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禁书 全集下载+txt-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朵,你怎么会在这里?”张星超一问直切要害。
  “为研究南派藏医,十年来我出入藏北地区搜集珍罕的高原药材,这里的牧民早就成了我的朋友。在牧区你们尽管走动,獒子不会伤人,除非你和他主人打架,但千万不要在夜里出门。在以前,割巴子一来,牧民们就放出獒子去咬,但獒子斗不过割巴子。后来安魂教的人给牧民们出了个法子,在帐篷里挖坑。此后,牧民们就不再放獒子巡夜了,只是将它们关进牛圈,割巴子来了,獒子就会狂吠为牧民们报警。”
  张星超见梅朵说到了安魂教,也就顺水推舟的问:“牧民们是安魂教的教徒吗?”
  “是。在这里,只有安魂教可以保护牧民。”
  “安魂教在哪儿?”
  “不知道。安魂教的人很少到牧区,只听说他们住在鲁格山区的腹地。”
  张星超纳闷了,安魂教在棺材村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而在藏区却截然不同。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要是晚上听见獒子叫,你们就立刻躲进坑里,天亮后才能出来!”
 
第11章:鲁格魔狱(11…2)
  张星超铺上睡袋让伊娜先睡,他点上支烟,想起大巴桑的话,“这世上哪里有什么龙啊。祖先们不过是见到了鳄鱼,就把水里的鳄鱼神化为龙了。”这话越捉摸越不对,总觉得大巴桑想要掩饰什么。
  牧村一派死沉,连声狗叫都听不见。
  伊娜睡不着,找了些话题闲聊,打发时间,“张星超,听说你当公安时破案不少。你的推理能力一定很强哦?”
  “还行吧。怎么突然说到这事儿了?”
  “没什么,只是对你的‘逆向思维’很好奇。能请教你几个问题吗?”
  “小伊,不用客气,咱两谁跟谁啊,问吧。”
  伊娜抿嘴一笑,道:“你听说过《世界七大经典刑侦推理》中的《半根火柴》一案吗?那案子好象是说,‘警方在沙漠里发现一具男尸。那男尸头朝下而死,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子,男尸手里紧紧地攥着半根火柴’,线索到此为止,然后由你来推断死者的死因。”
  张星超不耐烦地说:“有没有搞错,什么《世界七大经典侦破推理》,网上到处都是,答案早就有了。几个人乘热气球旅行,路过沙漠,气球燃料不足,很危险。大家把行李全都扔下去了,还不行。只好扔下去一个人,以此来减轻气球的负重。于是大家决定:抽火柴。谁抽到最短的火柴,也就是只有半根长的火柴,就把谁丢下去。那个男尸抽到了最短的火柴,就被扔下来了。”
  伊娜机灵的一笑:“这种解释看似说得过去,但太过牵强,不是么?原来的推理结果并非谋杀,你觉得还有别的案情可能吗,谋杀的可能?”
  张星超想都不用想,随口就答:“有可能是谋杀。看我给你分析。”
  张星超逆向推理,抛开“火柴”这一线索,而将可疑点锁定在“行李落点轨迹”。破解此题的所有侦探和警察都把线索固定在“头朝下”和“火柴”上。但是,死亡现场是可以被凶手破坏或者伪造的,用于迷惑警方。凶手为了制造死者自杀的假象,甚至可以把枪放在死者手中,更不要说区区半根火柴了。所以,“头朝下”和“火柴”在本案中,并非至关重要的线索。‘换一个角度思维,以“沙漠”和“散落的行李”为线索。线索一:“散落的行李”,这是本案最关键的线索。如果几个箱子落点呈相对的直线,而且距离较远,那就可断定箱子是从空中落下的。飞行器走直线的情况居多,下落的重物之落点必成相对的直线。跳伞的人或者空降兵的落点不一,是因为下落的时间过长(降落伞的作用使下落时间缓慢,借空气浮力,更容易受到风向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降落伞的箱子,会很快下落,受风向影响很小(气球最大升空高度极为有限,垂直离地距离较短)。箱子从空中落下,则可侧面证明原推理(抽火柴决定生死)的正确性。
  第二种案情可能:如果那些箱子的位置点呈不规则状(不是相对的直线型),且落点距离较近,那说明箱子不是从空中落下的,也就是说死者也不是由空中落下。据原题描述“死者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子”,可断定:箱子的位置距离死者不远,这不符于高空落体落点的规则。线索二:“沙漠”推出“交通工具”。穿越沙漠的交通工具,除了飞行器(包括热气球)之外,还有骆驼或者汽车。由此可假设推断:两个人(或几个人)在沙漠里,骑着骆驼行走了很多天,粮食和水都耗尽了。骆驼由于长时间没有水源补给,且负重很大(又要驮人又要驮行李),所以某人的骆驼走不动了,尽管他把骆驼身上的附加行李都扔了,骆驼还是不行了(长时间超负荷,断水断粮)。为了走出沙漠,为了活命,杀死同伴,夺取骆驼(也许他同伴的骆驼体力状态要好些),也未必没有可能。当然,也可能是两人或几人争夺某件物品而杀人。只要行李的落点分布不符合空中落体规则,那么无论杀人动机是什么,此案的性质便成了“故意杀人”或谋杀。此案的重点和关键线索,在于“散落行李”的落点规律上。
  张星超边说边挪身接近伊娜,索性搂着她:“若呈相对的直线,那么就应该是原题的答案‘死者从空中落下’,如果不是相对的直线型,整个案件的性质就会改变,成为蓄意杀人案。小伊,你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啊?”
  “色狼!”伊娜推开他,续问:“还有个推理案例。《水草》:“有个男的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的急忙跳进河里救人,但没有救起他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那里。过了几年,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个老头在河边钓鱼,可那老头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头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头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的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这是为什么?”
  “这也要问,网上到处都是答案。几年前,他女友在此落水。他跳下水拼命地搜救女友。他在水里抓到了女友的头发,当时他还以为是水草,也就放手了。一念之差,竟然没有能救起女友。他伤心欲绝,便自杀了。”张星超不以为然地说。
  “这个答案很牵强啊,我想听听你怎么推理。”
  “可以啊,但是你要给我一点奖励……让我亲一下……”
  “色狼啊!快说呀,看你能不能破案。”
  “小意思!”张星超挽起袖子,点上支烟,绘声绘色地说:“这是一件间接性的谋杀案,其方法是以误导来达到怂恿目标自杀的犯罪意图。”
  张星超认为此案的关键线索:“水草”、“鱼”、“钓鱼的老人”。
  由“水草”和“鱼”推出“钓鱼的老人”在说谎。原因很简单:任何有鱼的地方,肯定有水草。对于淡水生物群体来说,水草是食物链中最基本的一环,可以说是第一环。没有水草,就没有整个食物链,也就没有鱼。这就好比陆地生物,食草动物靠植物为生,肉食动物靠食草动物为生,植物始终是生物食物链的起点。“河里没有水草”明显是谎言,作为垂钓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基本常识。
  再由“鱼身上没有水草”推出“钓鱼的老头”在撒谎。鱼身的表面很光溜,只要钓过鱼的人都知道:鱼身上本来就不会被水草缠上或者附上(被附上的几率小到数千分之一),这是基本常识。既然老头会钓鱼,当男主角问他“鱼身上为何没有水草”的时候,他的回答居然是“这里从没有长过水草”,而不是“鱼不会被附上水草”。可见其中的蹊跷。
  老头肯定地说“这里从没有长过水草,”明显是在说谎。他的谎言,导致了男主角的自杀。逆向反推事情的整个经过:数年前,男主角的女友落水,而他下水救人无果。这件事肯定有不少人知道,为什么?就因为女友消失了,男主角肯定要报案,同时也要给警方和女友的家属一个解释。那么,一旦有了解他的人要杀他或者逼疯他(也可以是为了打击他的精神和意志,就本案来看,他很爱他的女友,否则不可能为了女友去自杀。这点可能被人所利用),最阴毒的而且能杀人于无形之中的方法,就是在他去故地重游或说悼念女友之时,预先安排好一个看上去与本案毫无关系的钓鱼老头在那里钓鱼,以谎言来刺激男主角。这反倒说明幕后的主谋是一个很了解男主角的人,这个元凶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女友落水以及男主角救人无果),元凶同时也了解男主角的性情和对女友的痴心,甚至了解男主角的日程安排(何时去事发故地哀悼女友)。幕后元凶这招利用人心理的“怂恿自杀”手段的确阴毒而无形,可隐瞒过大多数警方的调查和推理,所以这是一件手段极为隐蔽和间接的谋杀案。
  “……所以这是一件手段极为隐蔽和间接的谋杀案……” 张星超说到这时,话声嘎然而止。
  他心里一亮,突然想起一件事:“这是常识,对啊,常识……在宴席时我就忽略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所以被大巴桑这老家伙给蒙了!”
  张星超回想起大巴桑的那番话,“这世上哪里有什么龙啊。祖先们不过是见到了鳄鱼,就把水里的鳄鱼神化为龙了”。若是在南方和西南方,两广闽粤或云贵地区,大巴桑的说法完全可行,也合情合理。可是,炎黄文明发祥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藏文明则衍兴于青藏高原,两大民族对龙的崇拜似乎与生俱来自古就有,而“鳄鱼”的说法则犯了一个幼稚的常识性错误:黄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会有鳄鱼吗?鳄鱼生活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多为东南亚热带河流、南美热带淡水域,中国长江以南少数地区也有鳄鱼。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上游、青藏高原,绝不可能有鳄鱼的存在,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青藏大地的古人们,又怎么可能见过鳄鱼,又如何把鳄鱼当作部落图腾?当世不少专家学者考古学家等,普遍认为古人们见过水中的鳄鱼,便以鳄鱼为图腾崇拜,也就是龙的原型。啃死书太多的学者们往往会缺少实践认知力,说俗点就是书呆子,实践常识性的东西往往被他们忽略。
  中华民族及藏民族对龙的崇拜早在五千多年前便已形成,学者们赖以考古和研究的最权威著作《史记》和《后汉书》等正史文献中对龙的记载多不胜举,对龙是否存在的观点也是抱“即存”和“肯定”的态度,就像现在的人对老虎是否存在持肯定态度。《史记》的作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是史学界公认的唯物论者,他记载历史的治学态度以谨慎和求证而闻名,为求历史记录的客观性,司马迁不畏顶撞汉武帝,这样一位坚持学术公正性的史学家也大量记载有龙的事件,而当今的一些历史及考古权威们一方面将《史记》作为他们赖以研究和学术生存的史论集成,并以《史记》作为史学界权威,另一方面却刻意回避和曲解史记中有关龙与超自然现象(诸如五行论及易学对整个华夏文明各个领域的影响)的记载。
  “有鱼的水中必然有水生植物……青藏高原根本不是鳄鱼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常识啊……”张星超兴奋地说:“小伊,是你提醒了我!你若不问‘水草’那个推理问题,我一时半会儿还捉摸不透大巴桑话中的猫腻。你真聪明啊!”
  “我?……”伊娜讶然。
  “现在可推断,大巴桑在刻意掩饰着隐藏在藏北鲁格的惊世之秘。”
  话正至此,帐外吠嚎声乍起,陡然撕碎牧区子夜的宁静。
第11章:鲁格魔狱(11…3)
  帐外吠嚎声乍起,陡然撕碎牧区子夜的宁静。
  群马惊嘶,婴童呜泣似猫哭。不多时,一切又陷入黑静,整个牧区就像一片坟地,听不见丝毫人声。
  伊娜赶忙提开木板,拉着张星超跳入坑中坐定,合上木板,凝神细听外面的动静。
  不闻人声,此刻就连孩哭都没有,也许牧民们正狠命地捂着孩童的嘴闭住哭声。獒子先前雄壮的咆哮这时候变成了颤抖的呜咽,牧马也不再嘶啾,只是沉重地喘着粗气,就像脖子上被抹了几刀,割断了动脉,喉咙涌血漏风。
  牧民们就像死僵了一般,就像冰冷的尸体,没有一点动静。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这声听上去就像一尊石像在蹾地,沉震有力,蹲在坑中也能感到坑壁上的表层泥土纷纷松落。脚步声越来越近,伊娜大气不敢多出一口,张星超只悔下坑前没有操把枪在手中,这下心里没了着。
  忽然,喀嚓几下钢架断裂声,转而一震闷响在头上乍起,那声在狭小的土坑中轰然钝耳。
  很明显,坑上有个僵沉的东西蹦入帐篷时折断了钨钢帐架,那东西一纵踏在木板上震得坑下的张星超和伊娜头晕目眩。
  木板向下一沉,坑沿的泥土大块大块地崩落。
  伊娜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最让人担惊受怕的就是那块大木板,生怕它不够结实。
  就这样无声的对峙着,四周的空气不知何时开始变得奇冷无比,置身坑中就像蹲在冰窖里。阴冷的寒气并非由脚下升起,而是从坑外透过厚实的木板,一潮一潮的渗进坑中,木板冷得像块冰。那东西似乎觉察到坑下有人,它嘴里发出黑猫夜哭般的怪声,又有些像夭折婴孩沙哭卡喉的阴吟。
  那嗓音无法形容,但对于张星超来说却似曾相识。坑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冷得像躺进了太平间的冷藏柜。两年前,张星超在临江市担任刑警大队副队长,那时他还没有升任刑侦处处长。有一日他接到一宗弃婴案,赶到案发现场后,他见到了那个弃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弃婴的死相:那是一个怪胎,准确地说是一个连体女婴,由两个女婴背靠背的一前一后连在一起;从头颅到腚部,肤肉融连;两颗硕大的头颅裹着一层翻白的胎膜,细看,胎膜下的颅壳就像乳白的脆骨,血管清晰可辨,那双眼瞪得就像要突出来,沾粘干瘪的角膜和眼皮,泛青的眼白,就像僵死多时的腐鱼;兔唇歪咧,嘴皮萎缩,口腔内没有牙,脱水的舌头僵直外伸;女婴的腹部高高的隆起,肚脐周围是馊稠的体液,已凝成膏状。
  女婴已死多时,肤皮青灰。就在张星超转身离去时,一件毛骨悚然的事发生了。那畸形女婴微微蠕动几下,凶咧的兔唇嘴里发出像鸟声又似猫哭的沙吟。张星超惊得一身冷汗,那丧魂的喉吟让他一辈子也抹之不去。原来,长在连体女婴背后的那半个婴儿还有一丝气息,发出了死前最后的幽吟。
  想到这里,张星超倒抽两口冷气,憋在胸里半天回不出气来。坑外那东西的尸吟,与那个连体畸形怪胎一模一样。
  也不知过了多久,坑外没了动静,牧区一派死沉,蹲在坑中就像是躺在自己的土坟里。也不敢出坑,只得蹲在坑里等天亮。伊娜摁亮电子表,时凌晨4点44分。
  坑里没那么冷了,伊娜靠在张星超肩上睡了一觉。连日来跋涉劳苦,二人都累了,昏昏沉沉的睡过去,直到天明,德吉梅朵才来叫醒他们。
  帐篷已扭塌在一边,刚拉开木板,朝阳直接晒进坑里,刺得人睁不开眼。二人一出坑就见到牧民们又集合起来,人人操起火熥马刀,大巴桑举着“卐”符旗幡站在一处土墩上发话:“割巴子要我们的命啊。烧死它们,牧民才能在辽阔的草原上生存,烧死它们,圣洁的白羚羊才会眷顾雪山之神赐予我们的牧区,烧死它们,我们的小孩才不会夭折……(藏语)”
  张星超发现,时隔一夜,牛羊和马匹完好无损,跳僵割巴子竟没有咬杀牲畜。
  这时桑姆大婶发了疯似的跑出来,带着哭腔地说:“天啊,吉桑妹子她……(藏语)”
  大巴桑深感不妙,赶紧跟着去看。
  吉桑是个孤寡孕妇,她丈夫几个月前进山打猎,再没回来,到现在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牧民们几次结队进鲁格山区搜救,都空手而归。眼见着孩子快出生了,丈夫却不见了,吉桑变得有些痴痴癫癫,逢人便说她丈夫夜夜都回来对她哭,说是山里冷得很,受不了,要她陪着做个伴。
  大巴桑细细打量吉桑寡妇,她浑身发高烧似的哆嗦。大巴桑长吁口气:“额门子正常,没有被割巴子撞顶。(藏语)”
  桑姆大婶不敢靠近吉桑寡妇,躲在大巴桑背后,道:“吉桑妹子昨天下午就睡不醒,饭也没吃,昨晚割巴子来了,你们说她会醒过来躲进坑里吗?(藏语)”
  “就算她没有醒来,但她躺着,割巴子又不会弯腰,怎么撞顶?(藏语)”大巴桑一挥手,示意牧民们进山搜寻割巴子的洞穴:“给我找,找一年也要找到,我们找不到,下一代也要找到。烧死割巴子!(藏语)”
  就在这时,吉桑寡妇突然大哭大叫起来,表情痛苦的捂着肚子。
  “看来她要生了。”德吉梅朵不知所措。
  大巴桑让桑姆大婶和德吉梅朵留下来照顾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