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如果没有黄道婆流落到海南岛的经历,她就学不到黎族的先进纺织技术,也就没有整个明代纺织业的大发展。

    但有朝一代,官方为了限制民众的流动,把人束缚在土地上。故意抹掉了黄道婆“走出去”这一点。

    现在秦牧不强调黄道婆给纺织业带了多少好处。只反而强调她的技术是怎么样的。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就连商人出身的许英杰也感觉到新鲜。

    “秦王所言极是,臣等一定牢记在心。”

    秦牧随后进去参观了“工业区”,里面共有十来间厂。都是与纺织相关的。有些厂房还在建设当中。有些快当的则已经开工,有织棉布的,更多的是产丝绸的。

    宽敞的厂房里。织机响个不停,在秦牧听来,这就是一部美妙的交响曲;

    经许英杰介绍,秦牧才知道,这其中最大的一家丝织厂竟是焦梦龙开的。焦梦龙和徐永顺他们,都是前明权贵,上次得秦牧授了个以正七品承事郎。

    这次秦牧要大兴纺织业,徐永顺很敏锐地从中看到了机会,于是与焦梦龙、柳昌祚、汤国祚、方一元、徐文爵等人一商量,决定投秦牧所好,变卖了家中不少田产,将资金投到了纺织厂上。

    除了焦梦龙外,其他人在苏州府、松江府也都开了纺织厂。

    听了这个消息,秦牧只淡淡一笑,没说什么,卖田地办厂,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资本转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他破格召见了正好在苏州的焦梦龙。焦梦龙可谓是欢欣鼓舞,激动得手都发抖了。秦牧甚至怀疑他这样子是装出来的,这厮在前朝好歹也是权贵,不至于得到一次召见就激动成这样子吧。

    扑嗵一下,焦梦龙一上来就跪下,连连磕头道:“臣,拜见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秦牧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说道,“这次召你来,主要是要告诉你,放心办你的厂,只要如实纳税,其他的你们都不用担心有人刁难。”

    “谢秦王。”焦梦龙又是三叩九拜才起身。

    秦牧随口说道:“办厂要想多赚钱,无非就是几点,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刺激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产量。还有就是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而要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不是克扣工人的工资,而是提高生产技术,这才是长远之策,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靠克扣工人那几个小钱而没有技术创新,是十足的鼠目寸光的行为,这一点你们要牢牢记住,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秦王金玉良言,臣等一定牢记不忘。”焦梦龙一再拍胸脯保证,最后他迟疑地问道,“秦王,请恕臣冒昧问一句,不知朝廷什么时候才收复福建。”

    “快了,这个你不用操心,管好你的厂子就行了。”

    焦梦龙见秦牧口气一冷,不禁惊道:“秦王误会了,臣问这个,主要是臣还开了个印染厂,秦王有所不知,印染离不开靛青料,此染料用于印染颜色经久不退,而且色彩鲜艳亮丽,有‘金梁缸’之称,一匹白坯布经染色之后,其价格可以增加一倍;而江南所用的靛青染料,主要来自福建;

    如今郑家割据福建,隔断了分水关和仙霞关,海路也不甚通畅,如今靛青料极为稀缺,价格昂贵,对江南的印染业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臣问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朝廷能尽快收复福建,好让商路畅通起来。”

    一匹白坯布用靛青料印染之后,价格可番一倍乃至几倍,这让秦牧很吃惊,也难怪焦梦龙对此这般上心了,这可是能让产值迅速番一倍的事情啊。

    这事秦牧记在心上了,但没有直接回答焦梦龙的问题,这关系的军事机密,福建肯定是要尽快解决的,但在没解决之前,这日程表不可能事先向焦梦龙这样的人透露。

    他这次南下,纺织厂只是顺路看了看,这方面他对许英杰是有信心的,其实不用他操心。他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福建。

    从厂区出来后,苏州知府设宴款待秦牧,在席间,吴佳成说道:“秦王,苏州大建纺织厂,这自然是好,可是这也会给当地百姓造成不小的冲击。”

    秦牧端起茶来呷了一口问道:“吴知府详细说说。”

    “启奏秦王,江南各地少人稠,因此家家织布,农闲之时,连男子也会一起织布,以补贴家用,江南各地几乎家家都有织机,纺纱织布是普通百姓一年中主要的营生之一。如今大办纺织厂之后,势必会对普通百姓之家造成不小的冲击,这事,朝廷还须预先有个对应措施才行。”

    吴佳成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还不错,至少不是那种昏昏钝钝的官员,集约式企业化生产,能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对那些家庭式作坊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江南地窄人稠,如果百姓的纺织收入遇到冲击后,日子只怕会变得很困难。

    “吴知府不必担心,本王自有对策。”

    秦牧有什么对策?

    其实也没有什么对策,但江南原来这种散户的生产方式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改变是必须的,在改变的过程中,难免要承受些阵痛,这种阵痛未必是坏事,他可能被逼得江南百姓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逼着他们不得不走出去,这正是秦牧希望达到的效果。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太恋家了,没有人愿意走出去,这对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实在不行,到时还有一策,那就是移民。

    其实历朝历代开国之时,常常会大批移民。比如明初,就从江南大量移民实边。光是从金陵一带迁往云南的就多达二三十万人。

    现在北方因二十多年的战乱的饥荒,人口锐减,可谓是千里无鸡闻,收复之后,要想北方的民生尽快恢复,移民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还以同时解决江南人多地少的问题。

    *************************

    PS:第三更奉上,说实话,俺快无力呼叫了,月票啊月票还是月票还有四个小时,等待了四年的小小心愿,近在眼前,却又随时会成为镜花水月一场空。

    小希已经快追到后臀了,菊花就要破了,兄弟们,看看你们的票夹,有木有,再来一票,急求月票护菊啊!

    最后四小时,急求月票!

    我满地打滚哭求月票好不好

    (未完待续……)

第507章 江南山渐青(求保底月票)

    ***

    春已半,江南山渐青,山下孤烟渔市散,柳边疏雨酒家深。

    红花洒落在青瓦上,瓦檐滴落的水珠在巷口的青石板上滴出了小水窝,那点点叮咚之声,带着唐诗宋韵,仿佛古老的岁月那头的回声。

    白色的马头墙上,偶尔能看到一枝茶花带着晶莹的水珠,伸出墙来。

    李香君穿着银线绣梅花桃红宫装,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腰间系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撑着一把油纸伞,轻盈地转出巷口,如同花枝般娇俏。

    跟在后面的秦牧轻唤道:“香君,慢点,瞧你的鞋子都湿了。”

    一路南来,秦牧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李香君独自在船上闷坏了,好不容易在苏州停留半日,她可以出来赏赏景,透透气,心情自在的她哪里顾得许多。

    天上飘着蒙蒙细雨,青石铺成的路面上不时有些小水窝,她脚上那月白色乳烟缎攒珠绣鞋已经沾满了水渍。

    她低头一看,嫣然答道:“不碍事,没湿到里面呢。”

    秦牧指指高柳下的小酒家说道:“走了半天,累了吧,咱们进去吃点东西。”

    李香君自是百依百顺,跟着秦牧往酒家走去,李式这些禁卫立即先赶过去清场,好在此时不是用餐时间,酒家里只有寥寥几个酒客。

    李香君到了屋檐下收起油纸伞,不想一缕春风吹来,檐外的柳丝轻拂,一串水珠滴在了她的俏脸上,她肌肤本就粉嫩如玉,沾上了晶莹的水珠更显得无比水灵。

    “这样好看。”秦牧呵呵一笑道。

    李香君皱了皱琼鼻,给他一个俏生生的媚眼儿,然后仰着脸蛋等着,秦牧在她鼻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才替她抹去脸上的水珠。

    “秦王真好。”若不是有旁人在场,李香君一定回他一个温柔的拥抱。

    店家是一对中年夫妇,突然听到李香君对秦牧的称呼,手上一抖,差点打碎了茶杯

    秦牧俩人上了二楼,找了个当窗的位置坐下,这小酒家有些简陋,但还算干净,黑漆四方桌,桌上一副青瓷壶杯。

    李式他们一个个警惕地在楼下守着。店家跟上楼来点菜,诚惶诚恐,方才虽然听到了李香君对秦牧的称呼,但他不敢跟着乱叫,只得小心地问道:“俩个贵人,小小店简陋,怠慢贵人了,不知俩位贵人要点什么?”

    秦牧问道:“你这店里最拿手的是什么菜?”

    “回贵人,小人这店里最拿手的菜是酒酿清蒸鸭子。贵人可要来上一只?”

    “嗯,那就来上一只,另外来上两个你拿手的小菜就行了。”

    “好哩,两位贵人请稍候。”店家见秦牧好说话。心情放松下来,高兴地下楼去了。

    窗外杨柳依依,烟雨蒙蒙,远远可以看到太湖上隐隐约约的船帆。近处小河上不时有乌蓬船驶过。石拱桥上长出青青的苔藓,处处透着一种恬静安祥,时光到了这里。仿佛就化作了绵软的清波,缓缓地流着。

    秦牧从窗外收回目光问道:“香君,还记得在会昌时教你的那首醉烟雨吗?”

    “当然记得。”李香君答完,一手撑着俏脸轻哼了两句,“雾般江南湿漉漉的醉烟雨,破晓湖光粼粼如许,我放下刀和笔,执菊站在这里,为了等到与你相遇”

    她唱起来带着吴侬软语的腔调,特别柔软,别有一番韵味。

    秦牧靠在椅子上,由衷地轻叹道:“我这终日奔忙,有时想想,何苦来哉!真想就带你们几个,在这平常街市间做个平凡人,听你唱唱曲”

    李香君嫣然一笑道:“秦王的心思,奴能理解,但有国才有家,如今天下还没一统呢,秦王可不能有隐居的念头,秦王要是累了,奴”

    “奴怎么样?”

    李香君咬了咬红润的下唇,俏然答道:“不告诉你。”

    “呵呵”

    俩人聊了一会儿,店家夫妇端上菜来,盖子一打开,一股浓香扑鼻,“两位贵人,这就是本店的招牌菜,酒酿清蒸鸭子,请二位贵人慢慢品尝。”

    秦牧拿起筷子挟了一筷,入口感觉味道真不错,忙对李香君说道:“香儿,快吃,真不错呢。”

    夫妇俩听了秦牧的夸赞,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连称慢用,然后退下楼去。

    李牧和李香君在楼上对酌了一会,隐约听到楼下传来店家夫妇的交淡。

    “当家的,我看咱们得把这酒酿清蒸鸭子改改名才行哩。”

    “娘子说的是,这秦王吃过的鸭子,怎么还能再这么叫呢。我想想,改叫清蒸秦王鸭,娘子说怎么样?”

    “不妥,不妥,这清蒸秦王连着读,怕是会犯忌呢。”

    “那娘子说叫什么好?”

    “当家的,不如直接叫秦王鸭吧。”

    秦牧听到这,真是哭笑不得,怎么说来说去,自己都和鸭沾上边了呢?

    李香嘻嘻直笑,不失时机地打趣道:“秦王开个画绣坊,一直在跟含烟说什么品牌效应,如今看来,知道品牌效应的可不光是秦王哩,秦王,这事儿奴觉得有趣,您别生人家的气好吗?”

    李香君软语相求,秦牧哪里还能有什么气,好吧,秦王鸭就秦王鸭,不过这一顿,你得给我打八折,不,五折;不然我可亏大了。

    俩人吃完饭后,又要启程南下,许英杰、吴佳成及苏州官员一齐来送行,秦牧对各人嘉勉了几句,便上船离开苏州。

    焦梦龙那番话,让秦牧攻打福建的心更迫切了,船队进入太湖后,他吩咐下去,一路不再停留,直接到杭州去。

    湖上雨细烟轻迷人眼,飘洒正潇然。船行在平滑的水面上,细浪吐寒花,烟浪远相连。秦牧躺在船舱里小憩,靠着姜黄色锦鲤锦锻的大迎枕,拥着云丝绵被。李香君坐在身边,帮他轻轻按摩着。

    “秦王,路上为什么不停了呢?”

    “先赶去看看水师训练得怎么样再说。”秦牧的手在她娇小玲珑的娇躯上无意识地滑动着,心中却在想着心事。

    看来郑家得尽快拿下来才行啊,当然,绝不仅仅是为了焦梦龙所说的靛青染料。郑家控制着海上商路,从日本到南洋,都在郑家控制之下;

    如果不拿下郑家,海上商路不畅,整个大秦就象被人掐住了大动脉一样,这怎么行?

    现在的问题在于,拿下福建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如何拿下郑家,如果让郑家那支强大的舰队退到台湾去。就算拿下福建,这海上商路依然还是被郑家掐着啊!

    李香君见他眉头紧锁,知道他在想事情,想起他在小酒楼说过心累的话。不禁心痛地说道:“秦王,先歇息一下吧,或许歇息一会儿后,就能想出好办法来了。”

    “嗯。那就歇息一会儿。”秦牧将她拥到怀里,李香君身体娇小玲珑,拥在怀里感觉十分舒服。还有她身上淡淡的体香,很好闻。

    “快把眼睛闭上。”李香君娇声威胁道。

    他听话地闭上了眼睛,郑家的舰队却又从脑海中跳出来,这支庞大的舰队,真是让人喜欢让人忧啊。

    如果能收伏这支舰队,无疑能让大秦如虎添翼,但若是不能收服,它却是掐着大秦大动脉的凶手。

    年前,他让顾容训练新招募的一万水军,这支水军驻地在宁波,日常的训练都是在海上。从这一点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就是为了对付郑家舰队所准备的。

    一直以来,想到郑家数以千计的战舰,秦牧总觉得大秦水师还太弱小,又没有海战经验,一直不敢让水师去和郑家作战。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总想把水师打造得象郑家一样强大,再去决战。这种想法或许错了。

    其实海战和陆战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只要谋划得好,同样可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毫无疑问,现在的郑家舰队是强大的,也是骄傲的,如果在海上作战,他们肯定不会把大秦的水师放在眼里。

    ******************************

    PS: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昊子在此向所有支持《明扬天下》的朋友和兄弟,致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就在刚刚过去的七月,《明扬天下》冲上了分类月票榜第六名,有这样的成绩,皆拜各位兄弟所赐,昊子顿首再拜!

    说真的,说到这我的眼眶很不争气地红了,你们或许很难理解我从11年写书,**丝的生活很苦,将近五年了,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冻得双手长满冻疮,抽劣量香烟,有时靠白面包度日,日复一日地码字,如疯如癫地构思,但成绩一直很惨淡,我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躲在房中歇斯底里地嚎叫之后,又重新坐下来,继续日以继夜地码字,差不多五年过去了,第一次能冲上月票榜单,别人或许觉得分类第六没什么,轻易就能做到,但我为了这一步,却苦苦等待了近五年,人生有多少个五年啊!

    今天,兄弟们替我摘下了星星,还顺带拽下了月亮,我想哭,我想笑,我深深地再拜,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副版主“如来如风”好基友,感谢他每天四处帮着拉票,谢谢!

    嗯,八月在继续。求保底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08章 船上乐事

    ***

    这次秦牧南下,带了庶吉士司马凯、金磊,还有兵部侍良顾君恩,大理寺卿杨慎,吏部右侍郎史春秋,刑部郎中林继海,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仇秉章和六名巡察御史。

    当然,秦牧每次出京,夜不收正副使肯定要有一个跟随的,这次随秦牧南下的是副使燕高飞,以及有毒秀才之称的指挥佥事何宁宗。

    总的来看,随秦牧南下的阵容还是很强大的,只不过一路上,这些人并没有随在秦牧身边,而是各走一府,分开巡视。

    江南和湖广一左一右,是大秦的两个粮仓、钱袋子。

    湖广象一片新开垦出来的沃土,已经经营了两年,而且是秦牧影响力最大的地区。

    而江南的情况相对湖广要复杂得多,这里不但是东林党原来的根据地,原来的官绅构架也还有一些残留,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加以梳理才行。

    解决郑家的迫切感,让秦牧一出苏州,就传旨让顾君恩等人赶去杭州碰头。

    一路上,秦牧不再停船,在船上他要处理的军政事务比较少,有较多的空余时间用来看书,开始他看徐光启的著作,后来看朱舜水等人的,其中一些人的观点让他极为震撼。

    比如万历年间福建道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