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公司,成为全人类羡慕的富豪。〃
  渔夫说:〃你说得很刺激。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呢?〃
  观光客回答:〃大约需要15到20年。〃
  〃然后呢?〃
  〃然后?〃观光客大笑道,〃然后你就可以建造一幢豪华的海滨别墅,悠闲自在地享受日光浴了。〃
  渔夫疑惑地说:〃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我现在不是已经在享受日光浴吗?〃

  第23节:破碗与面具

  这个故事充满了暗示。我是说,它并没有刻意地去讲述什么道理,但它的意义却能够让你心领神会。太阳就在那里,可是你却享受不到它。按照你的规划,你至少要在15年以后才能享受到太阳。你的人生是一种设想,也许能够实现,也许不能够。可是,太阳就在那里,你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它,你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呢?难道,你要把自己的人生设想成一场悲剧吗?
  樊纲先生讲的这个故事真好。不过,他好像是从哪儿听来的,而且他似乎并不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那个观光客一样,他也在嘲笑渔夫的老土。他自作聪明地认为,渔夫与富豪从表面上看是一样在晒太阳,但晒太阳的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身份,晒出了不同的太阳,晒出了不同的生活质量难道太阳也是势利眼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渔夫的太阳与樊纲先生的太阳不是一回事。
  渔夫的太阳是真实的太阳,樊纲先生的太阳是他设想的太阳。真实的太阳是永恒的,它不仅照耀过从前,也照耀着现在,并将继续用这样的热情照耀未来的每一个分秒。但樊纲先生的太阳是一种虚构,它存在于设想中。按照这样的设想,只有在你实现了某种既定的欲望之后,太阳才会放出光来。真实的太阳是无私的,虚构的太阳却是一个势利眼,而势利眼是靠不住的。
  那个观光客大约忘记了,他之所以来到海滩,不就是为了享受那里的阳光吗?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富豪,也不知道他的太阳晒出了怎样的生活质量。
  破碗与面具
  和达尔文一样,樊纲也是一位自我主义者。所有的自我主义者都生活在某种虚构中,他们不相信真实的太阳,他们设定了许多条件,他们认为太阳是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发光的。他们寄希望于某种既定欲望的实现……然而,当一个既定的欲望被满足之后,又会有另一个欲望来取而代之于是,他们就永远享受不到真实的太阳,他们的太阳就永远是一种虚构。这个被虚构的太阳,不过是充当了让我们忍受痛苦的借口而已。
  一位记者朋友和我谈到樊纲先生的太阳,他表示相信,只有真实的太阳才会给我们提供真实的快乐和享受。但他又问我,在这个充满欲望和竞争压力的年代,谁是那个晒太阳的渔夫?谁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毕竟,晒太阳是需要闲情雅致的。
  谁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这个问句很值得我们反思。当然有人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但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呢?比他有钱的人多的是,比他有地位的人多的是,比他聪明的人也多的是,他是那样普通、那样貌不惊人,凭什么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
  闲情雅致是一种快乐的生活。除非你体验过,否则你根本不会相信,普通人居然也可以用这样令人羡慕的方式来生活。太阳就在那里,为什么不可以呢?你和那个晒太阳的渔夫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财富、势力或者头脑的差异,而在于你的欲望。
  有一个乞丐,总是遭到市民们的鄙视和欺负。这个乞丐很委屈地问:〃天底下那么多乞丐,甚至连国王也是,你们为什么偏偏跟我过不去呢?〃
  市民们冷笑道:〃你凭什么说国王是一个乞丐呢?如果你能够证明给大家看,我们也可以像尊敬国王一样尊敬你。〃
  他是一个身份卑贱的乞丐,但他决定要设法找到国王。国王是那样高高在上,他怎么能够接近国王呢?每当他试图接近国王时,国王的随从们就会把他痛打一顿,然后把他赶走。
  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在王宫附近的僻静小道上等到了国王。那时,国王远远地离开了他的随从们,沿着小道独自走来,似乎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当乞丐从树林里突然出现时,简直吓了国王一大跳。
  〃你要干什么?〃国王惊恐万状地问道。
  〃我不想干什么。〃乞丐说,〃我只想讨一点钱。〃
  国王舒了一口气,然后问:〃你需要多少?〃
  乞丐说:〃我只有一只破碗,你要能够装满它就行。〃
  国王笑了起来,说:〃好吧,我答应你。〃他唤来了仆人,命令他们去拿一些钱来。当这些钱倒入乞丐的破碗时,仅仅只停留了几秒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国王感到非常诧异。他吩咐仆人们搬来更多的钱,但那些钱每一次都只能在乞丐的破碗中停留几秒钟,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所有的钱都搬来了,所有的钱都在乞丐的破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国王被惊骇得出了一身冷汗,扑通一声跪倒在乞丐面前,请求乞丐放过他。
  现在,轮到乞丐冷笑了,他解释说:〃这只破碗是一个填不满的穷坑,它的名字叫做欲望。因为这个欲望,你我其实都是乞丐。〃
  你也是一个有欲望的人,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都会认为自己获得的太少。无论你有多少财富和能耐,你都是一个贫穷的乞丐。你是如此贫穷,以至于你不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
  是的,你是一个乞丐。你的太阳是一种虚构、一种来自欲望的诡计,它让你用各种不同的乞讨方式去占有任何乞讨方式,无论是赌博、欺骗、哀求,以及任何形式的巧取豪夺。你是一个贫穷而又贪婪的乞丐,这是一个不幸的事实。

  第24节:跟影子搏斗的人

  一方面你是如此贪婪,另一方面你又是如此恐惧。你是一个乞丐,但你害怕面对这个事实,你要掩饰它。于是,你伪装成一个高尚的人,你热衷于各种虚荣那些虚荣是你的面具上五颜六色的油彩它们是那样斑斓、艳丽、令人目眩。从此,你只好生活在一张面具的后面,生活在一种人工的生命模式中,再也享受不到真实的太阳。
  你甚至不得不信奉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进化论虽然无耻,但至少能够给你提供两大好处:第一,它让你相信,你仅仅是一个生存游戏中的竞争者,你所做出的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都应该理直气壮,不必愧疚,不必恐惧;第二,它让你相信,即使是乞丐也有高下之分,那些低级的乞丐只能任人辱骂,而那些高级的乞丐却可以凭借一张面具,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装模做样、发号施令。
  跟影子搏斗的人
  在恐惧面前,你有两种办法求助,一种是求助于科学,一种是求助于宗教。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宗教则往往超越于事实。所以你会觉得科学值得信任,而宗教是不可思议的。第七章跟影子搏斗的人勇敢的渔夫们
  有人问:〃月光族〃是不是一群晒太阳的渔夫?
  所谓〃月光族〃,就是那些每月把薪水花得精光的年轻人。从表面上看,他们及时行乐、尽情挥霍、不计后果,可是……他们过得并不洒脱,他们并不像晒太阳的渔夫那样悠然自得,他们是欲望的一群,他们对真实的太阳熟视无睹,他们在疯狂追逐一个虚构的太阳。他们没有晒太阳的闲情逸致,有的是年轻气盛,有的是大胆和疯狂。
  然而,他们很快会告别那个疯狂的时期。他们无法永无止尽地满足他们的欲望,很快就会举手投降的。他们仿佛置身于巨浪翻飞的海上,因为冒险而显得那样勇敢而又富有激情,也因为冒险而显得那样无知和鲁莽。在那巨浪翻飞的海上,他们随时都可能堕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再也没有比恐惧更深刻的记忆了。在人生的历程中,你经过了那么多的爱与欢笑,但你忘记了。爱是友善的,它不具备伤害性。然而,恐惧就像锋利的刀子一样,深刻地伤害着你,直到若干年后,都会有揪心的疼痛发作。
  婴儿的出生是第一次恐惧的经历。本来,他很舒服地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母亲的子宫是一个爱的世界,因为命运的安排,他来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所有的婴儿都是啼哭着来到人世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会遭遇什么,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只有哇哇大哭。
  爱护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如果他始终感到惊恐不安,人生对于他而言,就不是一种祝福,而是一场劫难。他会憎恨他的父母,为什么把他生下来,而且根本不经过他的同意。
  所有的出生都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那是命运的安排。命运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奥秘,但人们却不甘心,一定要寻求某种解释。等到他们经过少年时代和青春期的探索,他们会自以为是地给出一个解释。在那些奥秘与现实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可理喻的空隙,他们也会用一些自作聪明的想法来填补它。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再也不愿听天由命。他们开始叛逆,试图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们会用一种血气方刚的声音大声宣布:〃我是生命的主人!〃但那是不可能的。无论你怎样理解,生命始终是一个奥秘。就像大海一样,始终是一个奥秘。
  他们无视这个奥秘的存在。他们自行其是,驾驶着自己的小船在大海中闯荡。他们是一群勇敢的渔夫,他们用鱼饵钓鱼,或者用渔网打鱼,他们自以为得计,其实愚蠢得可以。他们用自己的天真换来了鱼饵的诡计,用自由换来了渔网的阴谋,用宁静换来了动荡和恐惧。天真不复存在了,自由不复存在了,宁静不复存在了,他们得到的只是或多或少的一堆被称为金钱的垃圾金钱是一种很有用的资源,但很多时候,它和垃圾并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是一群勇敢的渔夫,生活在海洋表面的渔夫。他们敢于向大海挑战,虽然他们对深不可测的大海并没有多少了解。然而,大海是那样浩瀚而又神秘,以至于你不得不心生畏惧。那些勇敢的渔夫,不过是在压抑内心的恐惧罢了。当他们往海洋中漂流得越远,他们就显得越勇敢,而他们内心的恐惧也就越深重,尤其是独自一个人和大鱼搏斗的时候。
  安全在哪里?
  生命犹如大海一样,浩瀚而又神秘。如果你试图跟它作对,必定会感到害怕。你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它,像鱼儿接受海洋一样接受它。
  可是,你怎么能够接受它呢?当你接受它的时候,你就消失了。就像你和我现在这样,你在读我的书,你在听我的话如果你接受了我,你就会消失;但如果你在反对,你在挑剔我的错误,你在试图打倒我,于是你就出现了。当你把我踩在脚下的时候,你会显得更加高大。接受一个人尚且如此之难,何况是接受一片大海呢?

  第25节:自我是一座金字塔

  自我意识和恐惧感似乎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如影随形,无法分离。当你的自我意识越强烈的时候,你的恐惧感也越强烈。当你的恐惧感越强烈的时候,你的自我意识也越强烈。达尔文的进化论无法解释你的恐惧感,就像他无法解释许多生命的奥秘一样。
  马斯洛试图解释它。在海明威写作《老人与海》的7年前,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呈金字塔形式排列,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认为,人是不断需求着的动物,当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立即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直到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马斯洛说,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当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机是找到食物。一旦饥饿问题得到解决,安全需求就出现了,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规律性的生活。接着,他们开始有了社交上的需求,他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尊重。最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出现了,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最终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
  如果你是一个自我主义者,你就会认同他的这个金字塔理论,因为自我正好就像你苦心建造的一座金字塔。你认为你站得越高,就越受人尊敬,就越能彰显自我。你和埃及的法老们一样,要在天地之间建造一个巨大的自我。这样你就能够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得意洋洋。
  按照这个逻辑反推,如果你需要建立一个更伟大的自我,就需要更多人的尊重,就需要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就需要更强大的安全基础,就需要更丰富的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资储备。这样看来,马斯洛似乎说得很对。
  但是,你忽略了一个事实:多少年来,你始终无法超越你的安全需求,以至于你只能在生理需求这个层次上徘徊。你可以储备大量的金钱、食物和生活用品,可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成为一呼百应的英雄人物,却始终无法摆脱那种如影随形的痛苦和恐惧。
  而且,在这五种需求类别上,似乎并不能形成层次上的排列关系。你之所以追求自我实现,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之所以有社交上的需求,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之所以追求别人的尊重,则是为了建立牢靠的安全基础。换一句话说,当你的生理需求与社交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共同实现之后,你的安全需求才有可能实现。
  事实上,你不可能实现那种安全需求,因为自我就意味着不安全,自我就意味着恐惧。以自我实现为最高需求层次的马斯洛理论,不过是一个荒唐的逻辑而已。
  自我是一座金字塔
  三岁的弟弟问爸爸:〃为什么你是爸爸而我是儿子呢?〃
  爸爸回答:〃因为我长得比你高呀。〃
  弟弟点点头,表示明白。
  过了一会儿,他爬到椅子上站着,兴奋地叫道:〃爸爸,你看看,我长得比你还高呢!〃
  爸爸看着弟弟哭笑不得,上去刮着他的鼻子问:〃长得比我高又怎样,难道让我叫你爸爸不成?〃
  所谓自我实现,其实是一个很幼稚的心态。你以为你已经长大了,可是你一直都没有停止这种〃比你长得高〃的游戏。比谁的女友更漂亮、谁的房子更豪华、谁的财富更丰盈、谁的地位更优越。你要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你站在上面,就像你当年站在椅子上一样,出人头地,顾盼自雄。
  小时候的游戏不过是为了好玩,你爬到椅子上还会爬下来。现在你长大了,却把游戏当真。自我是一座金字塔,你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却再也下不来了。你站在上面,刚开始感觉还挺好,后来却越来越觉得无聊,再后来,你就害怕了起来。
  你问:〃为什么我无法摆脱恐惧?〃原因很简单,你站得那样高,不恐惧才怪呢!你只要从那个台子上下来,就能立即恢复自由。事实上,你很容易就能够摆脱恐惧,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怎么舍得放弃那个位置呢?
  你怎么舍得放弃那个位置呢?那是你挣来的一切,是你积累的全部,是你用了全部的财富、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情感来建立的一个构筑。一旦放弃了它,就意味着你从此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一旦放弃了它,就意味着你变得一无所有、毫无价值。你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自我是贪婪的,它不仅意味着索取,也意味着害怕失去。
  然而,从来就没有什么金字塔。那个金字塔是虚幻的,你站在一座虚幻的金字塔上,幻想着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是的,那个金字塔就是你的幻觉,它从来就没有真实过。
  真实的是那一片苍茫的大海。你和那个老人一样,驾驶着一条小船,在大海上漂流,迷惘而又恐惧。
  两种求助方式
  现在是第八十六天中午,在老人的小船前方,那条大鱼第一次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它不停地往上冒,水从它身上向两边直泻开来。它从头到尾都露出水面,在阳光下闪亮着,然后像潜水员似的滑溜溜地又钻进水去。
  它是条大鱼,它太大了,比这小船还长两英尺,老人想。如果它使出浑身的力气飞逃的话,钓索一定会绷断的。但愿那孩子在这里……可怜的老人,在苍茫的大海上,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曾经和老人在一起度过了整整四十天,他是老人的徒弟,也曾经是老人的助手。但如今他不在这里,他离开了老人,上了另一条船,就像人才市场上那些跳槽的打工仔一样。他离开了老人,让老人独自在苍茫的大海上,孤军奋战。

  第26节:科学和宗教

  人生就是这一片苍茫的大海,你在大海上奋斗着或者迷茫着。与其说你在追逐那条大鱼,不如说你在追逐自己的英雄梦。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能干,有时候又感到一种可怕的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