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神第一姑洗宫:
    副君昭象,道应典离。铜楼备德,玉裕成规。仙气霭霭,灵从师师。前驱戾止,控
鹤来仪。
    登歌酌鬯第二南吕均之蕤宾羽:
    忠孝本著,羽翼先成。寝门昭德,驰道为程。币帛有典,容卫无声。司存既肃,庙
享惟清。
    迎俎及酌献第三大吕羽
    通三锡胤,明两承英。太山比赫,伊水闻笙。宗祧是寄,礼乐其亨。嘉辰荐俎,以
发声明。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四蕤宾商:
    羽龠崇文礼以毕,干戚奋武事将行。用舍由来其有致,壮志宣威乐太平。
    武舞作第五夷则角:
    绿林炽炎历,黄虞格有苗。沙尘惊塞外,帷幄命嫖姚。《七德》干戈止,三边云雾
消。宝祚长无极,歌舞盛今朝。
    送神第六词同隐庙。
    懿德太子庙乐章六首神龙初作
    迎神第一姑洗宫:
    甲观昭祥,画堂升位。礼绝群后,望尊储贰。启、诵惭德,庄、丕掩粹。伊浦凤翔,
缑峰鹤至。
    登歌酌鬯第二南吕均之蕤宾羽:
    誉阐元储,寄崇明两。玉裕虽晦,铜楼可想。弦诵辍音,笙歌罢响。币帛言设,礼
容无爽。
    迎俎酌献第三大吕羽:
    雍雍盛典,肃肃灵祠。宾天有圣,对日无期。飘飖羽服,掣曳云旗。眷言主鬯,心
乎怆兹。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四蕤宾商: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
    武舞作第五夷则角: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送神第六词同隐庙。
    节愍太子庙乐章六首景云中作
    迎神第一姑洗宫:
    储后望崇,元良寄切。寝门是仰,驰道不绝。仙袂云会,灵旗电晣。煌煌而来,礼
物攸设。
    登歌酌鬯第二南吕均之蕤宾羽: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既贤且哲,惟孝与友。惟孝虽遥,灵规不朽。祀因诚致,备
洁玄酒。
    迎俎及酌献第三大吕羽:
    嘉荐有典,至诚莫愆。画梁云互,雕俎星联。乐器周列,礼容备宣。依稀如在,若
未宾天。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四蕤宾商:
    邕邕阐化凭文德,赫赫宣威藉武功。既执羽旄先拂吹,还持玉戚更挥空。
    武舞作第五夷则角:
    武德谅雄雄,由来扫寇戎。剑光挥作电,旗影列成虹。雾廓三边静,波澄四海同。
睿图今已盛,相共舞皇风。
    送神第六词同隐太子庙。
    则天大圣皇后崇先庙乐章一首御撰
    先德谦捴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
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
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褒德庙乐章五首神龙中为皇后韦氏祖考所立,词并内出。
    迎神用《昭德》姑洗宫二成:
    道赫梧宫,悲盈蒿里。爰暢徽烈,载敷嘉祀。享洽四时,规陈二簋。灵应昭格,神
其戾止。
    登歌用进德南吕均之蕤宾羽:
    涂山懿戚,妫汭崇姻。祠筵肇启,祭典方申。礼以备物,乐以感神。用隆敦叙,载
穆彝伦。
    俎入初献用《褒德》大吕角:
    家著累仁,门昭积善。瑶篚既列,金县式展。
    武舞作:
    昭昭竹殿开,奕奕兰宫启。懿范隆丹掖,殊荣辟硃邸。六佾荐微容,三簋陈芳醴。
万古覃贻厥,分珪崇祖祢。
    亚献及送神用《彰德》:
    名隆五岳,秩映三台。严祠已备,睟影方回。
    
      志第十二 历一    
 太古圣人,体二气之权舆,赜三才之物象,乃创纪以穷其数,画卦以通其变。而纪
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殷人用九畴、五纪之书,《周礼》载冯相、
保章之职,所以辨三辰之躔次,察九野之吉凶。历代畴人,迭相传授,盖推步之成法,
协用之旧章。暨秦氏焚书,遗文残缺,汉兴作者,师法多门。虽同征钟律之文,共演蓍
龟之说,而建元或异,积蔀相悬,旁取证于《春秋》,强乩疑于《系》、《象》,靡不
扬眉抵掌,谓甘、石未称日官;运策播精,言裨、梓不知天道。及至清台眎祲,黄道考
祥,言缩则盈,少中多否,否则矫云差算,中则自负知时。章、亥不生,凭何质证?
    高齐天保中,六月日当蚀朔,文宣先期问候官蚀何时,张孟宾言蚀申,郑元伟、董
峻言蚀辰,宋景业言蚀巳。是日蚀于申酉之间,言皆不中时。景业造《天保历》则疏密
可知矣。昔邓平、洛下闳造汉《太初历》,非之者十七家。后刘洪、蔡伯喈、何承天、
祖冲之,皆数术之精粹者,至于宣考历书之际,犹为横议所排。斯道寂寥,知音盖寡。
所以张胄玄佩印而沸腾,刘孝孙舆棺而恸哭,俾诸后学,益用为疑。以臣折衷,无如旧
法。
    高祖受隋禅,傅仁均首陈七事,言戊寅岁时正得上元之首,宜定新历,以符禅代,
由是造《戊寅历》。祖孝孙、李淳风立理驳之,仁均条答甚详,故法行于贞观之世。高
宗时,太史奏旧历加时浸差,宜有改定,乃诏李淳风造《麟德历》。初,隋末刘焯造
《皇极历》,其道不行,淳风约之为法,时称精密。天后时,瞿昙罗造《光宅历》。中
宗时,南宫说造《景龙历》,皆旧法之所弃者,复取用之。徒云革易,宁造深微,寻亦
不行。开元中,僧一行精诸家历法,言《麟德历》行用既久,晷纬渐差。宰相张说言之,
玄宗召见,令造新历。遂与星官梁令瓚先造《黄道游仪图》,考校七曜行度,准《周易》
大衍之数,别成一法,行用垂五十年。肃宗时,韩颍造《至德历》。代宗时,郭献之造
《五纪历》。德宗时,徐承嗣造《正元历》。宪宗时,徐昂造《观象历》。其法今存,
而元纪蔀章之数,或异前经;而察敛启闭之期,何殊旧法。至论征验,罕及研精。绵代
流行,示存经法耳。
    前史取傅仁均、李淳风、南宫说、一行四家历经,为《历志》四卷。近代精数者,
皆以淳风、一行之法,历千古而无差,后人更之,要立异耳,无逾其精密也。《景龙历》
不经行用,世以为非,今略而不载。但取《戊寅》、《麟德》、《大衍》三历法,以备
此志,示于畴官尔。
    戊寅历经
    已上阙文日。自入立秋,初日加四千八十分,后日减七十六分,置初日所加之分,
计后日减之数以减之。讫,馀以行分法约之,为日数。及加平见日及分,满行分法,又
去之,从日一,为定见日及分。后皆放此。毕于秋分。自入寒露,日减一百二十七分,
减若不足,即一日加行分法,反减之,为定见日及分。后皆放此。毕于立冬。自入小雪,
毕于大雪,均减八日。初见去日十四度。
    荧惑
    平见:入冬至,初日减一万六千三百五十四分,后日减五百四十五分,毕于小寒。
自入大寒,日加四百二十六分,毕于启蛰。自入雨水,毕于谷雨,均加二十九日。入立
夏,初日加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二分,后日减二百一十三分,毕于大暑。自入立秋,依平。
自入处暑,日减一百八十四分,毕于立冬。自入小雪,毕于大雪。均减二十五日。初见
去日十七度。
    镇星
    平见:入冬至,初日减四千八百一十四分,后日加七十九分,毕于气尽。自入小寒,
毕于大寒。均减九日。入立春,均减八日。入启蛰,均减七日。入雨水,均减六日。入
春分,均减五日。入清明,均减四日。入谷雨,毕芒种,均减三日。入夏至,毕十日内,
均减二日。十日外,入小暑,毕五日内,均减一日。五日外,毕于气尽,依平。自入大
暑,日加一百八十一分,毕于立秋。自入处暑,均加九日。自入白露,初日加六千二分,
后日减一百三十三分,毕于寒露。自入霜降,日减七十九分,毕于大雪。初见去日十七
度。
    太白
    晨平见:入冬至,依平。自入小寒,日加六十六分,毕于大寒。自入立春,毕于立
夏,均加三日。自入小满,初日加一千九百六十四分,后日减六十六分,毕于芒种。自
入夏至,依平。自入小暑,减六十分,毕于大暑。自入立秋,毕于立冬,均减三日。自
入小雪,初日减一千九百六十四分,后日减六十六分,毕大寒。
    夕平见:入冬至,日减一百分,毕于立春。自入启蛰,毕于春分,均减九日。自入
清明,初日减五千九百八十六分,后日减一百分,毕于小满。自入芒种,依平。自入夏
至,日加一百分,毕于立秋。自入处暑,毕于秋分,均加九日。自入寒露,初日加五千
九百八十六分,后日减一百分,毕于小雪。自入大雪,依平。初见去日十一度。
    辰星
    晨平见:入冬至,均减四日。自入小寒,毕于大寒,依平。自入立春,毕启蛰,减
三日。其在启蛰气内,去日一十八度外、四十度内,晨无木、土、金一星已上者,不见
也。自入雨水,毕于立夏,应见不见。其在立夏气内,去日度如前,晨有木、火、土、
金一星已上者,亦见之。自入小满,毕于寒露,依平。自入霜降,毕于立冬,加一日。
自入小雪,毕于大雪十二日,依平。若在大雪十三日,即减一日。在十四日,减二日。
在十五日,减三日。在十六日,减四日。
    夕平见:入冬至,毕于清明,依平。自入谷雨,毕于芒种,减二日。自入夏至,毕
于大暑,依平。自入立秋,毕于霜降,应见不见。其在立秋及霜降二气之内,夕有星去
日如前晨者,亦见。自入立冬,毕于大雪,依平。初见去日十七度。
    行五星法
    各置星定见之前夜半日所在宿度算及分,各以定见去朔日算及一分加之。小分满法
十四分,从行分一。行分满法六百七十六分,从度一。又以星初见去日度数,晨减夕加
之。命度以次,即星初见所在度及分。自此已后,皆弃此小分也。
    求次日术
    各加一日所行度及分。其火、金之行而有小分者,各以日率为母。小分满其母,去
从行分一。行分满法,去从度一。其行有益疾迟者,副置一日行分。各以其分疾益迟损,
乃加之。留者因前,退则减之,伏不注度。顺行出斗去其分,行入斗先加分。讫,皆以
二十六副行分为度分。
    岁星
    初见:顺,日行一百七十六分五十秒,日益迟一分。一百一十四日行十九度二百九
分。而留,二十八日。乃退,日九十七分。八十四日退十二度五十分。又留,二十六日
五百九十六,小分七四分。即以初定见日分而加之,若满行分法,即去之,从月去之,
从一日。乃顺,初日行六十分,日益疾一分。一百十四日行十九度四百三十七分而伏。
    荧惑
    初见:入冬至,初率二百四十一日行一百六十三度。已后二日损日及度各一。尽一
百二十八日,率一百七十七日行九十九度。毕一百六十一日皆同。已后三日损日及度各
一。尽一百八十二日,率一百七十日行九十二度。毕一百八十八日皆同。已后三日益日
及度各一。尽二百二十七日,率一百八十三日行一百五度。已后二日益日及度各一。尽
二百四十九日,率一百九十四日行一百一十六度。已后一日益日及度各一。尽三百一十
日,率二百五十五日行一百七十七度。毕三百三十七日皆同。已后二日损。尽三百六十
五日,复二百四十一日行一百六十三度。
    初见:入小寒已后,三日去日率一,毕于启蛰。自入雨水,毕于立夏,均去日率二
十。自入小满,初去日率二十。以次三日去十九,日日去十八。以次三日去一日,毕于
小暑,即依平,为定日之率。若入处暑,毕于秋分,皆去度率六,各依冬至后日数而损
益之,又依所入之气以减之,名为前疾。日数及度数之率,若初行。入大寒,毕于大暑,
皆差行,日益迟一分。其馀皆平行。若入白露,毕于秋分,初日行半度,四十日行二十
度。即去日率四十,度率二十,别为半度之行,讫,然后求平行之分以续之。平行分者,
置定行度率,以分法乘之,以定日率除之,所得即平行一日之分,不尽为小分。求差行
者,置日率之数,减一。讫,又半之,加平行一日之分,为初日行分。各尽其日度而迟。
初日行三百二十六分,日益迟一分半,六十日行二十五度五分。其前疾去度六者,此迟
初日加六十七分、小分三十六。小分满六十,去之,从行分一,即六十日行三十一度,
分同。而留,十二日。前去日分日于二留,奇后从后留。乃退,日一百九十二分,六十
日退十七度二十八分。又留,十二日六百二十六分、小分三十分。亦如初定见之分,满
去如前。又顺,后迟。初日行二百三十八分,日益疾一分半,六十日行二十五度三十五
分。此迟在立秋至秋分者,加一日,行六十七、小分三十六。满去如前,即六十日行三
十一度。分同也。而后疾。入冬至,初率二百一十四日行一百三十六度。已后一日损日
及度各一。尽三十七日,率一百七十七日行九十九度。已后二日损日及度各一。尽五十
七日,率一百六十七日行八十九度。毕七十九日皆同。已后三日益日及度各一。尽一百
三十日,率一百八十四日行一百六十度。已后二日益日及度各一。尽一百四十四日,率
一百九十一日行一百一十三度。已后一日益日及度各一。尽一百九十日,率二百三十七
日行一百五十九度。已后一日益日及度各一。尽二百一十日,率二百六十七日行一百八
十九度。毕二百五十九日皆同。已后二日损日及度各一。尽三百六十五日,复率二百一
十四行一百三十六度。后迟加六度者,此后疾去度率六,为定度。各依冬至后日数而损
益之,为后疾日及度之率。若入立夏,于夏至,日行半度,尽六十日,行三十度。若入
小暑,于大暑,尽四十日,行二十度。皆去日及度之率,别为半度之行,讫,然后求平
行之分以续之。各尽其日度而伏。
    镇星
    初见:顺,日行六十分,八十三日行七度二百四十八分。而留,三十八日。乃退,
日四十一分,一百日退六度四十四分。又留,三十七日六十一分小分四。亦以初定见日
分加之。满去如前。乃顺,日行六十分,八十三日行七度二百四十八分而伏。
    太白
    晨初见:乃退,日一度半,十日退十五度。而留,九日。乃顺迟,差行。先迟,日
益疾八分,四十日行三十度。若此迟入大雪已后,毕于小满,即依此为定而求行分。自
入芒种,十日减一度为定度,毕于夏至。自入小暑,毕于霜降,均减三度。自入立冬,
初日减三度,后十日减一度,毕于霜降,小雪,皆为定度。求一日行分者,以行分法乘
定度,以四十馀之,为平分,不尽为小分。又以四乘三十九,以减平分,为初日行分。
平行,日一度,十五日行十五度。若此平行入小寒后,十日益日及度各一,毕于启蛰。
自入雨水之气,皆二十一日行二十一度。自入春分后,十日减一,毕于立夏,即十五日。
自入处暑,毕于寒露,即无此平行。自入霜降,即四日益一,毕于大雪,后十五日行十
五度。疾,百七十日行二百四度。前顺迟减度者,计所减之数,以益此度为定度。求一
日行度及分者,以百七十日减度数,馀行以分法乘,以百七十馀之,所得为之日平行度
分。晨伏东方。
    夕初见:顺疾,百七十日行二百。毕于立夏,依此顺疾。入冬至已后,毕于立夏,
依此率为定。自入小满,六日加一度。自入大暑初,毕于芒种,自入夏至,毕于小暑,
均五度。自入大暑,初加五度,后三日减一度,毕于气尽。自入立秋,毕于大雪,还依
本率。从白露毕春分,皆差行。先疾,日益迟一分半。自入清明,毕于处暑,并平行,
同晨疾。求差行者,半一百六十九,乃以一分半乘之,以加平行分,为初日行度分也。
平行,日一度,十五日行十五度。此平行入冬至后,十日减日及度各一,毕于立春。自
入启蛰,毕于芒种,皆均九日行九度。自入夏至后,五日益一,毕于小暑。自入大暑,
毕于气尽,皆十五日行十五度。自入立秋后,六日一,毕于小雪。自入大雪,毕于气尽,
皆十五日行十五度者也。顺迟,差行。先疾,日益迟八分,四十日行三十度。前加度者,
此依数减之,求一日行分,如晨迟准减者为加之。又留,九日。乃退,日半度,十日退
五度,而夕伏西方。
    辰星:晨初见,留,六日。顺迟,日行一百六十九分,四日行一度。若初见入大寒,
毕于启蛰之内,即不须此迟行。平行,日一度,十日行十度。此平行若入大寒已后,二
日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