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斯克号出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长官大岛为首的流亡政府里,是忠实而有为的,他们积极地工作。
  这种逃离日本的船只,每月将近十艘,偷偷地驶离日本海岸,驶向冲绳和中国沿岸。太平洋沿岸的海面监视,主要由人民海军承担,所以象“高月”舰艇长那样,假装没看见的情形很多。因为苏联海军在对马海峡、黄海、东海方面同对手中国海军进行战斗,已忙得不可开交,在九州以北和以西海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那里实际上已经打起来。苏联海军现在仍在华北平原对北京加强军事压力。苏军的这条海上供应线,是从将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经对马海峡到苏联占领的旅顺、大连。如果能够成功地切断苏联的这条海上供应线,哪怕是切断一小部分,那么,对北京的军事压力就多少能有所缓和。切断这条供应线的任务,交给了在青岛和舟山群岛(上海附近海面)设有基地的近百艘中国潜艇舰队。
  东海深度较浅,平均五十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一百米。本来这里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逐步下沉,形成了海。在浅海,潜艇的活动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通常情况下,潜艇即使潜入水中,但航行时也要同海底保持五十米左右的距离。否则,在遭到水面舰艇攻击时就无法立即潜入深海底,逃向安全的地方。平均只有五十米左右的东海,从潜艇的原则运用来说,只能进行水面航行。就是说在东海根本不能潜底。
  而且浅海适于布雷。即便在海底布雷,也用不着担心会因水压而失败。而且水雷战是苏联海军的拿手战法。为了限制中国潜艇的行动,苏联海军在黄海到处布下了水雷阵。中国的潜艇已有多艘相继触雷而沉没。中国潜艇舰队不得已,只好放弃在浅海黄海和东海攻击苏联商船的企图,目前已转向尚未采取过的更加积极的作战,即在对马海峡以及日本海进行破坏苏联的通商作战。
  对马海峡宽度不大,充其量只有二十五海里,是苏联船队航线的汇集点。日本海水深足有二千多米,这对于最大潜水深度不到三百米的中国潜艇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深度。击沉监视对马海峡并企图通过这里进入日本梅的中国潜艇的任务,也交给了过去的海上自卫队(现在改名为人民海军)载反潜直升飞机的护卫舰“鞍马”,舰长是浦边中校。
  浦边中校对作战任务的态度同早濑中校的态度完全不同。
  浦边中校的既定看法是:“军入只有服从上级的命令。”
  军人对于政治动荡应该漠不关心,而且同它不应当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他的信条。
  护卫舰“鞍马”在海上自卫队时代是最新最大的反潜舰。舰的能力和所载直升飞机的探潜性能、船员的训练程度,不管从哪一方面说,都赶得上苏联海军的最新式舰艇。这种自豪感就是浦边中校的依据。
  “将通过实际成绩表明,作为海军军人,我们日本人要比俄国人优秀得多。”浦边中校经常对部下这样说。他认为,这是发扬民族自豪感的唯一方法。
  七月八日早晨,护卫舰“鞍马”,正在上对马北端的韩崎以西十五海里的海域侦察潜艇。它是三天前刚刚离开佐世保的。这里是朝鲜海峡的中心,再往西走十五海里,就会看到韩国的巨济岛的东岸。“鞍马”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即由日本海向东海,以每小时十五海里的速度前进,同时不断地用声纳进行探测。这一带的水深是二百米到三百米。舰长估计,如果按目前的水中状况,用“鞍马”的声纳探测五千米前面水中的潜艇是可能的。
  在声纳的有效范围之外的地方,“鞍马”载运的三架直升飞机排成一列,一直在舰艇前方五千米的海面上空进行巡逻。每架直升飞机把声纳吊入海中,一面发出声波,一面通过目标的反射声波探测躲在海中的潜艇。在“鞍马”后方二十海里处,由二十五艘船只组成的苏联部队,满载着武器弹药,此刻即将驶进朝鲜海峡。
  突然从飞行在最北面的二号飞机上传来了无线电联络。
  “发现象是潜艇的声波反应,位置在本机正西三千六百米处。”
  “多半是潜伏的中国潜艇。三架直升飞机立即转入攻击!”
  铺边舰长刚一发完命令,三架直升飞机相继展开了反潜攻击行动。先头的一架向潜艇潜伏的水面投掷了烟幕弹。水面上升起红色烟雾。由于正值无风,所以烟雾几乎是垂直上升的。三架直升飞机都明确地证实了潜艇的位置。
  第二架直升飞机在离发烟筒五百米处向水中投掷了第一枚反潜鱼雷。乘着水雾向水面投去的79式反潜短鱼雷,象水中导弹一样,一边测音一边向目标直冲而去。但是,目标的潜艇没有动。这恐怕是因为,一动就会发出声音,这样就有可能被测音鱼雷探测到,被击毁。目标潜艇不动,测音鱼雷就不能命中。潜伏中的中国潜艇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不久,在现场海面,护卫舰“鞍马”开始挪动五千二百吨的巨躯向中国潜艇接近。不大功夫,潜伏中的中国潜艇在水中开始行动。这是中国潜艇通过测音装置探测到了大型水面舰艇向它驶干,感到有危险,企图躲避到安全海面。
  “潜艇开始移动。速度每小时六海里,方位二百一十度。看样子是想返回东海。”
  “鞍马”的声纳兵通过有线电话装置向立在舰桥上的浦边舰长逐一报告。
  “本舰和目标潜艇的距离在逐步缩小。现在是二千二百米。”
  驱逐舰级的高速水面舰艇和常规潜艇的水下速度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当距离缩短到一千米时,浦边舰长命令使用装备在“鞍马”上甲板的三管短鱼雷发射管发射反潜鱼雷。之所以没有使用“鞍马”的主要反潜武器远程反潜火箭,是因为在潜艇潜伏的海面附近有三架直升飞机在飞行,因此存在着远程反潜火箭同直升飞机在空中发生冲突的危险,最初发射的反潜鱼雷在水中划一弧形,一面听音,一面向开始航行的中国潜艇逼近。这时,声纳兵传来了意想不到的报告。
  “有三个发声的鱼雷正从左舷方向迅速接近!”
  回避已来不及了。“鞍马”舰体的大约中间部位中了两发鱼雷。炸成两段的舰体不到两分钟就被朝鲜海峡的波涛吞没。这两发鱼雷是潜伏在附近海面的另一艘中国潜艇发射的。这艘潜艇躲在海底的凹处,躲过了“鞍马”舰的声纳的探测。浦边舰长和几乎所有船员来不及逃脱,全被怒涛吞掉。乘坐该舰的公安部队政治军官也遭到同样命运。失去了母舰的三架直升飞机,不得已,只好在下对马严原的一所中学校庭院紧急着陆。
  苏联占领军当局高度赞扬日本人民海军的这种自我牺牲的行动。
  占领军司令德米特洛夫赞赏说:“日本海军很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崇高精神,为进行对华战争给予宝贵的合作,它的后方支援能力超出了我们当初的期望。”
  占领军司令德米特洛夫的这一喜悦,反过来说,就是中国方面的痛苦。
  
  第三章 中日军队开始反击
  
  第三章 中日军队开始反击
  推进军队现代化
  中苏战争爆发已经快两年了。中国目前仍在固守北京。但是,苏军从北京的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展开的数十个师庞大兵力的军事压力,有增无减。对于开战以前就相互充满仇恨的中苏两国来说,战争的胶着状态井没有构成开始进行某种和平谈判的因素。
  这种状态意味着中国要被迫作出巨大的牺牲和流血,而这是中国早就预料到并且作了准备的。《人民日报》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就发表了题为《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社论,说:“为了用武力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苏联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同美国展开了军备竞赛。近几年,它每年军费开支高达千亿美元,加上其它用于军事目的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
  苏联新沙皇已经骑上扩军备战的野马,东奔西突,不可制驭了,到一定时侯手就要发痒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从七十年代后年期就开始宣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理论。上述《人民日报》社论也说:“点燃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的,要么是苏联,要么是美国,危险主要来自苏联。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虽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迟早不可避免,但是,中国由于国力的限度以及军队现代化的落后等,一直在努力尽可能推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样,一旦发生世界大战,中国自己就可以少受损失。上述《人民日报》社论也谈到了这一点,说:“只要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伟大理论,团结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着重揭露和打击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推迟战争的爆发是可能的。
  绥靖主义是战争的催化剂。要推迟战争的爆发,就要反对对苏联的绥靖主义,不管是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绥靖主义,都要反对。”
  这就是中国在中苏战争爆发以前对苏战略的根本思想。不,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的世界战略。根据这一方针,一九七八年缔结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一九七九年一月实现了美中邦交正常化。概括起来说,其目的完全在于现代化。中国急于从日本、美国、西欧引进最新技术,成套设备和资金。现代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只不过是为了加强防御苏联的力量。党的主席华国锋也在同一时期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他说:
  “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放在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上,迅速实现国防现代化。还要注意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要大力改善陆、诲、空军和民兵的武器和装备,不仅要拥有新式的常规装备和充分的弹药,而且要提高原子弹、导弹及其它现代化武器和装备的水平。”
  《人民日报》提到的军队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建设强大的巩固的根据地(战略基地)和提高防空能力。”中国对于国防现代化的坚定信念是惊人的。《人民日报》这篇社论表明了中国的决心。社论说:“任何敌人胆敢冒险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那就让它试试看吧!我国八亿军民早已严阵以待。不管敌人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来侵犯,我们一定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之。”
  但是,虽然党中央对国防力量现代化抱有热忱,但是,在中苏战争开始之前,国防现代化的速度是缓慢的。那是有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农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情况都是一样。并且,从一九四九年革命成功到七十年代未,中国的工业界一直认为质量问题是次要的。这是因为增加产量是当务之急。譬如,钢铁产量,一九七八年达四千万吨,
  但是,能制造武器的特殊钢仅占其中的百分之五。制造导弹需要的电子工业等更是落后。实际上,可以说,从八十年代开始便生产或者从国外引进能够对抗苏联的现代军事力量的高性能的武器。其势头因中苏开战而更加迅猛异常。总之,中国被迫处于一边进行作战,一边实行军事现代化。
  一九八x年六月二十日,苏联军队投入一百个师的兵力,从五个方向进攻中国。大约在这一年之前,中国海军开始进行贸易谈判,以便从瑞典引进新型潜水艇,实现潜水艇队现代化。要购买的是瑞典科克姆斯造船厂为出口而专门研制的43型一般潜水艇。
  中国海军的最大武器是潜水艇。当初在五十年代同苏联处于良好关系的时代,苏联提供过苏制W级(排水量千吨)潜水艇,而中国国内也开始建造同一类型的潜水艇。接着,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中国国内建造其改良型R型军舰。
  在六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中国海军每年建造几艘R型潜水艇。但是,在性能方面不能对抗现代反潜水上舰艇,所以中国海军在争取取得新型潜水艇。
  中国海军在七十年代中期首次建造了一艘核潜艇,但是,在性能方面,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且,价钱极其昂贵。根本不适合大量生产。中国本身设计潜水艇的能力也有限,因此,为了加紧实现国防力量现代化,不得不从国外引进最新技术。被选定的是瑞典的43型潜水艇。这种常规型的潜水艇,水上排水量为一千三百五十吨,全长为六十二米,水中最大速度为二十一海里,最大潜航深度为二百三十米、续战日数为四十五天,有三十二名船员。这种舰用于沿岸防御和近海破坏通商作战,价格和性能对中国海军都是最理想的。在中苏战争开始三个月之前,五艘潜水艇到达中国,以上海海面的舟山群岛为基地,进行服役训练。
  中苏战争爆发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停止了向中国出口新武器。但是,瑞典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所以不受其约束。它继续向中国出口武器。在出口第十艘以后,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的黄埔造船厂取得了专利,开始生产。现在对中国海军来说,瑞典设计的43型潜水艇是不可缺少的一张王牌,它可以切断苏联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经由朝鲜海峡,到达旅顺的军需品运输线。
  钱舰长指挥的28号潜水艇,四月十八日半夜离开舟山群岛基地出航。深夜出航是为了防止受到苏联海洋监视卫星的侦察。这是因为,如果被测知出航的日期、时刻和路线,就可能中途遭到伏击和被击沉。出入舟山群岛的潜水艇基地的潜水艇全部都是夜间行动。
  “航向,正东!深度,潜望镜深度!”钱舰长从司令塔顶上的露天舰桥向舰内指令室下达指示后,又迅速钻进甲板升降口,顺着垂直的阶梯下到舰内。三十秒钟后,司令塔淹没在波浪里,只有潜望镜露出水面。潜水艇28号以每小时八海里的慢速向东方前进。28号舰慢慢向前行驶,三千五百马力的发动机静静转动,水中排水量达一千五百吨。
  “打开机雷探测器!“潜航不到十分钟,钱舰长发出了这样的命令。对潜水艇来说,最可怕的敌人是机雷。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爆炸。很明显,一碰到它就会爆炸,全体船员就会被炸死。钱舰长一直认为,对在水中行动的潜水艇来说,碰上机雷此坦克碰上地雷更可怕。“坦克碰上地雷也只是炸断履带,不能行动而已。但是,潜水艇则不同。水压可以准确无误地把全体船员送到另一个世界去。“
  水浅的东海无论海底和海中都适合布雷。苏联海军对机雷战很有研究。已有几艘僚舰在东海被机雷击中。钱舰长变得神经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舰长经常对部下说:“机雷探测器是最大的武器。”由于有装在一米见方那样大箱子里的电子计算机那样的机雷探测器,28号舰便可以在远距机雷的爆炸感应距离的地方预先发现机雷。一发现机雷,改变一下军舰的航向就可以了。钢铁制造的机雷都带有磁性。从尽可能远的水中探到这种磁性的是机雷探测器的作用。因此,瑞典造的43型潜水艇安装了消除舰体磁性的装置。磁性探测器也好,舰体非磁性化也好,都是中国海军过去没有的技术。
  “依靠自力更生根本得不到这样高超的技术。瑞典的潜水艇的技术性能良好。四人帮认为引进外国技术是洋奴思想,完全是错误的。”钱舰长的确是一位重视技术的海军军人,他不仅那样确信,而且一有机会就这样说。因此,文化革命中被那些重政治的人所憎恶,降职后被派到守卫孤岛的部队。他感到,现在终于轮到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左四十度方向,有军舰的螺旋桨声音。距离不明。好象是一艘驱逐舰。”在指令室的一个角落里,战士小陈戴着耳机,盯着声纳,大声向舰长报告。
  “关掉发动机。沉到海底。全部打开充水阀,关闭排水泵!”
  这一带的海水深仅一百米。如果在水中乱动,就可能被声纳测到。钱舰长认为沉到海底,停止活动是英明的。舰长对这艘舰的安静性抱有很大的信心。如果停止开动发动机,就可以完全没有一点声音。推进装置安装在具有特殊弹性的防震装置上。发出噪音的所有舰内区域都贴上了吸音效果好的材料。船体和螺旋桨的形状的设计考虑得很周到,以便尽可能不发出声音。
  “只要我们不发出声音,大概就不会被敌舰的声纳测到我们的声音。”舰长说了这样一番话。他知道,即使敌人使用声纳探测,但是,在水浅的海里,海底发出的回音大,因此难以探测到沉入海底的潜水艇。
  “开动杂音测定器!“安装在舰头、司令塔下面和舰尾等处的音量测定器立刻开始操作。这是一种自己测定潜水艇散到外部的杂音量的装置。可以叫安装在潜水艇外壁的噪音测定装置。
  “是零点十五分贝。几乎没有发出声音。”测量员的报告送到了舰长所在的指令室。钱舰长放心地说:“这样,可能不会被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