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贤文谈人生-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登封市公安局长的三年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00余起,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0余个,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作为一名公安战线上的女领导干部,任长霞要比男同志承受更多的困难和压力,但她从不退却,从不示弱。当犯罪分子扬言要伤害和绑架她儿子的时候,她坚定地说:“要是怕,我就不当人民警察了。”任长霞正是凭着铮铮铁骨和大智大勇,使犯罪分子闻风丧胆,邪恶势力心惊胆战。她从严治警,敢抓敢管,实施“五条禁令”,全局没有出现一个“问题民警”,打造出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跟我干、向我学、对我监督。”这是任长霞常对干警说的话,集中体现了她在做人做事上的自律和自信。当犯罪分子妄图用金钱开路,让她高抬贵手时,她严词呵斥:“在我这儿没有金钱能打通的关节,只有公正的法律!”当各种说情风刮来,让她“灵活处事”时,她始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给自己以任何可以放松的理由。

  任长霞为事业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儿子生病住院,她挤不出时间去看望;父亲卧床不起,她无暇床前尽孝;母亲想念她,只能黯然落泪。到登封工作后,她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春节,要么忙着为困难群众送米送面,要么忙着到民警家中拜年,要么忙着在街上查看执勤情况。任长霞对自己的这种严格要求,源于她的党性原则,源于她在各种诱惑面前心如止水的良好心态。她曾经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我一个月工资1000多块钱,足够吃饭穿衣了。”

  任长霞是一面镜子,她始终履行着人民警察的原则和职责。虽然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给我们留下的是浩然正气,是永不磨灭的丰碑。

  文章分享

  杨宏宇是我的一位年轻朋友,走出大学校门后在不同的职场拼打了几年,现在从事产品直销业务。当今中国的直销行业常常被人曲解和质疑,他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要发展一个新的行业,需要从业人员遵循原则,讲究规则,才能推动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杨宏宇下面这篇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

  做人要有原则

  文/杨宏宇

  茫茫宇宙,运行有序。

  近些年来,由于商务活动的增多,我坐飞机旅行的次数增多了。每每飞上蓝天,总有一种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自然的感觉,有时不免有些担忧:“飞机高速飞行,会不会撞到其他飞机?”

  “当然不会,因为每架飞机都有自己特定的航线和航道。”

  “安全的前提就在于有序。如果无序,就会埋下悲剧的祸根!”

  我所从事的直销业,是一个朝阳且正在规范之中的行业。谈及直销,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色变——不就是骗人的传销吗?许多朋友因为不熟悉这个行业,发出种种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位曾经的直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今天的直销活动实践者,我必须站出来为其正言——直销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运作模式,本身无对错之分,问题出在使用它的人是否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直销是一种重要的分销手段,而非法传销是一种金融诈骗行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对社会的作用也截然不同。

  想必人们对家乐福、沃尔玛、国美等大型零售商场不会陌生,其在商业分销环节中充当着终端零售商和代理商的角色。而直销是使消费者与厂商的距离比超市更短的分销途径,即产品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由直销员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并提供良好服务的分销手段,由此节省了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成本和时间,所以被国际社会视为最便捷有效的分销模式之一。对于直销员来说,传递商品价值是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而非法传销则以敛财为目的,拼命煽动渴望一夜暴富的人缴钱入会,并鼓励其发展两条或者多条下线人员,上线人员按人头数抽取入会者缴纳的高额入门费,以牟取暴利。这其实是金融诈骗行为,不仅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而且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念,贻害无穷。

  常言道:商有商道,行有行规。如果一个行业缺失了规则,那么就肯定会发生类似飞机撞到飞机的事件,而最终的结果是毁了一个行业。目前,直销行业之所以比较混乱,关键在于人心混乱。对此,我有两点感触:一是从事非法传销的人缺乏良知,他们一边干着违法的勾当,一边以直销商身份掩人耳目。二是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属大势所趋,目前这个领域还充满了不规范操作。作为一名直销从业者,应认识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行业的规范,务必怀揣一颗推动行业发展的赤诚之心去经营自己的事业,面对诱惑要坚持做人的原则。“一正方可压百邪”,直销业人士应该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从而在竞争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19。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做人要勇于接受批评
  

  可造之才,值得批评

  刘邦纳谏,赢得民心

  有容乃大,诸葛认错

  从谏如流,贞观之治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增广贤文》中关于勇于接受批评、知错必改的内容还有不少:

  凡是自是,便少一是;有短护短,更添一短。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人自是,不反目稽唇不止,只温语称他人一句好,便有无限欢欣;两人相非,不破家亡身不止,只回头认自己一句错,便有无边受用。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接受批评是需要勇气的,要能够听得进不太中听的批评意见。勇于接受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纵观我国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能够从善如流,所以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可造之才,值得批评

  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评一个人是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的。谁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一般而言,人们都喜欢听好话,而不愿意听批评意见,有些人还会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还需指出的是,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出批评意见,而对不值得批评的人根本不会去说他,懒得冒被人仇视的风险。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之间的一则故事,就很值得一读。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许多门生之中,耕柱被公认是最优秀的,但他却偏偏常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门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导与匡正。”

  听了墨子这番话,耕柱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评为耻,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成为墨子的继承人。

  刘邦纳谏,赢得民心

  汉高祖刘邦就个人能力而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太强,但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而不像霸王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曰:“昔者天子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诤臣就是敢于向上司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一个上司如果有了敢于提批评意见的下属,就能避免犯严重的错误。这说明了诤臣的重要性。刘邦就是因为有一批敢于提批评意见的诤臣,使他避免了犯错,争取了民心,最终赢得了天下。下面就是一则刘邦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刘邦进入秦宫后,见宫殿高大雄伟,美女、珠宝不计其数,心中产生了羡慕之情,想全部据为己有。大将樊哙劝刘邦最好不要这样做,刘邦很不高兴。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之所以不得人心,失去天下,原因就在于他穷奢极欲。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那样享乐,岂不坏了大事?樊哙的话可是忠言啊!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您还是听樊哙的劝告吧!”

  刘邦听了深有感触,立即采纳了樊哙的意见。接着,刘邦又传令废除秦朝苛法,还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不仅分毫未动秦宫的财宝,而且撤守灞上,深得秦人的拥护,这与后来的项羽火烧阿房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邦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项羽并取得天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虚怀若谷,能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正是个体和组织得以健康成长的重要品德。这种知错必改的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容乃大,诸葛认错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留下了许多文治武功的动人故事,诸葛亮也一直是人们崇拜的偶像。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誉为千古名相,除了他的个人才华之外,还离不开他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品德。

  诸葛亮是个恪尽职守的人,据说有一次他辛辛苦苦地趴在案前,亲自核对登记册和账本。主簿杨颙知道了这件事后,径直闯进丞相府,对诸葛亮说:“治理国家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个程序一定要遵守,不能紊乱;上下的职务、职责,也不能相互侵犯,否则就会乱套。请允许我用治家的小事来为您打个比方吧。”

  于是,杨主簿给诸葛亮举了这个例子:“有一个财主起初治家有方,给奴仆派活井然有序,男人去耕田种地,女人去洗菜烧饭,狗留在家里看门,鸡主管报时,牛出力耕地,马奔驰长途。这就叫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主人只需负责检查,抓好统筹就可以了。

  “可是忽然有一天,这位财主心血来潮,突发奇想,他不再派别人干活,而是亲自去干那些琐碎的活儿,结果累得他头昏眼花,身心疲惫,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干成,更别提干好了。为什么呢?是这个财主的智慧不如男女奴仆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他丢掉了管理的方法。古人讲得很明白:‘安坐下来,议论制定治国大道的是王公;行动起来,执行政务的是士大夫。’

  “如今丞相您治理国务,万事缠身,可您竟然亲自低着头、弯着腰来核查登记本和账单之类的事情,这不是太劳累辛苦而又没有必要吗?”

  杨主簿一番坦率诚恳的劝告,使诸葛亮很受启发。他马上向杨主簿认了错,做了自我批评。

  诸葛亮身为一国丞相,却能够虚心听取下属的正确意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品德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从谏如流,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在他统治时,唐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善于听取臣下的批评意见,他与魏征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李世民即位之后,提拔敢于直言的魏征当了谏议大夫。魏征有胆有谋,常常不顾皇帝的情面而极力劝谏,有时达到非常执着的地步。魏征当了几年的谏议大夫,前前后后竟直言陈谏了200多件事情。

  有一次,有大臣送给太宗一只鹞鹰,太宗非常喜欢。一天,太宗在朝上正逗鹞鹰玩的时候,忽然见魏征老远地走来了,就赶紧将鹞鹰一把从胳臂上揪下来藏掖在怀里,想等魏征走了再放出来玩,可是魏征禀奏的公事特别多,说了很长时间还没说完。太宗心里又急又气,可又不敢直说,结果那只鹞鹰竟然憋死在他怀里。

  还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来,怒气冲天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朕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询问原因,太宗仍然气冲冲地说:“魏征总是当众侮辱朕,跟朕对着干。”听清了事情的缘由,长孙皇后悄悄地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只见长孙皇后穿着朝服,恭恭敬敬地向太宗参拜。太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吃惊地问:“皇后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严肃地说:“我听说一句古话叫‘主明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不正是由于陛下您英明的缘故吗?我怎敢不祝贺皇上呢?”

  一听这话,唐太宗也就不生气了,转而高兴地笑了。

  大唐国力逐渐强盛之后,魏征见唐太宗不如初期那样励精图治,于是上了一道有名的《十渐疏》,希望唐太宗戒骄戒躁,励精图治。太宗读后十分感动地说:“希望你能继续直言得失,朕一定会虚怀若谷,恭敬地等待你的批评意见。”

  当魏征去世,唐太宗得知消息,悲痛万分,说自己失去了一面鉴戒的镜子。 






 
20。 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 得理也要让人
  

  宽厚大德,齐宽送牛

  王旦主政,与人为善

  手下留情,致庸解怨

  无过赔偿,创业有方

  给人台阶,赢得顾客

  “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仗势欺人的话,自己一旦失势,别人反过来就会欺负你;这就好比在没有退路的巷子里追狗,狗如果没有了退路,就会掉转头来咬人。这句贤文教导我们,做人要有高姿态,别人如果伤害了你而理亏的时候,你得理也要让三分,而不能穷追猛打;否则别人没有了退路,势必极力反扑,你自己也就没有了余地,结果可能会两败俱伤。让与不让,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得理让人会天宽地阔,得理不让人会使路越走越窄。

  在军事上有一条策略叫“围而不歼”,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如果无需或无力全歼敌人,在布置包围圈的时候,有意留下一个口子,让敌人从那里逃走,这样就可以避免鱼死网破,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关于得理要让人的警句,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一些:

  路径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贤士,他们在做人处事上的豁达大度给我们留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宽厚大德,齐宽让牛

  东汉时有个叫齐宽的人,有一次他坐着牛车在路上走,忽然遇到一个丢牛的人,说齐宽车上套的牛是他的。齐宽一句话也没说,解下牛就让他牵走,自己下车步行回家。

  过了不久,丢牛的人又找到了自己的牛,于是就把齐宽的牛送回来。一见到齐宽,那人就跪下磕头道歉:“我实在对不起您,现在由您随便处罚好了。”

  齐宽却当什么也没发生,和颜悦色地对那人说:“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相似的,偶然认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你又辛辛苦苦地把我的牛送了回来,还有什么可道歉的呢?”

  州官听说这件事后,对齐宽的宽宏大量、不与人计较的品德大加赞赏,齐宽的美名也由此传开来。

  王旦主政,与人为善

  当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我们有理的时候,是以牙还牙呢,还是高抬贵手、放人一马呢?北宋名臣王旦在这方面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王旦担任司空中书时,一次送到枢密院的文件因格式不符合规定,被寇准告到了皇帝那儿,王旦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斥责。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情,需要送文件到中书省,谁知枢密院的文件也出现了不符合规定的错误。值班官吏高兴地把它送给了王旦,以为可以乘机报复一下枢密院的寇准,出以前那口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