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鸿鹄翱翔-弥尔顿和失乐园-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情,其乐融融,兴高采烈。

  清教是肯定婚姻爱情的,请看亚当自述洞房花烛夜:夏娃

  …………竟一见我便转身

  而去,我追她,她懂得什么该尊重,温顺依从,端庄肃穆地赞许了

  我求恳的心意。她朝霞般满面红晕,我领她到了新婚的亭园;…

  …………我痴望着消了魂,抚摸着消了魂,在这方面我第一次感到了激情,异样的恍荡,对所有其他的乐事

  我超然不为所动,惟独这方面

  受不住美人一瞥眼强烈的魅力。

  或者是,我身上造化不经心,使某部分

  不够保险,挡不住这样的尤物,…………但是每当我接近

  她的丽质,她看来完美无缺

  她自身就十全十美,还极有自知

  之明,认为凡是她想做的、说的

  都似乎是最聪明、最能干、最审慎、最优越:

  一切高等的知识她面前都相形

  见绌;智慧跟她谈话更惊惶

  失措,羞惭满面,显得象愚蠢;

  权威和理智只配给她当侍从,是当初有意创造的,非以后造来

  适时应景;更登峰造极的是

  心灵的伟大与高尚全建立在她那

  非凡灵秀的体态上,她周围有团

  敬畏之气,象设了天使的岗哨。

  亚当一造出便求偶,一见夏娃便求爱,男女之情写得自然逼真而不俗,又爱又敬。

  夏娃终于吃禁果了,狼吞虎咽,撑足了,自然兴高采烈,欢乐豪放,自以为打开了智慧之路,心理活动也开始复杂多变了。“怎样去见亚当呢?

  …………………向他宣布我现在

  所有的变化,让他跟我共享

  全部的幸福,还是不要这样,把知识的优势留在自己手里,不让人分享?这样来增加女性

  所需要的东西,更吸引他的爱慕,使我更趋于平等,也许还有

  并非不可仰望的东西,有时

  占上风,因为低下谁又能自由?

  这当然好:要是上帝已瞧见,死亡

  接踵而至,怎么办?那时候我完蛋,而亚当呢,就跟另一个夏娃结婚,跟她生活享乐,而我呢,已绝灭!

  想想死啊!那我就一心一意

  让亚当和我两人同享祸福

  我爱他海样深,跟他在一起,一切

  死亡我全能接受,没有他,不想活。

  她耍起小心眼来,想留一手,争自由,占上风,又怕死亡而生醋意,决定要同享祸福。她先编了些哄骗的话,继而夸耀果子的神效,假惺惺又哄劝亚当:

  …………主要为的你

  我才企求这,没有你我可不屑为。

  因为幸福,你有份,对我才幸福;

  不与你共享,就腻烦,不久还讨厌。

  所以,你,也吃吧,同样的命运

  将我们维系,同样的爱情有同样的

  欢娱;否则,你不吃,参差不齐,我们会分离,那时候我为你抛却

  神性,为时已晚,命运不许可。

  另一边,亚当一所说夏娃犯下了

  这致命的罪过,便立即惊惶失措,呆若木鸡地站着,恐惧的寒流

  直钻心头,所有的骨节散了架;

  从他松弛的手上脱落了给夏娃

  编织的花圈,凋谢的玫瑰花撒一地。

  他惊呆了,愣住了,茫然站了一会儿才冲破内心的沉默:

  神圣,超人,善良,可爱,又亲密!

  你怎么堕落呀!怎么突然堕落呀!

  毁玉颜,落花容,这下子注定死亡!

  亚当自然抱怨她上当受骗,不过他明白地说:

  决定当然是跟你生死与共:

  没有你我怎么能生活?怎能舍弃

  你亲密的谈话,和血肉相联的爱情,却孤单寂寞地生活在这些荒林里?

  即使上帝再创造个夏娃,我又

  提供根肋骨,失去你这一创伤

  决不会从心头消失;不,不!我觉得

  自然的纽带牵着我,你是我肉中肉,骨中骨,我的命运和你的将永远

  不分离,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凭不同寻常的夫妻关系作出这样的和解也不宜就责之为宠妻。接着他不但因蛇还活得象人,从而也推断出人将相应高升而成神灵,甚至还产生侥幸心理,认为上帝虽吓唬他们,但不见得真会毁灭他们,授敌人以笑柄,幸灾乐祸。夏娃趁势进一步鼓励亚当,让他无所顾忌地吃了果子。描写是很自然的。诗人说亚当“有违于他的良知,并非受欺骗,/而是愚蠢地拜倒在石榴裙下。”)这是出于宗教构架的需要。接着,他们便欲火如焚,尽情寻欢作乐,直到筋疲力竭,进入梦乡。醒来时,他们眼睛亮堂了,心灵却幽暗了。“正确的信念,以及原有的正义感,/廉耻心,离他们而去,显然已让位给/犯罪的耻辱:”于是他们取物/围腰随身,只是心神仍然不安宁,……糟的是内心开始掀起了

  狂飙,激情暴躁:愤怒、憎恨、不信、狐疑、争论、搅扰得他们

  心里很伤心,原先安宁静谧的

  心境,如今七上八下不平静:难怪他们相互指责,谁也不引咎自责,看来吵个没完没了。

  上帝总是掐指能算,预知未来,其实是他一手注定的。圣子派来当审判官兼调解人。亚当认罪,左右为难:夏娃对他忠心则他该隐瞒,如今大难临头,只好屈服,反正闭口不谈,真相也容易被发现。最后他说:

  这个女人你造来做我的贤内助,作为你完美的恩赐给了我,多善良,多相配,多可人,多神圣,在她身上

  我怎么也不能怀疑有什么坏心眼,凡是她干的,不管本身是什么,她做了似乎就说明那行动的正当;

  她给我这树的果子,我当然吃了。

  这番话口吻轻蔑,是认错,是推卸,甚至是抱怨上帝:你给的,我就信;她给的,我就吃。圣子答复中却说:

  上帝把你放在她之上,她出于你,也为你而造,你的完美,论品格

  其实全部远远胜过她。她经过

  打扮确实可爱,吸引你去爱她,却不是要你投降,她的天赋

  是这样的,看来很适宜于受人管教,不适宜于管别人;那可是你的主要

  责任,你该正确认识你自己。

  原来重男轻女是由上帝注定的。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完美无缺,完全可以信赖的。对照禁果的绝对命令,这该如何解释呢?客观效果是,听从不对,不听从还是不对。这不是让人进退维谷,无所适从,感到受恶作剧,受愚弄吗?因为听与不听之间,非此即彼,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论到问夏娃了,忧郁的夏娃,羞愧万分,便向他

  立即认错,但在审判官面前

  不大胆,不多嘴,这样羞惭地回答:“那条蛇欺骗了我,我确实吃了。”

  干脆一句话,虽承认,仍推卸;懂得长官意旨了,压根儿不敢提求知,进行解释。惩罚下达了;撒但这蛇

  你将要肚皮贴地匍匐而行,还将要一生一世吞食尘土。

  我叫你和那女人,以及你的

  后裔和女人的后裔彼此为仇;

  她的后裔伤你的头,你伤她脚跟。

  对夏娃则是:

  我要让你怀孕来极大地增加

  你的苦楚;你要在苦楚中生出

  你的孩子;你的意志将屈从于

  你丈夫的意志;他一定将要管束你。

  给亚当的审判则是:

  因为你听信依从你妻子的话,已经吃了我告诫:“你们不可吃”的

  那棵树上面长着的那种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

  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地必自然地给你长出荆棘

  和蒺藜,而且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

  你一定要汗流满面才得以糊口,直到你最后归了土,因为你是

  从尘土而出的,你要知道你的

  身世,所以仍旧要归于尘土。

  这里顺便说一句:现在看来,劳动得食理所应该;知羞耻而遮兽皮未尝不是进步;“不识不知,惟帝是悦”似非为人之道,而以外衣遮内心之喻则只能按《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六一章第一○节来理解了。他们因上帝赐福欢乐得戴冠装饰象新郎新娘;否则,圣子就不免有助长弄虚作假之嫌了。

  撒但终于被称为“黑暗之君”,回到地狱在最后一次议会上夸功以后指望得到热烈的喝采和掌声,却听到

  四面八方无数张嘴巴传来

  一片凄恻的嘶嘶声,这是大众

  讥嘲的声音。他很诧异,但是说时迟

  那时快,如今就更诧异起自己来;

  他觉得外貌给拉得又尖削又瘦长,手臂贴紧了肋骨,两腿互相

  缠绕,他终于失势倒在地下,成了一条巨蛇,宫内宫外他的扈从,同罪同罚,都变成各色各样可怕的蛇。

  自从发生吃果子的事情后,天地间发生巨变,走兽,飞鸟,游鱼开始了厮杀。外来日甚一日的痛苦,亚当看在眼里,内心更忧伤,希求解脱。他左思右想,万分痛苦,怨天尤人,但求速死,甚至抱怨上帝造出他来受苦难;责问原罪竟代代遗传,人永受苦难,但愿自己将罪全消灭掉。夏娃轻声细语过来想安慰他。他却把她骂得狗血喷头。夏娃

  没这样受过斥责,却泪流满面,蓬头散发,低声下气地倒在

  他脚下,还抱住双脚,苦苦求恳

  他息怒,又这样如哭如诉地申述

  …………我比你

  更可悲。我们俩都已犯了罪,但是你

  只触犯了上帝,我触犯了上帝和你,将回那进行审判的地方去,在那里

  哭喊着高声恳求上帝,免除

  你头上的一切罪责而落到我头上,我是你所有灾难唯一的祸根,是我,只是我,才是他泄愤的靶子。

  赢得了亚当内心的怜悯,才取得了

  和解。他心肠一下子对她软了

  下来,不久前是他的命根子和唯一

  慰藉的,如今竟痛苦地跪在他脚下,多妩媚的人儿求他重归于好,活画出他自己破镜重圆的景象。生活重于构架了。和解后亚当和夏娃真的讨论起绝欲、避孕和自杀来。后来到底认识到分娩苦一时,乐一生,劳动得食,延年益寿,两人终于大彻大悟,痛改全非,衷心忏悔,真诚祷告,祈求神大发慈悲。圣子才得以居间说情,作中保,付赎价,献身赎罪。上帝一切都照准。守望的使者吹起响亮的喇叭,天国四方圣灵们都应召来开会。万能者从最高宝座上宣布他至尊的谕旨:

  诸神子呀,人,自从吃了那禁果

  就已经变得和你我一模一样,既知善也识恶,但是且让他夸耀

  他那失去善获得恶的知识去吧,本来很可以只知善自身,压根儿

  不识恶,这样使他更为幸福。

  如今他哀伤、痛改前非地祷告——

  是我在他身上的感召;更长久起作用的,他的心,我知道,听任自流,多善变、多愚妄。因此唯恐如今他的手

  更胆大妄为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

  而长生不老——起码是梦想长生

  不老——我下令要将他驱逐出境,将他打发出那座花园去,耕种

  他所从出的土地,更相宜的泥土。

  难道真能知善不知恶的吗?反正赶人的任务就交给迈克尔执行。人的直觉反应是亚当听了这消息

  悲痛欲绝,站立着阵阵寒颤,失去了一切感觉;夏娃,虽躲起了,却全都听见,因为她出声恸哭

  马上暴露了她隐藏所在的地方:她精心浇灌扶植的伊甸园太美了,已装扮得

  看来闻来都赏心悦目,我怎能

  舍得离开你,漂泊到更低的世界去,去到那朦胧不清、荒野不毛的世界?

  但也只好听劝说,奉中庸之道,逆来顺受,知足是福、乐天知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接着,诗按《圣经》所载人类悲剧的需要让迈克尔带亚当在神的异象中同登乐园最高山,观世间皇朝的古今名城,又向亚当演示原罪后人类社会罪恶堕落的种种丑恶现象:暴力施虐,人欲横流,然后洪水洗击大地,连乐园也被冲走,出海而成岛屿,只挪亚方舟保存世间人种根苗、生物族类;洪水过后出现三色彩虹,和平降临,重新约法,大地复苏。继而,诗叙述了圣子降世救世等。迈克尔也解释得:“那时候/地球将全是乐园,比起这伊甸园来,/论地方、论日子都将远为幸福。”亚当竟也欢呼:

  哦,善也无极,善也无量!

  这一切慈善将由罪恶而产生,罪恶反变成慈善,比之创世,最初由黑暗而发生光明,情况

  更为神奇!我站着满心踌躇,不知道我如今该忏悔由我铸成,因我而生的罪恶,还是更多地

  庆幸更多的慈善将由此产生;

  对上帝更光荣,上帝给人更多的

  善意,因而慈悲将多于怒忿。

  虽然亚当最后“从今以后我懂得服从是至善,/畏惧而爱敬这唯一的上帝,举手/投足犹如他看见,”迈克尔也已以为亚当不会“不愿意离开这乐园,而是将拥有/一座你内心的乐园,更幸福得多。”他们下山,亚当走在前面奔向夏娃躺卧着的幽室,她已醒来,因上帝托梦已知道一切,因而对他说她已认为“我任性而犯罪,你才给逐出这儿。/但是我从这儿带走这可靠的/进一步的慰藉:一切虽因我而丧失,/我不胜荣幸却蒙受这样的恩泽,我将生神许诺的后裔来挽回一切。”“我们的母亲夏娃这样说,亚当/听了很高兴,但不答腔,因为现在/那天使站得太近,”看来亚当有点儿紧张和害怕,因为锦衣盛装的大队天使助威来了:

  那急匆匆的天使一手一个搀扶着

  咱们恋恋不舍的父母,领他们径直

  向东门而去,尽快地走下山崖

  去到那平伏的原野;接着就隐去了。

  他们一回首,乐园东侧尽收

  眼帘,刚才是他们的极乐福地,上面已舞动着那闪耀的飞剑;大门口

  拥挤着狰狞的怪脸和火红的兵器。

  他们自然落了泪,但很快就擦去;

  世界全摆在眼前,选择哪儿

  作安身之地,神意是他们的响导。

  他们手挽手,以踯躅而缓慢的步伐

  通过伊甸园走向孤寂的征途。

  他们终于被赶出了人间天堂,能不无流连吗?理论是理论,虽说他们似乎拥有“内心的乐园”,他们还是在大队兵马的镇慑下无可奈何地被押出乐园的。

  谁是主角?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谈谈主角问题了。

  这是个向来有争论的问题。文艺作品是作者笔端流泻出来的东西,作者的生活实践、对周身事物的具体看法、全部知识以及表达的艺术手段是随时起作用,不论作者是否有时明显地跑到作品舞台前面干与其事,评头品足,我们似乎都不能说,作者是作品的主角,因为作品原来就是作者匠心的创造物。说弥尔顿是《失乐园》的主角,这话等于没有说。类似的情况,上帝创造一切,《失乐园》中的是是非非,苦乐哀愁都是上帝主宰安排的,从宗教的观点看,谁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我们也不能说上帝是主角。我们应该主要分析作品。

  全诗以发生在伊甸乐园的人的戏剧为核心,乐园又是地球上大家瞩目的中心点,地球则是用金链条吊灯似地悬挂在天国与地狱之间混沌中的一个圆球状物体,四周有日月星辰十大圈天体运行的宇宙或世界。在第八卷上拉斐尔不怪亚当寻根究底读摊在他眼前的上帝的天书,只提醒说:

  …………地球呆坐着,却惟独她

  坐享其成。请考虑,首先,巨大

  或者光亮不就是美德:地球,虽然比起天堂来,竟是那么小,也黯淡无光,却可以真有好处,繁富还胜过太阳,它空自照耀

  犹如燃烛,照人而不照自己,而地球却硕果累累,它首先接收到

  阳光的活力,在别处却一无生机。

  但是日月星辰并非向地球

  献殷勤,而是向你,地球的居民。

  这很好地强调说明诗注意力集中在人上。地球虽小,却是宇宙的中心,人虽小而活动力又不强,却是万物之灵,中心的中心。如此说来,亚当应该是主角。但是亚当虽表现出爱问好求知,那是由于《圣经》和弥尔顿心目中妇女地位低下,夏娃未能走上前台,其实她何尝落后,真到了骨节眼上,弥尔顿还是让她走在亚当之前,她一样好奇求知,敢于争取自由,敢于反抗长官意志,敢于冒险率先尝了禁果,与其说亚当是主角,不如说夏娃是巾帼英雄。但是从全诗的活动量上着眼,亚当、夏娃都不是英雄式的人物,不配当主角。

  且看圣子耶稣吧。自然,圣子始终是上帝的爱子,是上帝的代理人,一贯受颂扬,天国之战中最后战胜叛神的是他,到人间去宣判的是他,遵循圣父的旨意主动救世,不惜“拿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