般庞然大物?”
    “噢,其实并非如此。”
    百介强忍着笑意回答。想不到生性严肃的军八郎,对这种无稽之谈竟然如此认真。
    “该怎么说呢。在这坂东一带,野袄被认为是一种类似包巾般的东西,因此佐渡一带以衾(注16)称之。其实,它体型并不庞大。”
    “体型并不庞大,却被以袄形容之——?哎,果真奇怪。完全无法想像它是个什么模样。”
    “小弟认为,不如把它想像成寝具的衾。就挡人去路这点而论,的确是以袄形容较为贴切,但若联想到鼯鼠的形状,或许以被巾来形容较为妥当罢。也有人称之为晚鸟或板折敷——这些称呼则是源自对蝙蝠一类的联想。据传突然罩到人脸上的,就是这种东西。”
    噢,军八郎高声说道:
    “有理。双眼被遮蔽——感觉的确如同被异物挡住去路。那么,衾这个称呼,也同样是个比喻罢?指的是视线突然为异物所遮蔽,这既可以拉上纸门比拟之,亦可以罩上被巾形容之——
    嗯,或许这种事真有可能发生。”
    军八郎双手抱胸,接连点了好几次头后,才突然抬起头来问道:
    “这话题的确有趣,但和本案可有什么关连?”
    “有的。这野袄会贴在人脸上吸取精血,但它其实是为一种名为貒的东西所操控。”
    “貒?这指的可是穴居的狸?那么会不会是狸、貉——类?”
    详情小弟也不大清楚,但应该就是这类畜牲——百介回答。
    “不过,就大小、形状论之,狸与鼯鼠可是大不相同。鼯鼠与蝙蝠——不,应该说是松鼠较为接近,与狸则毫无类似之处。”
    “的确是如此。虽然有人将之视为同类,但鼯鼠即使日久成精,理应也不会化为狸。依小弟推测,此巷说之原意,应指野袄乃某种鼯鼠,由某种貒从旁操控。”
    “操控?意指这鼯鼠是被狸给抛出去的?”
    “与其说是抛出去的,或许不如说是吹出去的。”
    噢,军八郎仰天说道:
    “嗯,实在难以想像。意思是,它是像放吹箭般被吹出去的?”
    “小弟也未曾亲眼瞧见,不过是个全凭想像的推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