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会”,连美国也同意排斥共产党。这样,直至内战爆发,美国人都被蒋介石牢牢拴在自己的战车上。 
  可是,进入1948年,美国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先是总统竞选,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公然推崇从美国毕业的胡适。蒋介石虚与委蛇,表态辞让,但很快又在众人的挽留之中当选“总统”。可是,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蒋介石却没有斗过有美国支持的李宗仁。最近,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傅径波频频拜访李宗仁,美国莫非是桂系逼宫的后台老板? 
  要是过去,蒋介石也可直接与美国国务院甚至美国总统接洽,换掉一个不友好的使节。可是现在,内战全靠美援支撑,蒋介石底气不足。特别是夫人出访美国,竟然受到美国高层的冷遇…… 
  蒋介石深通曲伸之道。当此危难时期,无论桂系还是美国,都得罪不得。 
  打不过共产党,惹不得美国,蒋介石只有祈祷上帝保佑…… 
  面对基督受难像的信徒,不由得感到自己也在受难。过年是节日,过年也是受难。中国人有话——“年关”。蒋介石即使是基督徒,也不得不面临一个中国问题——过年关。 
  正在过节的上帝,能不能保佑信徒度过这道年关? 

  西柏坡。 
  这里的夜晚十分宁静。 
  小山村鸡不叫,狗不咬,惟有毛泽东的小屋里油灯闪烁。 
  为了胜利,需要冷静。 
  西柏坡的黄昏,平静中却难以抑制喜庆。 
  战场上得心应手的毛泽东正在筹划政治大计。 
  这些天,毛泽东电召各战略区负责人来西柏坡开会,讨论1949年整个战略方针,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认为,在辽沈、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战役以后,就国民党军事主力已经被歼这一点来说,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 
  昨天,12月2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新闻稿,宣布蒋介石等四十三人为头等战争罪犯。蒋介石将毛泽东列为罪犯通缉数十年,而今,毛泽东要吊民代罪了! 
  这个夜晚,毛泽东的精力特别旺盛。 
  毛泽东筹划,明年——公元1949年,必须召集没有反动派代表参加的、以完成中国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政治纲领。 
  大计已定,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李济深能否顺利离开香港。 
  今夜是毛泽东的生日,今夜毛泽东不肯吃炊事员特意制作的长寿面,今夜毛泽东尚且不能安心…… 

  南京。 
  夜已深沉,码头静下来,街道静下来,就连秦淮河的花船也归家了。 
  总统府终于迎来了客人——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拜访蒋介石。 
  宾主相见,却是无话可说。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父母是美国在华传教士。司徒雷登回美国上学,大学毕业后,于1904年返回中国,自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旅华五十年,桃李满天下”,这位美国屈指可数的中国通,于1946年七十高龄被任命为驻华大使。 
  旁观者清。司徒雷登判断:蒋介石已经没有能力领导中国的反共内战。1948年10月23日,司徒雷登正式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吾人是否可以建议蒋委员长退休,让位于李宗仁,或其他较有希望组成一非共产共和政府与较能有效与共匪作战之政治领袖?” 
  长期插手中国政治的美国政府,现在不打算为衰亡政府承担任何责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回答:“美国政府不能处身于建议委员长退休或任命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之地位。提出此种劝告即需担负由于接受此项劝告所引起之责任,且使美国政府陷于不顾美国之利益,而支持其继承之政体。若委员长与其政府提出此类问题吾人地位之困难,自可体会,但为国家利益起见,不宜予此过简之问题予以确定之答复。” 
  蒋介石仍存幻想。11月上旬,蒋介石致函杜鲁门总统,要求美国增加援助,发表支持宣言,派遣高级军事顾问。 
  杜鲁门也会应付。11月13日,杜鲁门复函,表示将竭力加速履行援助计划,现任美国军事顾问团巴大维少将可以随时提供意见。 
  与此同时,司徒雷登召集在华军事顾问团与武官处高级官员讨论,一致认为:“由于现在局势恶化之程度,除实际调用美国军队外,任何大量之军事援助亦于事无补,而调用美国军队自属不可能。”会议的结论是:“中国政府或美国政府所取任何之军事步骤,均将不能及时挽救军事情势。” 
  今夜,圣诞夜的礼貌还是必需的,蒋介石还得感谢司徒雷登的来访。但蒋介石心中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从美国人那里再得到什么了。 
  司徒雷登在华活动的报告一直送到蒋介石的案头。 
  11月以来,司徒雷登频频与中国政府高官接洽,反复表示:“保证美国之继续同情,但强调美国政府不能为应由中国政府自决之事项担负责任。” 
  蒋介石心中恼火,司徒雷登公然宣布美国放弃责任,岂非煽动造反? 
  蒋介石压制火气,两次登门拜访“副总统”李宗仁,试探向其移交。李宗仁一脸诚恳:“这局面你都干不了,我如何顶得起?”蒋介石不信李宗仁的谦虚,蒋介石还记着李宗仁当初竞选的野心。蒋介石知道,李宗仁若要登台,必先取得司徒雷登的支持。 
  蒋介石知道,司徒雷登此来,无非是观察自己的动向。蒋介石何尝不想观察司徒雷登的动向。 
  蒋介石苦笑道:“谢谢大使对老朋友的关怀,我快要下台了……” 
  司徒雷登赶忙说:“您还有什么意见,我可以向华盛顿转达……”连句挽留的话都没有! 
  蒋介石叹道:“以后的事情,找副总统吧!” 
  司徒雷登告辞了。蒋介石敏感地感到:这美国老头听说自己要辞职,竟然掩饰不住心中的欣喜。 
  司徒雷登却在当晚的日记写下:“1948年最后的那一个星期,对于蒋,很难度过。” 
  美国支持的人物很难,难道他美国大使就不难? 
  其实,司徒雷登另有办法。 
  蒋下台之后,还有李。也许,李宗仁能够团结国民党全党,还有共产党之外的第三方面。中国通司徒雷登知道,李宗仁和李济深私交甚好。 
  司徒雷登与李宗仁,都要派人去香港。 
  香港。 
  安静片刻的李公馆又热闹起来,这次是很少露面的潘汉年亲自来访。 
  潘汉年祝贺之后,立即转告:何香凝先生在邓文钊公馆等待任公赴宴。邓文钊是民革报纸《文汇报》的董事长,李济深乐呵呵地去取自己的外衣,潘汉年却伸手拦阻。 
  李济深顿时明白:这是要走了! 
  容不得李济深留恋自己的公馆,一行人簇拥着只穿夹袄的任公出行了。 
  李公馆对面,小杂货铺的小老板还盯着那件外衣。 
  李济深走后,饶彰风与吴获舟,扛着任公的行李悄悄地出了门…… 
  邓文钊公馆里迎接李济深的不只何香凝,民革中央常委朱蕴山、吴茂苏、梅龚彬、李民欣、陈此生等人都在。直到此时,李济深才被告知,这些好友今夜将陪同自己,前往解放区! 

  海湾码头。 
  即使是节日,这里仍有警察在游荡。 
  忽见远处开来两辆汽车,只见一群阔佬下车,登上一条游艇,扬长而去。对于这些人,警察是不必干预的。 
  今夜香港不眠,城市是沸腾的海湾,海湾是热闹的城市,节日不出海的船只灯火辉煌,组成海上的大街小巷。 
  一艘游艇穿行其中,游艇上摆满酒菜,笑声不断,船上是李济深等人。 
  游艇在形形色色的船只中穿行,仿佛在海湾赶庙会。 
  游艇驶向一艘客轮,只见上面人流如潮。 
  游艇驶向一些木船,只见船上拖家带口,贫困潦倒…… 
  远处港外,停泊着一艘巨大的货船“阿尔丹号”,船上悬挂着苏联国旗。 
  李济深的游艇驶向苏联货船“阿尔丹号”。 

  西柏坡。 
  深夜不眠的毛泽东在等待着什么…… 
  统战部长李维汉兴冲冲地进屋报告:“潘汉年电报,李济深先生从香港起程,英国人没有发现!” 
  毛泽东十分高兴:“我请你吃寿面!” 
  说罢,二人兴冲冲地出门,此时,天已微明。 
  毛泽东就这样度过生日。 

  第六章 第三道路(1949。1。1—2。3)




    南京人言:国民党打败共产党有和平,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有和平;国 
  共相持不下,只有走第三条路。 

    1.两份元旦文告 
    2.一条第三道路 
    3.寡助者失道 
    4.张东荪与毛泽东争论“一边倒” 
    5.今夜与君共舞 
    6.政治蒙太奇 
    7.“代总统”李宗仁乃第三力量领袖 
    8.莫斯科来的秘密客人 

  总是有人相信人事同天象相关。那么,理解公元1949的中国政治进程,怕要相信地球并非匀速运动。 
  刚刚跨入新的一年,中国政坛万花筒就变得令人眼花缭乱。 
  难道这是地球转动加速? 

              1.两份元旦文告 

  1949年的第一天,南京的蒋“总统”发布了一份“新年文告”提出议和:“……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它求,个人的进退出入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公告一反老蒋的一贯语气,从居高临下变为谦恭和气,令人耳目一新。 
  有文人说,此乃执笔人的功劳。他们听说,总统在“文胆”陈布雷自杀后,特聘江南才子陈方执掌文案。陈方果然文笔不俗。 
  有宿儒说,此乃总统的“罪己诏”。中国历代皇帝,每临统治危机之时,总下诏检讨自己的失误,于是臣下感动不已,万众一心。 
  高层官僚却是人心惶惶。文告中隐含的意思分明是:总统引退,政府求和! 
  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对文告初步印象甚佳:内容庄严,倾向和解,对共产党也不骂“匪”了。而且,由最高领导承担过错,符合民主观念。司徒雷登最感兴趣的是:蒋介石表示可以引退!中共指斥的首名战犯自行退出,这样,和谈的死结也许能够解开? 
  仔细琢磨文意之后,司徒雷登的判断改变:文中显示严重缺点! 
  文告的语气,还是一个强大的统治者对叛逆分子施仁政,完全忽略己方军事经济全面崩溃的现实。 
  文告的五个“只要”,分明是五项和谈条件,并未向对方做出足够的让步。这就使和谈无法开始。 
  而且,两周前明确表示的引退并未实施,还要看看“公意”。这就必然导致国民党内部分歧加剧。 
  蒋介石还继续推卸责任:“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产党一转念之间。” 
  司徒雷登的结论是:“共党之反应甚易揣度,其态度必然为不妥协者。” 
  司徒雷登猜得不错。 
  就在蒋介石发布新年文告的同时,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好像已经预知到蒋介石的招数:“已经有了充分经验的中国人民及其总参谋部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像粉碎敌人军事进攻一样,粉碎敌人的政治阴谋,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对于两篇新年文章,各界议论纷纷。 
  有人数落: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吃过亏,被老蒋杀了几十万人;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日本,本来是成功,可老蒋又背信发起内战;现在,共产党不会再上老蒋的当。如何结束内战取决于共产党,共产党这次不会饶过老蒋! 
  其实,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可以说不只是写给国民党与共产党看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厮杀多年,双方都把对手看透了。毛泽东此文的真正对象是中间派。 
  毛泽东非常担心:中间派朋友会不会上“第三道路”的当? 

              2.一条第三道路 

  果然。 
  1949年初,第三道路之说,甚嚣而尘上。 
  南京政界早有一种说法:国民党打败共产党有和平,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有和平,国共相持不下,只有走第三条路。 
  人莫予毒的蒋介石,向来不肯走第三条路,所以,才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反共内战。可是如今,既不能打败共产党,也不愿被共产党打败,退而求其次,就只有乞灵于第三道路。 
  蒋介石派外交部长致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要求四大国担任中间人,推动国共和谈。 
  小报放出消息:国母宋庆龄将为国民党出面,领导中国走向和平2 
  一个美国记者也在香港散布:现在美国国务院政策的核心在于,如何在新的联合政府中造成一有效的反对派,以抵抗中共力量。美国则在某种方式下承认联合政府,恢复中国贸易,对新中国投资,以此方式分化中共统一战线,竭力支持联合政府中之非共产党分子。美国承认联合政府的条件是政府的构成须为美国可接受者,联合政府得承认美海军、陆军在上海、青岛等地的基地权。 
  又传来美国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消息,吓得人们纷纷谈和。 
  只要民心思和,只要美国政界支持,只要中共决心动摇,蒋介石还会东山再起…… 

  老蒋一厢情愿,舆论却要观察反应。 
  各个方面的目光又集中到香港的李济深身上。 
  记者登门采访,要求李济深就蒋介石的元旦文告发表意见。可是,来访者却没有见到李济深。 
  大人物失踪,香港空气顿时紧张,报界纷纷猜测李济深的去向。 
  此时,李济深正在海上航行。 
  上船时,钱之光特意把李济深和朱蕴山安排在船长室——船长室可以免除海关检查。 
  船过台湾海峡,下有舰艇盘查上有飞机盘旋。“阿尔丹号”凭借飘扬船头的苏联国旗,一概置之不理。即使被拦阻检查也有办法,化装成商人的李济深,兜里连提货单都有。 
  “阿尔丹号”好不容易通过台湾海峡,可是,十天还没有到达的消息! 
  周恩来掐算行程,急电大连询问。大连的刘昂通过香港才得到船上的消息:“阿尔丹号”坏了一个引擎,又遇顶风,所以行进缓慢。 
  白崇禧派黄绍竑乘专机到香港,接李济深去武汉主持大计。可是,迎接大员黄绍竑也没有见到李济深。 
  这时,香港《大公报》刊登美联社消息:李济深已离港赴华北中共区! 
  港英警方政治部主任黄翠微当面责问民革副秘书长吕集义:“李济深先生的安全我们是要负责任的,他走了,你们为何事先不告诉我们?” 
  他又找到民革候补中委张克明说好话:“我是吃英国饭的,你们也要替我考虑考虑……” 

  香港找不到李济深,大连接不到李济深,东北、华北解放区的人们都焦急地等待:李济深能否安全抵达解放区? 
  上海、南京,国统区人们拭目以待:李济深到达解放区后,也许会说服共产党走第三道路? 

               3.寡助者失道 

  其实,最讨厌第三道路的是蒋介石。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日子不长,孙中山刚刚逝世,蒋介石就急剧右转,分共,清共,剿共…… 
  直到面临共同的民族敌人,直到被部下发动兵谏软禁,蒋介石才不得不答应在抗日战争中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合作并不愉快,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大搞摩擦、在江南围歼新四军…… 
  憋到抗战胜利,蒋介石立即发动内战! 
  现在,蒋介石提出和谈,也不过是掩盖杀招。 
  “副总统”李宗仁不是逼宫吗,蒋介石急命毛人凤从昆明招来军统第一杀手。沉醉在南京踏勘“副总统”官邸周围的地形,随时准备出手暗杀。 
  美国现任总统杜鲁门不是要在中国换马吗,蒋介石也要换马主!蒋介石特派陈立夫以“世界道德重整运动会”的名义赴美,助选共和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曾经发表援华六项主张声明,一旦他上台,蒋介石又有靠山。 
  不承想,美国大选结果,民主党杜鲁门连任!蒋介石见风使舵,又立即致电祝贺,还派宋美龄赴美开展夫人外交。抗日战争时期,夫人曾到美国游说,夫人在国会用英语演讲,夫人的魅力征服各界,夫人争来大批美援…… 
  现在,又到关键时刻了。宋美龄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是老朋友,宋美龄就住在老朋友家里,宋美龄还要求进白宫拜访杜鲁门总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