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强烈,人们难以发现它们的踪影。到了夜晚,这种群集的浮游生物便发出
大面积的闪烁的荧光来,形成了普陀奇观——“佛光”。

        海洋与沙丘的传说

    世界上最著名的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位于我国最大的高原式内
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中央。当你面对 32.7 万平方公里的滚滚黄沙时,如
果有人告诉你,这里原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海,你相信吗?
    不管你信与不信,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大约在 6000 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浩瀚的内陆海,海面高度曾达
1250 米,水深大约 1000 多米。今天的罗布泊,就是这片大海向东退缩的残
迹。由于海水面积扩大,气候温暖湿润,沿岸森林茂密,海洋生物非常繁盛。
如今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大量煤田和石油,就是当年死亡的浮游生物沉积而成
的。
    这么大一片海洋怎么会变成了沙漠?它那厚达百米以上的流沙又是来自
何处呢?
    塔里木盆地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部位,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之
一,周围群山环抱,加上青藏高原这巨大的屏障,阻挡了各大洋水气的深入,
使深居内陆的塔里木盆地成了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气候条件。
    昆仑山、天山大小河流的冲积物为形成沙漠提供了物质来源。据统计,
周围一块面积 775 平方公里的地区,每年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提供 2.71 万立
方米的黄沙。随着气候日益干燥,沙漠从中心向边缘,由东向西不断扩大,
滚滚黄沙终于吞没了一座座繁华的古城,形成了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地中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沙漠

    大自然真会开玩笑,原是一片茫茫的大海,被它变成了浩翰的塔克拉玛
干大沙漠。而原是干涸的沙漠地,在它手里又变成了汪洋大海。位于亚、非、
欧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就是大自然“沙漠变海洋”的杰作。
    地中海东西长约 4000 公里,南北最宽 1800 公里,总面积约 250.5 万平
方公里,平均深度约 1600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然而在距今 700~500 万年期间,浩浩荡荡的地中海却是一片干涸荒芜的
沙漠。1970 年 8 月,美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考察船在地中海海底不同地
点和不同深度,发现了沉积层中有石膏、岩盐和其它矿物的蒸发岩,其形成
年龄距今约 700~500 万年之间。人们从现代晒海盐得知,只有在封闭的盐场
才能使原生海水的 90%以上蒸发完,沉淀出食盐来。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地
中海确实是干涸的。
    考察船还发现,位于地中海北岸的罗纳河和南岸的尼罗河的河谷一直延
伸到现在海平面下 500~1000 米深处。这些河谷深达 300 多米,现已被海洋
沉积物填满。由此可见,当时的地中海必定比今天的海面低几百米。这正说
明今大的地中海 1100~600 米以上处都是干涸陆地。在地中海干涸的 200 万
年期间,罗纳河、尼罗河等河流蚀,出了这深达 300 米的巨大山谷或河谷。
    今天的地中海地区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平均 300~1000 毫米,海水温
度却较高(l0℃~30℃)。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海水的蒸发和干涸。有人推测,
照现在的降水量和河水注入量,1000 年后地中海将再度干涸。

       终年燃烧的地下火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脚踏的地下有熊熊燃烧的烈火,你可能不会相信,
地下怎么会有火呢?但是,这却是真的。
    1984 年,美国俄亥俄州有一处地下燃起大火,一直到今天还在燃烧着。
蒙古也有一处地下火,已经烧了 50 多年了。
    最令人吃惊的是,前苏联有一个煤矿区,周围的山坡终年灰烬滚滚,热
气冲天,就是此地的地下火造成的。这儿的地下火在地下 550 米深处,大约
3000 年前,不知何故引起。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熊熊燃烧至今。据推测,
它还要延续燃烧几个世纪呢。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煤矿白白燃掉,真叫人心
痛啊。可要扑灭这场地下火,所需要的费用远远超过所抢救出的煤矿石的商
品价值,因此,人们只得由它烧去。

        有趣的地理连环现象

    国中国  世界上有 4 个国家在另一国领土中,成为“国中国”。世界上
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意大利境内;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圣马力诺也在意大利
境内;风景秀丽的小国摩纳哥三面毗邻法国领土,一面临海;地处非洲南部
的莱索托,四面被南非共和国包围着。
    岛中岛  在南太平洋西部汤加王国的西旬岛中有一岛屿,岛上有湖,湖
中又有岛,一环套一环,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岛中岛。
    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州的休伦湖中,有一大岛,叫马尼图林岛。岛上
又有个面积达 166.42 平方公里的马尼里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湖下湖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上有个奇异的湖——努乌克湖。湖水分上下
两层,上层为淡水,生长着淡水动植物;下层为咸水,生产着海洋动植物。
水层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其中的生物也绝不混淆。造成这奇妙的双层湖的原
因是,这两层不同的水来源不同,淡水来自陆地上的冰雪雨水,因此比重轻,
浮在上面;咸水是狂风卷起海水涌入湖中,因海水含盐,比重大,便沉入下
层,形成了努乌克湖的咸淡两味。在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还有个更奇妙
的“五层湖”哩。
    海下海  原苏联中亚一带的咸海是一个双层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
面海海底 300~500 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达 500 米左右。地下海的海水与白
垩纪沉积混为一体,含有矿物质和盐分。每年,地下海供给地面海 4~5 亿立
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这源源不断的海水原来是来自天山山脉,天山山脉
有几道暗河直通咸海的地下海。

     地球重力“偷”鱼的故事

    1911 年 4 月,利比里亚商人哈桑在挪威买了 12000 吨鲜鱼,运回利比里
亚首府后,一过秤,鱼竟一下少了 47 吨!哈桑回想购鱼时他是亲眼看着鱼老
板过秤的,一点儿也没少秤啊,归途上平平安安,无人动过鱼。那么这 47
吨鱼的重量上哪儿去了呢?哈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这桩奇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这是地球的重力“偷”走了鱼。
地球重力是指地球引力与地球离心力的合力。地球的重力值会随地球纬度的
增加而增加,赤道处最小,两极最大。同一个物体若在两极重 190 公斤,拿
到赤道,就会减少 1 公斤。挪威所处纬度高,靠近北极;利比里亚的纬度低,
靠近赤道,地球的重力值也随之减少。哈桑的鱼丢失了分量,就是因不同地
区的重力差异造成的。
    地球重力的地区差异也为 1980 年墨西哥奥运会连破多项世界纪录这一
奇迹找到了答案。墨西哥城在北纬不到 20 度、海拔 2240 米处,比一般城市
远离地心 1500 米以上,正因为地心引力相对较小,运动健儿们奇迹般地一举
打破了男子 100 米、200 米、400 米、4×400 接力赛、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
等多项世界纪录,1980 年也因此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最辉煌的年代之一。

        季节反常的特殊地带

    四季变化,是地球的一大自然现象。春夏秋冬的形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
的结果。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又因为地球
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上也发生了变化。各地得到的太
阳热量不等,便有了不同的四季。
    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
便成了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北半球的夏季的开始。而南半球正值严寒冬季。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得到太阳热量相等。但
这一天却是北半球的秋分,南半球的立春。12 月 22 日前后,地球位于近日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正值夏季。3 月 21 日前后,
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在这一天分别开始了自己的秋季和夏季。
    尽管南、北半球四季变化相反,但一般终归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四季。但
地球上有些地方的季节却反常得很,古怪得很。
    一年皆冬  南北两极终年都是冰雪统治的冬季。南极的严寒可谓世界之
最。最冷时达到…88.3℃;最高温度平均为…32.6℃。北极海拔低,地形为盆
地,所以不像南极那样严寒。但最高温度也在 0℃以下,最低达…36℃。
    一年皆夏  位于红海边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是世界最热的地
方,全年平均温度为 30℃,几乎天天盛夏,热不可耐。
    一年皆春  我国的昆明市,全年平均温度为 15℃,隆冬季节,昆明却春
意浓浓,平均气温将近 10℃;盛夏时令,昆明仍春意盎然,平均气温不过 20
℃。一年四季气候暖和,雨水充沛;植物繁茂,鲜花盛开,四季如春,故有
“春城”之誉。
    一年三季  热带地区有些国家,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并受季
风显著影响,一年中分为三季。如北非的苏丹,11~1 月为干凉季;2~5 月
为干热季;6~10 月为雨季。其中干凉和干热两季统称为“旱季”。东南亚
的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一年也是三季,但与苏丹的三季又不同,而是
分为冬干季、雨季和雨季前(4~5 月)的热季。
    一日四季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有个叫苏加武眉的地方。这里离赤
道很近,理应是典型的海洋性热带气候。可是这个地方的气候却十分奇特:
早晨风和日丽,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中午烈日当头,花蔫叶垂,热如酷暑;
傍晚天高云淡,凉爽宜人,秋风瑟瑟;夜半气温骤降,寒气袭人,近似严冬。
一觉醒来,又是春。这里的人一日里可度过春夏秋冬四季,真叫人不可捉摸。
    四时皆夏  一雨成秋  我国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
省)由于独特地理纬度地形条件,成为全国气候最温暖的地区,几乎没有冬
天。这里常常在一天之中从早到晚都一样热,如同盛夏。然而一场雨后,顿
时凉爽宜人,颇有秋意。所以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曰:“四时皆是夏,一雨
便成秋。”

         现代“六月雪”

    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在他的惊世之作《窦娥冤》中讲述了一个感
人的悲剧故事。故事中有一段最叫人难忘的情节:老天爷也为窦娥遭遇的奇
冤深抱不平,竟在炎炎烈日的六月天,降下鹅毛大雪,为这个不幸的女子鸣
冤叫屈。从此,“六月雪”成了神话,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然而,神话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1987 年 8 月 10 日(农历六月十二),湖北省随州市万和区新城乡新峰
村的上空晴朗无云。下午 6 时,西南天空中突然间滚滚涌来铅灰色的云层,
接着雷声大作。6 时 12 分突然下起大雪,时大时小的雪花中,夹杂着冰雹。
当时的气温高达 30℃,冰雹落地时多已融化成硬币状的冰片。雪花落地时呈
松花形状,旋即融化成水,6 时 35 分,雪止。新峰村雪花飞扬时,隐约可见
东北方向仍是日朗天蓝。村民们被这奇景惊呆了。当地老人说:“六月下雪,
从没见过,也没听祖先说过。”据《随州志》记载,随州历史上虽有多次夏
日冰雹,但从未见过三伏天下雪。
    “六月雪”不再是神话,更不是某人受了冤屈的印证。科学家们正在探
索出现这种奇异自然现象的科学道理。

         盛夏结冰的怪山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国湖南省五峰县白溢寨山,就有一座奇特的山。
此山最高峰海拔 2320 米。山腰处有两块各为两亩左右的地方,怪事就出在这
里。
    每年盛夏季节,四周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而这两块地方却覆盖着一块
块雪白的冰砖,寒气凛人。盛夏一过,冰砖渐渐消融。到了冬天,这里反倒
不见冰砖的踪影。来年盛夏,神奇的冰砖再度出现。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盛夏结冰,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到 0℃方可结冰,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会是冰雪
世界,即便是高山的终年积雪不化之处,也只是存在于海拔 3800 米的雪线以
上地带。低于雪线处,只有冬天才会积雪结冰。白溢寨山盛夏结冰处,一不
在雪线以上,二非隆冬严寒,岂不怪哉?
    有人说,既然有使小气候变暖的地热,大概也有使小气候变凉的“地冷”
吧?就算有所谓“地冷”,可又为什么偏偏在盛夏时最“冷”,而且竟然结
出冰砖呢?这不是太古怪了吗?

         冬热夏寒的奇地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上居然有冬热夏寒的奇地,它就在我国辽宁省
桓仁县,总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
    立春过后,当周围的气温和地温逐渐上升时,这里的地温却一反常态,
开始慢慢下降。到了夏天,地下滴水成冰,人畜只要在远离地缝 6~7 米处站
上一两分钟,就会顿感阵阵寒气刺骨。有人做过试验,将一小碗水放在裂缝
处,一夜之间,竟冻成冰块。盛夏三伏,人们正汗流浃背,暑热难熬,而此
地裂缝内最低温度可达…15℃,缝中冒出寒气使人如临隆冬。立秋之后,四周
寒霜普降,草木皆枯,此异常地带的地温却奇迹般地节节上升。时至寒冬腊
月冰天雪地,这里却如同仙境,春意浓浓,绿草茵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地农民在这热气腾腾的地面上搭棚种菜,棚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 17℃。地
温也在 15℃左右。
    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异常的地温呢?
    一般认为,这块奇地的成因是它的地下储气结构与众不同。它能储存巨
量的空气,而且空气的冷热变化比地面缓慢,夏天涌入的热空气,待到冬天
才缓缓放出;而冬天进入的冷气又一直保存到夏天才渐渐释放。这种特殊的
保温层导致地温异常。
    可有人说,地下拥有两条寒热重叠的储气带,冷、热气同时释放。因夏
天热而不显热气,对冷气人们却十分敏感,所以只感到冷气上升。而冬季,
冷气又被周围的寒流冲淡,不易为人察觉,热气反显得突出了。
    还有种说法更奇,认为此地地下的储气带有自动启闭的天然阀门,冬天
吸冷气放热气,夏天吸热气放冷气。
    究竟原因何在?这种特殊储气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地下结构谁也看不
见,钻井测量又破坏了储气带,会失去这块宝地。怎么办呢?这已成了科学
界的一大难题。

         蓝太阳和绿太阳

    一看标题,你或许认为这是童话故事吧?不,这不是童话,而是人们亲
眼目睹过的自然奇观。
    1951 年 9 月 26 日,日落时分,苏格兰的居民看到了蓝色的落日。第二
天,这轮蓝色的太阳又出现在丹麦、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的上空。它的颜
色随着地点和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幻着,由雪青色变为蓝宝石色和淡青
色。这一奇景在欧洲一些地区持续了两三天。
    1965 年春的一天,一场特大尘暴席卷北京上空。顿时黄沙滚滚,天昏地
暗。太阳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变成了蓝绿色。
    1979 年 7 月,波兰人乌尔班奇驾驶帆船,从达萨摩亚群岛向西行驶,一
天傍晚,他忽听舵手惊呼:“快看呀,绿太阳!”果真有一轮绿日悬挂西方
空中,它像幻影一般很快消失。几天后,船员们又看见了这轮绿色的太阳。
    无独有偶。在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一天,一辆满载旅客的公共汽
车行驶到天山以北茫茫沙海边,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快
要沉没的夕阳放射出嫩草般鲜绿的绿光,染绿了西方的天空。
    这种异色太阳的最早见证人,大概要算 6000 年前的古埃及人了,他们在
金字塔壁画中绘制的绿太阳至今仍清晰可见。
    真奇怪,夕阳通常都是橙红、橙黄或腊黄色的,怎么会有这么美妙的蓝
光和绿光呢?
    原来这是大气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就像一
个巨大的棱镜,将位于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光分解成各色光线。大气对不同波
长的光的折射程度也不同。波长越长,折射越小。太阳的七色光中红光波长
最长,其次是橙、黄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落日是红色或橙黄色
的缘故。当大部分太阳光盘已居地平线以下,只有很小一部分露在地平线上
时,由于折射的作用,显露出来的只是太阳的绿光、蓝光(紫外线光波最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