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会站着睡觉-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信的人不怕被误解,因为你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为人们理解的事,完全有可能使你在将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时间会使人们习惯原本并不习惯的事物。

  误解是人生的“伴侣”

  有人曾经说过,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动物,因为人们强烈地渴望理解,这表现在人们对 

友谊、爱情和亲情的在意,表现在对社会认可的在意,也表现在对不被理解或者说误解的烦恼、痛苦乃至愤怒。

  尽管这个世上有很多幸运的人,但却几乎不可能有从不被误解的人。作为一种变相的矛盾,误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长在一切有人群的地方,谁也摆脱不了它的追踪。说误解是人生的“伴侣”似乎并不为过。

  世界情报史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一次,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向秘书口述文件, 秘书把打印完的清样给他过目。他不喜欢秘书打完的参差不齐的格式,就在文件下面写道:“注意边界。”秘书把文件重打一遍,然后分送给所有高级调查员。两周后,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们在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边界设置了特别警戒线,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这是个误解的闹剧,但却很说明问题。

  在很多时候,误解的产生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有关。比如上下拍手,在俄罗斯,这是最高的恭维方式,而在英国,这却成了讥笑他人的一种方式。又比如捡手帕,在中国,一个男士为一个掉了手帕的女士捡起手帕是很正常也是很有礼貌的行为,但如果是在越南,你为一个掉了手帕的女士捡起手帕并追送过去,而她又回眸一笑,你就得娶她了。

  不仅人与人之间,就是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常常起源于误解。1704年,在一次酒会上,英国的马肖尔夫人不小心把一杯水洒到法国人德托雷依身上,她说这是无意的,但侯爵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坚决认为这是有意侮辱,不但是对他的人格,更是对他的国家的尊严的公然侮辱。结果这件事激化了两国矛盾,引发了一场长达5年的“杯水战争”。

  但在更多的时候,误解的产生和“成长”与沟通不畅、不力和不及时有关。我的一个朋友,在读研究生期间,有一次外出,由于行色匆匆,与一位导师擦肩而过却没有看到对方,结果给导师一个不好的印象。无巧不成书,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忽视”了这位导师,弄得导师很不舒服,以为他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并产生了深深的误解。我的朋友后来便觉得与这位导师的关系怪怪的,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也比较粗,就没太往心里去,没有及时地进行沟通和化解,结果矛盾就此深深地种下了。后来又加上有人煽风点火,促使这位导师大下死手,把我的朋友搞得狼狈不堪。直到很久以后,他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并很痛惜地对我说,“我其实是非常尊重这位导师的,没想到竟因为这样的小事弄得我们连敌人都不如,因为毕竟敌人是看得见的,是可以防范的。”可怕的误解!

  谣言是条狗

  传播学告诉我们,在很多误解的生成过程中,谣言扮演了重要角色。“三人市虎”,重复的力量是惊人的,当耳朵里塞满谣言时,人们很可能会失去理智的判断,对人或事产生误解。

  一般来说,信息在不够充分时就会衍生谣言。谣言之所以会广泛传播,是因为它给传播者带来了许多好处:发泄,求知,乐趣以及促进交流。而谣言能得到迅速传播,主要是因为它是一条新闻,如果不能被立即消费,“产品”就不再新鲜了。

  新闻人物和那些任重而道远的人往往是最易受人攻击的人。在娱乐界和政界有一句老话:“只要他们能把我的姓名都拼对,说些什么都不太重要”。你愈重要,愈趋杰出,你被人批评、被传谣的机会就会愈来愈多。无怪乎有人说,如果你要烦恼,就该为“没有被人批评够”而烦恼吧。

  对于谣言,政治家们大概是最习以为常的了,对他们来说,谣言甚至还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和一种塑造形象的工具。高明的政治家知道“唯一聪明的做法是拒绝迎战那些明显的谎言”,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面对中伤时曾对全国演讲:“依连娜不介意外界的传言,我的孩子们都不理会各方攻击,而我本人必定不会关心那些无的放矢的批评。但是,同胞们,法拉(他的狗),法拉将要疯狂了。”结果,一时间,人们都站在了法拉一边,也便自然而然地站在了罗斯福一边。

  政治家们也很清楚,要想“预防”谣言,就要增进自身的诚实度和可信性,并保持相当的透明度和信息发布的速度,为此,许多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设有专门的公共关系办公室,而新闻官则成为许多政治家的左膀右臂。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每次都赢的战术是:别人想要使你感到难堪,攻击你时,你必须先集中心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礼貌与和善的态度,并无视其龌龊行径。一般来说,造谣者的根本目的是使你行为失常,做出错误判断,分散注意力,如果你愤怒了,与之咬起来,你就上当了。大多数谣言,就像狗一样,最好不理它,让他无从下手,让他没趣地走开。

  无须解释

  在美国历史上,两位开国元勋杰斐逊和亚当斯的曲折的友谊历程颇令人津津乐道。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两位元勋携手于独立运动,鸿雁往返,乐此不疲。及至九十年代,由于双方在建国之初愈演愈烈的党派之争中各树一帜,竟反目为仇,书信往来也日渐稀疏。1800年,杰斐逊击败了亚当斯竞选连任的努力,一场苦斗,致使双方书信全无,两位巨人之间似乎已有了解不开的结。但出人意料的是,随着双方先后退出政治舞台,往日的恩怨竟在时光的磨砺下日渐消瘦,未经任何解释,两人自1812年起又恢复了书信往来,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此后几乎延续到1826 年7月4日建国五十周年两人同时去世的那一天。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就象两位伟人的友谊阴影一样,是一时无法解释也无须解释的,有时不解释似乎更好一些。遗憾的是,生活中的我们,有时太注重解释、看重“说法”了,其实对许多人来说,或者就许多事而言,辩解往往是徒劳的。当误会深成一口井,强作解释,却只会越捞越深,陷进去,反而不能昂首自立。在许多时候,沉默是一种最好的解释,行动是一种最好的注脚。

  一般说来,解释是为了寻求理解,是为了证明什么,可我们应该知道:时时刻刻去寻求理解和证明,会使我们犹如陷入泥潭,愈动愈深,以至最终失去自我。我们也必须明白: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也不可能永远被某一个人所理解,现实生活不会一味地遂我们的心愿,我们不可能向所有人解释我们的行为,我们也无法使所有人读懂我们的心灵。在某种意义上说,寻求理解实在是一种奢望,我们又何尝能完全理解别人呢?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勉强别人。

  更重要的是,解释是种很浪费时间的做法,如果你做什么都要向别人解释,你就什么也做不成。有位诗人说得好,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一条最美的路,我们可以边走边唱,可以停下来欣赏一下路旁的景色,也可以流泪,可以诉说,但不能停下来不走,更不要忙于解释,以至忘了赶路。事实上,在许多时候,闭上嘴比张开嘴更需要勇气。

  备忘录:

  解释像一只紧握的拳头,越解释握得越紧。

  电视连续剧《妙手仁心》中有句台词很有意思,“我跟你不是很熟,用得着跟你解释吗?”

  心胸远大的人谈理想﹔一般的人批评事情﹔心胸狭小的人道人长短。

  舌头的重量微不足道,但少有人可控制它。
 
 
1 学会站着睡觉 
 

 
 

  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但却一定是最聪明的。他的聪明就在于懂得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

  一个人只有能够有效地控制自我意识,他才可以真正地放松自己,真正地收放自如,真正做到无论什么情境下都可以轻松入睡,而这种自制的最好标志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够站着睡觉。

  30岁才学会睡觉

  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失眠的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睡眠的定义。作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睡眠,是一种完全的放松,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是一种真正的控制。许多人睡不好觉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任由各种思想纵横心中,难以使它们很快地安静下来。一个人只有能够有效地控制自我意识,他才可以真正地放松自己,真正地收放自如,真正做到无论什么情境下都可以轻松入睡,而这种自制的最好标志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够站着睡觉。

  后来,看奥修的书,他也谈到了类似的观点,大意是一个人自信的标志是对什么都很放松,都能看得开,也都能放得下,比如说睡觉,无论是刚刚失恋,还是站在路口等人,都能轻松入睡,而决不焦急,决不气馁。他甚至说,一个能够站着睡觉的人,才是真的会睡觉的人,因为他能够随遇而安,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

  以这个标准来看,我到了30岁以后才真正学会了睡觉,不仅坐着能够睡好,就是站在车上也能够安然入睡,即便是两站地也照样可以打个盹,然后精神抖擞地下车去。直到这时,我也才真正明白奥修所言的深意,那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处境的人,往往要受到他人情绪或行为的影响,从而决定他们是快乐还是悲伤,是高兴还是烦恼,是重视还是轻视。他们放弃了自己自由的选择,因而他们控制处境的方式是外部式的。”而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依赖于外部世界的,他不会把自己的悲喜挂在别人的脸上,不会把内心的平静抛售给繁杂的世事,不会让爱与哀愁左右自己的食欲,他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态度、语言和睡眠,保持身心的和谐与放松,他是自己的主人,他对自己负责,也负得了责。

  对此,一位斯里兰卡哲学家的解释是,“那种放弃了感性欲望之后出现的、人们意识到了控制这些欲望的能力的大脑状态,叫作无特(无欲)——不依恋。”无特的意思是,尽管存在着外界环境的干扰、诱惑,这种干扰、诱惑能够把大脑基质搅动出波浪,但人们仍可保持在安宁静默的状态中,而事实上,越是强大的事物,越能够表现出这种安祥,就像动物界中的狮子、大象、老虎,都是吃得好,睡得着,悠闲自得的,而越是弱小的动物,越容易被惊着,它们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即便是眼睛闭上了,潜意识里却还是醒着。

  飞机在哪?

  在新居住了很久,很喜欢那种静静的感觉。一天和楼下的邻居聊天,他对我抱怨说,从楼顶飞过的飞机太吵了,有时连午觉都睡不好。我当时很奇怪,便问他,“飞机在哪?我怎么没注意到。”他像看见外星人一样望了望我,然后用手一指天空,我这才发现,正有一架飞机很悠闲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过了一会儿又是一架飞机。

  虽然经人提醒,但抱歉的是,那以后仍未能给飞机们以充分的重视,它飞它的,我干我的,只是闲下来坐在阳台看云的时候才不巧发现它,而它在我眼里也只是美丽天空的装饰品,想惹我不高兴都难。这使我想到了闹钟声,你如果太在意它,你就会不得安宁,而你若是不与它计较,它就会很快从你耳边消失。其实很多事物都是如此的,你在乎它,它才会影响你。

  所有的鸟都喜欢听自己唱歌。有自我意识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太过强烈,就会为其所累,就像对外界事物的敏感一样。踢球是最明显的例子,你越想获胜、越想踢好,就越可能适得其反,动作变得僵硬、变形乃至完全失去自制。踢球讲的是心如止水,讲的是身心放松,成熟的球员在比赛时往往是不想比赛,只想把每个动作做好,把每脚球处理好,心理安静,眼睛明亮,动作敏捷,成竹在胸。

  其实,在许多时候,一个人是有必要忽视那些与手头的事情无关的事物的,比如利益的得失,阴雨的过去,窗外的噪音,他人的议论,等等。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在做着一件事情的同时还常常继续着对其他事物的关注,同时追两、三只兔子,结果是一只也追不上。这也是成功者永远都占少数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精力充沛,具有能屈能伸的性格,那么他既不会骄傲也不会虚荣,而是平静地生活着,不受悲哀和妒忌等情绪的折磨,原因是他学会了驾驭和控制自我感情的方法,从而逃避了自我感情容易带来的折磨。在心理学家看来,竞争意识、雄心、荣誉感,甚至骄傲和适度的虚荣,都属于我们意识中更富有想象力的高级层次,这些感情把我们从感观世界唤醒,激励我们追求理想和社会目标。人的追求越高远,也就越容易摆脱眼前的迷惑和折磨,越不容易被负面的情绪和信息束缚手脚。雄鹰是听不到鸡叫的。

  有勤奋才有从容

  很欣赏比尔.盖茨,欣赏他那种从容自若的风度,我相信他是一个有天份的人,但我更相信他也是一个勤奋的人。在很多人眼里,比尔?盖茨是个极其聪明和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的中途辍学创业的故事也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但我们却不要忘记,只有天份,没有勤奋怎能让他考上哈佛?人们都知道盖茨是世界首富,但有多少人知道,为了打造微软的软件王国,盖茨本人在1978年到1984年6年的时间里,总共只休了6天假!其实,在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我们所不知道的艰辛,几乎所有从容、大气、自信的背后都写满了勤奋的故事。

  虽然说盖茨并为读完哈佛的全部学业,但他却有着哈佛学生的传统特征。很多人都很羡慕哈佛学生流行世界,却未必知道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温瑞安曾说过一句令我难忘的话,他说,生活中的规律是:“你越强别人越不敢打击你,你只要强到不怕人打击,便是一个成功了的人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受到在别人看来近乎灭顶的打击,而我却丝毫没有反击的机会,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只是轻飘飘地说上几句话就注定了我的惨不忍睹。我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发现了自己无法从容的真正原因。那以后,我便近乎疯狂地去努力,去奋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已经可以站着睡觉了,已经不在乎与我无关的飞机的漂荡了,已经有多道的防火墙可以抵御病毒、黑客和垃圾的侵袭了,我所期待的事情正在向我微笑走来。

  备忘录:

  通过休息获得能量,通过工作得到休息。夜晚的酣眠是日间辛勤劳作的酬劳。

  顺其自然,人只有困了才睡觉。床只用来睡觉而不要在床上看电视、吃东西、看书或玩耍。

  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起床,以便使你形成固定的睡眠规律。

  避免在白天睡觉超过1小时或在下午4点以后睡觉,否则到了晚上不会感到困倦。

  睡前1小时,停止强脑力活动,可看一些简易读物或轻松的电视节目,放松大脑。

 
 
2 今天,你笑了没有 
 

 
 

  有一位教授对人很好,见到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他的学生总是不解的问他:“老师,为什么你总是面带笑容?”他的回答一直是:“我舍不得自己不快乐呀!”

  成功与笑脸

  成功的人大都有一张笑脸,即便不是形之于外,那心里的微笑和坦然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成为一个人表情的基调。于是我们便会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是一副怡然自得、心平气和的样子,很少有急躁、抱怨和嫉恨的情绪,因为他们拥有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自信,有着可以纵横四海的能力,有着维系一个人尊严的必要的权力。

  事实上,正如德拉蒙德博士所说,无权引发恐惧,而权力实际上可以减少矛盾和暴力。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感到无法控制局面时,恐惧就会油然而生,人会变得不安,怕被人责备,受人冷落,怕输给别人,更怕被人轻视。所以我们便不应该奇怪,愈是大权在握的人,为人愈是含蓄谦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并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相反的,愈是缺少权力和能力的人,愈有可能走极端,心理承受能力愈弱,也愈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威胁。从这种意义上说,愈是缺少权力,缺乏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