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们费了很大努力才爬出来,其中一门无坐力炮已经卡壳。由于T34坦克找不到美军开火的位置,因此一边前进以便使用火炮和机枪向四周漫无目的地任意射击。美军眼睁睁地看着T34坦克开到了阵地前的山口。处在一条沟中的美军中尉奥利?康纳从15码外操起2。36火箭筒向坦克装甲最脆弱的后部一口气发射了22发火箭弹,可仍然没什么效果。见此情景,步兵阵地上的那门105榴弹炮孤注一掷地将6发反坦克炮弹全部打了出去,总算收到了效果:其中一辆履带被打断,另一辆起火燃烧。两名北朝鲜士兵高举双手从燃烧的坦克里钻出来,第三个人则手持冲锋枪跳出坦克,向美军阵地开火,打死了一名美军机枪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是第一个死在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美军立刻将这三人统统击毙。
由于6发反坦克炮弹已经打完,那门105榴弹炮只好改打高爆炮弹。其余6辆T34坦克越过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并向美军步兵阵地不断开火,摧毁了那门105榴弹炮和一门75毫米无坐力炮,打伤了一名炮手。
坦克并没有全力进攻步兵阵地,而是开了过去,压断了美国步兵和炮兵之间联系的电话线。佩里中校的炮兵尽管没有反坦克炮弹,却依旧向坦克射击。由于T34坦克找不到美军炮兵的位置,只好一边胡乱开火,一边开到一个小山背后隐蔽起来。随后,北朝鲜坦克手将坦克隐蔽得只露出上面的炮塔,一辆接一辆地冲过炮火封锁,开向南面的乌山。坦克再次出现在炮兵营的视野中后,105榴弹炮继续发射炮弹,但炮弹不是弹飞,就是仅仅令坦克震动了一下。
见此情景,炮兵营的2。36英寸火箭筒也开火了,火箭弹依然从坦克身上跳到了一边。射手埃巴索尔中士觉得,T34坦克有军舰那么大。终于,一发105榴弹炮发射的炮弹奇迹般地炸断了一辆T34的履带,坦克停住了。佩里中校想把坦克手逼出来,又命令大炮继续射击。打了三炮后,两名北朝鲜士兵跳出坦克,一边跑一边开枪。一个班的美军开火还击。短暂的交火中,两名北朝鲜士兵都被打死,佩里中校右腿中弹,却仍然坚持在阵地上。
第一组坦克渐渐向南开远了。10分钟后,第二批又出现了。这批坦克数量很多,三三两两地一组,很快冲过了几乎没有进行抵抗的步兵阵地(可能他们认为开枪是徒劳的),杀向炮兵。炮兵阵地上乱作一团,许多士兵大惊失色,仓皇撤离阵地。于是军官们站到了炮手的位置上,亲自操炮射击。恐慌因为军官们的镇定被平静下去,士兵们又回到了阵地。
尽管105榴弹炮在不断射击,T34坦克却全然不当回事。只一辆坦克的履带被打坏,瘫痪在炮兵阵地前。有的坦克上坐着一两个士兵,也被美军的炮弹打落到地上。坦克们向美军步兵停在阵地后面的车辆开火,将其全数击毁。坦克的炮火还击中了一个农家院落中的美军炮兵弹药堆集处,剧响声中,300发105毫米炮弹爆炸起来。
上午9点半,第二批坦克也通过了美军炮兵阵地,向南面的乌山开去。从7点到9点半,总共有33辆北朝鲜坦克经过美军阵地,这些坦克都属于北朝鲜军105坦克旅107装甲团。有四辆坦克被击毁或瘫痪,其余29辆通过了史密斯特遣队的防线。美军伤亡23人。
坦克终于过去了。雨还在下着,美军阵地上异常平静,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难以得空中支援。美军看不到任何敌人向他们走来,他们立刻将战壕挖深,以抵御下一波冲击。
上午10点半,美军阵地的北面又一次有了动静。很快,一支令人惊讶的大部队在水原方向出现了。这是一支长得难以置信的车队,由三辆T34坦克开头,后面是一长串卡车和步兵,足有3到4公里长。北朝鲜第4师第14、第18团的5000名士兵以密集纵队向美军阵地压过来,而抵御他们的,只有不到400个美国大兵。
上午11点45分,北朝鲜军的先头尖兵行进到距离史密斯特遣队只有1000码的距离。史密斯中校下令“猛烈射击那个纵队!”一时间,步枪,机枪,迫击炮全部吼叫起来。北朝鲜军没有想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立刻大乱。许多人饮弹倒下,多辆卡车起火燃烧。北朝鲜步兵立刻分散开来,跳进了路边的沟里。3辆打头的坦克开上前去,向美军阵地猛烈开火。大约1000名北朝鲜步兵组织起来,试图迂回到美军步兵阵地的侧翼。美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加,45分钟后,北朝鲜军占领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山头,向部署在公路西侧的B连一个排猛烈射击。史密斯下命令该排撤到公路东侧的主阵地中。美军在公路东侧建立了环形防线,准备死守。由于步兵和炮兵间联系的电话线已在早些时候被T34坦克压断,因此环形防线得不到任何炮火支援。
北朝鲜炮兵已经探明了美军阵地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炮弹落到特遣队官兵的头上。侧翼越来越多的山头被占领,北朝鲜军用机关枪向美军居高临下地开火。特遣队的环形阵地不断收缩,直径已经由1200米变成了700米。
特遣队在阵地上一直坚持了3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弹药已几乎用完。由于缺乏血浆,军医对重伤员无能为力。北朝鲜军开始收缩包围圈,两翼的枪声越来越激烈。C连连长达什纳上尉认为,部队应当立刻撤退,否则会被围歼。史密斯中校开始还觉得应该再坚持一阵,可事实却不得不让他下令撤退。他告诉部下:“看来我们不得不撤退了。”随后又加上一句:“这恐怕是我将来会遗憾终生的决定。”史密斯原计划按如下的次序撤退:先是C连,然后是医务人员,接下来是营部,最后是B连。B连和C连应该互相交替掩护撤退。C连首先从山坡后面滑下,向南逃去。在撤退过程中,他们遭到北朝鲜军重机枪的扫射,损失惨重。史密斯特遣队因此全乱了,官兵们溃不成军,争相逃命。北朝鲜军对撤退的美军猛烈开火,使美军遭受严重伤亡。
当特遣队各部都在撤退时,B连2排却仍然坚守在阵地上。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多英勇,而是他们根本没接到命令。撤退命令下达了很长时间后,一名通讯兵向该排排长卡尔?伯纳德中尉报告,说营部已经空无一人了。排长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孤军奋战。2排只好自行撤退,并演变为一场溃逃。为了逃脱,他们不得不抛弃了25名重伤员和阵亡者的尸体,成就了美军在乌山之战中最耻辱的一幕。
下午3点,为了传达撤退命令,史密斯中校来到了佩里炮兵阵地。炮兵们得到命令后拆下了大炮上的观测器、炮闸和瞄准仪,把大炮的主体丢弃在阵地上。史密斯和佩里认为,北朝鲜坦克大概已经穿过乌山向平泽开去,因此必须向乌山东南面的安城撤退。炮兵的车队从城北进入乌山,结果碰上了三辆T34坦克。坦克正停在街上,北朝鲜坦克兵站在一边抽烟。双方都大吃一惊,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对视了一会儿。然后美国人继续开车,一溜眼地跑了。这滑稽的一幕中,双方没有发生交火。(有点冷笑话的感觉~~~~~)
炮兵的车队收容了100名走散的特遣队步兵。半夜,他们终于抵达了安城。时美24师34团已经抵达这里。随后,他们又向南面大约的天安驶去。
相比之下,步兵们的逃难经过要曲折、混乱得多,在此不能一一表述。北朝鲜军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多地追击,这些人似乎都在忙着搜集战利品。步兵中经历最曲折的当为B连2排排长伯纳德和跟随他的12名士兵。他们没有指南针,无法辨别方向。但在一座废弃的学校校舍里,中尉找到一本朝鲜小学生的地理课本。他撕下印有朝鲜地图的那一页,把他打扑克牌赢来的一块浪琴金表从朝鲜农民那里换来一辆独轮手推车,推着一名受伤的军官艰难地向南撤退。两天后,他们终于抵达天安。在取出了战斗中楔入手中的弹片后,伯纳德中尉立刻躺到床上,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大约有250名史密斯特遣队的士兵活着回到了美军一方,这意味着有150名士兵战死或失踪。此外,佩里的第52野战炮兵营有31人失踪,并丢弃了所有火炮。另外,北朝鲜军让在乌山被俘的安布劳斯?纽根特炮兵上尉在汉城广播电台向美军进行广播,说美军共有72人在乌山被俘。北朝鲜第4师战死42人,负伤85人。第105坦克团损失坦克四辆,另有三辆受伤,但仍能行驶。
作为美军的初战,美国大兵在乌山的表现实在可圈可点。这些娃娃兵们刚刚从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出来五天就经历了战斗,而且还坚持了7个小时,的确有顽强之处。然而由于经验不足,造成其撤退极其混乱,这是由于驻日美军只注重行政工作而轻视作战训练而造成的。
五 从平泽到天安——美军第34团的溃败
随着史密斯特遣队在乌山的惨败,乌山南面大约16公里的平泽便暴露在北朝鲜军的铁骑之下了。平泽的西面不远是大海,东面约20公里处则是安城。而安城东面靠山,所以平泽——安城一线就自然成为了北朝鲜军下一步要经过的地方了。美国人也深知这一点。7月4日夜晚,美24师34团从釜山乘坐火车开始北上。按照美24师师长迪安的命令,他们将要在平泽——安城一线建立起一道防线。
美军第34团原驻扎在日本九州的佐世保。由于一直缺乏训练,该团的士气一直很低。团长杰伊?洛夫莱斯上校在曾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和迪安师长一同工作,深得迪安信任。此时,他刚刚接管34团不久,就接到了战斗任务。该团和其他驻日美军一样,都因为长期处于和平状态而没有满编,只有1营和3营共1981人。
迪安希望依靠34团守住平泽——安城防线。他对史密斯的那支小部队根本不抱任何幻想。7月5日早上,34团1营奉命进入平泽北面的阵地,3营进入安城。
34团这样一种部署方式无疑是十分愚蠢的,因为北朝鲜军队的主攻方向就是乌山——平泽。34团仅仅以一个战斗力低下的步兵营放在敌人的主攻方向,这无疑是自杀。随着乌山战斗的开始,师部派往乌山前线的师炮兵指挥员乔治?巴思准将(他本为美25师炮兵指挥员)驱车回到了平泽。此人是7月4日晚上和史密斯特遣队一同开赴前线的。他告诉1营营长哈罗德?阿依莱斯中校, T34坦克正在突破史密斯特遣队的防线,应该派出火箭筒小队向北搜索。于是查尔斯?佩恩中尉带了一队人向北侦察,在西井里一带,他们发现了坦克的留在地上的痕迹和惊慌失措的南朝鲜骑兵。南朝鲜骑兵高喊着“坦克!坦克!撤退!撤退!”并向南逃去。随后,佩恩中尉看见北面1500米处有T34坦克。侦察队很快和坦克发生交战,向坦克发射了火箭,但没有任何效果。一名美国兵被坦克的机枪打死。侦察队只好撤回平泽,并报告说“没有战果”。坦克并没有继续南下,7月5日一整天,平泽都在平静中度过。只是一直联系不上史密斯特遣队,这让迪安师长很不安。他在当天晚上亲自乘车从大田赶到平泽,一直呆到半夜才回去。
午夜时分,5名史密斯特遣队的溃兵来到1营处,叙述了乌山之战的过程。营长大为震惊。巴思准将指示他,不要让部队死守阵地,重蹈史密斯的覆辙。在后路被断,或者营部被包围时,应该相机撤退。营长担心北朝鲜坦克会顺着公路开下来,因此命令将阵地北面600码处的一座跨溪小桥炸掉。7月6日凌晨1点半,巴思准将离开了平泽。3点左右,桥被爆破。
黎明,细雨朦胧。驻守在61高地上的1营A连听到了坦克发动机的轰鸣。眼尖的人还能透过蒙蒙雨雾看见断桥对面几辆被挡住的坦克的轮廓。接着,他们又看到了两队步兵。他们本来以为那是从乌山撤下来的败兵,随后便意识到只有北朝鲜军才有坦克。美军的107毫米迫击炮开火了,北朝鲜步兵立刻分散进了道路两边的稻天里,并继续前进。这时候,A连已经可以看见13辆T34,呈长蛇队形排列在公路上。第一辆坦克的坦克手钻出坦克,来到断桥边查看了一番,然后回到坦克里,盖上炮塔口,向A连的阵地猛烈炮击。
A连阵地上的炮兵前进观察员很快被坦克炮震晕,美军的重迫击炮只好停止了射击。A连士兵惊恐地看到,高地下面,北朝鲜步兵正淌过小溪在向他们前进。军官大喊着下令士兵开火,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举枪射击,而且大多数都是排长和班长。其余士兵都被吓呆了,他们不敢相信敌人正在向他们走来。后来对A连一个排的31件武器进行检查,居然有12件被弄断、弄脏或者装错。
北朝鲜步兵开始向A连的侧翼运动,同时也开始向公路东侧的B连阵地前进。营长阿依莱斯中校怕部队象史密斯特遣队一样被包围,下令A连和B连都从阵地上撤下来,自己也返回了平泽的营部。这道命令一下,立刻引起了一场大溃逃。
A连1排部署在公路和与公路平行的铁路之间。排长德里科尔中尉和17名属下的士兵并没有听到撤退的命令。他们看到B连正在撤退,于是便派了一名通讯兵到山上连里的主阵地看了看。通讯员报告说,阵地上已经没有人了。于是他们利用铁路的路堤做掩护开始撤退。北朝鲜步兵就在旁边的公路上,却没有发现他们。当他们走到一片稻田边的时候,有人告诉排长说还有几个1排的人仍留在阵地上,其中包括一些伤员。德里科尔立刻带了3名士兵前去寻找。在半路上,这四个人被北朝鲜军包围。他们举手投降,却被北朝鲜士兵枪杀。
A连的撤退已经彻底乱了。有的士兵狼狈地丢弃了自己的装备,冒着敌人的炮火慌不择路、争先恐后地向后方逃去,不少人竟然一口气跑回了南面3公里远的平泽城。这些人在大街上聚集起来,等待战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里。不久,那个曾被T34坦克炮震晕的炮兵前进观察员也逃进了城里。他显然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创伤,被吓出了神经病:他翻着白眼,琅琅跄跄地走着,嘴里一个劲嘟囔着“下雨,下雨”(此人真是很强。已经被吓出毛病了还知道。接着,一名逃回城里的1排士兵告诉大家,他看见德里科尔中尉和3名士兵向北朝鲜军投降后仍被杀死。所有人都因此彻底丧失了勇气。
团部军官约翰?郭少校来到平泽,传达了命令:“在营不陷入危险的范围内,要尽量长时间地保持现有阵地,以后往天安后退。”(团部设在距离平泽不远的成欢里。由于团部和平泽间的电话线被北朝鲜游击队切断,只好派人传达命令)接到命令后,垂头丧气的1营于上午9点左右开始向天安撤退。撤退之前,营里的一个爆破组将平泽北面一条小河上的桥炸毁了。1营在黄昏时分到达天安。平泽之战,1营A连的140人里有四分之一在当天的战斗中战死或失踪,并遗弃了大部分装备。
在安城,3营L连见1营从平泽撤退后也擅自撤向了天安。L连连长阿奇?斯帝斯中尉并没有因为他的擅自撤离而受到任何处罚。下午,3营的其余人马奉命从安城撤出,于夜间到达天安。在天安南部,巴斯准将组织起了防线:撤到天安的史密斯特遣队幸存官兵防守公路东侧,第1营防守公路西侧,团部和3营则在城里。
于是,美军第34团仅仅用了一天就轻易放弃了平泽——安城的防线。迪安将军对此大为光火,因为从平泽到天安20公里的距离上,部队本来可以进行节节抵抗。可美军居然一口气就撤到了天安。当晚,迪安本想命令34团立刻北上反攻,可由于担心部队在夜间遭到伏击,因此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再进行反击。当夜,巴斯准将离开天安,回到了他的老部队25师。
7月7日晨,昨天擅自撤离安城的L连和3营的一个侦察排离开天安向北面出发了。他们向北前进了8公里左右,遭到了北朝鲜军步兵的阻击。L连立刻向团部求援,要求派遣一个营的兵力增援。于是,第3营开始向北面进发。与此同时,由于对34团轻易撤退感到不满,迪安将军撤掉了杰伊?洛夫莱斯上校团长的职务,并派他在二战中的老战友罗伯特?马丁上校前往接替。迪安对马丁非常器重,并相信他能把仗打好。马丁上校到达团部的时候一身笔挺的制服,神态轻松,连手枪都没带来。意气风发的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结束了。
下午3时,美军北进中的3营占据了一个有利阵地。然而当团部的约翰?郭少校奉命从天安来到该营的阵地时,却看到部队正在撤离。他根本找不到营长和营主任参谋,便迅速争得了团部的许可,将混乱的部队集结起来,重新向北挺进。郭少校和3营的作战参谋布恩?西格少校、两名连长等军官分乘两辆吉普车,行驶在队伍的最前面。不久,两辆吉普车遭到了北朝鲜军队的伏击。数十名北朝鲜士兵从近距离向他们开火,打死了西格少校,其他人也全都不同程度受伤。身负重伤的郭少校逃进了路边的灌木丛,看见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