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心雕龙千家诗-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 
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 
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 
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 
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 
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 
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 
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 
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 
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 
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 
     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 
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 
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 
而成经矣! 
      《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 
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 
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 
     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骋。蔚彼风力,严此骨 
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大意】 

     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大致说来,风指作家情志鲜明,作品感染力强;骨指文辞端直、 

精炼。作者首先论述风骨的含义,风骨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锻炼风骨的要领。其次论述风骨与作家 

个性、气质的关系以及风骨与文采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作品风骨特征的途径:即以儒家经书为标 

准,吸取史书和诸子百家的写作技巧;通晓各种感情的变化,深明各类文体的特点,同时力求创新。 

… 页面 39…

                                 通变第二十九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 
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 
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 
短者衔渴,足疲者辍涂,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 
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 
则广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 
篇什,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 
     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策制,顾慕汉 
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 
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 
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 
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伞溆獗旧荒芨椿;妇皆疲骸坝杓
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 
绛,必归蓝伞枚锓常棺诰荆凰拐遄煤踔饰闹洌隼ê跹潘字
际,可与言通变矣。 
     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 
笼内。枚乘《七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兮苍天。”相如《上林》云: 
 “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 
虹洞,固无端涯,大明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 
天与地沓。”张衡《西京》云:“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于濛汜。”此并 
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 
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采如宛虹之奋鬐, 
光若长离之振翼,乃颖脱之文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 
回骤,岂万里之逸步哉! 
     赞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 
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大意】 

     通即贯通,指文学的因袭继承;变即变化,指文学的变革创新。全篇论述文学领域中继承与创 

新的关系。首先,从作品体裁有定格而文采风格多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其次,分析9个朝代文学发展的情况,并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弊病,提出了继承殷周文学传统的主张; 

再次,举汉赋描写景物为例,说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了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原 

则。 

… 页面 40…

                                 定势第三十 

     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 
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 
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 
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 
然之势也。 
     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熔范所 
拟,各有司匠,虽无严郛,难得逾越。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 
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 
似夏人争弓矢,执一不可以独射也。若雅郑而共篇,则总一之势离,是楚人 
鬻矛誉鬻,两难得而俱售也。 
     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铨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章表奏仪,则准的乎 
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 
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 
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 
采为地矣。 
     桓谭称:“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 
陈思亦云:“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 
析厘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刘桢云:“文之体指实强弱, 
使其辞已尽而势有余,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公干所谈,颇亦兼气。然 
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又陆云自称:“往日论文, 
先辞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及张公论文,则欲宗其言。”夫情固先辞, 
势实须泽,可谓先迷后能从善矣。 
     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 
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辞反正为奇。效 
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 
     夫通衢夷坦,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 
俗故也。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 
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则文体遂弊。秉兹情术,可无思 
耶! 
     赞曰:形生势成,始末相承。湍回似规,矢激如绳。因利骋节,情采自 
凝。枉辔学步,力止襄陵。 

      【大意】 

     关于“势”的解释,历来颇有分歧。细揣文意,定势是说要按照自然形成的趋势来确定体势。 

首先,用比喻和举例的方式,阐述文势是自然形成的。其次,指出每种体裁各有其定势,作家必须善 

于综合各种体势,加以融会贯通。再次,强调文势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后,对近世作家“逐奇而失正” 

即忽视定势的倾向提出批评,主张“执正而驭奇”。 

… 页面 41…

                                 情采第三十一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 
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 
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 
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 
神理之数也。《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 
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 
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辨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 
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 
乎淫侈。若择源于泾谓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 
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 
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 
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 
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 
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 
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 
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 
乎反本。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 
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 
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大意】 

     情即情理,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采即文采,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全篇论述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首先,从各种角度论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文学观点。其次,分析文学史上 

 “为情造文”和“为文造情”两种传统的渊源、特征、目的和影响,指出当时作家沿袭“为文造情” 

的传统,使文学创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最后,强调情采并茂、文质彬彬是文学创作的正确原则。 

… 页面 42…

                                熔裁第三十二 

     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亦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 
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蹊要所司,职在熔裁,■括情理,矫揉文采也。 
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辞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 
之审分,斧斤之■削矣。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二意 
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 
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 
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故能首尾圆合, 
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 
     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极繁之体;谓繁与略,随分所好。引而申 
之,则两句敷为一章;约以贯之,则一章删成两句。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 
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 
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俊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若 
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 
而雅好清省。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 
耳。 
     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 
而《文赋》以为榛楛勿剪,庸音足曲,其识非不鉴,乃情苦芟繁也。夫百节 
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若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非夫 
熔裁,何以行之乎! 
     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辞如川流,溢则泛滥。权衡损益,斟酌浓 
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大意】 

     熔是冶金,比喻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即炼意;裁是裁衣,比喻对文辞的修改,即炼辞。全篇讲 

如何锻炼文意,剪裁文辞。首先,论述熔裁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其次,提出炼意的三项标准和炼辞的 

两种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熔裁做得好与不好对作品效果的影响,并对《文赋》的某些说法提出批评。 

… 页面 43…

                                  声律第三十三 

     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 
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 
唇吻而已。 
     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 
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今操琴不调,必知改 
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心,更失和律, 
其故何哉?良由内听,难为聪也。故外听之易,弦以手定;内听之难,声与 
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 
     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暌;沉则响发 
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 
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纠纷。 
将欲解结,务在刚断。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 
相从谓之和,同志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 
难契。属笔易巧,选和至难;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非可缕 
言,然振其大纲,不出兹论。 
     若夫宫商大和,譬诸吹籥;翻回取均,颇似调瑟。瑟资移柱,故有时而 
乖贰;籥含定管,故无往而不壹。陈思、潘岳,吹籥之调也;陆机、左思, 
瑟柱之和也。概举而推,可以类见。 
     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辞》辞楚,故讹韵实繁。及张华论韵,谓 
士衡多楚,《文赋》亦称知楚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也。 
     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圜,讹音之作,甚于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练才洞鉴,剖字钻响,识疏阔略,随音所遇,若长风之过籁,南郭之吹竽耳。 
古之佩玉,左宫右徵,以节其步,声不失序。音以律文,其可忘哉! 
     赞曰:标情务远,比音则近。吹律胸臆,调钟唇吻。声得盐梅,响滑榆 
槿。割弃支离,宫商难隐。 

      【大意】 

     声律论是南朝宋齐时代的产物,它主张诗文创作要分四声、防八病,被后人称为“永明声病说”。 

它对中国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因规定太严,流于繁琐,也助长了当时诗文创作中的形 

式主义倾向。所以,当时既有人积极提倡,也有人强烈反对。刘勰在本篇中的态度比较持平,既不赞 

成“永明声病说”的过于繁琐,也不赞成全盘否定声律的做法。他在篇中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