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系统在初唐-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四十五章 闲逸

    吃过晚饭,李行之叫仆人从厨房旁边抬过来一个高不到半丈、直径也近半丈的一个大水缸,放在了他那个小院的中央。

    然后又把已经被仆人洗干净的细沙倒入其中,放上几颗大大小小的石头,再种上一棵小叶莲。

    最后,李行之在里面灌满了空间水,放入两尾火鲤。

    看着两尾火鲤从开始的慌乱;到平静、自在的游动,李行之可以想象,到了夏日里,缸中莲叶田田,两尾红色的大鲤鱼在莲叶下嬉戏,水上泛点涟漪,实在是一番美景!

    李行之把这大缸、火鲤往这院子里一放,顿时就凸显出不同的格调来,本来有些寂寥、萧索的院子一下在就生动了起来。

    如果有懂风水的来看过,便知道,那大缸放置处,正是压住了这个小院子的灵眼。一眼小小的缸,以莲为木、红鲤称金、大缸为火土铸制,再加上那大缸中的一湾灵泉水,正是五行俱全!能聚灵生气!

    李行之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回到了房中,只见他一顿,人影便在房中消失不见了。

    他到了空间中,看到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连本来他没有抱什么希望的小雪莲都长了起来,让李行之颇为兴奋;泉边的那个被埋下的桃核已经发出芽、长出了细苗来。

    那些从市中买来的几棵花苗竟然都长大了不少,让李行之颇为惊讶,即便有些时间差,但也不会这么快,他只能把原因归结于这空间的神奇。

    李行之给那些个花草树木都浇了些水,也不看那在泉眼中游得欢快的小金蛇,盘腿坐着了泉眼边他带进了的那块大青石上,便开始入定了。

    待他再次从入定中醒来,感觉内气有精纯了不少。他发现在这洞府中修炼效果会好上很多,最重要的是,不会被什么人打扰到。难怪修道五要中,“地”独居其一!

    李行之感觉,随着他在这空间中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和这空间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对修炼的帮助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入定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明显了起来,即便远达不到第一次进空间入定的时候那种完全契合的程度。

    他又练了一套“广播体操”,舒展了筋骨、活络了气血,想到天色还早,便用泉水洗了洗脸,开始打理起空间中的花木来。

    他还想在空间里面种一些竹子,一是他对竹子有些偏爱,二则是竹子可以做很多东西,种草药的那片空间他还准备围上一道篱笆,不过,想着现在空间还太小,种不了多少东西,也就不着急了。

    李行之回到房间里面,三更天已经过来,月亮已经不见,天际泛着微微的光。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去厨房自己做些吃的。

    这时候,厨房里面已经明亮、温暖了起来,灶下火焰跳动,上面架着口大锅,烧开的水上热气升腾,进进出出的都是端着大大小小盆子的奴仆。

    他刚走进厨房,这时,小胖子也走了进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往旁边的案板出走去,拿了早已经发好的面团,揉开,准备做蒸饼了。

    这时,李行之从后面走了过去,拍了拍小胖子的肩膀。

    胖子转过身来道:“大郎怎么起得这般早?”

    “本来想做点蒸饼吃,没想到你这个大厨就出来了。”李行之笑着说道,对于胖子的敬业他还是佩服的,以他自己的懒散性子,如果没有系统的帮助,这一行能入得门就不错了。…;

    胖子见到李行之来了,在李府听多了李行之的厨艺有多么的神奇,也想看看,便让开了身去。

    却听得李行之说道:“一起做吧!”

    小胖子可高兴起来,只道是李行之要指点他的厨艺。

    他哪里知道,李行之不过准备做几个,自己人来吃吃,至于其他的——放着免费的劳力哪能不用呢?

    李行之把已经发开的面团狠狠的揉开,不断的上下抖动,又打在案板上发出“啪啪”的有节奏的声响,不时的还拉长了甩。

    周围的奴仆却是没有过来瞧热闹的,早已经习以为常了,至于小胖子那小小的眼睛都圆瞪了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李行之又激烈的不断的拍打了近半刻钟,才把面团里面的一丝丝滞碍都打散开来。

    本来,如果到了后世,买一些特殊的精细面粉,倒是不用这么麻烦,但味道肯定没有他现在做出来的这般好了。

    他看着旁边一脸惊讶的小胖子,喝道:“看好了。”说着,拿着一小团面团,拍成扁弧壮,包住嘴,用力一吹,只见得那面皮就这么膨胀了起来,小小的一团被李行之吹至人头大、只剩下半透明的极细极薄的一层,也没有破开。

    “揉出的面,能到这般地步才算得过关!”看着旁边惊得眼睛都要掉下来的小胖子。

    至于如何去做,却是有些小窍门,李行之没说,是希望胖子自己去研究,那样对于他的发展才更好;胖子却是识趣的没有问,只道是独门秘技,无法外传,能让他看着做过便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也让他有了琢磨的方向。

    面团既然揉开,李行之捏下一小团来,放在案板上,渐渐的用力,按压出中间较厚、边缘极稀薄的一小张面皮。

    他从昨天就已经弄好了的肉馅,包进了扁扁的面皮里面。

    这馅中不仅有猪肉在里面,更有皮冻,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才会有厚厚浓浓的汤料,如果说做这蒸饼有什么秘术的话,其一就在这肉馅里面了。

    至于其他功夫,都在那面皮中,毕竟,你馅拌得再好,包不进去也是白搭!

    皮冻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主要就是皮中的那些胶,一般用腿上的皮质做——量多、质好——特别是猪腿和鸡爪,和上些好酒、大姜煮出来,在与馅料拌在一起,凉得半夜,正好用来做汤包。

    “你做给我看看。”李行之对于唐朝人会如何做这些东西有些好奇。

    不过,小胖子却没有带给李行之太大的惊喜,都是中规中矩的,只是比之李行之粗糙的手法,更加细腻了些,倒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李行之还是从里面学到些东西,小胖子在酒楼做过几年大厨,在经验和一些细节的处理方面是李行之远不能比的,不过这还需要时间的积淀,是急不来的。

    小汤包李行之没有多做,大家尝尝味道就行了,不然,那么小小的一个个,李家的那些个大肚汉还不知道要吃多少才能吃饱呢!

    不到半刻钟,白气腾腾的往上冒,带着面点的清香,让胖子的大肚子都开始打鼓了!眼见着就差不多能出笼了,小胖子正准备伸手拿一笼下来,却被李行之拦住。

    胖子不明其意,李行之也不解释,只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把灶下的火给盖上,用等了一刻钟,这才把蒸笼取了下来,只见上面的一个个的小东西颇为玲珑可爱,一个个鲜嫩饱满,仔细看去,发现外面的皮色浅黄、透明状,隐约可透过里面充溢的汤汁看到中间的那一小团馅。…;

    小胖子早已经迫不及待了,他直接用筷子,小心的夹起一个精致的小汤包,放进嘴里,一咬。

    这一咬可不得了,这汤包看着没有什么热气,却是在闷的过程中将所有的热量、香味都压进了中间的汤料中,只待一口要出,便在嘴里迸发出来。

    虽然是满口的好滋味,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吃下的,像小胖子这样就只能捂着嘴巴,“呜呜”的直叫唤,嘴巴一张一合的,似乎想吐出来什么来,又有些舍不得的模样。

    待得小胖子满脸通红的、艰难的吞下口中事物,才一脸幽怨的看向李行之,知道李行之是故意看他的笑话呢!

    “这可不能怪我,哪里这道你这般急‘色’。”李行之一脸的促狭,周围来来往往的奴仆也颇有趣味的看着小胖子。

    小胖子才来不多久,却在李家颇有人缘,他那忠厚的模样,常常能出其不意的带给大家一些笑料。

    李行之不过尝了尝味道,便端了些蒸饼、豆浆、嫩豆腐之类的,去往堂中,想必王秀才和二郎都在等着了。

    对于一般自己能随手做到的事情,李行之还是不习惯假与人手,那样做总让他把自己和某些白白胖胖的虫子联系起来;对于二郎,他也是如此要求的。

    李行之端着两盘各种事物,走到堂中,却是愣了一下,发现此时大堂里面竟然坐着四个人,除了王秀才和二郎之外,石老夫子和欧阳询也列做在其中,气氛颇为热闹,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众人看到端着两大盘东西,颇有些像那酒楼中的老博士的李行之,王秀才倒是没有觉得什么,对于李行之的怪习惯早已经了若指掌;而王二郎在李行之的熏陶下,更是觉得没有什么;只是其余两人却是愣了一愣,不知道这李家大郎又再干什么,毕竟,即便在一般有点资产的人家,都不会做这些端盆送碗的事情。

    见的王秀才两人都没有什么惊讶的样子,也就把疑问留在了心底。却不知道王秀才也是有些无奈,他可是和自家郎君说了几次,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见怪不怪了。

    无论他们如何想,这时都起身迎了来,也不待旁边的奴仆过来,都一个个把东西接过,摆在案几上。

    四人都聊了起来,原来是那藏书阁的事,所以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只待觅得一良辰吉日来动土了。本来几人是来询问李行之的意见的,但是李行之对于挑选日子哪里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只道“越快越好”便是!

    这些时日,几人都忙得厉害,不过,只要一忙完,便回跑到李府中来抄书。以后,那些抄录下来的,都是要放到藏书阁中去的,至于原本么,即便李行之舍得,其他人也是万万舍不得的,且不说其本身的价值,那些前人留下的经注才是最难得的!

    ——————————————————————————————————

    昨日已经说过,今天会有三更,大概在会在晚上九点多之前写出来

    从来没有一天写过三章的,也挑战一下自己!

    谢谢大家的支持!

    以后打字会更加努力的更新!

第四十六章 买毒药?

    吃过早饭,王秀才带着两人往大书房中去,而李行之带着王秀才请来的一些匠人和一群健奴直往后院走去,正想着这几日无事,准备把后院整理一番。

    后院很大,但房子更多,一个接一个的,又没有什么人住,弄得后院阴森森的,奴仆都不敢去。李行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那些他看不顺眼的房屋全叫匠人拆了去。

    他自己则带着一群健仆准备去清理后院的两个小湖。

    后院两湖不大,一个椭圆、另一个细长如弯月,两湖从月牙儿尖尖处有一条宽约丈余,长三丈多的水渠连通,上面有一座桥。

    冷冬刚过,湖边全都是枯黄的深长的草,淤泥堆积在一起,人在外面看去,只能看到两眼可怜的小水洼,实在是狼藉的不行,也无怪李行之急冲冲的要来收拾一番。

    看着湖边上长满的草,本来以为不用进行日常训练可以休息一日的健奴,心底都哀嚎了起来。

    不过,在李行之的催促下,都开始拔草了,就李行之说的,这两日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湖边的杂草除干净,如果任务完不成,以后训练加倍,提前完成就提前休息。

    本来还有些磨蹭的众仆在偌大的压力和动力下,都爆发出无比的激情和潜力。

    李行之看着点了点头,人还是逼出来的!于是,在众奴仆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们以后悲惨的命运就已经定下来了。

    李行之看着这片湖,他想把湖在开阔一下,旁边挖深、在岸边用大石垒砌、铺满沙石。

    如果是后世,李行之这样计划绝对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是租抬挖土机,再弄几车沙子、石头的事,不过在唐朝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就不知道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要闹出多大动静了,这又不是修什么宫殿,为此大动干戈实在麻烦,说不得还会生出什么枝节来。

    李行之正自有些苦恼的时候,当他看到那拆房子拆下来的木料时,心里就有了打算!

    就在李行之心思转动的时候,吴大娘走了过来,向李行之行了礼,嘴巴动了动,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这吴大娘和吴老六不仅都是姓吴,而且还有的关系——他们是同村人,都是有些血脉关系,一村人受乱党的牵连,都贬为贱籍,而两人却是被卖到了南方来。

    吴大娘早已是无儿无女的,把吴老六当儿子来看待,为人却是良善得紧,不过,就是有一点不好,是一个忠诚的佛教徒,可能和她的悲催遭遇有关,有时候有些神神叨叨的。即便如此,做事的时候去不拖沓,为人心细,李行之也就让她去看着点扈青儿,主要是照顾那个小丫头的生活起居,怎么看那小姑娘都不是能独立生活的人。

    “是不是那个小丫头哪里出了什么事了?”以前吴大娘可没有找过他,而且李府上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他处理的。

    “那个小娘子除了脾气怪一点到也没什么,就是今天……”说话声却是越来越小,似乎有些犹豫。

    “今天怎么了?”

    “小娘子突然问我家里哪里有什么毒药,我是怕她又什么想不开。”吴大娘说道。

    李行之心里有些好笑,到底是不通世务,哪里有这般问人家要毒药。

    其实这也怪不得扈青儿,她一个小女孩在那贼寨中长这么大,又没有母亲在身边,平日里和别人的交流又不多,在智商上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说起情商来,不一定就好的过几岁的小孩。…;

    当然,李行之知道扈青儿准备的毒药是要用在李行之他自己身上的,怕是就再也笑不起来了。

    其实,真正说起来,扈青儿本身其实对李行之没有什么仇恨。

    她小时候就被她母亲灌输了很多思想,要“远离匪类、敬爱生命。”也因此,她和她那当土匪的父亲并不如何亲近,一月也不见得能见到几次。

    不过,终究是日久,总有了些感情。

    直到一窝土匪都被杀掉,她才觉得迷茫与无助,才想到以前那些传记、轶闻上的一些东西,“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想着要为那个便宜父亲报仇。

    不过,想着他父亲那杀人如麻的模样,却又犹豫了起来。

    如果李行之当初不那样回答,扈青儿,也就没有了后面的麻烦,小姑娘的身世可能也就永远的随着那贼头的死去,埋在了地下。

    -——————————————————

    李行之正好没有了什么事情,又怕那小丫头没头没脑的,如果跑到大街上去问人家要毒药,那可就麻烦了。

    扈青儿住的院子是王秀才安排的,偏向西北,离李行之的住地有些远,地方也偏僻,不过环境还算不错,院中有一棵大大的榆钱树,已经长出了嫩女色的小,远远的看出,满树的鲜嫩,给这本来有些灰沉的地方带来了一片生机。

    这时,李行之到了不急了,仔细看着面前的榆树,想到“榆荚新开巧似钱”,原来如此。虽然在城中、路边上多有榆树,但往往都了远远的看上一眼,直到今天,有了闲时,才见得这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却再难得一见的,榆钱的庐山真面目!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几片能也吹落了下来,李行之看了看,从地上捡起几片来,放到嘴里嚼了嚼,却觉得清淡馨甜、汁水满溢,再细细的嚼了嚼,却觉得有一点淡淡的涩味。

    榆钱的大名他早已听闻,在看历代食谱的时候,可是有不少的民间小吃是用这小小的榆钱做成的。摘取榆钱最好是在晚春的半月时光,取树上最是鲜嫩肥厚的,那才是最有滋味。

    李行之一见这榆树,便喜欢上了,还想着,这般好的东西,为什么在后世就不见了踪影呢?几千年来,他可都是“行人卫士”来着。

    后面的吴大娘见的李行之这般,只道是富贵人要尝个新鲜,就站在旁边,也不敢出声打扰。

    李行之回过神来,看着还在旁边等着的吴大娘,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她去把小丫头叫出来。

    虽然他对神马古人的礼节知晓不多,但是什么“孤男寡女”什么“授受不亲”还是知道的,即便到了现代,一般保守些的女孩子,也不会随便让一个男人进自己的卧室。

    扈青儿已经走了出来,她也不懂什么礼仪规矩,大大咧咧的就在树下的石凳上坐下,看着李行之,眼中满是问号。

    倒是看得旁边的吴大娘心里微微的一拧,暗道:幸亏她遇到的是自家阿郎这等好人。心里还琢磨着什么时候给小娘子普及一下基本的礼仪,免得她以后出去吃了亏。

    李行之到是没有什么介意的,他自己也是个随便惯了的人。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