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乐尊-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萧云没有说话,萧海叹了口气,以为萧云又落选了,旋即又安慰道,“没事,落选就落选了,这次回来,就不要再出去了,好好呆在家里,我让你嫂子给你说门媳妇儿!”

萧云闻言一汗。

苗翠花抱着孩子笑道,“二叔你年纪也不小了,早该成家了,我娘家那边有不少未出阁的姑娘,改天嫂子帮你问问。”

萧云闻言,更是大汗淋漓,不过,也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中感到丝丝温馨,就好像自己重生前,自己每次回老家,总会被父母询问婚姻大事一样。

“大哥大嫂,这个,我心里有数!”萧云讪讪的道了一句。

“大伯,我师父可是驸马呢,爷爷说他是要和公主姐姐成亲的。”一旁小南笙突然开口道,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或许,她还不知道驸马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吧。

“唔?”

萧海和苗翠花闻言都是一愣,对小南笙的话,有些不明所以。

萧云无奈的看了小南笙一眼,求助的目光看向萧国风,萧国风轻咳一声,道,“小海啊,你弟弟现在是夏皇钦点七驸马!”

“什么?”一石激起千重浪,萧海和苗翠花都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萧云。

萧云微微颔首,苦笑了一下,“大哥,你说的这位族叔,乃是当朝帝师萧国风萧太师,论起来,算得上是咱们的老祖宗了。”

“啊?”

相比与萧国风的话,萧云更是丢出一个重磅炸弹,萧海和苗翠花的嘴巴张开就合不拢了。

他们一直当萧国风是他们家的远房亲戚,只当萧国风是从龙城回来探亲的,家里没有族谱可查,萧海人老实,并没有怀疑过,毕竟向他们这样的小家小户,如果不是真正的亲戚,恐怕叫花子都不会来乱认亲的,几年前萧国风也来过,只不过那次没有住这么久,全然没有料到这位‘族叔’的来头会这么大!

“太师,那可是皇帝的老师啊!咱家何时有这门亲戚了?”萧海完全被萧云的话给惊呆了。

萧云有些怨念的看着萧国风,这老祖宗来家里这么久,也不知道表露一下身份,低调到这个份上,他可算是知道为什么萧山从小在萧河镇长大,为什么没听过萧国风的名字的。

这下可好,不知道大哥大嫂能不能消化。

“山子,你说的是真的?”半天,萧海才合拢了嘴巴,依旧不敢相信的对着萧云问道。

萧云把驸马印拿了出来,萧海和苗翠花才算是信了,不过,脸上的惊讶更胜了,起身就要拜,还在被萧云给拦住,什么人都能拜,但他却是不能受下萧海和苗翠花的一拜,不过,萧国风倒是受得心安理得,毕竟,他的辈分摆在那里。

“快说说,你,你这几个月是怎么过的?”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萧海立刻便拉着萧云追问起来。

……

——

翌日。

萧国风利用官印通知了神乐司,安排了诸多事宜,得知柳传雄和石青的行踪,神乐司立刻赶往追杀,只不过,能不能抓到,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师父,我和爷爷等了你这么久,你都干什么去了?”院子里,小南笙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对着萧云问道。

“师父有事耽搁了!”萧云微微一笑,转而对着萧国风道,“太师,你让我回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啊?”

“别急,等你伤好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萧国风道。

“什么地方?”萧云随即追问。

萧国风摇了摇头,转脸指了指外面的滔滔萧河,“你可知道萧河镇的来历?”

“唔?”

萧云一愣,旋即摇了摇头,关于萧河镇的记忆,都是来自萧山,萧山压根就没关心过这个问题,他就更加不知道了,恐怕整个萧河镇都找不出几个说得出一二三的人。

萧国风并不意外,只是摇了摇头,“你又可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云听了,点头道,“当然,这话说的是,古周国因妖姬褒姒而灭,后有秦皇出,曾一度统一大陆,建立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个超级大国,只不过大秦昙花一现,百年不到便分崩离析,大陆陷入千年混乱时代,历三百年征战,古周遗脉继大炎国之后,成为第二个重新复国的大国,如果我说的不错的话,萧何乃是大周国的开国名士。”

第二百四十五章石桥,鞋印!

这些都是萧山对天乐大陆历史的记忆,与地球上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不过萧云相信萧山的记忆应该不会有错。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便是萧何与大周国另外一位名将韩信的纠葛……,咦?萧何?萧河?太师,莫非这其中有什么关联?”萧云有些讶异的看着萧国风。

萧国风轻轻的抚了抚胡须,微微颔首,“咱们这萧河镇,便是萧何晚年隐居之处,镇上姓萧的,包括你我在内,都是萧何的后代。”

“什么?”萧云闻言,不禁低呼了一声,没听错吧,萧河镇是萧何的后代?

“太师,萧何乃是周国人,怎么会跑夏国来了?”淡定了一下,萧云询问道。

“唉!”萧国风叹了口气,“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因功而亡,萧何又何尝不是如此,韩信一死,萧何自然也在劫难逃,只不过,萧何先祖早有预料,及早抽身,至于他为什么会来这萧河镇,却是了替一位至交好友守护一物,萧氏一族就这么在这河边繁衍下来,世世代代守护这件东西,只不过,万年传承,族人分崩离析,到了你们这一代,恐怕是没人知道这些秘辛了。”

“狡兔死,走狗烹!”

萧云摇了摇头,以萧何与韩信的实力,怎么着也得是乐神境界的至强者了吧,居然落了个一死一逃的下场,当真令人唏嘘。这周国的开国皇帝与夏国开国皇帝比起来,胸襟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同样是开国功臣。卧龙子的待遇可要比这两位好太多了。

“我能有今天的地位,也是全靠了祖先的遗荫!”萧国风叹道。

萧云愣了愣,“太师,你让我回来,不会就是要我去取那件东西吧?”

能让萧何死心守护,萧氏一族世代看守的,那肯定是件了不得的东西吧?

萧国风摇了摇头。“能不能拿到,那可说不准,不过。那地方有诸多好处,等你身体恢复,我带你进去,能得到多少好处。全凭你的造化。”

“呃……”萧云一滞。“太师,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你说的那东西又是什么?”

“到时候就知道了,至于那东西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萧国风摇了摇头,看样子是不打算再继续讲下去了。

“你也不知道?”萧云愣住了,萧氏一族守护万年,连守护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

萧国风微微颔首。不似作假!

“族,族叔!”

这时。苗翠花抱着孩子走了过来,看向萧国风的眼神充满了敬畏,虽然知道萧国风的身份,但是,辈分差距太远了,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萧国风很干脆的让他们和以前一样叫他族叔,这方面,萧国风并不在意。

“翠花,有事?”萧国风抬头看着苗翠花。

苗翠花点了点头,抱着孩子道,“这孩子还没起名,想请族叔帮起个名字!”

在萧国风的面前,苗翠花充满了敬畏和忐忑,本来,按照萧河镇的风俗,孩子要满周岁才会正式取名的,他丈夫萧海,就是个老实的庄稼汉,自然是起不出什么好名,今日恰逢老祖宗在这里,若能让老祖宗帮小儿子起个名,那可算是光耀门楣了。

萧国风闻言,脸上带着含蓄的笑意,转脸看向萧云,“小家伙,要不你来吧!”

“太师,有哥嫂在,这种事怎么能轮到我?”萧云苦笑了一下,抬头看向苗翠花,“嫂子,如不介意,我就给这小家伙起个小名吧,至于大名,就看太师的了。”

苗翠花听了连连点头,自家这个二叔,现在身份可是不一般了,夏国帝婿,已算得上是皇家之人,别说是起个小名,就真让萧云起大名,他也不会拒绝,而且有了萧云的话,相信萧国风也不会拒绝了。

萧云把孩子从苗翠花的怀里接了过来,奶娃子醒着,两只明亮而澄澈的眼睛正盯着萧云看,胖嘟嘟的一张小脸,看上去煞是可爱,眉宇间与他们兄弟多有相似之处,不得不说,这萧家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或许先祖萧何也是位雄姿英发的帅哥吧!

“既是大哥大嫂的第二个孩子,我看,便叫他二郎吧。”略一想,萧云抬头看向苗翠花,算是征询大嫂的意见。

“萧二郎!也好,多谢二叔赐名!”苗翠花念叨了一下,对着萧云喜道。

萧云微微颔首,又将孩子递给萧国风。

“你这小子倒也省事!”

萧国风接过孩子,紧接着就白了萧云一眼,这小子起个小名,那是再简单不过,就算叫什么剩子、锤子、二蛋、柱子,都不会有人介意的,相反大名可就要慎重了,毕竟大名可是要伴随一生的,自然是越响亮越好。

“丰世青百国,你们是青字辈,那这孩子该是百字辈的了!”萧国风左手抱着孩子,右手轻轻的抚着颌下胡须,沉吟片刻,道,“嗯,就叫百川吧!”

“百川,海纳百川?妙,太师真是妙,看来以后我有了儿女,也找太师起名!”萧云想了想,脸上也挂满了笑容,大哥名中恰好有个海字,百川汇海,的确是妙。

苗翠花不懂这些,不过看萧云的面色,也知道这名字不错,当即便喜笑颜开,对着萧国风又拜又谢。

“二叔,我也要起名!”这时,小百胜也跑过来凑热闹,抱着萧云的退不肯撒开。

“小家伙,你跟着凑什么热闹?”萧云乐了,把小百胜抱起来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你这小子,爹给你起的名不好么?别烦你二叔!”萧海听到了院里的谈话,乐呵呵的走了出来,手上还提着个布袋子,不知道装着什么。

小百胜听了,嘴一撅,“二叔都能改名,我也可以改名啊!”

“臭小子,还和你二叔比起来了。”小家伙的一句话却是反将了萧海一军,搞得萧海无言以对,只能是哭笑不得。

“小石头,你这名字不是挺好的么?百胜,百胜,百战百胜,既好听,又霸气,再改可就没这么好了。”萧云笑道。

“真的么?”小百胜疑惑的看着萧云。

“千真万确。”萧云笑道。

小百胜歪着脑袋想了想,“那我不要叫石头,我要叫大郎!”

萧云恶寒,“大郎不好听,还是叫石头好听些。”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是不好听!”

“一边儿玩儿去,别缠着你二叔!”萧海伸手在小百胜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将小家伙抓了下来,扬了扬手中的布袋子,对着萧云道,“山子,随我去给咱爹娘上坟!”

“上坟?”萧云一愣,虽然知道萧云改了名,不过萧海还是习惯的叫萧云的小名。

萧海激动的道,“咱家祖坟一定是冒青烟了,你现在可是帝婿,衣锦还乡,一定得去爹娘坟头好好拜拜,多谢二老的护佑。”

见萧海那么激动,萧云讪讪一笑,还是起身跟着萧海出了院子,只是心中却是在碎念着,若真是祖宗有灵,知道自己占了萧山的肉身,等自己去拜坟,不知道那坟头会不会炸开?

……

——

一修养便是十多天,其间神乐司的人来过,找萧国风问了些关于柳传雄和石青二人的事情,神乐司的到来当然就惊动了整个颍川的官场,继而也得知萧云身在萧河镇的事情,先是颍川太守前来拜见,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不少颍川辖下官员前来拜会,搞得萧云烦不胜烦,不过萧海二人倒是合不拢嘴,萧家这次算是光耀门楣了。

且不说萧云是帝婿,要知道颍川可是夏皇给萧云的封地,这些官员能不好好伺候着么?

黄公渡,夜。

家门前百米处,一座石桥,横跨在萧河上,有将近十丈,是一座标准的拱桥,全为青石铸成,屹立在这里已经不知多少岁月,虽然被时间侵蚀得厉害,不过,依旧是岿然而立,稳如泰山。

相传当年大周国开国元勋张子房,于博浪沙刺秦失败,来到这个地方,于这座石桥之上,遇到大陆隐士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子房公,传其兵法圣典,后来才有子房公辅佐后周,重新复国。

石桥顶端的桥面上,至今都还有一个鞋印,据传是便是当年黄石公三试张子房的时候留下的,具体是不是那么回事儿,那就难说了,更多人相信那是后人穿凿附会给凿出来的。

风吹杨柳岸,月上柳梢头,腊月的夜,已是很凉了,石桥铺的村民们也早已谁下,这时节还是被窝里暖和些。

萧国风带着萧云来到了黄公渡,站在石桥顶端那鞋印旁。

那鞋印也就是个普通成年人的鞋印,仅有半指深,普普通通,就像是水泥没干时踩上去,等水泥固化后,就成了这个模样,唯一不同,只是这鞋印是在一块青石上而已。

对于这个鞋印的传说,萧云自然是知之甚详的,不过,萧国风不是说要带自己来取什么东西么?围着这鞋印算是闹哪样?莫非要取的东西和这鞋印有关?

第二百四十六章太公六韬!

“太师,怎么不走了?”萧云疑惑的问道。

萧国风淡然一笑,“就在这儿了?”

“呃!”

萧云脸抖了一下,就在这儿?萧国风费尽心思就是为了带自己来这石桥上?这石桥上有什么东西能给他取的?

“看好了!”

萧国风嘴角微微一弯,在萧云错愕的目光中,缓缓抬起右脚,轻轻的放进了那个鞋印之中,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萧云古怪的看着萧国风,他这是想干什么?

“哼!”

就在萧云错愕不已的时候,萧国风闷哼一声,猛的用力往下一踩,萧云当即便感觉道桥身微微一震,反观萧国风的右脚,竟然往那鞋印中沉了几分。

“这?”萧云一惊,莫非这桥上有机关?

“喝!”

萧国风低喝一声,踩在鞋印中的右脚慢慢的转动了起来,萧云大为惊讶,看萧国风大憋得脸通红的模样,肯定是用了不小的力气。

“轰隆隆!”

随着萧国风右脚慢慢转动,石桥震动得更加厉害了起来,桥面下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响声,萧云运起小光明佛曲,往桥下看去,只见河中的水翻滚了起来,浊浪滚滚,在桥底形成一个漩涡,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萧河中搅拌一样。

果然有机关!

在萧国风的转动下,桥面上那个鞋印本来脚尖向南,慢慢的转向了西边,当真是神奇不已。

“呼!”

萧国风缓缓的将脚提了起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桥面终于停止了震动。唯有桥下的河水还在翻滚。

没一会儿,漩涡停了下来。

“跟我下去!”

萧国风丢下一句话,直接翻身跳进了河中,豪气外放形成一个护罩,阻隔河水湿身,身影很快消失。

萧云没有犹豫,也直接翻身跳了下去,不过。他可就没有萧国风那么潇洒了,无法用豪气阻隔河水,直接成了个落汤鸡,差点没被浑浊的河水呛到。

下潜三丈,便看到河底有一个丈宽的黑洞,不用想也知道萧国风是进里边去了,刚刚河里的漩涡肯定就是这个黑洞形成的。

萧云进入黑洞,继续下沉了大概有十丈的距离,便触碰到了片淡淡的光幕,那光幕并没有对萧云有所阻隔。直接就穿透了过去。

“咚!”

光幕之下却是没有水的存在,萧云猝不及防。没了水的浮力支撑,直接就跌了个屁墩,抬头一看,萧国风正在不远处促狭的看着自己。

“太师,你不厚道,也不知道提醒我一下!”萧云无语,萧国风很明显是故意的,就是想让自己出丑。

头顶是一片光幕,隐隐能看到上方的河水流动,那光幕应该是个避水阵法,阻止河水涌入下方的空间,这是一个石室,空间并不大,墙壁上镶嵌着几颗夜明珠,微弱的珠光将还说石室照亮,显得有些昏暗,不过萧云就算不使用小光明佛曲,也能看清周围的一切。

三面墙壁都是光秃秃的,阴冷而幽森,唯有一面墙壁,上面有六道石门,而此时,萧国风正站在其中一道石门面前,以前那个萧山在萧河边上住了这么多年,居然都不知道门前百米的黄公渡下,居然还有这样一方空间。

“快过来!”

萧国风对着萧云唤了一声,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这封闭的石室中却是异常的响亮。

萧云忙甩了甩身上的水,拍拍屁股走到萧国风的面前,往那六座石门看去,石门上积满了灰尘,每座石门上都刻着一个古字,分别是“文”、“武”、“虎”、“豹”、“龙”、“犬”。

“这是什么?”萧云问道。

“太公遗书!”萧国风缓缓吐出几个字。

“太公遗书?姜太公?”萧云听了,有些讶异。

萧国风微微颔首。

“这就是太公遗书?怎么会在这儿?”见萧国风点头,萧云更加惊讶,太公姜尚,乃是古周国大贤,太公遗书怎么会在萧河镇?太公遗书又是什么东西?

“太公遗书,又称太公六韬,乃姜太公一身所学之精粹,当年子房公在黄公渡遇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子房公,以太公遗书传之,后来子房公以此书匡复周室,扬名天下!”萧国风指着面前的石门,“这便是六韬,当年子房公辅佐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