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岸的汉子对苏谨说道:“将军,我家忠义王佩服秦军的义勇,愿助将军过江。”

    苏谨犹豫了,对方毕竟是海寇,双方又没有过接触,苏谨不敢轻易相信,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们忠义王怎么知道我们要过江,又为什么要帮助我们。”

    那黑汉子答道:“将军,我家忠义王与鞑子有杀父之仇,与鞑子不共戴天,前些天我们也来增援过江阴城,但我们人少,上岸不是鞑子的对手,在江上奈何不得,这才退去。将军请放心,我家忠义王说了,请将军与他同乘一船,若是我们对将军有所不利,将军可以给我家忠义王一刀。”

    “直说吧,你们忠义王有什么条件?”苏谨不相信一个海寇会毫无所求的帮助自己。

    果然,那黑大汉讪讪地说道:“我家忠义王说了,我们帮将军,只要将军获胜之后,将江阴城下缴获的大炮给我们就行了。”

    “好,一言为定。”

    现在重要的是过江,元必武三百人不能白死,报仇!一定要为壮烈牺牲的兄弟报仇!

    ***********************

    PS:敌影重重,兵微将寡,一夜鏖战,终究未能挺进历史类前十。说实话,俺现在两眼通红,因为熬夜码字到两点半,也为一股莫名的悲怆。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今天第二更奉上,俺决定舍此残躯再战,请兄弟们紧跟一步。

    求月票支持!

    急!

    急!

    急!

    (未完待续……)

第316章 不思报国反成仇

    ******

    史笔传芳,未能平虏忠可法;

    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如今金陵城里,此联为市井小民所熟知,私下里口口相传。有人说这是秦牧作的对子,拿洪承畴的奸,映衬出史可法的忠。

    当然,也有人否认这是秦牧写的,说秦牧自立为王,肯定不会赞颂忠于大明的臣子。

    但不管怎么样,此联传开,无数人在背地里指洪承畴的脊梁骨是肯定的。

    洪承畴本人得知此联后,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个时辰,心里所受的煎熬之烈可想而知。

    若是满清能统一天下,至少他洪承畴还能得到官方的认可,但现在形势越来越不乐观,秦军南北出击,大清节节受挫,连洛阳都丢了。

    江南局势更是险恶,二十万秦军水陆并进,猛攻安庆,江防已破;

    徽州、衢州方面费扬古等人迟迟没取得突破;

    江阴凭一城民力,抵抗十万大军两个月之久,昆山、嘉定等地叛乱四起,浙东鲁王至今未能成擒;

    而两万秦军已经杀到浦口,与金陵只有一江之隔,江北各城调来的军队莫奈何,反而被秦军各个击破,损失了数千人马。

    江北百姓主动给秦军提供消息,提供粮草,视之如亲人。

    江南能不能保住,大清能不能一统天下,这些现在都成了未知数,史可法一死,赢得万世流芳,而自己,将为万世唾弃。

    令洪承畴倍感压力的还不止这些,燕京传来消息,摄政王多尔衮自己也泥入了泥潭之中,朝中满臣把阿济格战败的责任都推到范文程等人身上。唾骂追打,视之如猪狗。

    更有人一再要求要用他们这些“奴才”换回俘虏。

    自古艰难唯一死,现在洪承畴感觉自己是生死两难。

    “洪大学士,洪大学士,不好了,不好了。”突然有人来拍门来大叫。

    洪承畴推门出来,沉着脸问道:“出了什么事?”

    “洪大学士,你福建老家的一个老仆找到衙门来,说你家大公子在丹阳被匪徒劫走了。”

    “人呢?还不快把人带进来。”洪承畴脸上神色微变,快步来到前堂。见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仆人果然是福建老宅的管家应福。

    “应福,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在这里?”

    “老爷,不好了,老奴和大公子来金陵的路上,在丹阳县外大公子被歹徒劫去,老爷快救救大公子吧。”

    “是何方歹徒你清楚吗?”

    “那些歹徒自称是什么夜不收,故意把老奴放了,要老奴带句话来老爷”

    “夜不收什么话,快说!”

    “那些歹徒说说”

    “说什么!”洪承畴大怒。

    “说老爷再帮鞑子不不不。再帮大清卖命的话,洪家一定会断子绝孙,老爷将来还会被铸成铜像,跪在崇祯帝陵前。千秋万世供人”

    “夜不收夜不收”洪承畴在辽东带过兵,当然知道夜不收是什么,而且他还知道秦牧手下的谍报人员也叫夜不收。

    “福建老家的情况怎么样?你们来金陵做什么?”洪承畴平了平气息问道。

    应福便一五一什将福建老家的情况告知洪承畴,并说明这次他们来金陵是替郑芝龙送信来的。

    洪承畴心中莫名想起“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这下联来,心中有些愧疚,当初他降清时。只道家人一定会被崇祯处死,没想到崇祯竟然没有下旨处死他一家子,如今都还活得好好的。

    他轻咳一声,逐去脑海中一刹那的愧意,沉声问道:“郑芝龙让你们带来的的信呢?”

    “回老爷,信大大公子身上,被那些歹徒搜去了,老爷,您快派兵去救大公子吧。”

    “郑芝龙信上说什么你知道吗?”洪承畴怀着一线希望问道,这一点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那老仆哭丧着脸答道:“老爷,老奴只是一路跟来照顾大公子的,哪里知道信上说什么,老爷,你快派”

    “此事我自会处理,你先下去歇着吧。”洪承畴负着手在堂中踱起步来,郑芝龙派自己的儿子送信来,会不会是想投效大清呢,如果真是这样,得郑芝龙之助,江南的局势可就好办多了。

    洪承畴正想派人赶去福建再联络郑芝龙,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名信使争相奔进来,一个说道:“洪大学士,不好了,阿克苏将军在大通镇被秦军击败,仅剩数百人退回泰兴县,秦军一万人马从张家港过江,如今打到了江阴城下”

    “什么,秦军是如何过江的?”

    “是顾三麻子,是顾三麻子将秦军送过江的”

    这个还没说完,另一个又抢着说道:“洪大学士,快派兵增援黄石矶,秦将蒙轲耍诡计,图赖将军手下的绿营兵逃了大半,黄石矶被秦军团团围住,形势岌岌可危,洪大学士快派兵增援黄石矶”

    洪承畴失声问道:“孔有德呢?安庆城怎么样?”

    “秦军六万大军还在围攻安庆城,水师败后,大江南北被隔断,恭顺王难以调兵过江支援黄石矶啊,洪大学士,快派援兵吧,不然图赖将军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来人啊!”脸色微变的洪承畴放声大喝,“博洛的大军到哪里了?”

    有手下答道:“回大学士,贝勒爷还在杭州,哈舒都统带着三万大军回师江阴,已经到湖州了。”

    “湖州”听到这,洪承畴脑子嗡嗡直响,江北还有一万秦军对金陵虎视眈眈,金陵的两三万兵力不能动,如今从哪里调兵支援黄石矶?

    图赖数万大军短短时日,竟面临全军覆没之危局,如果是调几千绿营兵去增援又有用吗?

    还有江阴城,光时城中民众的抵抗,城外十万大军围攻两个月都未能破城,如今师老兵疲,再有一万秦军骑兵杀到,胜败难料啊。

    还有,随着刘孔昭水师战败,大江南北的兵力调动都成了问题,现在江阴又来了个海寇顾三麻子,大小船只数百艘,与秦军联手之后,不但可以封锁长江各个重要渡口,随时也可能把浦口的一万秦军送过江来。

    而他一早就下令杭州的博洛回师江阴,镇压江阴等地的叛乱,但博洛只派一个都统带四万人马回来,自己依旧留在杭州。

    博洛想干嘛洪承畴很清楚,歼灭鲁王,招降郑芝龙,拿住隆武帝这样的大功让他赖在杭州不愿走。

    博洛啊博洛,你可知现在局势危急到了什么地步了吗?洪承畴心如火焚,神情憔悴。再次让人传令博洛,留适量人马防守杭州即可,大军必须立即回援。

    *…**

    且说蒙轲下令对黄石矶连夜发起总攻,惊乱之下,数万绿营兵溃逃过半,但图赖硬是拢住了近万绿营兵,加上他两千多满蒙汉旗军,与蒙轲大战一夜,竟让他守住了黄石矶。

    秦军也算见识了女真旗兵的强悍战力了,交战之时,往往是以一敌三,秦军竟占不到多少便宜。

    这一夜,秦军伤亡近两千人,数度攻上黄石矶,最终都被击退下来。

    五更之时,秦军也是精疲力尽,蒙轲万分不甘,也只得下令收兵。

    图赖更不好受,四万人防守的黄石矶,一夜之间溃逃了三万绿营兵,加上一夜鏖战伤亡惨重,到天亮时所余不过九千人。

    虽然暂时把蒙轲打退了,但被团团困住的黄石矶已成绝地,蒙轲就算不再进攻,困上十天半个月,他这九千人马也得断粮饿死。

    对面安庆城在望,但隔着一条长江,如今竟成咫尺天涯,图赖就是想退过安庆城去,也是不行了,形势对他来说,已是九死一生。

    ******************

    PS:今天第三更奉上,跪求月票!

    不多说,俺码字去了,兄弟们请多多支持,顿首,再拜!。

    (未完待续……)

第317章 长夜战未休(第四更)

    ******感谢华夏~黄帝的赏赐。

    相对于江东的黄石矶,安庆城下激战要惨烈得多,大岭山与安庆城互成犄角,极大地牵制了秦军的进攻,而大岭山最西端又伸入湖中,饮水不缺。

    秦军攻打安庆城,大岭山守军从外牵制,秦军攻打大岭山,清军出城牵制。可以说这正是为什么安庆能成为战略要冲的原因之一,其扼守吴头楚尾,临控长江水道,极难攻打。

    十天的激战中,秦军牺牲了包括参将陈其山、副将赵良等五名高级将领,清军包括梅勒章京塔浑刺、护军统领阿克达等也死伤了四员悍将。

    秦军总伤亡人数已达到一万,清军也死伤七千以上。

    这天半夜,孔有德派上千绿营兵来诈降,巡夜的参将范原稍为大意,被诈降的清军冲进营内,引爆暗藏在身上的炸药,前营大乱,同时大岭山的尚善和城内的孔有德双双杀出,形势危急万分。

    秦牧与司马安等人还在灯下讨论军政事宜,还未睡下,被前营的爆炸声惊动,匆匆奔出大帐来张望,但见前营已是杀声一片,火光冲天,而大岭山和安庆城分别有大片的火把,如同两片火海向前营卷来。

    刘猛一身铠甲,举着火把正在对传令兵大声下令:“命左营宁远、右营郭云龙,从左右两侧支援前营,令后营胡守亮攻打大岭山”

    “且慢!”秦牧适时大喝一声,当机立断下令道:“刘猛,你率左营宁远、右营郭云龙,后营胡守亮,集三营人马绕往西侧疾攻大岭,今夜务必拿下大岭山,前营由本王亲指挥中军去救。”

    “秦王喏!”军情如火,刘猛虽然不放心让秦王只带中军救前营。但还是立即执行命令去了。

    在前营遭遇夜袭时,秦牧没有集中全力去救前营,而是将大部分兵力派去反攻大岭山,这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是一场惊天豪赌,也只有秦牧敢拿前营乃至自己的中军大营来下注;

    刘猛虽然也想到了用后营攻大岭山,以攻代守的战术,但他不敢拿秦牧的安危来下注,他没有这个权力。

    刘猛带着亲兵飞马赶往左营之后,秦牧对左右大喝道:“侯昌!”

    “我去!”一身戎装的红娘子抢着请战;

    秦牧立即喝道:“好。命你率三千人马增援前营,记住,不可恋战,命霍胜尽快收拢前营人马,放弃前营,退往中军大营来,你负责接应断后。”

    “喏!”红娘子叱咤一声,带着荆老七、鬼三跳点齐三千人马,杀向前营而去。

    “侯昌、张鼐、吴汝义、梁涛!”

    “末将在!”

    “命尔等各率两千人马。分守中军大营四面,所有炮火准备好,快!”

    “喏!”

    说时尽,那时快。秦牧瞬间将一道道命令流水般下达,各个将领接令之后,火速行动起来,夜色中。战鼓隆隆轰鸣起来,直震天地。

    当初扎营时,刘猛按惯例分前后左右中扎下五个大营。这种扎营的方式就是防止敌人偷袭时,整支大军被人一锅端掉。

    此时的前营,遍地杀声,熊熊燃烧的帐蓬如同一个个巨大的火把,直燎九霄。

    许多秦军士兵身上的衣服被大火引燃,惨叫着在地上乱滚,到处都是乱跑的人影,两面杀来的清军咆哮着冲入营来,见人就杀,血光火光交织。

    前营主将霍胜在此时没有四处提刀找鞑子拼命,而是在自己大帐前树起帅旗,擂响集合鼓,吸引慌乱的秦军将士靠拢过来,然后将他们组织成阵。

    集合鼓是秦军平日训练时,主将集合士兵使用的鼓声,一慢三快,咚!咚咚咚!反复擂响。

    在无比惊乱之中,秦军将士听到熟悉的集合鼓,仿佛条件反射一般,所有人开始向战鼓传出的地方奔去;

    许多士兵在奔跑的路上,被追在后面鞑子杀死,但是活着的没有一个停下来,因为主将的集合鼓一声紧于一声,军令不可违,何况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聚到一起,才能赢得生机。停下来与敌人乱战,迟早也会死。

    霍胜身边聚集的士兵越来越多,从小阵变成大阵,承受着鞑猛烈的冲击,许多秦军士兵手上没有武器,就在阵内等着,外围的同袍受伤了,就接过同袍的武器与鞑子血战。

    霍胜正确及时的反应,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士兵的性命,此时红娘子的三千援军也杀到了前营外,与鞑子激战,同时让百人同声大喊,要霍胜退往中军大营。

    霍胜指挥着军阵,且战且退,大火弥漫的营中,已不可能容大阵整体撤退,于是他又将士兵分成一个个百人小阵,交替掩护,退出前营。

    夜空中,箭雨交织,杀声如潮,夜风中充满了血腥味,火光映着刀光,耀眼生昏;

    红娘子以双腿控马,一手持鞭,一手握刀,跃马来回冲杀,长鞭飞卷向敌人的脖子,硬生生将敌人拖落马下,马刀近身劈砍,铮铮有声,开肉裂骨。

    鞑子大将尚善见她娇叱连连,四周清军近身不得,不禁虎吼一声,持刀纵马向红娘子冲去;

    “红姐小心!”刑老七大声提醒,自己纵马先迎去,混乱的战场上,到处是刀光剑影,刑老七还没冲到尚善前头,战马就被一支流箭射中,轰然倒地;

    刑老七就地一滚,避过尚善马蹄的践踏,红娘子大急,叱咤一声左手长鞭飞卷而去,尚善魁梧的身体一伏,险险避过长鞭,手上的大刀借着战马的冲力横劈而去,红娘子那纤细的柳腰儿若是被劈中,不断成两截才怪。

    但见她上身猛地向后一卧,整个身体贴在马背上,尚善的大刀贴着她和鼻尖劈过,一缕扬起的头发被劈得飞散而起,险之又险。

    两马交错而过的瞬间,红娘子左手一拌,长鞭有若灵蛇一般反卷而去,啪的一声抽在尚善的马股上。战马受痛,嘶嘶人立而起,尚善差点被掀落马下,好在他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一手疾速抓住马鬃毛稳住了身体。

    在地上混过的刑老七一跃而起,长刀顺势将入一个清军腹中,然后翻身夺马对红娘子大喊道:“红姐,秦王有令,不可恋战,快退!”

    红娘子平时虽然任性,但久经沙场,知道军令不同儿戏,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向中军大营撤退。

    有她三千人马断后,霍胜的前营人马总算可以及时撤入中军大营,而两万鞑子紧咬不放,红娘子此时势必不能再退进营去,否则敌人顺势冲进去,中军大营也要大乱。

    领命时她走得太急,没有得到秦牧指示此时该怎么办,“退往寨门列阵,快快快!”红娘子疾声大呼着,带着断后大军退向寨门。

    营中的秦牧见了,暗暗吁了一口气,这匹暴烈的胭脂马总算没让人失望,他适时大喝道:“吴汝义,炮火准备,红娘子一退到寨门,所有火炮立即大角度仰射。”

    “末将尊命!”

    在中军大营响声阵阵大炮的轰鸣声时,摸黑冲到大岭山下的刘猛,也发起了总攻命令;

    尚善率军下山袭营,现在正是大岭山兵力最空虚的时候,秦牧集中了三个大营的人马给他,若是不能趁机夺取大岭山,刘猛哪里还有脸面统率三军。

    他命左营、右营、后营分三个地点,分别对大岭山发起猛攻,山上的清军没想到秦军在前营被攻破的情况下,还派大军来攻山,山上的火炮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因为等他们发现时,秦军已经冲到山脚下,火炮已经失去射击角度。

    *************************************

    P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