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陵 汉下隽县,属长沙郡。吴置巴陵县。晋置建昌郡,隋改为巴州,炀帝改为巴
陵郡。武德置岳州,皆置巴陵县。县界有古巴丘
    华容 汉孱陵县地,属武陵郡,刘表改为安南。隋改为华容。垂拱二年,去“华”
字,曰容城。神龙元年,复为华容
    沅江 汉益阳县,属长沙国。隋改为安乐,又改为沅江,属岳州
    湘阴 汉罗县,属长沙国。宋置湘阴县,县界汨水,注入湘江
    昌江 神龙三年,分湘阴县置。
    潭州中都督府 隋长沙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潭州总管府,管潭、衡、永、郴、
连、南梁、南云、南营八州。潭州领长沙、衡山、醴陵、湘乡、益阳、新康六县。七年,
废云州,改南梁为邵州,南营为道州。省新康县。督潭、衡、郴、连、永、邵、道等七
州。天宝元年,改为长沙郡。乾元元年,复为潭州。旧领县五,户九千三十一,口四万
四百四十九。天宝领县六,户三万二千二百七十二,口十九万二千六百五十七。在京师
南二千四百四十五里,至东都二千一百八十五里。
    长沙 秦置长沙郡。汉为长沙国,治临湘县。后汉为长沙郡。吴不改。晋怀帝置湘
州,至梁初不改。隋平陈,为潭州,以昭潭为名。炀帝改为长沙郡,仍改临湘为长沙县。
武德复为潭州。湘潭 后汉湘南县地,属长沙郡。吴分汀南立衡阳县,属衡阳郡。隋废
郡,县属潭州。天宝八年,移治于洛口,因改为湘潭县。
    湘乡 汉钟武县,属零陵郡。后汉改为重安,永建三年,又名湘乡,属长沙郡。
    益阳 汉县,属长沙国,故城在今县东八十里。武德四年,分置新康县。七年,省
入。
    醴陵 汉临湘县,界有醴陵,后汉立为县,属长沙郡。隋废,武德四年,分长沙置。
    浏阳 吴分长沙置浏阳县,隋废。景龙二年,于故城复置。
    衡州中 隋衡山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衡州,领临蒸、湘潭、耒阳、新宁、重
安、新城六县。七年,省重安、新城二县。贞观元年,以废南云州之攸县来属。天宝元
年,改为衡阳郡。乾元元年,复为衡州。旧领县五,户七千三百三十,口三万四千四百
八十一。天宝领县六,户三万三千六百八十八,口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八。在京师东南
三千四百三里,至东都二千七百六十里。
    衡阳 汉蒸阳县,属长沙国。吴分蒸阳立临蒸县,吴末分长沙东界郡立湘东郡。宋、
齐、梁不改。隋罢湘东郡为衡州,改临蒸为衡阳县。武德四年,复为临蒸。开元二十年,
复为衡阳
    常宁 吴分耒阳立新宁县,属湘东郡。旧治三洞,神龙二年,移治麻州。开元九年,
治宜江。天宝元年,改为常宁
    攸 汉县,属长沙国,县北有攸溪故也
    茶陵 汉县,属长沙国。隋废。圣历元年,分攸县置
    耒阳 汉县,属桂阳郡。隋改为耒阴。武德四年,复为耒阳。
    衡山 吴分湘南县置。旧属潭州,后割属衡州。
    澧州下 隋澧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澧州,领孱陵、安乡、澧阳、石门、慈
利、崇义六县。贞观元年,省孱陵县。天宝元年,改为澧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澧州。
天宝初,割属山南东道。旧领县五,户三千四百七十四,口二万五千八百二十六。天宝
领县四,户一万九千六百二十,口九万三千三百四十九。在京师东南一千八百九十三里,
至东都一千五百七十二里。
    澧阳 汉零阳县,属武陵郡。吴分武陵西界置天门郡。晋末,以义阳流人集此,侨
置南义阳郡。隋平陈,改南义阳为澧州。皆治此县
    安乡 汉孱陵县地,属武陵郡。隋分立安乡县。贞观元年,废孱陵并入
    石门 吴分零阳县于此置天门郡。隋平陈,废天门郡,以废州为石门县
    慈利 本汉零阳县,隋改零阳为慈利县。麟德元年,省崇义并入。
    朗州下 隋武陵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
年,复为朗州。天宝初,割属山南东道,旧领县二,户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万九百一
十三。天宝,户九千三百六,口四万三千七百十六。在京师东南二千一百五十九里,至
东都一千八百五十八里。
    武陵 汉临沅县地,属武陵郡。秦属黔中郡地。梁分武陵郡于县置武州。陈改武州
为沅陵郡。隋平陈,复为嵩州,寻又改为朗州。炀帝为武陵郡。武德复为朗州。皆治于
武陵县
    龙阳 隋县,取洲名。
    永州中 隋零陵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永州,领零陵、湘源、祁阳、灌阳四县。
七年,省灌阳。贞观元年,省祁阳县,四年,复置。天宝元年,改为零陵郡。乾元元年,
复为永州。旧领县三,户六千三百四十八,口二万七千五百八十三。天宝,户二万七千
四百九十四,口十七万六千一百六十入。在京师南三千二百七十四里,至东都三千六百
六十五里。
    零陵 汉泉陵县地,属零陵郡。汉郡治泉陵县,故城在今州北二里。隋平陈,改泉
陵为零陵县,仍移于今理。梁、陈皆为零陵郡,隋置永州,炀帝复为零陵郡,皆治此县
    祁阳 吴分泉陵县,于今县东北九十里置祁阳县,今有古城。隋平陈,并入零陵。
武德四年,复分置,移于今治。贞观元年省,四年又置。石燕冈在祁阳西北一百一十里,
此冈穴出石燕,充贡。湘水南自零陵界来
    湘源 汉零陵县地,属故城在今县南七十八里。隋平陈,并零陵入湘源县
    灌阳 汉零陵县地,大业末,萧铣析湘源县置。武德七年废。上元二年,荆南节度
使吕諲奏,复于故城置灌阳县。灌水在城西,今名灌源。
    道州中 隋零陵郡之永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营州,领营道、江华、永阳、
唐兴四县。五年,改为南营州。贞观八年,改为道州,仍省永阳县。十七年废,并入永
州。上元二年,复析永州置。天宝元年,改为江华郡。乾元元年,复为道州。旧领县三,
户六千六百一十三,口三万一千八百八十。天宝领县四,户二万二千五百五十一,口十
三万九千六十三。今领县五。
    弘道 汉营浦县,属零陵郡。吴置营阳郡。晋改为永阳郡。隋平陈,改营浦为永阳
县。武德四年,于县置营州,改为营道县。五年,又加“南”字。贞观八年,改为道州。
天宝元年,改营道为弘道
    延唐 汉泠道县,属零陵郡,古城在今县东界南四十里。隋平陈,废泠道入营道县,
仍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武德四年,移营道县于州郭置,仍于此置唐兴县。长寿二年,
改名武盛。神龙元年,复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唐。泠水,在今县南六十里
    江华 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乘县置江华县。贞观十七年,改
属永州。上元二年,还道州。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永明 隋改汉营浦县为永阳,置道州。后州郭内置营道县,乃移永阳之名于州西南
一百一十里置。贞观八年省,地入营道。天授二年,复析营道置。天宝元年,改为永明

    大历 大历二年,湖南观察使韦贯之奏请析延唐县,于道州东南二百二十里舂陵侯
故城北十五里置县,因以大历为名。
    郴州中 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领郴、卢阳、义章、临武、平阳、
晋兴六县。七年,废义章、平阳二县。八年,省晋兴。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乾元元
年,复为郴州。旧领县五,户八千六百四十六,口四万九千三百五十五。天宝领县八,
户三万一千三百三。在京师东南三千三百里,至东都三千五十七里。
    郴 汉县,属桂阳郡,汉郡理所也。后汉郡理耒阳,寻还郴。宋、齐封子弟为桂阳
王,皆治于此。隋平陈,改为郴州,炀帝为桂阳郡,武德四年,改郴州,皆以郴为理。
    义章 大业末,萧铣分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复置。长寿元年,分义章南界置高
平县。开元二十三年,废高平,仍移义章治高平废县。
    义昌 晋分郴县置汝城、晋宁二县。陈废二县,立卢阳郡,领卢阳县。开皇九年废
郡,以卢阳属郴州。天宝元年,改为义昌。
    平阳 晋分郴置平阳郡及县。陈废,后萧铣复分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复置。
    资兴 后汉分郴置汉宁县。吴改为阳安,晋改为晋宁,隋改为晋兴。贞观八年省,
咸亨三年复置,改名资兴。
    高亭 汉便县地,属桂阳郡。晋省,陈复置。隋废。开元十三年,宇文融析郴县北
界四乡置安陵县。天宝元年,改为高亭,取县东山名。
    临武 汉县,属桂阳郡,县南临武溪故也。
    蓝山 汉南平县,属桂阳郡。隋废。咸亨二年,复置南平县。天宝元年,改为蓝山。
九疑山,在县西五十里。
    邵州 隋长沙郡之邵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梁州,领邵陵、建兴、武冈三
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贞观十年,改名邵州。天宝元年,改为邵阳
郡。乾元元年,复为邵州。旧领县二,户二千八百五十六,口一万三千五百八十三。天
宝,户一万七千七十三,口七万一千六百四十四。在京师东南三千四百里,至东都二千
二百六十八里。
    邵阳 汉昭陵县,属长沙国。后汉改为昭阳,晋改为邵阳。隋平陈,复于今理。吴
分零陵北部置邵陵郡。隋平陈,废郡,以邵阳属潭州,寻又于邵阳置建州。武德四年,
改置南梁州,贞观十年,改为邵州,皆理邵阳县。
    武冈 汉都梁县,属零陵郡。晋分都梁置武冈县。隋废。武德四年,分邵阳复置。
    连州 隋熙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连州。天宝元年,改为连山郡。乾元元年,
复为连州。旧领县三,户五千五百六十三,口三万一千九十四。天宝,户三万二千二百
十,口一十四万三千五百三十二。在京师南三千六百六十五里,至东都三千四百五里。
    桂阳 汉县,属桂阳郡,今州理是也。隋开皇十年,于县置连州,大业改为熙平郡,
武德四年,复为连州,皆以桂阳为理所。
    阳山 汉县,属桂阳郡。后汉省。晋平吴,分浛洭县复置。梁于浛氵匡县西置阳山
郡,以县属之。隋废郡,县属连州。神龙元年,移于洭水之北,今县理是也。一名湟水。
    连山 晋武分桂阳立广惠县,隋改为广泽。仁寿元年,改为连山。
    黔州下都督府 隋黔安郡。武德元年,改为黔州,领彭水、都上、石城三县。二年,
又分置盈隆、洪杜、相永、万资四县。四年,置都督府,督务、施、业、辰、智、、
充、应、庄等州。其年,以相永、万资二县置费州,以都上分置夷州。十年,以思州高
富来属。十一年,又以高富属夷州,以智州信宁来属。今督思、辰、施、牢、费、夷、
巫、应、播、充、庄、、琰、池、矩十五州。其年,罢都督府。置庄州都督府。景龙
四年废,以播州为都督。先天二年废,复以黔州为都督。天宝元年,改黔州为黔中郡,
依旧都督施、夷、播、思、费、珍、溱、商九州。又领充、明、劳、羲、福、犍、邦、
琰、清、庄、峨、蛮、、鼓、儒、琳、鸾、令、那、晖、郝、总、敦、侯、晃、柯、
樊、稜、添、普宁、功、亮、茂龙、延、训、卿、双、整、悬、抚水、矩、思源、逸、
殷、南平、勋、姜、袭等五十州。皆羁縻,寄治山谷。乾元元年,复以黔中郡为黔州都
督府。旧领县五,户五千九百一十三,口二万七千四百三十三。天宝县六,户四千二百
七十,口二万四千二百四。在京师南三千一百九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一里。
    彭水 汉酉阳县,属武陵郡。吴分西阳置黔阳郡。隋于郡置彭水县。周置奉州,寻
为黔州。贞观四年,于州置都督府
    黔江 隋分黔阳县置石城县。天宝元年,改为黔江
    洪杜 武德二年,分置洪杜县,治洪杜溪。麟德二年,移治龚湍
    洋水 武德二年,分彭水于巴江西置盈隆县。先天元年,改为盈川。天宝元年,改
为洋水。
    信宁 隋置信安县,取界内山名。武德二年,改为信宁。武德五年,属义州。州废
来属。
    都濡 贞观二十年,分盈隆县置。
    辰州下 隋沅陵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辰州,领沅陵等五县。九年,分大乡置
大乡五县。五年,分辰溪置溆浦县。贞观九年,分大乡置三亭县。天授二年,分大乡、
三亭两县置溪州。景云二年,置都督府,督巫、业、锦三州。开元二十七年,罢都督府。
天宝元年,改为卢溪郡。乾元元年,复为辰州,取溪名。旧领县七,户九千二百八十三,
口三万九千二百二十五。天宝领县五,户四千二百四十一,口二万八千五百五十四。在
京师南微东三千四百五里,至东都三千二百六十里。
    沅陵 汉辰阳县,属武陵郡,本秦黔中郡县也。隋改辰阳为辰溪,仍分置沅陵县,
仍置沅陵郡。武德四年,改为辰州,以沅陵为理所
    卢溪 武德三年,分沅陵县置
    溆浦 汉义陵县地,属武陵郡。武德五年,分辰溪置
    麻阳 武德三年,分沅陵、辰溪二县置。垂拱四年,分置龙门县,寻废
    辰溪 汉辰阳县地,隋分置辰溪县。
    锦州下 垂拱二年,分辰州麻阳县地并开山洞置锦州及四县。天宝元年,改锦州为
卢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锦州。天宝领县五,户二千八百七十二,口一万四千三百七十
四。至京师三千五百里,至东都三千七百里。
    卢阳 招谕 渭阳 常丰 已上四县,并垂拱三年与州同置。其常丰本名万安,天
宝元年,改为常丰
    洛浦 天授二年,分辰州之大乡置,属溪州。长安四年,改属锦州。
    施州下 隋清江郡之清江县。义宁二年,置施州,领清江、开夷二县。贞观八年,
废业州,以建始县来属。麟德元年,废开夷县入清江。天宝元年,改为清化郡。乾元元
年,复为施州。旧领县三,户二千三百一十二,口一万八百二十五。天宝领县二,户三
千七百二,口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在京师南二千七百九里,至东都二千八百一十里。
    清江 汉巫县,南郡。吴分巫立沙渠县。后周于县立施州。隋为清江县,州所理也
    建始 后周分巫县置建始县。义宁二年,于县置业州,领建始一县。贞观八年,废
业州,县属施州。
    巫州下 贞观八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朗溪、思征三县。九年,
废思征县。天授二年,改为沅州,分夜郎渭溪县。长安三年,割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
先天二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改沅州为巫州。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乾元元
年,复为巫州。旧领县三,户四千三十二,口一万四千四百九十五。天宝,户五千三百
六十八,口一万二千七百三十八。在京师南三千一百五十八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三十三
里。
    龙标 武德七年置,属辰州。贞观八年,置巫州,为理所也。
    朗溪 贞观八年置
    潭阳 先天二年,分龙标置。
    业州下 长安四年,分沅州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改为鹤州。二十年,又改为
业州。天宝元年,改龙标郡。乾元元年,复为业州。领县三,户一千六百七十二,口七
千二百八十四。在京师南四千一百九十七里,至东都三千九百里。
    峨山 贞观八年,置夜郎县,属巫州。长安四年,置舞州。开元二十年,改夜郎为
峨山县。
    渭溪 天授二年,分夜郎置,属沅州。长安四年,改业州。
    梓姜 旧于县置充州,天宝三年,以充州荒废,以梓姜属业州,其充州为羁縻州。
    夷州下 隋明阳郡之绥阳县。武德四年,置夷州于思州宁夷县,领夜郎、神泉、丰
乐、绥养、鸡翁、伏远、明阳、高富、宁夷、思义、丹川、宣慈、慈岳等十三县。六年,
废鸡翁县。贞观元年,废夷州,省夜郎、神泉、丰乐三县,以伏远、明阳、高富、宁夷、
思义、丹川六县隶务州,宣慈、慈岳二县隶溪州,以绥养隶智州。四年,复置夷州于黔
州都上县。六年,又置鸡翁县。十一年,又以义州之绥阳、黔州之高富来属。其年,又
自都上移于今所。天宝元年,改为义泉郡。乾元元年,复为夷州。旧领县四,户二千二
百四十一,口八千六百五十七。天宝县五,户一千二百八十四,口七千一十三。在京师
南四千三百八十七里,至东都三千八百八十里。
    绥阳 汉柯郡地。隋朝招慰置绥阳县,古徼外夷也。武德三年,属义州。贞观十
一年,改属夷州
    都上 隋置。武德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