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当天早上,北朝鲜军还占领了镇东里东北面的255高地。北朝鲜军从高地上居高临下地向镇东里发射迫击炮弹。许多北朝鲜军迂回到镇东里的侧面,让美军炮兵难以顾及,疲于奔命。防守镇东里的美27团陷入混战中,在一片混乱里,美国坦克压断了镇东里通往师部的电话线。基恩将军只好让陆战1旅旅长克来依洛准将代替自己指挥部队。
8月8日早上,陆战旅2营以D连向342高地再度发动了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D连与敌人激战至中午,以8死28伤的较小代价冲上342高地,打死打伤北朝鲜军至少150人,终于替山上的5团2营解了围。
5团2营将防务交给陆战队后,开始向古干里挺进。他们的任务是夺取那个本该由弱智的1营占领的古干里西面的高地。疲劳的士兵们发动了进攻,一直打到傍晚也没有进展。基恩将军在这时亲自来到该营处,吩咐营长约翰?斯罗莫克中校道:“我要你今晚拿下高地。”于是该营以3辆坦克配合两个连的步兵在夜晚进行了攻击。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主动发起的夜战,并获得了胜利。2营终于夺取了高地。
8月8日一整天,北朝鲜军都一直顽强地坚守在255高地上。美24团2营和陆战旅3营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向该高地持续进攻了一整天。这个小小的山头已经落下了上千发炮弹,被炸得面目全非,但北朝鲜军仍旧勇敢地坚持在那里。
8月9日中午,美军终于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占领了255高地。为了夺取这里,美军担任主攻的H连16死36伤,北朝鲜军在山顶弃尸120具。342高地上的北朝鲜残兵也在这天终于被肃清。美军原本好好的反攻就这样在头两天变成了混战。直到这时候,美军才进入本应在8月7日就进入的态势。美军本来以为,使用101辆坦克进行突击,收复晋州易如反掌。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里的战场大多数是山地,装备了轻火器和迫击炮的北朝鲜步兵可以神出鬼没,起到很大的迟滞作用。
9日下午,镇东里周围的枪炮声终于稀落了下来。美5团和陆战旅开始按照原计划进军。陆战旅很快走上海滨公路,向晋州南面推进。一路上,陆战队配属的海盗式飞机从附近海域上的“西西里号”和“培登海峡号”航母上起飞,为陆战旅提供空中保护网。飞机随叫随到,只要数分钟就可从航母上飞到战场。陆战旅的每个营都能够与飞机进行紧密的配合,飞机进行的支援往往比炮兵还要频繁,这是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空中近距离支援取代陆军的炮兵支援,飞机经常盘旋在陆战队上空进行掩护。这个豪华的立体阵型在缺少防空武器的北朝鲜军面前可以说得上是无坚不摧。陆战旅一路快速前进,于8月10日在背屯里受阻,并经过激战突破了北朝鲜军的阵地。尽管有大量陆战队员中暑,但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都是志愿兵,传统历来就是坚韧顽强,所以士气和前进速度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8月11日中午,陆战旅逼近固城。其陆海空协调火力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演出。陆战旅向城西的北朝鲜军阵地进行炮击,击中了在那里设伏的北朝鲜83摩托团的阵地。北朝鲜军以为伏兵被识破,全团人马立刻上车顺公路向西撤退。4架海盗式飞机当时正在陆战旅上空,它们立刻飞到公路上方,向200多辆北朝鲜卡车、吉普车和摩托组成的庞大车队进行了一轮轮的近距离攻击。北朝鲜车队一片大乱,许多车撞在一起,翻入路边。士兵纷纷从车上跳下,躲到隐蔽处用枪向低空攻击的海盗式飞机射击,击落两架,此时北朝鲜车队已有40辆车被毁。很快,更多的海盗式飞机和空军的F51到达,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攻击。这次空中打击摧毁了北朝鲜83摩托团的31辆卡车、24辆吉普车和45辆摩托,打死打伤北朝鲜军200人。陆战旅于当天黄昏时进至固城以西7公里处。
在中路,美5团一路击溃北朝鲜军的微弱抵抗。北朝鲜军从公路两边的小山上向下射击,尽没造成太大的威胁,但大大迟滞了部队的进攻速度。直到10日中午,该团才终于到达风岩里。部队继续向武村里前进,作为前锋的3营没有遭到什么抵抗,顺利到达武村里,与已经在那里等了好几天的美35团汇合,一同向晋州关推进。而美5团的其他人马却没那么幸运:他们被大量北朝鲜军阻挡在了风岩里北面,只得退守风岩里——天井里一带的峡谷。8月10日午夜,北朝鲜军包围了峡谷,开始进攻。战斗持续了一夜,美1营营长和555炮兵营营长付伤。直到天亮时美国飞机赶到,北朝鲜军才躲进了四周的山里。
这天早上(8月11日),美35团和5团3营轻松击溃小股北朝鲜军,登上了晋州关,从关口上眺望晋州城。而这时候,美5团主力正缩在峡谷里。基恩将军用电话督促5团迅速前进,团长奥道尔费了很多口舌,才让基恩明白该团已被包围。黄昏时分,该团1营在全团炮火的掩护下向北面的山口发动了进攻,打算从那里冲出去,继续向武村里进军。1营很快夺取山口,全团人马正准备通过时,却在晚上9点接到师部的命令,让他们仅以第2营和一个炮兵连前进,其余人原地待命。没人明白师部为什么会下这个奇怪的命令,奥道尔团长正要询问,无线电却断了。该团只好执行命令,第2营在午夜时分通过山口离开。1营、团部和三个炮兵营(555营、90营、159营)都留了下来。
午夜刚过,8月12日凌晨1点,北朝鲜军向留在原地的美军发动了猛烈进攻。1营C连遭到毁灭性打击,180人只有23人逃回美军阵线。奥道尔团长明白,自己手头的部队大部分是炮兵,缺少步兵,再奉命坚持下去无疑是自杀。他于凌晨4点下令所有人前进,冲过山口。
团部很快穿越山口,跟在后面的炮兵却遭到了北朝鲜军的猛烈攻击。555炮兵营和90炮兵营被包围,陷入混乱。两辆T34坦克开到美军跟前,向大炮直接射击。555炮兵营用105榴弹炮还击,炮弹打在T34身上,毫无效果。90炮兵营的155榴弹炮仰角太高,无法调低了向坦克开炮。北朝鲜步兵很快冲上来,双方展开白刃战。555营阵地被攻破,90营奋力死守,好不容易坚持到天亮,终于等到了空中支援。炮兵们虽然没有和空中联络的无线电,可飞行员却根据战场上的曳光弹轨迹确定了北朝鲜军阵地。基恩将军命令24团3营和陆战旅3营前去救援炮兵。前者没有获得任何战果,陆战队经过巨大努力前进到风岩里附近,却根本冲不进去,只能悲伤地遥望着战友的尸体。
美军炮兵的这次惨重损失让美国人心痛不已,他们将炮兵被包围的山口称为“流血谷地”和“炮兵的坟墓”。在“流血谷地”之战中,美555炮兵营的8门105榴弹炮和车辆全部损失,阵亡80人,负伤80人;90炮兵营损失105榴弹炮6门和车辆26台,阵亡100人,负伤60人,失踪30人。
12日早上,陆战旅推进到了泗川以南6公里的仓村,走进了北朝鲜第15团和83摩托团设置的V字形口袋。陆战队沉着应战,在海盗式飞机的紧密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夺取了附近的几个高地,在黄昏时分摧毁了北朝鲜军的口袋。在泗川南面,陆战队耗了一天。(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仅人员素质好,地空配合也强得恐怖。1950年12月长津湖之战,美陆战1师从下竭隅里退到古土里,再退到兴南,一路两边高山上到处是中国志愿军的密集火力在往下射击。陆战1师队在飞机的配合下,居然硬生生地突了出去,全身而退,全师就死了900多人,连被重创都算不上。仓村的这场战斗可以说是美国陆战队长津湖之战的一次小规模预演。)
8月12日黄昏,釜山防御圈北面的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防御圈上已经出现危机(关于防御圈正面的战斗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叙述)。再加上“流血谷地”事件和部队推进速度太慢,美第8集团军认为应当立刻停止“基恩”行动,参加行动部队转入防御,保存西侧翼部队的实力,以备在危急时刻让他们向北增援。8月13日0点,曾经轰轰烈烈的“基恩”行动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各部队开始撤回。陆战旅又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战斗,一个排被击溃,终于在天亮时与北朝鲜军脱离了接触。
在这次反攻中,美24团和南朝鲜闵特遣队对小北山的进攻也以失败告终。北朝鲜军在山中进行游击战,不断袭击美军的主补给线,美韩军队毫无建树。在从8月7日持续到8月13日的“基恩”行动中,北朝鲜第6师以区区7500人广泛展开运动战和游击战,迟滞了拥有制空权的2。4万美军的反攻,迫使美军最后由于防御圈北面的危急形势停止了行动。在布满高地的环境中,游击战是最好的选择。过度依赖公路的美军被灵活运动,可进可退的北朝鲜军弄得心力交瘁,再加上40度以上的高温和穿过小北山的主补给线不断遭袭,美国人纵有上百辆坦克和两倍以上的兵力也难以取得胜利。美军再次暴露了一支过度依赖公路的军队的弱点。北朝鲜军的这一运动战法,与中国GCD部队如出一辙。这种战术在部队处于装备和人数上的劣势时,无疑是一件有力的武器。北朝鲜第6师的战斗意志也是这场作战的亮点:美军发现,他们必须要翻山越岭,用炮火进行精心准备的轰击,然后步兵上山使用轻武器作战,才能把北朝鲜军的阵地夺取,255高地争夺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然而,经过这次作战,北朝鲜第6师的实力再一次急剧下降,全师损失4000人以上,只剩下3000多人尚能战斗。其对马山的威胁再次大幅度减弱,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所以说,“基恩”行动中,双方应该算打了个平手:作为美军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其夺回晋州的计划破产;北朝鲜第6师伤亡惨重,已无法严重威胁马山。两军都达成了部分作战目的,也都有失手之处。不过按照常理来讲,以美军发起进攻时的种种压倒性优势,胜利本来是易如反掌的。可方虎山将军却凭借优秀的战术出色地和敌人打成这种局面,确实是一项奇迹。而且美军就算取得了反攻的胜利,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优势摆在那里,胜利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基恩”行动结束后,双方转入对持。北朝鲜第6师在8月12日补充了2000名新兵,算是恢复了一点实力。从8月18日北朝鲜军夜袭十二堂山开始,两军在小北山和附近的无数个山头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似乎没完没了的残酷的争夺战,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包括655高地(战斗山)、271高地(十二堂山)、342高地(狐狸高地)、小北山(738米)等、743高地(笔峰)。有的时候,北朝鲜军在晚上夺取一个山包,到了白天,美军就展开反击,先用坦克和迫击炮猛烈轰击,然后飞机投掷凝固汽油弹,最后步兵在排山倒海的炮火掩护下向山顶冲锋。美国步兵们冲到山顶时,北朝鲜军的阵地上有时候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然后时间又进入夜晚,北朝鲜军再次夜袭,再次夺取山包,到了白天,美军就再用铺天盖地的火力向山包进攻,最后冲上山头。整个过程重复循环,无数年轻的生命消失在这种形式单调的战斗中。到8月底,战斗山在北朝鲜军和美24团之间已经以这种方法易手20次。笔峰,美5团也机械重复着这样一种战争模式。战斗完全就是1951年——1953年间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阵地战的缩小版。北朝鲜第6师13团、14团团长都在山地战中战死。两军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势均力敌,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把对方一口气打败,只能重复着机械的山地战。
十二 突入险境的精锐之师——灵山危机
自从北朝鲜的八月攻势开始后,釜山防御圈正面的联合国军各部都遭受了巨大压力。尽管朝鲜人民军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状态,但他们却出奇地顽强,仍在固执地不断向前攻击。联合国军根本摸不清北朝鲜军的实力,由此便在心理上先失掉了一分。
8月5日午夜,兵力7000多人,师长为李权武的北朝鲜第4师从灵山西面渡过洛东江,开始了对美24师的进攻。(上一章里提到过)洛东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向西的突出部,被成为“洛东江江湾”。一旦北朝鲜军突破这里占领交通枢纽灵山,就会将马山西面的美25师和北面的美骑兵1师分割开来,对整个釜山防御圈构成严重威胁。此时,美24师兵力非常缺乏,各团都只有两个不到500人的营,师直属炮兵只有17门105榴弹炮和12门155榴弹炮。查奇将军判断,北朝鲜军过江后的主攻方向很可能是灵山北面的昌宁,因此派遣21团和19团在那里防御,而在灵山正面的部队则是34团,该团防守洛东江江湾沿岸19公里的正面,以第3营防守沿江一线,1营则在东面的讲里作为预备队。3营的3个连沿江从南到北依此排开,各自占领要点。营部设置在各连身后的鼓谷里。这种布置初看起来和该团在公州之战中的阵地看起来差不多,但有一个明显的不同:3个美军连这次必须防守整整19公里长的防线,兵力根本不够用。各连以班排为单位占据要点,连之间的间距在4公里左右。这种配置方法是沃克将军命令防御圈中的联合国军各部使用的。沃克将军的战术是,在洛东江东岸的高山上建立一系列的小型阵地。这些阵地充当观察哨使用,一发现北朝鲜军渡江就立刻报告。离江几公里部署的后备部队在这时赶往出事地点,发动反击,将刚刚过江立足不稳的敌人重新打回去。沃克不愧是防御战的一流好手,他的这种战术完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而不是沿江线式布阵的“守死”。这是沃克将军“反击才是防御的决定性因素”的又一次绝佳体现。
当8月2日到3日间美24师进入江边的阵地时,为了防止战斗开始后出现难民潮影响部队的作战,下令沿江8公里的居民全部撤走,否则将作敌人对待,格杀无论,一时间使洛东江东岸有30万朝鲜平民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前往釜山。此外,洛东江西岸有大约10万难民想过江逃难。美军担心难民队伍中混杂着北朝鲜军,因此用密集火力将难民逼了回去。
8月6日0点,一片漆黑的洛东江江湾上空升起了大量信号弹。随后,北朝鲜军的渡江开始了。北朝鲜军分别向对岸美34团和21团的结合部釜谷里和美34团L连驻守的乌项发动进攻。在釜谷里,美21团用重机枪向上岸之敌猛射,配合地雷场将其击退。乌项方面,由于L连的观察哨都布置在附近的山上,在一团漆黑中竟然没有发现涉水过江的北朝鲜军。这些北朝鲜4师18团的士兵将武器举在头顶上,淌过齐肩身的江水来到东岸,然后迅速向美军阵地渗透,消失在一片黑暗中。
凌晨1点,美3营营部突然遭到北朝鲜军袭击。营部警卫队猝不及防,一触即溃。新任营长佩雷斯中校逃到了位于东面的讲里的1营营部。一个小时后,美34团比彻姆团长(大家都还记得他吧)接到了3营营部被击溃的报告,大为吃惊,急忙询问江边的三个连有无观察到什么异样。三个连都说没有发现北朝鲜军渡江,但不久,L连就报告其侧翼正在遭受猛烈进攻,一部已被击溃。比彻姆由此判断出北朝鲜军大概是从泊津渡口过江的(其实是乌项),命令作为后备部队的1营立刻向渡口反攻,把北朝鲜军打回去。1营以C连为先头部队开始前进,然而C连没走多远就在鼓谷里北面被包围。这天天亮时,美3营防线北部的I连作为军人应感到万分耻辱的事。当时,从乌项过江的一部分北朝鲜军绕过I连阵地,向东北方向插去。I连见此情景立刻懦弱地向团部打电话,慌称全连已被包围,随后便立刻脚底摸油逃到了北边美21团的防线上。
上午10点,C连连长已身中三枪,全连仅剩下35人,坚守在一个面粉厂中。由于缺乏构筑工事的材料,他们只好用战友的尸体填在掩体上。上午10点半,美13炮兵营B连在鼓谷里东面的头谷遭到袭击。该连放弃了4门大炮,仓皇撤退。美1营营长阿伊莱斯中校见部队损失惨重,决心将A连和B连聚在一起,在两辆M16防空高炮车和数辆M24轻型坦克的配合下(美24师现在只有这破玩意)一同沿公路推进。B连在道路北面,A连在南。B连走到165高地附近时候(165高地附近有几个高度差不多的小山头,被美军称为“三叶草高地”)遭到了北朝鲜军阻击,一辆M16高炮被击毁。B连只好停止前进,原地构筑阵地。A连一路上只受到轻微抵抗,数人伤亡,在坦克配合下来到鼓谷里的面粉厂,救出了正在里面死守的C连幸存者。两股人马合兵一处,汇合被击溃的L连一部,在晚上8点到达鼓谷里以南、位于江边的漆岘里并建立了防线。
8月6日这一天,美19团也发动了一次反攻。这天上午,比彻姆团长终于查明北朝鲜军的渡江地点是乌项而泊津,于是下令19团向乌项进攻。19团一开始打得不错,首先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