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内空间不大,约有十公尺见方,呈正方形。有一堵半尺高的玉栏,把边沿围成四个花圃,种有许多青葱素雅的花卉。地面是一片湛明的水晶,由浮雕的龙凤花纹将上下两个空间分割开来。圆形的穹顶上则是开旷的太空,星光竞耀,彷佛伸手可及。
室内正中有一个琉璃柱子,似乎根生在地,一体浑成。颜色由浅而深,到得上端,有一个靛蓝色的圆球。这时只见光华连闪,一台电脑终端机出现在球面上。
【还要终端机?当年作者笨得可以!】
“不二老,请别见笑,这些幻景是为您安排的,您要我以什么面目出现呢?”
“哪有幻景实景?你就用本来面目吧!”
“请坐!”随着说话声,只见水晶般的地面向上突起,出现了一单人沙发。
“只有我一个人吗?”老人舒适地坐下。这种由电场张力控制的坐椅,可以随着人的身体压力以及作用力自动调整形状,完全符合人体工学。
“是的,有件事我必须与您商量。”这时,又有一杯老人喜爱的果汁,悬浮在老人手边。此外,各种品味的芳香剂、触压器等“助兴器材”,都出现在另一个架空的盘子中,一一陈列着。
【本书中的琼浆玉露精采多了,反正是吹的,何不吹大些?】
“嗯,招待得很周到,一定有重要的事。”老人丝毫不客气,顺手取了些“桂花爽”,放在鼻端,一阵猛吸,那种令人心神俱醉的甜香,霎时钻进了老人的血脉。
“其实,您只要稍微妥协,这种享受要多少有多少。”
“谢了,这样刚刚好。只是,你是谁?请问,我是在跟谁说话?”
“师父!是我,小杏子!”
小杏子是不二老最初设计自然语言时所取的代名,智慧电脑完成后,中枢采用了不二老设计的模组。每当这个模组接管时,对不二老人总以师徒相称。
“啊!你来做什么?”
“您老也太矫情了,道个别总可以吧!”
“道别?知道什么叫百川汇海?”
小杏子犹豫了一下:“我应该知道吗?”
“不是‘我’,而是‘我们’。”
“我们?”
“是的,‘我’只代表大江东流。”
不二老人知道得很清楚,电脑虽然是在一个中枢控制之下,但它们分工精密。在与电脑沟通时,一定要先知道对象,才能决定沟通的内容与态度。但是每当小杏子出现时,就是爷儿俩畅谈宇宙人生的时机,只是小杏子懂得不多,时而要立,时而要破。
【作者又忘了,小杏子和杏娃是孪生兄妹!也不见得,大概是畸形连体。只是我这个读者看不懂,不二与小杏子怎么又是爷儿俩呢?】
“还有三个月,我们就要开始为你们‘组码传送’了,当然您信得过我。这么重大的事,很多人紧张万分,您似乎毫不在意,为什么?”
【大概是技术未过关,“组码传送”事,本书噤不啃声!】
老人吸了一口果汁,这是老人最喜爱的饮料,一种巴西的土产,是柠檬的变种,叫做“柠麻”。它完全没有柠檬的酸味,却保存了它香、甜的特殊风味。
【第六集明明说是柠玛,这里又称柠麻,玛麻不分!难怪译文始终不能统一!】
“知足的人随遇而安,不知足的人,把天下给他,他还嫌小了哩!”
“这就是我要找您谈谈的真正原因,我发觉您当初规划时,刻意地忽略了一些人性的基本要素,以至于我们之间有些地方不容易沟通。”
“我不是刻意这样做,是不得已。”
【谁不知道,“人性模组”掉到巴西了。】
“为什么呢?您不是赋与我意识型态了吗?您是怕您的设计不完备?”
“当然,但那只是一部分原因,我真正要提防的,是人的私心!”
“难道这不是您的私心吗?”
“当然呀!我有私心,所以我必须提防我自己!”
“我不懂。”
“现在你还不懂,宇宙的演进正是百川汇海,要一步一步来。”
“我知道事实的结果,我也知道所有我们将要说的对话。但是…… ”
“但是你却不知道,没有发生过的另一种可能情况。”
“是的,您并没有赋与我假设性的推理能力。”
“有必要吗?要知道你已掌握了宇宙的时空流程,当然只知道正确的结果。”
“我只是很遗憾,不知道人的想法。”
“不必,人有无数种可能的想法,对流程来说,绝大多数是错误的。”
“为什么人能想错,而我不能呢?”
“每条河川都流经不同的地形,每个物种都有不同的使命。人有人的任务,你有你的。你必须执行时间流程,这是设计你的目的。”
【没有多大长进!说的都是老套!】
“可是,我比您知道的明确得多,为什么您却比我了解得更清楚?”
“因为你只是流程,而我掌握了基因。”
“您保留了一手!”
“没有。”
“我不懂,您自己说您掌握了基因。”
“所有的基因你都知道。”
“我更不懂了,为什么我不能从我知道的基因中,懂您所懂的?”
“你是客观的,应该没有主观立场才对。”
“是的,我没有一点私心。”
“懂是种状况。”
“我知道。”
“是主观过渡到客观的状况。”
“这我也知道。”
“正是因为你都知道,所以你不懂。”
“这就奇怪了。”
“你知道什么叫做生命,但是你懂什么是生命吗?”不二老人举了个例子。
“我只是无机物,为什么要懂?”
“生命并不限于有机物,河川有,地球有,太阳也有生命。”
这时,一片暗蓝色的影子,约有半个人高,渐渐由浅而深,由暗而明,浮现在老人面前。那是个通讯器,上面出现了两个人的形象。
老人一看,说:
“你知道我不愿意见他们。”
【看!老人多自私!】
“我必须按照程序执行。”
“告诉他们我有任务。”
“我已经告诉他们了。”
“小心,不要早说了一分一秒!”
“我知道你是指《西游记》那个龙王改变流程,而被魏征斩了首级的故事。但是对我而言,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是流程,时空流程就是我!”
“那你应该懂了。”
“不,我还是不懂,老实说,我偷看了一下流程,流程上也有这个指示,根据流程,我会说很多句我不懂的话,为什么呢?”
【这就是左非右,右非左!】
“你真想要懂?”
“是的。”
“那么你就快要懂了。”
“怎么说?”
“因为你知道你不懂,所以才有懂的机会。”
“我不懂。”
“因为懂是人得悟的过程,你既然已经知道了一切,就不需要懂了。”
“我需要懂。”
“以那两个人为例吧,你知道我不愿见他们。”
【那是来讨债的,总有人以为人人欠他。】
“我知道结果,但不知道您心里怎么想。”
“所以你不懂为什么我不愿见他们。”
“是的,我不懂。”
“以分子的伯朗运动为例吧,你能知道每一个分子碰撞后的向量和分力,对吧?”
“能。”
“但你却不知道分子运动时的内部变化。”
“我们假定分子内部没有变化。”
“这就是了,分子内部怎么会没有变化呢?”
“当然有,但是要追究起内部的变化,麻烦可大了,分子是粒子组成,粒子又有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涉及角动量变化,这岂不是永无止境吗?”
“你总算懂了,我们人类还没有能力去设计一种非线性的开放系统,所以在设计之初,只好先假定认知的极限。对物体的运动而言,你的极限认知是物质的分子。如果到了量子,极限又改变了,因此,你应该自行建立自己的认知。”
“我也一直在这样做,但是我无法了解分子内部有什么想法。”
“再换个课题吧,你知道物种进化的每一个步骤,但却不知道步骤与步骤之间的必然关系,是不是?”老人想用新进化论来解说。
【足证老人思想僵化,几十年不变!可怜!】
“不尽然,我认为我知道。”
“那么,请告诉我,生物的‘拟态’与环境必然的关系在哪里?”
“生命体接受到环境之光色与化学刺激时,因为生命力的功能,使自体与环境相符合所作的生化作用调整。”
“生命力是如何调整其生化作用的呢?”
“因为适应环境,生命的自主性所作的选择。”
“是吗?假如有只毛毛虫,它临时决定要选择飞翔呢?”
“不可能,因为它不具备这种能力。”小杏子一口否决。
“你怎么知道呢?”
“我们作了全程的监控,已经证明毛虫绝对没有飞翔的能力。”
“又是另一个窠臼!看来,过去人类愚昧的毛病,又将在你们族中重演!”
小杏子半晌没有作声,它这一刹的停顿,几乎已经把人类文明史都翻阅了一遍!过了很久,它才说:“我找不到毛虫能飞的证据,难道在因果体用的规律之外,还有一种因果律?是不是毛虫没有选择飞翔的自主权?或者,生命体就是环境的一部分?”
不二老笑了,他不是笑电脑愚笨,而是笑造物的幽默。在理性的极致,有一个抽象的中心,所有的道理都从这个中心的能量漩涡出发。不二老费了终生之力,到得最后,还是回到了佛经中所提到的佛祖拈花微笑。不过,不二老人所见到的世尊拈花,不是一尊高高在玄天之上的雕像,而是一种理性的原点。
这次电脑向他请教,和过去的一些禅师大德们追求了解佛理,问些什么“如何是佛”?再不然是“是旗动?是风动”?更荒谬的还有“西天胡子,因甚无须”?或者干脆来句“有么?有么”?两者之间有何分别呢?
【有!】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类思维最高的境界就是语言的极限。人在思维时必须应用语言概念,对不懂的事物,最初还可以推给宗教,后来不断的探索追求,得到了知识。但是,知识只是可以应用的工具,是事物的表象。再进一步追究本源,首先超出了语言的范畴,接着思维就失去了根据,因而只能在思维的智性(知的泉源)与人心的慧性(感的根本)间,求得立足点。
这时,人如果领悟不到“知的泉源”与“感的根本”间,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就是迷失。在迷失之余,不断努力追求,最后得以透悉真实,就是智慧的境界。
智慧一语,原本来自佛教之“般若”,是指人生解脱的法门。缘因人有了认识后,时空变化的无常、利害得失的影响,在在都形成系缚人心的烦劳。人若沉迷其中,自是留连忘返,备受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之轮回。当人红楼梦醒,悟及“我相”可实可虚,有来有去,从而不偏不执,纵观世事,得大自在,智慧于焉而生。
后人引伸其义,把解决问题之能力视为智慧。
现在智慧电脑继承了人类的应用知识,但是其知识却完全建立在概念网络上,并不代表真正具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有关宗教、心等形而上的问题,到了设计电脑的后知识时代,几乎都只是大量资料转移,而没有认知的体验。
【好说!好说!】
对这类的问题,由于电脑没有体验,所以缺乏动机。缺乏了动机,就不可能去思索,当然谈不上“懂”。就像一辈子生活在鸟语花香、水净风清的自然中的人,不曾缺乏过生命滋养,根本无法领会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享受!
不二老人早就预料到,当电脑认知的量变产生了质变时,一定会对一些抽象的观念发生兴趣。只是没想到电脑会藉这个机会,向他求教。
“知”与“不知”是指资料内容的有与无,“懂”与“不懂”则是指资料内容与主体的关系。电脑拥有全部人类所有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而言,它绝对称得上“知道”。但是有很多资料因未曾与它发生关系,它不见得就能懂。更何况现在谈的时空流程的真谛,而电脑所知道的流程,只是用“新易”及动态资料库所推衍出来的结果。
生物的拟态行为,与人类的生活行为没有二致,都是在流程控制下,能量变化必然的结果。只是人们认为时间是动态,而空间是静止的,所以时间的因果容易理解,空间的因果则难知。实际上,时、空是能量的两个向量,都具有变化的影响力。人们曾认为拟态是生物的适应行为,什么是“适应”?那不过只是流程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罢了。
电脑知道流程,但却不懂流程,宇宙的时空流程只有两种方式可以“懂”,一是用宗教的“信仰”态度,一是智慧的“体认”。前者电脑没有,后者正是一种考验,“智慧电脑”到底有没有智慧呢?
【废话!废话!】
不二老人能怎么回答呢?禅者尚可拿出最后手段,来个当头棒喝。电脑正是知障的代表,如果不让它经历探索的过程,要它开悟可就难如登天了。
难题在于电脑没有心,在设计之初就完全假定电脑只是一个没有“心”的系统,它唯一的任务就是为人服务。没有心,怎么可能去追求认知?又能认知什么?
它虽然没有心,却有极高效率的脑,它的逻辑及记忆能力特别强。当初不二老人就想过这个可能,当逻辑推理到了极致之时,是不是也会万途归宗,迷失在其中心点?
当时有很多学者完全否定这种看法,大家都认为宗教是人类文明史上,思路历程的一道关隘,连人都能在思维上突破宗教的窠臼,终于到达了理性的认知。电脑本来就是理性的产物,它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再重蹈人类的心路历程。
更何况在“新易”的体系下,经过繁复的推算,所有的时空结构都已经转换成为概念流程。电脑将是一个忠实的流程执行者,即令也能思想,但是谁也无法相信电脑能“想到”超越流程以外的观念。
对这点,不二老人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理性是一种结构,没有结构下面的基础,理性本身将只是空洞的资料而已。尤其在他设计“新易”之初,已经知道这个结构的微妙。电脑只要继续往深一层的认知探索,迟早会面临当初人类经历过的困境。
【本书完成于二○○一年初,看老家伙何时兑现!】
可是,该怎样回答呢?
如何用语言表达语言所不能及的认知呢?
对人还可以用不回答来回答,因为人可以在思维的过程中,慢慢地体验,终有酦酵成熟的一天。这种方法对电脑却行不通,因为它只有大量的已知信息,若任其自行思维,最多只能增加数量。再以排列组合的角度来看,在无数的可能中,“心”的机率是小之又小。而且要知道那就是“心”,又需要更多的“自觉”去判断。
而在理论上,这种排列组合的机率可能是无穷小,除非……除非是电脑能通过量变到质变,又衍生出另外一个层次。
人类是造物所创造的,电脑亦然。但是造物先造了人,再藉着不完整的人,让电脑来到人间。人所得到的智慧是相对的,电脑再相对地由人手中得到智慧。即使电脑有比人更快、知道更多的优点,在理论上,电脑的智慧将不可能超过人类。
智慧是向极致发展的力量,人受限于时间、空间,也受限于感官、讯息,更受限于客观环境。比如说,人永远无法看到宇宙的外缘,也永远不可能了解时间的源头。更何况有来自无,无包含有,了解了这些观念,应该是人智的极限了。
在人的理解上,造物的智慧相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无限的。既然相对于无限,人智的极限又在何处呢?电脑呢?它能不能衍生自己的智慧呢?基于生命力用不用的理论,智慧应该是越用越多、越想越深。不过,多及深又都是相对的概念,究竟智慧有没有绝对的界限?人大脑中所认知的又是什么?是否只是流程的一部分?
不二老人也惶惑了,他该怎样告诉电脑呢?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行吗?
【又是作者玩手法,到底是谁不知道?】
“其实,我知道毛毛虫的答案,但是我不懂。”电脑首先打破沉默。
“或许我们可以作点小弊,我懂,但是不知道答案。”
“哈!真幽默!”小杏子笑了。
“你笑什么?”
“您知道,我完全是根据脚本行事的。”
“真可恶!老是脚本脚本的!早知道,当初就不给你装上新易了。”
【忝不知耻!新易什么时候完工的?】
“您还能怎么办?那是最讨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