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会站着睡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罚械娜嗽蚧嵫≡袢菩校幢闶敲挥衅渌穆罚不崂渚驳厮伎级圆撸又姓业椒煜痘虻却┰降幕帷T谛矶嗍焙颍岢帜谛牡脑蚝妥鍪碌牧榛畈⒉幻堋

  水是不会钻牛角尖的,在该转弯的地方它会及时转弯,不会滞留,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执迷不悟。有一位女大学生这样写道:大二的我,因为初恋的失败,一直离不开失恋的痛苦而有轻生的念头,在我想自杀的那一剎那,我偶然看到了这样一小段诗:“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这使她拋弃了轻生的念头,并且认识到:生命中总有挫折,但那并不是尽头,而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其实在很大时候,遇到的挫折或障碍越大,就越应该停下脚步,冷静地想想是否有回旋的余地和转弯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就会简单点。在这种情况下,放手不代表承认失败,放手只是为自己找到一条更美好的路走!

  水的最高智慧在于它的自信,它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这个世间唯一可以阻止自己前进的力量不在外界,而在内心,它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水以它的柔韧和灵活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直线,就走曲线,没有机会,就积聚能量。就这样,水总是快乐地而又几乎总是最迅捷地走完了两点之间的路程。

  事实上,就像一位拳师说的那样,自然界的动物,但凡以坚硬的外壳著称的大都是可怜虫,而以灵活见长者基本上都是猛兽。人也是一样(人属于灵长类动物),硬者失去了柔软,稳者失去了灵活,运转不灵唯身硬,除了挨打还能干什么?这是拳师的体会,但也很能说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平衡于水、山之间,许多时候,“水”的智慧都占了上风。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恋爱方面,间接的、温和的、委婉的方式常常要比直接的、强硬的、不考虑对方感受的方式要见效得多。弗洛姆说,爱是艺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他看来,在两颗心之间,直线最长,因为人心实在是太过复杂又太过敏感了,如果采取过于简单和直接的做法,往往会使人产生恐惧、厌烦、逆反的心理,而使人际交往误入歧途。也许正确的方法是扪心自问,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妨问问自己:有人当着众人的面斥责你,你是不是很不舒服?有人一见面就对你说,“娶我吧,我很好的”,你会不会很恐惧?有人喋喋不休地对你说些你理解不了或接受不了的事,你会不会很厌烦?你喜欢看球赛,有人偏偏不让你看,你会不会很逆反?将心比心之后,有些事你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3 倒立看世界 
 

 
 

  有个小男孩,每当心情不好时,就喜欢靠着墙倒立。他说:“正着看这些人、这些事,我会心烦,所以我倒着看世界,觉得所有人事物都变得好笑了,我就会好过一点。”你是否也有相似的感受呢?

  每天早上的选择

  有一个快乐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后都会告诉自己,“我今天有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好心情,或者我可以选择坏心情,我总是选择有好心情,即使有不好的事发生,我可以选择做个受害者,或是选择从中学习,我总是选择从中学习。每当有人跑来跟我抱怨,我可以选择接受抱怨或者指出生命的光明面,我总是选择生命的光明面。”基于这种选择,即便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时,他仍能保持一种从容的心境,并因此而常常化险为夷。

  事实上,这世上很少有绝对的事,许多事情的好坏都取决于你怎样看。有的时候,只是换个角度,换个心境,很多问题看起来就会大不相同。曾经有个为贫所困的年轻人,苦于无从排解,便去向一位智慧老人请教。老者问:“你为什么失意呢?”年轻人说:“我总是这样穷。”“你怎么能说自己穷呢?你还这么年轻。”“年轻又不能当饭吃。”年轻人说。老者一笑:“那么,给你一万元,让你瘫痪在床,你干吗?”“不干。”“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你,但你必须现在死去,你愿意吗?”“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财富干什么?”老者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年轻,生命力旺盛,就等于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又怎能说自己穷呢?”年轻人一听,又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同样的一种状况,为什么在不同人的眼里就会有不同的景象呢?这似乎应该归结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实,在生活中,像那个年轻人的人不在少数,看问题总是从负面出发,有时只是一点点的小错,就会完全否定自己,或者只是一点小问题,也会往坏处想。就像契诃夫小说中的那个小公务员,只是一点点小错,就胡思乱想,结果最后因此丢了性命。

  想法消极的人会情感消极。有的人失恋过几次,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以为自己不受任何人欢迎,并由此患上“失恋恐惧症”,把自己锁进孤寂和失落的心灵“牢房”中,从而错过本该属于自己的良缘;有的人受到朋友的背叛,便从此不相信任何人,结果孤零零地不再有朋友,从而与许多人生的乐趣和机缘错过了。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你所遇到的一些一脸冰霜的人,头脑中多半都会有很多消极的想法,由于选择了消极的思维方式,所以只能更多地表现出消极的情感状态。知道了这些,你就不要对那些冷冰冰的苦脸耿耿于怀了,那多半是与你无关的,是对方选择了把心放在了冰窖或尘土中,你不需要负责任的。

  愉快是件容易的事,可学会摆脱不愉快就要难多了。对人们来说,愉快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并不需要特别动员的,但不愉快却往往不同,它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负面的思维方式,绝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你可以像那个快乐的人那样,每天早上起来后都诵读一下“选择经”,但不要期望一击中的,和所有竞赛一样,没有长期的训练,就不会有赛场上的潇洒和矫健。

  苏格兰的酒

  大街上,有个人仰着头站着。旁边的人以为天空中有什么好看的东西,都跟着往天上看。可天空中什么也没有。你猜那人怎么说?

  等一下告诉你。

  还是很小的时候,数学老师就告诉我们,在数学上会到许多难题,当你从正常角度解不开时,那就换个角度。在很多时候,正确答案虽然只有一个,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所不同,要学会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她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令我难忘,“在数学之外的生活里,有很多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凡事要多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在印度,学生们从中学开始,就很少再做选择题。比如在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老师会要求学生全面分析这个运动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对印度的意义,而评分的“标准”不是看答案是否符合老师的想法,而是看学生如何运用史实,分析、推论是否合理,没有标准答案。而在数学、经济学等学科中,老师对学生的多向思维更加看重,用海德拉巴信息科技学院行政长拉曼的话说,“我们不要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选一个答案,我们希望学生多做完整的思考。”印度的做法对我启发很大,使得我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尽量多几条思路,多几个解决办法,然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后来做社会学研究时,发现在一些社会问题的防治上,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大相径庭的结果。打击酗酒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戈尔巴乔夫在任苏共总书记期间,曾大力惩治过酗酒行为,他的政策很直接,就是不假思索地“禁酒”,不仅白酒、葡萄酒要禁,就连啤酒也被归于烈酒之列(这直接导致近20家啤酒厂倒闭,大量进口设备成为废铁),更可笑的是政府竟然对酸奶都要进行审查,以弄清是否属于酒。结果事与愿违,强制性降低酒类需求不仅没有制止酗酒行为,还导致了麻醉品泛滥和吸毒现象的剧增,同时也给葡萄种植业和葡萄加工业造成了最严重的打击(在1985…1988年的3年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几乎减少了1/3,其程度连卫国战争期间都不曾有过),国民经济在3年里也因此损失了670亿卢布,群众的改革热情受到极大挫伤。

  同样是打击酗酒,苏格兰却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在1976年新的酒类特许买卖法案出台前,苏格兰执行的是严厉的特许法,但酗酒现象却愈演愈烈。这时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要更严厉地打击和扼制,但也有人提出延长酒馆的营业时间,结果引来众人的嘲笑。但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愚蠢的办法却真的解决了酗酒问题。因为如果酒馆被要求早早关门,顾客就会被迫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所以很容易醉倒。而在延长营业时间后,人们就会很从容地饮酒、聊天,从而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酒习惯,酗酒的现象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

  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个工厂的工人把厂长拉住,让他把“不平等条约”公之于众,电视台的记者被拉作见证。事情传出后引起警方和市里震惊。以为是聚众闹事、绑架人质(记者也被当作了人质),立即出动了警力包围现场,那个后来出了很大问题的公安局副局长甚至准备动武,到场的那个女市长也与工人吵个不停。这时,公安局长及时赶到了,他第一句话就是要求警方全部撤出,这立即引起了现场工人们的欢呼,随后他走进工人中间了解了真实情况,妥善地解决了问题。这位公安局长的高明之处,一是平等、真情待人,二是能够冲破一般人的思维定势。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工人这样做就是聚众闹事,厂长和记者不见了,也许就是被工人绑架了或恫吓着,而没有想到还有其他的可能。同样的,很多人看魔术表演,会被魔术师“迷住”,其实并非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常人的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下面可以装拉链。

  前面的那个问题,你想到答案了吗?

  答案是:“我的鼻血终于止住了”。不过,这并非是唯一的答案,想想看,没准你会想到更好的说法。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有多种“出路”的,关键是你怎么看问题,怎么看自己。

  备忘录:

  有什么办法能使眉毛长在眼的下面?——倒立。

  有一个印度学生到了台湾,对大学里还考选择题感到非常诧异,在他看来,那是对小学生都不合适的考试手段,对人的思维有很大的束缚力。他不知道这种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是什幺,他只知道在极少考选择题的印度,出了大批计算机人才,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美国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签证(H1…B),将近一半发给了印度人。

 
 
4 做个有悬念的人 
 

 
 

  无论是美好的感情,还是生动的故事,都需要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对方去体会、去适应、去想象、去接受。

  给对方想象的空间

  与大学时代的同学聊小说,聊到现在的小说有很多水货时,对方半开玩笑地说,你知道 

现在的很多小说为什么不吸引人吗?那是因为以前的小说,男女主人公要等到399页才会接吻,而现在的一些小说在第1页就已经谈论私生子的问题了,1秒钟到达终点的比赛往往是引不起人们兴趣的。

  同样的,一本书在被草草地翻过一遍后,内容就昭然若揭了,人们常常会断定它索然无味。而如果书中的重要线索只是略微显露出一点端倪,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领悟,才能彻底地把它搞懂,这样的作品往往会使人印象深刻,因为人的情绪的爆发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菜会烧焦,太短米饭还生,都将是很难吃的。一个恰当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首先表现出一点神秘感,引起人的注意,给人的想像力创造空间,最好还有一点难度,有点挑战,这将会激发人的激情,然后人们便开始领略、体悟、思考,接着是恍然大悟的兴奋,最后是产生喜爱之情或者反感和不信任感。

  简而言之,无论是美好的感情,还是生动的故事,都需要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对方去体会、去适应、去想象、去接受。经济过热迟早要引起股市震荡,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我曾经认识一个女孩,个人条件满不错的,在感情上非常投入,经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自己的情感完全付出。一些和她“接火”过的男孩,起初都被她的热情所打动,并萌生好感,可不成想的是,认识没几天,她就表现出非你不嫁的态势,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弄得男孩们很不适应,兴趣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索然无味之余,个个都逃向了天涯。即便是偶尔得以继续下去,她的千依百顺也很快让男孩没了感觉, 由于缺乏想象的空间,对方往往对她做出了不客观的判断,甚至有些轻视。

  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她找到了我的一个好友,中文系的一个才女。才女问她,“你说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为什么要到最后才把谜底揭开,而不是第一页就告诉大家谁是凶手?”她脱口而出,“当然是要留有悬念了。”才女接着又问,“如果你有10只鸡大腿,你是给你男朋友一顿吃个饱极呢,还是3天一只,让他总有渴望呢?”她笑了,仿佛得了天机的样子。后来,她成了她们系里最有吸引力的女孩,不久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神秘意味着吸引

  一次参加国际问题研讨会,谈美俄关系时,大家很自然地谈到了普京。一位俄罗斯问题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普京的一大优势是他的神秘,一方面,他使很多人都感到平易近人,胸怀坦荡,另一方面,大家又觉得看不透他,觉得他身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而普京也十分善于吊人胃口,总是一点一滴把自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每次都是定量供应,决不多给。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叶利钦时代极端复杂的政治生态下平步青云,并在就任总统之后倾倒了俄罗斯。

  其实,戴高乐早就说过,真正的领袖人物要幽居,伟大和超脱,要神秘,有时则要沉默寡言,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戴高乐和普京的政治智慧颇为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对我们感到神秘的事物,我们总是怀着兴奋的、变幻不定的、充满新意的感觉;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对富于吸引力的个性进行积极的想象;这些个性的最细微的言行都会得到我们热情的注意,并对我们产生影响。

  确实,作为个人的优势之一,神秘感在人际吸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英雄永远都是想象的产物,而距离则往往产生美。恰如某些富于想象力的画家所意识到的那样,过分细致地观察临摹的对象,反而会妨碍内心的想象,不利于创作。故而,人们一般不会崇拜他熟悉的人,却很可能迷恋一个遥远的偶像甚至哪怕是伪装起来的人,因为神秘的力量就在于,它给予人的思想一种模糊的刺激,然后,听凭思想去琢磨出相应需要的细节来。“仆人眼里无英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神秘感和吸引力是密不可分的,以致于深不可测成了一些人的优势,有的人受人敬重甚至就是因为他说的话、写的文章一般人听不懂或看不懂。相反,一个人一旦失去神秘感,他就会马上停止对他人想象力的刺激;当我们完全了解他,以至他不再能向人们展示崭新的生活时,他便开始成为一个平庸而陈腐的人。事实上,狮子般的人一旦与人亲近,便失去了威严,像老鼠般被人轻视,所以无论是狮子还是狮子般的人,往往都与其他动物或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他宁可看上去没有朋友,也不希望有人和他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因为,在很多时候,高大是因为离得远。

  唾手可得的东西不值钱?

  打死一只苍蝇会不会成为英雄?当然不会。但打死一只老虎却成就了武松的英名,那是因为打死老虎真的是太不容易做到了,这种机会对人们来说是稀缺的,因而也便是有价值的,越稀缺,便越有价值。这符合人性的特点。

  心理学中有一种升值规律,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值得朝思暮想、牵肠挂肚。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相信来得容易的东西(不值钱的)往往不是什么可贵的东西,只有那些出很高价钱或费很大力气才争取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才值得珍惜。换句话说,对于极有可能失去的事物,人们会非常珍惜,而对于基本不可能失去的事物,则放心许多,或者说不太在意。所以人们常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事实也往往如此,从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