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禁书 全集下载+txt-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先去休息吧,灵堂香蜡油灯都不可断,我还须在此守灵,丑时见!”伍斗米说罢,正坐堂中闭目养神。
  张星超和伊娜在昨夜就宿的侧屋中相互偎依的休息。虽累了一天,但二人怎么也睡不着。
  “小伊,你说那伍老头在搞什么鬼?赶尸?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已经累得晕头转向了,不想去考虑这些事。其实很简单,只要是敌人,我们就干掉他!”
  “看那伍老头还煞有介事的搞仪式。你相信赶尸吗?”
  “不太相信。但至少我觉得赶尸这里面的水很深,门道很玄,绝对不是A电视台所解释的什么‘贩毒’和‘背尸’。”
  侧房漏风,黑屋里阴凉潮湿。伊娜冷得打抖,张星超搂着她,续问道:“我倒想听听你这个解密专家的高见:A电视台对赶尸的解释为什么不可靠?”
  伊娜靠在张星超怀中,道:“你想嘛,湘西赶尸早在千年前就存在,那时候有‘贩毒’这一说吗?此其一也。其二,哈哈,我看啊,‘背尸’更是笑话。当然不排除有些打着赶尸为名招摇撞骗的人,但你想啊,背着尸体还乡也是劳动,也可以得到应有的报酬。在古时候背尸运尸这是个正当行道,军队里就请有专门的运尸队负责运送战死将士的尸体,而赶尸实在是左道旁门。反正都是运尸还乡,既然是背尸,何必脱了裤子放屁,还非得找个人躲在尸布下面背着尸体走吗?难道赶尸的收入比背尸高?我看不见得!客死他乡而托人赶尸的都是穷苦人,要是富人家,必是丧队唢呐一路风光,还用得着赶尸这么折腾尸体?在古代那可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其三,A电视台所解释,赶尸是一个人在前领路,另一个人躲在尸布里背尸走,前面领路的人离后面背尸的人不远,两人才好彼此通气。但据异志记载,赶尸这行当,多为一两人引着多具尸体行走,多时可达数十尸,尸体每隔三五尺都连着一根绳索,难道说赶尸巫师还需要请十多个人来‘背尸’?即使是这样,那一路上的开销及苦力报酬也太大,岂不亏本?尸体生前都是穷苦人,哪里凑那么多钱?不要说供十多人吃宿、路费、以及苦力费了,就是供一人都难。山间客栈食宿可不便宜,比如峨眉山上的旅店价格肯定比山下贵几倍,因为运输不便嘛。所以呀,赶尸巫师一般都不做单尸生意,除非路途不远,但要是尸体多了,那就不同了,因为尸体多赚得才多,也能覆盖路费盘缠的这些成本。”
  “哇,小伊你好可爱,好厉害,呵呵”张星超戏道:“不是还有一种说法吗?说是巫师砍掉了尸体的首级和四肢,藏在随身背的包袱里。到了目的地后,再取出肢体和木头做的身躯拼凑在一起……”
  “这也太把死者家属当白痴了。还有啊,要是赶了十多个尸体,那么多的头颅啊手脚的,往哪儿藏?我们解密学这一行,最反感的就是不负责任的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的瞎解乱说。”
  就在这时,老宅灵堂传来一阵飘幽的银铃声。
  伊娜惊得跳了起来,张星超愕然:“你做什么?”
  “铃声……拴在尸体手上的铃……”
  “这有什么,不过是……风……”张星超还没有把“风”字完全说出口,忽然想起老宅门窗都被厚实的牛皮挂帘遮得密实,那种牛皮帘可抗暴风雪,而老院之中一丝风都没有,怎可能是风吹动了银铃?
  此刻村里狗吠四起“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孩哭猫哭乱作一团撕破沉静的夜空。
  张星超和伊娜冲进老宅,只见伍斗米摇头叹气。凑近一看,两人背脊发凉汗毛倒竖。李老太血肿的两眼撑开缝线,睁开了。
  花絮:
  本章创作着实不易。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一篇流传已久的关于赶尸的文章,可惜其过于肤浅,根本谈不上细节描述。令人大失所望的是,那篇文章最后将千古之谜“湘西赶尸”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贩毒的幌子”“背尸”“分尸藏带”。
  由于没有任何资料可考,仅凭传说来创作本章,且连夜写成,有些纰漏也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海涵……:)
  赶尸秘档
  这是在四川南充地区发现的百年老尸(清朝古尸),肉身僵而不腐,浑身重布缠绕,可见此尸是经赶尸过后才下葬的。为何可断定此尸经人赶尸入坟?就靠他周身的“裹僵布”(赶尸术士“吆尸”时,尸体都套着“锁僵套”“裹僵布”,像我们这样的外行管那叫“尸布”或“尸衣”,其中的门道,下一节中会有讲解)。
  南充发现僵尸后,文物局的人都赶到了现场,但是文物局的人“毫不犹豫”的就烧了尸体。 古尸虽非价值连城,但其文物价值和医学价值非凡,国外对古尸惜若珍宝,文物局的人会不知道?就算在我国,古尸也是弥足珍贵的文物,说烧就烧?其中的猫腻,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需多说……
  与尸体同时发现的还有与僵尸传说有关的糯米与符纸(都在棺内)……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您的不安与反感,望慎之。
  原图在网上传了一阵就被封杀了(某拍照者的相册被勒令XX了,但好在我及时收藏了原图。感谢四川南充的网友,佩服你们敢于探索真相的精神!)
  图片链接地址:
  static。flickr/108/256511979_4891b3874b_o。jpg
  static。flickr/79/256511982_60ce3c1ae2_o。jpg
(10…8)
  李老太的尸身甚是变怪,两目暴睁,僵冷发青的两只脚丫五趾抽筋般的扭裂,脚前那盏长明灯已快熄灭。拴在椅子上的铜铃轻跳有声,九柱香拦腰断了五根。
  伍斗米见张星超赶到,毅然道:“赶紧给李老太套上裹僵布!”
  张星超和伊娜慌慌张张的把李老太的尸体抬起,伍斗米解开布裹,取出裹僵布。
  裹僵布由两层厚实的麻布中夹一层牛皮甲制成,提起来有十多二十斤重,很牢实,大小如同齐膝的呢子大衣,通身黑蓝,没有衣袖和纽扣,合缝之处是八条短绳,套在尸体上再将短绳拴成死结,整个尸体连同两臂就被裹套得牢牢实实。
  伍斗米和张星超忙乎了一阵,用五套裹僵布一一套牢拴死五尸。
  李老太的眼睛直勾勾的瞪着老宅门外,这时村中狗吠抓狂,猫哭凄然。
  “时辰到,启程!”伍斗米一身青衣黑带,肩挎布包,从怀中抽出些老阴钱在黑院里纷撒,口中叨念:“黄泉路哟,走好喂,人死安能复生哟。烧阴钱,送行喽,红木棺材抬起喽……安安心心上路哟,闭眼喽……下辈子投个好胎喽,莫要受苦喽……人死喽,闭眼安心上路喽……红木棺材抬起喽……”
  他念叨一阵后,吩咐张星超给五尸套上冥衣。这种冥衣没有袖子,周身宽大,麻布染黑,面涂蟾膜(由蛤蟆卵制成的涂料,可防水),尸体套上裹僵布之后再笼上这种冥衣,一可防水,二可掩尸;最后再给尸体戴上竹编黑麻斗笠遮住尸面。
  伍斗米为尸体穿上鞋。但李老太僵硬的脚丫抽筋扭怪,这布鞋怎么也套不进去。他长叹一声:“丑时已到……唉,无奈,无奈啊……亥时请神鬼吹灯,丑时斗鬼神无声……”
  他让伊娜烧了锅开水,又让张星超去院角的老阴井打桶水。然后将尸体斜扶,把僵脚泡入蒸汽腾腾的木盆中,少顷,一股子怪臭扑面而来,像是抠烂了疥子流脓的味儿。他取出锉刀和鱼线,一边挑断脚丫子僵筋,一边用鱼线把脚趾牢牢的绑死。
  不多时,那盆水逐渐变成了墨黑色。
  “你们到院门外等候。”伍斗米让张星超和伊娜离开老宅,关上门,然后一番撕心裂肺的嚎哭(凄哭为湘西赶尸仪式的最后一步,哭可悼丧也可安魂,哭完之后就要“起尸”了)。
  院门外,村长带着几个壮汉已等候多时。
  每个人的心绪异常压抑阴沉。每夜的丑时,灰蒙蒙的毛雾阴魂不散凝聚弥漫,不时透出几口急雨,冰凉刺骨。村里幽烛忽明忽闪,破旧的民宅灭了灯,杳无生气。
  按先前伍斗米的吩咐,全村人都于子夜时分在各自家的院门口点上香蜡供上米饭水酒,给五尸送行。李老太死得怪,恐怕不好引赶,全村送葬,不过是图个亡魂安心。
  孤村残烛幽光,断香冥纸狼籍,纸灰飞扬,阴郁的香烛味弥散。街上冷冷清清,纸灰飞扬冥钱飞散。像是徘徊在巨大的坟场中,四周鬼火飘闪,鬼影憧憧。阴风刮过,卷洒冥纸阴钱,就像一只无形的殡葬队伍,抬着棺材死寂无声地走向远方幽黯的尽头一去不返,赴黄泉。
  这时有个驼背老头,佝偻而行,穿一身破袄子,深邃的两眼诡异而幽寒。老头摇头晃脑的摸到张星超跟前,干哑的嗓子咳嗽几声,低沉的说道:“年纪大了,快死了,一个,一个要死的人,身体就冷,阴冷,嘿嘿……一个要死的人,看得见好多好多人,就在你周围,嘿嘿……小伙子,你不该来这里,不该来……不该来,不该来……”老头痴呆地重复念叨着那几句话,弓背靠向角落的一处香烛丧饭,坐在地上,从纸灰中抛出些贡品,他饿极了,抓起贡死人的馍馍就往嘴里塞,他没有牙,没有嚼咬声,像蛇一样咕咕吸吞。
  村长不客气地问:“刘驼背,你不去看墓,来这里做啥?”村长似乎不喜欢那驼背老头。
  “哎……嘿嘿,和死人抢东西吃,嘿嘿,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无所谓喽……你不该来这里,不该来,不该来……”丑时残月之下,老头的影子被崎岖不平的泥地映得扭曲鬼然。他低头佝行,哼着怪曲,向村外茫茫黑暗中走去。
  村长压低嗓门对张星超说道:“那个刘驼背是西村老坟场的看墓人,他神经不太正常,不用理他。”
  这时,远在二三十丈之外的驼背老头忽然转过头来,他像是听见了村长的话,刹那间,伊娜看到老头脸上掠过一丝幽光,死脸发青,整个印堂黑灰,就像灰麻的鼠皮,两目冥光点闪。
  “湘西赶尸!生人回避!”老院内一声阴啸,众人惊得冷汗淋漓。只见伍斗米一手提着支灯笼,一手拿着银铃,走出院门,他身后五尸都站立着僵步摆行。
  村长迎上去,问道:“伍师傅,照你吩咐,村里几个火年火月出生的人都到齐了。”
  “他们都是丙年丙月的?”
  “火年火月的找不齐,但有两个娃是丙日丙时出生的,能行吗?”
  “可行!”伍斗米道打量了村长身边的几个汉子,道:“你们几个火年火月或火日火时出生的阳气重,可以助我。你们先到班戈镇去,买好棺材挖好葬坑,我赶尸一到,你们立刻将尸体下葬,刻不容缓!”
  村长和汉子们点头应诺。
  伍斗米又吩咐张星超和伊娜:“我在前面赶尸引路,你们跟在后面,不可靠近尸体。辰时初刻,我们可以赶到‘毛尸庙’。白天在庙里休息,晚上继续赶路。”
  说罢,伍斗米提着灯笼(这种灯笼的糊面为油纸涂蟾膜,可防雨),摇着银铃,边唱边吆喝:“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人间事,尽已逝。黄泉路,莫返顾。红棺装,绿寿妆。安心神,入新坟……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
  五个尸体由一根麻绳连成一列,两尸间隔四五步。伍斗米一摇铃,尸体就走一步。行尸死气沉沉,浑身僵硬,宽长的冥衣下两只僵腿直戳戳的僵硬缓行,左肩一摆左脚一挪,走得笨拙怪异缓慢。
  伍斗米就像阴间的引魂人,打着招魂灯笼在茫茫夜色中鬼火飘然。
  茫茫草原死寂无声。
  张星超和伊娜远远的根在伍斗米后面,月黑风高,只能看清那点鬼火般的灯笼烛光。
  黑丘起伏,幽风阴然,灰云涛涌,一路死静,如步黄泉。“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伍斗米的引魂歌在这黄泉路上飘忽不定,幽幽银铃声索耳不绝。
  不知走了多久,黑云翕开一条缝,黯淡的月光透出重云。
  “一二三四五六……七……”伊娜若有所思。
  “你在说什么?”张星超问道。
  “五个尸体,加一个活人,一共六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前面怎么会有七个……”
  先前一路,夜色茫茫,看不清前方,只能跟着引魂灯笼走。现在月现一角,夜色朦胧,依稀可见前方。张星超一看,汗毛倒竖,伍斗米打着灯笼走在最前面,其后五个行尸僵直而行,五尸之后竟有个黑影跟着尸队佝身僵步而行。
(10…9)
  “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
  伍斗米提着灯笼摇着银铃在前引尸。五尸之后,那黑影佝偻着身子,伸出两臂去抓李老太的尸身。
  张星超当即喝道:“你是谁?”
  黑影缩回两手,不动了。
  伍斗米也觉察到异样,赶紧回身一看,却见西村看坟的刘驼背提了把铁铲跟在尸队之尾。
  刘驼背蹲在地上,抡起铁铲刨土。
  “刘驼背,你跟着我有何用意?”伍斗米厉声道。
  此时,五个立尸僵立当地,夜幽之下,五尸面孔森蓝妖异。
  刘驼背沉声应道:“伍师傅,被割巴子触顶的死尸,都会变成毛尸。你不会不知道吧?我们还是在这里挖个老坟坑,把尸体搁进去烧烂,再填上土。”
  伍斗米冷笑道:“刘驼背,这么多年来,你能骗过别人,但岂能瞒过我?烧尸?你不过是想趁这茫茫夜色,取些阴尸胍油,你们赣南阴山老区养鬼之术,我略知一二。”
  刘驼背阴笑几声:“伍师傅,你的手段又怎能蒙我?你赶尸到班戈‘镇荫寺’,不过是想借养尸地保存尸体,等丧葬过后,‘安魂教’的人自会取走尸体。”
  “刘驼背,你在门脱村等了十多年也没有得到黑阴胍油,这种尸油必从 八字阴金命造的老妪尸身上燎得,我看你是冲李老太的尸体而来。”
  “嘿嘿,伍师傅,彼此彼此。你投效安魂教十多年,你我各仕其主各司其职……”
  这时张星超和伊娜赶到,伍斗米与刘驼背不再对腔。
  “伍师傅,这人是谁?”伊娜问道。
  “这位是西村看坟的刘大爷。村里让他随我去‘毛尸寺’做些阴阳祭事。”说罢,伍斗米从包袱中取出面一尺见方的墨染布旗招魂幡,将银铃挂在幡顶,口中念念有词:“三更天,夜漫漫,雾蒙蒙,司黄泉。怨不平,心不眠,人已死,心过世。引魂人,月下身,你莫哭,我不愁……”
  寅时,高原天象突变,云漠间飘起毛雨。
  伍斗米道:“毛尸寺不远了,希望雨莫下大,不然浸迷了镇尸符,那就难以收拾了。”
  毛尸寺位于门脱村西北草原中的一处漠丘之上。寺庙已是断壁残垣阁堂破塌,寺内茸草密生,院地洼陷积水,让人难以下脚。此庙规模不小,占地二三十亩,垒建格局十分怪异。庙中有五座殿堂,居中的正殿平顶齐檐显得方正,高两丈,壁顶土石构筑,两扇丈余高的朱漆木门实掩;庙内四角各有一堂,土木架构,垮塌残破,经年风雨已使寺院面目全非;四角四堂背后,各有条深长的黑巷。整个布局呈“卐”形。
  刘驼背一到寺门跟前,嘿嘿几声冲进去,抡起铁铲乱挖乱掘。他并不在一处挖土,他每一铲下土,然后狠劲地几刨,蹲下去面朝土坑吸气,像是在闻什么气味。他摇摇头,“不在这里,他妈的不在这里……”,转而又去别处掘土,刨个坑再蹲下去嗅。死沉沉的黑寺中,刘驼背抓狂地掘土,发了疯似的趴下去伸手进坑里抓什么东西,弄得满身泥水。
  伍斗米并不理会刘驼背,他只顾引尸往正殿走。五个尸体僵摆着缓缓靠向正殿,却在院中洼地处陷足,无法动弹。
  伍斗米一脚踹开殿门,夜风立刻贯入黑堂之内,萧起一阵鬼哭。他进去点燃随身带的香烛,又逐一将尸体背进正殿:“都进来吧。”
  张星超和伊娜一去到正殿,只感里面有股子说不出的怪味,像是木头长期浸水的霉味。正殿之中神像早已面目全非,石板地拱翘不平,杂草钻出地面长成一片,香案座椅朽烂,稍用力一触就成了软木壤渣。
  “我要行安魂法式,你俩看好正殿大堂,莫让那疯驼背坏了事!”伍斗米吩咐完后,他把尸体背进正殿的后室里,再将那些尸体倚墙而靠,挑了几把快散架的椅子摆在尸体前当供桌,从包袱里取出五口铜碗,再往里撒些糯米,点燃香烛插在地板缝隙中。他拈去贴在李老太面额上的黄符,咬破自己的食指,翻开李老太僵冷的眼皮,滴血的食指在李老太阴森的眼白点了几下:“李老太,一路上让你老人家受苦了。刘驼背对你不敬,倘若他靠近尊身,你一辈子的苦和怨气,就往驼背身上出。”
  安尸规毕后,伍斗米在正对尸体的对墙边摆了三支蜡烛,然后僵索地跳起了“赶尸舞”(“赶尸舞”源自赶尸奇行,千百年来已在湘西形成了跳赶尸舞的民间宗教风俗,至今流传于世)。他直臂僵腿摆肩咧嘴,绕索着三支蜡烛摆扭僵舞,他诈尸般的影子扭曲变怪,摇曳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